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蝉鸣散文

2023-08-11 19:01:14 高考在线

蝉鸣散文

  儿时的夏秋季节,午休的时候,在院子里粗粗的枣树下铺上一张凉席,凉爽惬意中,听着蝉鸣入睡,那高高低低声调单一的蝉鸣,听来别样的动听。作为农村孩子,对蝉可谓记忆深刻。麦收过后不久,蝉蜕出土的时节就到了,这小小的精灵在雨后的晚上,穿着一身黄黄的铠甲,挥舞着两个钳子般的前腿,悄悄的捅开封住洞口的泥土,探头探脑的钻出来,爬到高高的树上,蜕壳羽化,一鸣惊人。

  家乡人叫蝉的幼虫为知了猴。抓知了猴粘飞蝉是童年最快乐的事情。雨后夏季的'夜晚,蛙鸣阵阵,风清气爽。在父亲的带领下,拿着手电筒,带上罐头瓶,一起去村外的树林中捉知了猴。那些笨笨的知了猴刚刚的爬上树,看到有光亮就松开树干,从树上“啪”的一声逃到了树下。于是,顺着声音一照,知了猴就乖乖的就擒了。大人们在树林边的空地上聊天说话,小伙伴们在树林中大呼小叫的捉知了猴,晚上的时光就这样在快乐中度过。抓回的知了猴放到盐水里泡一个晚上,第二天早上,母亲把腌好的知了猴放到油锅中一煎,香酥满口的知了猴就上桌了。流着口水的我们不等母亲说,就你一只我一只风卷残云般吃个干净。

  知了猴羽化为蝉需要一个晚上的时间。小时候在农村,家家户户都挂蚊帐,总是趁着妈妈不注意,把知了猴放到蚊帐顶上,第二天早上一看,一只黄玉般的蝉已经羽化蜕变而成。这时候的蝉身体还是软的,刚刚伸展开的翅膀还没有力量飞翔。待到把蝉放到窗台上,阳光下晒一小会儿,蝉通体就变成了黑色,一不小心,就一飞冲天而去。

  粘飞蝉更是充满了乐趣。把面粉加水揉成一个面团,然后在水中反复揉搓,面团中的淀粉去掉后,就剩下了黏性很强的面筋。拿一个长长的竹竿,绑上柔性很强的枝条,在顶端粘上面筋,一个粘杆就做成了。然后与小伙伴们各自拿着捉蝉的“武器”,到村外的小树林比赛粘蝉。高高的树上,蝉趴在枝条上吱吱的叫着,瞅准一只蝉,然后悄悄的把竹竿伸向蝉的翅膀。这时候要屏息静气,不能让竹竿晃动撞上树枝,不然蝉就会受惊飞走。待到把绑着面筋的枝条悄悄挨近了蝉,只需轻轻一抖,蝉就扑腾着翅膀被捉住了。一个上午,记忆中最多的时候会捉几十只。回到家,去掉翅膀上油一炸,就是一顿好吃食。小时候家乡不富裕,这野外自然的蛋白质,也为小小的身体增加几分营养。后来读清史,看到雍正还是王爷的时候,也喜欢捉蝉,还成立了粘杆处,可见捉蝉也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另一种捉蝉的方法是在晚上,在小树林的空地放下捡来的枯树枝,点上火后,就与小伙伴一起摇动周围的大树,蝉受惊有趋光性,就一起飞向了火堆,剩下的就是打着手电四处找掉在火堆周围的蝉了。找到后扔在火堆里,火灭蝉也就熟了,一起围着这残余的火堆,捡拾着吃,别有一番乐趣。对蝉的记忆,充满着乐趣的回想,这小小的生灵,充实了多少童年、少年的欢乐时光。

  在民间,蝉也寓意着美好。蝉饮露不食,一生只喝清露。所以《史记屈原传》谓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污垢。”初唐诗人虞世南更有诗句:“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可见古人是用蝉来喻示人品高洁,清高脱俗之志的。城市生活久了,车水马龙的声音充溢着生活的每一个空间,蝉鸣早已经不复存于生活。每每想起农村静静的午后,在浓浓的树荫下听着蝉鸣入睡,总是有些淡淡的落寞。那些高高来去树端的飞蝉,更像一个农村孩子的理想,梦想着飞向更加美好的生活,实现自己人生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