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过大年的散文随笔

2023-08-10 18:02:53 高考在线

过大年的散文随笔

  

  每年吃过腊八粥,老人们就会说:唉,快该过年了。新年在老年人的一声声叹气中,悄无声息地向我们走来。

  春节,一般是从祭灶这天揭开的序幕。

  祭灶,是一项在我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的厨房里都设有“灶王爷”的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位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是玉皇大帝封的,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

  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只能把灶王的神像请回来,直接贴在墙上。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个人,有的地方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人们尊称为“灶王奶奶”。这大概就是模仿凡世间夫妻的形象。

  我见过很多灶王爷的画像,上面大都印有这一年的日历,上面还印有“东厨司命主”、“人间监察神”、“一家之主”等文字,以表明灶神的地位。两旁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用来保佑全家老小的平安。

  现在的人大都住进了单元楼,灶房里贴上灶王爷的神像,的确不是很好看,再说都是年轻人,似乎对这种习俗知道的甚少,即便知道点,也不是很重视,不相信灶王的存在。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习俗也被很多人逐渐淡化和遗忘掉了。

  灶王爷自上一年的除夕就一直留在家中,以保护和监察这一家人;到了腊月二十三这一天,灶王爷便要升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善行和恶行。送灶王爷的仪式称为“送灶”或“辞灶”。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再将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的.命运交于灶王爷之手。因此,对一家人来说,灶王爷的汇报实在是具有重大利害关系。

  刚懂点事的时候,父亲把买回来的灶糖,涂抹在灶王爷的嘴巴上。一边涂抹一边还说:灶王爷爷你升天,玉皇面前免开言;回到咱家过大年,有米有面有衣穿。随后,父亲把墙上的灶王爷请下来,拿到外面烧掉,算是灶王去见玉皇大帝了。剩下的灶糖自然就进了我的嘴巴里面。我问娘,为什么灶糖很粘牙?娘说,为了粘住灶王爷的嘴巴,怕见了玉皇大帝胡说。哦,我糊里糊涂算是明白了一些道理,怪不得人世间有很多人会说甜言蜜语……

  送走了灶王爷,离大年三十就更近了,大人们便逐渐开始采购年货了。年货是不能朝后拖的,买回来的东西都是生的,需要慢慢地制熟,等新年到来的时候,只管去吃就行了。最清晰的记忆就是家里蒸的枣馍了。娘给发好的面团里加了适当的碱面,然后揉匀,搓成大拇指粗的条子,再盘成梅花式样,把洗净泡涨的红枣压在花瓣中间,用剪刀在上面再剪出一些面花,就可以放在蒸笼里去蒸了。蒸熟的枣馍非常漂亮,只是每年的枣馍蒸的少,大都好过了弟弟和妹妹,我只能饱一饱眼福而已。过年前,家家户户都蒸很多的馒头,可以吃到正月十五最好。其目的是在新年伊始,不想使用蒸笼,寓意不让家里人出门受气。

  刚开始的时候,蒸出的馒头个个都很漂亮,没过三五天,馒头都干裂地张着嘴,很是难看,吃到嘴里味道也变了。父亲多少有点文化,看见馒头都变了样子,想了一个好注意。将家中盛水的水缸腾出一个,里面留有少量的水,把箅子放在下面,把馒头放在水缸里,盖上木盖,效果确实很好。打那以后,街坊邻居都效仿这种保鲜的方式。提前采购回来的肉类,都挂在厨房里面,等腊月二十七八的时候就开始煮肉了;鱼,鸡也是不能少的。

  “大过年的,为啥不买点牛肉回来?”娘问父亲。

  “没有牛肉,年就不过了吗?”父亲语气硬硬地说。牛肉太贵,父亲真舍不得买,大肉每年都买很多,也算是过了一个肥年。

  娘说父亲,鞭炮和春联是他的最爱,这话一点不假。每年过年前,父亲都会从单位拿回家几幅对联,顺便买五挂鞭炮回来。为什么是五挂呢?父亲有他的安排。腊月二十九午时已过,父亲就冲我们姊妹三个喊道:“未时已到,贴春联了——”语气中带着对新春的喜悦。

  “为什么这个时辰贴春联?”我一边帮父亲贴春联,一边问。

  父亲说:“这个时辰贴春联最好,最吉利。”

  “如果把上下联搞混了,如何区别开来?”

  父亲笑着说:“其实这很简单,对联最后一个字如果是仄声,也就是3、4声的话就是上联,如果是平音,1、2声,就是下联……”

  我默默地听着,父亲一字一句地讲着,感觉父亲是那么的伟大。贴好了春联,父亲就会取出第一挂鞭炮,高高兴兴地点燃。

  

  每次过年用油锅炸东西的时候,大人们就会想办法把我们这些小孩们支开,甚至撵到外面去,不让我们呆在厨房里面。怕过年时从我们这些孩子嘴里说出一些不吉利的话语。真的,不吉利的话语有时很快就兑现了,离奇古怪的很,又令人无法解释。父亲板着冰冷的面孔,一脸的惆怅,没头没脑地说道:“咋样,不让你们多说话,你们就是不听。都出去玩吧,等吃饭的时候再回来……”我不解地领着小弟和小妹找地方去玩,娘和父亲在家继续炸着过年要吃的食物。父亲提倡我们出去玩耍,但不能去街坊邻居家,因为每家每户和我们家一样,也都在为过年忙碌着。

  大年三十这一天,似乎和平常的日子没有多大的区别,过年的东西基本已准备妥当,只是为了下午一家人可以吃上饺子而在忙。父母都来自河南,依然没有改变年三十下午喜欢吃饺子的习惯。饺子煮好后,父亲就会端着第一碗饺子走到院子中央,用他那双满是老茧的大手,把碗恭恭敬敬地举过头顶,口中默默有词地说着什么,只有他自己知道;然后,把碗中的饺子汤一字型倒在院子的地上,并让我点燃一挂鞭炮。这种父亲心中的礼仪,打我记事的时候就知道,年年如此,从未间断过。后来,父亲得病,手脚不方便了,这种礼仪就让我去做。“去敬敬天,再敬敬地,希望老天爷保佑我们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就行了。记住,不求发财,只求平安。有了平安,比啥都强。”父亲这样告诫我。这简单的话语,我始终记在心里。看似简单,其实里面包涵着很多意义。这不正是每一个普通家庭都所期盼的吗?和谐、幸福、美满、安康。

  大年三十下午的这顿饭,俗称团圆饭。平时家里吃饭,用的是一个小方桌,后来,父亲请了个木工,做了一个圆桌面,每逢过年的时候,就把这个原桌面放在小方桌上,以示团团圆圆,况且圆桌的面积大于方桌,可以多摆放几个盘子。这种中国人的传统饭时,寓意着一家人可以在这天都能到齐,只因有很多原因,一大家人全部到齐却很难。吃饭的时候,如果少了一个人,父亲就会在餐桌上多放一双筷子,预示家里人都到齐了。由此可见,老人多么希望自己一家人都可以围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上这顿团圆饭啊。吃完饺子,把屋里的地打扫干净,一家人便围在一起,静等观看央视的春节晚会了。当新年的钟声响起,父亲就会点燃第三挂鞭炮。新年在鞭炮声中走进了千家万户……

  在我的记忆里,大年初一的早上,父亲是第一个起床。洗簌完毕,父亲就会在大门前,劈里啪啦地燃放掉第四挂鞭炮,家里的其他人会被这爆竹声吵醒……大年初一的早上,是不兴催促起床的,只能用爆竹声把人吵醒。穿上新衣服起来,娘把昨天下午剩下的饺子已经煮熟了。草草吃上点,也算是新年的第一顿早饭了。饭后,父亲就会给我们姊妹三个,每人贰角崭新的压岁钱。拿上压岁钱,一溜烟便冲出了家门,各寻自己的乐趣去了。娘会在后面大声喊:“中午都回来吃饭!”

  我们家有一个规矩,大年初一,不吃过午饭,不过午时,不允许扫地。还有一样东西,娘藏的很严实,别人是无法找到的,那就是剪刀。过了初五,娘才会把剪刀拿出来供大家使用。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使用剪刀,用了,一年都会受苦;剪刀也是一种凶器,大过年的,最好不要去碰它为好。

  吃午饭的时候,上初中的女儿问道:“爷爷,人为啥要过年啊?过年为啥老是在冬天不是在夏天?”

  看似简单的问题,回答起来却很难。

  “老祖先把过年放到冬天,自然有他们的道理。人忙了一年,只有冬天才能闲下来。这一桌子好吃的,如果是在夏天,无法保存,冬天,天气寒冷,很像一个大的冰箱,准备很多好吃的东西,可以多保存几天。吃好喝好,养好身体,等开春了,天气暖和了,就可以好好工作学习了。由此看来,我们的老祖先还是很聪明的。有件事不知道你们注意了没有,在和平年代,从大年三十到初一早上,鸡不叫,狗不咬……”

  父亲的这种解释,虽说不是很确切,还是有一定的道理。鸡不叫,狗不咬,到是真的,我不曾听见过。

  过了几天,便是正月初五。正月初五,俗称“破五”,民俗解释说是送年的意思。过了这一天,一切就慢慢地恢复到大年三十以前的状态了。在这五天,有很多迷信的东西,不能用生米做饭,妇女不动针线,不能打碎东西。过了初五,这一切解禁,所以这一天称为“破五”。民国初年,天津诗人冯文洵在《丙寅天津竹枝词》中写道:“新正妇女忌偏多,生米连朝不下锅;杯碗捧持须谨慎,小心‘破五’未曾过。可见这几天吃饭的时候要格外小心,千万不能打碎了杯碗。不过呢,现代人都很聪明,一旦不小心打碎了碗碟,众人就会齐声山呼“碎碎(岁岁)平安,也算是解决了这一禁忌。

  初五,娘开始剁饺子馅。其实冰箱里面有现成的,但娘不用。娘说,自己剁的饺子馅,可以把过去的不顺剁没了,今后一切都顺利了。剁的时候,娘剁的很响。初一至初四煮饺子的时候,锅里有破的,不能说“破”,要说“挣了”,因为饺子馅里面有菜,谐音是“财”。破五这天就可以说饺子破了。“破五”吗!“五”和“捂”也是同音,把“捂”住的弄“破”了,不就是要发了吗?这一切都是为了图个吉利,讨个口福,尤其是过年的时候,大家相互间说些吉利话而已。娘把饺子捞出,摆放在桌子上的时候,父亲把第五挂鞭炮拿了出来,走到院子点燃,依然是噼里啪啦一阵鸣响……

  

  过了破五,年味自然就愈来愈淡了,唯一的一项活动就是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了,这是新年里人们最后一次欢悦了,也是新年过后的第一个节日。孩子们已经开学,走亲戚也早已走完,年前准备的食物也所剩无几。跑旱船,踩高跷,这些我不是很喜欢,我期盼着夜幕的降临。

  娘不会做元宵,为了让我们一家人这天可以吃上元宵,只能去买一些回来。吃了元宵,天已傍晚,急忙去看花灯。看花灯也只是看个热闹,不能理解灯上的故事。玩够了,就回家。娘说,明天该上学了。催着让我和弟弟把新衣服脱了,穿了半月的衣服早已被过年的油腻爬满了前胸……

  新年就这样过去了,过得很匆忙,也过得很无奈。大人们开始每天的正常工作,孩子们天天背着书包上学,日子重新走上了正轨。老人们对新年到来的叹息,那时候还小,不能理解,平时省吃俭用积攒下的白面和食用油,过一个春节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了迎接下一个春节的到来,清贫的日子又开始了。现在的年轻人很不喜欢过新年,觉得过年没有什么意思,原因很简单。平日里不缺吃,不缺穿,天天如过年,更不会为了想得到家长过年发的压岁钱而去企盼新年的到来。生活水平决定了人们对现如今过年的认识,总让人感觉到,现在的过年,远远不及我小时候人们对新年的渴望。

  不管咋说,新年总是要过的,它必定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种生活习俗。一个民族之所以能够保留下来,强大起来,与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是分不开的。现在有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年轻人,喜欢过洋人的节日,这也不为过。虽说我们的佳节有很多的地方被迷信色彩所笼罩,其出发点是好的,里面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没有这些好的东西在里面,传统和佳节就不可能联在一起,不可能把春节的习俗流传到今天。合理的过好每一个春节,是所有华夏儿女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