-
相关文章
漫游诗海散文1200字
2023-08-12 03:37:12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散文
2023-08-15 12:42:42夏花二记散文
2023-08-09 12:12:06花布鞋的散文
2023-08-16 08:19:15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漫游诗海散文1200字
2023-08-12 03:37:12潮起潮落花开花谢散文
2023-08-15 12:42:42夏花二记散文
2023-08-09 12:12:06花布鞋的散文
2023-08-16 08:19:15
丝路上的地名散文
丝路上的地名散文
对于西北这片神秘的土地,是能挖出许多文学细胞的。因而,由于工作所处地域的原因,我特别关心这些曾经号称丝绸之路上的神秘痕迹和称谓,以充实我的履历和阅历,沉淀起来,留待以后使用。可能对于有志于在这片土地上做文化耕耘的人们,下面的手记是有所帮助的。
当你打开地图,你会发现,从甘肃中部的祁连山北麓到北边的额济纳旗一带,看到一条大河逶迤流入两个湖泊,这就是古代史书上常常提到的弱水。
历史记载上,对弱水的注释是很不相同的。
《禹贡》说:“导弱水,至于合黎。余波入于流沙。”而《蔡沈书传》则指出源头在“张掖郡删丹县。(现在的山丹县)”《水经》说得较为清楚:“弱水出张掖删丹县,西北至酒泉会水县入合黎山腹。”《徐松西域水道记》讲得就更明白:“弱水,今谓之黑河。又曰张掖河。汉儒不知本为一河,分张掖河当禹贡弱水,黑河当禹贡之黑水。误也。”也就是说,黑河就是弱水,也是张掖河。到了清代已经弄清楚了,所以清·徐养量在嘉峪关城楼内留下的碑刻中,就有这样的诗句:“红泉襟其南,黑水障其北。五月沟草黄,一带石烟白。”大概作为御史的徐养量到嘉峪关、酒泉视察,是浏览了《肃州志·地志》的,不然,在这篇洋洋四十四句五言诗中,他不会把从酒泉到西域的地理、文化、戍边、军事防御描写得那么深透,又那么富于极高的文学艺术价值(碑文《嘉峪关漫记》在下篇文章介绍吧),而且五言诗书法洒脱秀丽,也印证了为生活所致一气呵成。
可见,合这些记载而为一,就能粗略知晓弱水的流向。当然历史上也有很不同的说法,收集起来读一读,也真是一种享受和受益,也更加懂得治学严谨的道理,以及古人就是这样孜孜不倦地在这片荒无人烟的地域上,非要弄个清楚的精神。
明代兵部尚书韩邦奇《禹贡详略》中就写得很奇特。史称韩邦奇“自诸经子史及天文地理乐律、术数兵法之书,无不通晓。”据晚清《人物志》记载,他曾写过《洪范图解》、《苑洛志乐》等七八本书,我没有找到拜读。但是他写的关于弱水的解释却颇为费解,兹照录如下:
“弱水自西海之山,西海今在西宁卫城西三百余里,穷石之山,当在其左右。自东而西,一千五十里,至甘州古张掖地。过合黎山,又五百一十里至肃州古酒泉地。又八百余里至沙洲古敦煌地。以上皆雍州域也。”
从这一段文字看,再翻阅古汉代地图对照当代地图就可以知道,弱水、张掖河(也作甘州河)、疏勒河等水系,古代很可能是连联在一起的'。接着一段却很奇怪:
“……又二万余里至条支国以入西海。”古条支即现在的伊拉克。也许,远古这里有大水系直达伊拉克。因为据此说,再和古代这里摩崖壁画上的蛇、大象和祁连山口拾到的古代水百合化石等分析,只能是这样的结论了。
但是如果将“条支”作唐代“条支都护府”之解,恐怕会更有真实性。因为水向西流到伊拉克真是不合地理地势之规律。唐代条支都护府设在今新疆境内,这样就可以说,弱水在唐以前,曾是自新疆至甘肃的一大河流。从古代许多大国名城在西域自地图上消失,尤其具有代表意义的罗布泊、楼兰古国的消失来看,似乎很是一个值得考据的事情,因为蒙古语罗布泊就是“多水汇入之湖。”。
但是,弱水流入北边的大漠是确定无疑了。
流沙,《水经》说:“地在张掖居延县东北”。“入于流沙”,流沙,指的是“居延海”。
《元和志》讲:“居延海,既居延泽。其沙风吹流行,故曰流沙。”
居延海,在今额济纳旗旧土扈尔部北境,分东西两泊。东泊旧称“朔博”,现名苏古诺尔;西泊旧称“朔博克”,现称葛顺诺尔。原来是一个大海,《水经》注:“居延海形如月生五日。”后来中段淤塞成为二泊。
自《水经》皆谓“流沙”即“居延海”。这是流沙的狭义解。知此解的人不多。广义解的流沙有很多的记载:
《晋书·张骏传》这样记载:“骏使其将杨宣越流沙,伏龟兹鄯善。”
《魏书·世祖传》:“太平真君三年,沮渠无讳度流沙,据鄯善。”
《周书·异域传》说:“鄯善西北有流沙百里,夏日有热风,为行旅之患。”
《唐书·西域传》也说:“吐谷浑西北有流沙数百里,更有热风伤行人。”
这些记载都是说的西域一带,大都是古代在现甘肃、新疆境内的地方。
王哆盛的《尚书后案》更具体指明了现嘉峪关一带:“近人谓流沙在今嘉峪关……”
其实际记载和述说的都属于流沙的广义解,就是戈壁、龙沙、大碛、沙漠、瀚海……等等的统称。
所以古代就把包括沙漠和戈壁的位置统一确定为东起新安岭西麓,经过黑龙江等三省西侧,再向西过内外蒙,西终于天山东端。自东北逶向西南一千八百余公里;南北距一千至两千余公里。地势高于海拔二千公尺,平坦广漠,一望无际。百里不见水,不能耕种,不宜放牧,景物凋零,人迹罕至。过去,只有自张家口至乌兰巴托有驿站,附近有游牧部落,很是热闹。沙漠将内、外蒙古分开,因此,从袁世凯到民国再到49,屈从于过去的帝俄和前苏联,把外蒙划分出中华领地而独立。据网上报道说,现在那里也有一种回归的呼声出现。可见这片大漠历史上的精彩和复杂。
流沙叫瀚海,就是沙漠浩瀚如海之意。
其实,瀚海,原来也只是指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意为“群鸟解羽之大泽也”,唐代,贝加尔湖归朝廷管辖,有一种说法李白原籍就是那里人士。因此,《史记·骠骑传》记载了贝加尔湖的一些事情。
说到这里,可以大体知道了弱水和流沙的关系了。
居延海的名字由来,是取自居延城。
居延城是汉武帝时伏波将军路博德所建,也叫遮虏障、居延塞。是有名的汉代风格的建筑。有三个相为犄角的城郭,它们是:居延、光禄、令居。地址在今酒泉市金塔县北。也就是航天城的所在地额济纳旗。离酒泉一百二十公里,是汉代李陵和单于交战的地方。有传说,酒泉北边的草湖里有一个无字碑,是为李陵立的。
《寰宇记》说:“酒泉有故长城,在县北。汉书谓之遮罗障。”《清一统志》纠正了《元和志》的说法:“汉遮虏障在居延城,去肃州(今酒泉)境尚远。元和志所记道里,与汉书不合。”
可见,居延就是额济纳旗。
说完了这些名字的由来,更使得我对于这片神秘又多难的大地增加更多的眷恋和深思。我向西,在用戈壁沙石铺就的兰新公路这“搓板路”上乘车颠簸,一直行走了几千里,直达边城喀什。搓板路行车,可以说是连续的震动、跳跃,能让开车的司机一路多次停下车嚎嚎大哭。我由于要考察这片大漠戈壁,却觉得是一次神奇的历险,因而,每晚住下后就访问当地的老乡,也就有了好几本笔记,也就打了许多不同情节的腹稿。哦!神奇的地方,造就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迹,也磨难出多少恩爱情仇,这片土地的文化细胞,一定繁殖得愈来愈多,给人们送上一顿丰富的营养大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