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关于散文的作文汇编10篇

2023-08-11 08:09:18 高考在线

散文的作文 篇1

  时光翩然,铺展一地清清浅浅的秋凉,踏过一路荒芜,拾取一片落叶,窥几回春秋,采撷一缕微风,探几许凄凉。——题记

  我低头匆忙行走在尘世间,本想在夏日为盛开的梦想采摘一朵清荷花,抬头却已是一片金秋丰收之季,原来立秋已经好几日了。夏荷不等我采摘就以随着季节凋谢,一阵秋风拂过,空气中氤氲着硕果丰收的喜悦与甜蜜,可我依旧两手空空。濛濛的秋雨泛起我晶莹的眸子,为那些错过的花期,辜负的梦想。而我只能怨怪着流年的无情,独留心中的失落和悔恨,面对伤感的秋天,依旧在惆怅中忙碌的行走。

  漫长的秋夜凉如水,寂寥的孤灯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与之为伴。漫长的人生如流水,这个秋天陪伴我的只有错过与辜负。

  秋风萧瑟,吹落了一地凄凉,凉了我荒芜的生命。纷飞飘零的枯叶蝶渲染了离别的忧伤,埋葬了我来时路,站在芳草萋萋的人生路口,面对满目疮痍,我徘徊不前,只因丰收喜悦的秋天里我依旧满心凄凉,一无所有,现实和梦想变得模糊不清。

  “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说秋天是一个悲寂寥的季节,而我却认为秋天还是一个慈悲的季节,因为秋天接受凋零,尊重死亡。

  春天开始不一定是美好的,秋天结束也未必是伤感的,因为故事有美好的开始就必会有悲伤的结束,人生有欣喜的相聚就必会有悲痛的离别。一切繁华终将归于平淡,没有任何事物可以抵挡岁月的摧残,世间才会有那么多曲终人散的无奈,人走茶凉的伤感。

  慈悲的秋天验证了世间万物的收获,赞扬了万物的满载而归,同时也包容了我的一无所有。飒飒秋风将枯萎的树叶送还给了大地,只为期待生命再一次的勃然生机。而我错过的和辜负的那些日子一定不会重返,可来年卷土重来,我一定不会拥有的只有错过和辜负!

  秋天踩着荒芜,心怀苍凉,是对世间万物一场功德圆满的救赎,只为了精心策划一场来年开春的重生!

散文的作文 篇2

  我们每天早晨都会去学校。在我进学校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层层薄薄的雾,虽然不是很大,但也是迷迷糊糊的!

  “好了”,现在我就带你们进入我们的学校吧。在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银杏树,在春天的时候,银杏们就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特别的顽皮,他(她)就像跳到路面上来玩吧!“哎”可是,现在是秋天了,银杏们也没有长得也没有比春天好看了,现在的银杏树,他(她)们都是光秃秃的,一点也不好看。

  现在,我在带你们向前走,我们左边的是以片碧绿。最最下面,就是离泥土很近的上面是小草,小草们绿的嫩,绿的翠,绿的浓。长得可好看呢。我恶魔呢在慢慢往上看,我们看到有红枫,红枫红的像火呢。再接着向上看,我们可以看到,有碧绿碧绿的香樟树,还有几棵,好像是绿的吧,中间还是碧绿碧绿的,绿的浓,但是芭蕉树的的头上,那里有点黄突突的。

  再接着往右走,地上的小草,小草上还有一行字“让绿色的旋律,环绕每一个生命”。草上面还有四座石凳,维着中间还有一些,碧绿中还带着点黄色的小树苗吧!在往上看,还可以看到,一个高的石座上,还有我们学校的标志,它的颜色是深红深红的,看上去怎么跟麻花一样的,石座旁的边上还有“腾飞”两个字。在旁边还有一行字,那就是“千锤成利器,百炼成纯钢”。

  这是我们的校园,我们的校园是空气很清晰的,因为我们的校园的绿化是很好的。这就是我们的校园啊!

散文的作文 篇3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独自一人走向深巷中,墙上的砖头黑乎乎一片,没有一丝生机,死气沉沉的老街,有些恐慌,有些压抑,昏鸦飞过已是黄昏,迈着沉重的脚步走向那布满记忆的小屋。望着眼前那破旧的木门,多少还有褪了色的春联,门上的铁钉已被雨水打得早已生了铁锈,门前的蚂蚁忙碌的搬着属于自己的东西。

  推开老家的门,走进那尘封已久的庭院,粗壮的老树桩还在讲述老屋的过去,风从耳畔吹过,轻轻的把我带回那个美丽的梦境。

  望着眼前那弱不禁风的身体,我心酸酸的',脸上像被蜘蛛爬过的痕迹,没有了昔日的英俊,我想被牵了线的木偶站在原地,望着正在拨弄花的老人,我实在不忍心去打扰他。他吃力的转过身,笑了,笑得那样和蔼,我走到他的身边,抚摸着悉心照料的花。:孩子,想学吗?”我爽快的点了点头“种花知道怎么样才能让它开出美丽的花吗?”话到嘴边但却说不出口,老人笑了笑“心”“心?只要用心就好了么?”老人仍拨弄着,却没出声,已是黄昏,煮茶的响声以打破了寂静的老屋。我倚在老人的身上,听着寂静的声音,听着花开的声音……

  “孩子,给你讲故事听好吗?”我嘲老人笑了笑,老人有气无力的讲着,信念却很坚定,手也不像以前那样有力的握着我的手,却力不从心的放开了,呼吸急促了不少,我害怕下一秒就会失去眼前这个老人。

  老人喜欢看海,汹涌的海水卷起阵阵浪花,海水冲击着岩石发出令人毛骨悚然的声响,听着海鸥高亢嘹亮的叫声,眼神那样空洞,表情是那样的麻木,好像是最后一次看海。不知何时再次坐在老人的身边,听着花开,伴着鸟叫,听着老人讲述那不知名的故事,故事的声音时弱时强,我已沉迷于其中,似乎过了很久,院子里安静的有些诧异,连叶子落地的声音都能听到,我抬起头看到眼前的兰花已被染成了红色,一滴一滴落到花瓣上,那么有节奏……

  几经风雨,几度春秋,我独自一人走向海边“爷爷,我想您了”就像一滴滴的血与泪江集在了一起,注入了海里,我多么希望能再听到您讲的故事,您悉心培育的花,您的笑,您留在脸上的表情。

  尘封的记忆清除了黄昏时的寂寞,月白,如沙,寂寞,如酒!

  已不再,已不再!

  爷爷您的故事又讲给谁听了?还能听到花开的声音吗?又是一年花开季,您爱的花在我悉心的照料下还算漂亮,只是少了一个人,少了一种特别的花香!在夕阳的衬托下,还真是一副温馨而唯美的画面!

  爷爷您的花开了吗?落木潇潇的老屋前,落花缤纷的夕阳下,充满记忆的打点着每一份情,爷爷,您依旧在我生命的起点上!

散文的作文 篇4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有人喜欢万物复苏的春天,有人喜欢丰收的秋天,还有的人喜欢大雪纷飞的冬天,但我喜欢热闹的夏天,尤其在那初夏时节——

  我在果园里尝到初夏。走进果园,成群的桑葚迎面而来,摘下一个黑得发乌的桑葚,咬一口,紫色的汁液顺着喉咙流下,一直流到了心窝,也甜到了心窝。

  我在树林里听到初夏。走进树林,一阵“布谷、布谷”的叫声由远到近传来,是谁在鸣叫?原来是布谷鸟呀。它的叫声好像在对我们说:“春已归去,夏已到来!春已归去,夏已到来……”

  我在水中摸到初夏,初夏时节,跳入水中,一阵阵凉意袭来,可以让你短时间忘记一切。放眼望去,水上挤满了人,有的在打水仗,有的在游泳,还有的在比谁游得快……

  朋友,就像布谷鸟说的一样,春已归去,夏已到来!让我们一起遇见初夏,感受初夏吧!

散文的作文 篇5

  【位置】

  趵突泉位于位于济南市区中心,趵突泉南路和泺源大街中段,南靠千佛山,东临泉城广场,北望大明湖,面积158亩,是以泉为主的特色园林。今日之趵突泉正越来越为世人所瞩目,成为“游济南不游趵突,不成游也”之盛誉。该泉位居济南七十二名泉之首,被誉为“天下第一泉”,也是最早见于古代文献的济南名泉。趵突泉是泉城济南的象征与标志,与千佛山、大明湖并称为济南三大名胜。

  【名称来历】

  20xx年,有专家根据河南安阳出土的甲骨文考证,趵突泉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可上溯至我国的商代,长达3543年。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早在2600年前的编年史《春秋》上就有“鲁桓公会齐侯于泺”的记载。宋代曾巩任齐州知州时,在泉边建“泺源堂”,并写了一篇《齐州二堂记》,正式赋予泺水以“趵突泉”的名称。该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

  趵突泉水分三股,昼夜喷涌,水盛时高达数尺。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不仅字面古雅,而且音义兼顾。不仅以“趵突”形容泉水“跳跃”之状、喷腾不息之势;同时又以“趵突”摹拟泉水喷涌时“卜嘟”、“卜嘟”之声,可谓绝妙绝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泺水出历城县故城西南,泉源上奋,水涌若轮,觱涌三窟,突出雪涛数尺,声如隐雷。”金代诗人元好问描绘为“且向波间看玉塔”,元代著名画家、诗人赵孟頫在《趵突泉》诗中赞道:“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清代诗人何绍基喻之为“万斛珠玑尽倒飞”,清朝刘鹗《老残游记》载:“三股大泉,从池底冒出,翻上水面有二、三尺高”,《历城县志》中对趵突泉的描绘最为详尽:“平地泉源觱沸,三窟突起,雪涛数尺,声如隐雷,冬夏如一”。著名文学家蒲松龄则认为趵突泉是“海内之名泉第一,齐门之胜地无双”。清代康熙南游时,曾观赏了趵突泉,兴奋之余题了“激湍”两个大字,并封为“天下第一泉”。

  【基本介绍】

  趵突泉名列济南众泉之冠,是济南三大名胜之一,位于济南市中心区趵突泉公园内,趵突泉公园始建于1956年,其名胜古迹,文化内涵极为丰富,是具有南北方园林艺术特点的最有代表性的山水园林。

  趵突泉是公园内的主景,泉池东西长30公尺,南北宽20公尺,泉分三股涌出平地,泉水澄澈清洌。泉的四周有大块砌石,环以扶栏,可凭栏俯视池内三泉喷涌的奇景。在趵突泉附近,散布着金线泉、漱玉泉、洗钵泉、柳絮泉、皇华泉、杜康泉、白龙泉等三十多个名泉,构成了趵突泉泉群。其中漱玉泉与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关,她的故居就在漱玉泉边,因有文集《漱玉集》而得名,现在泉北的李清照纪念堂正是为纪念这位著名的词人而修建的。值得一提的是趵突泉公园的南大门,布置得富丽堂皇、雍容华贵,大门上的横匾“趵突泉”蓝底金字,是清朝乾隆的御笔,有人誉为中国园林“第一门”,一点也不为过。

  如今趵突泉泉北有宋代建筑“泺源堂”(现为清代重建),堂厅两旁楹柱上悬挂有“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的对联;西南有明代建筑“观澜亭”,亭前水中矗立的石碑,上书“趵突泉”三字,为明代书法家胡缵宗所写,池东为“来鹤桥”,桥南端耸立一古色古香的木牌楼,横额上有“洞天福地”、“蓬山旧迹”字样。

  趵突泉水从地下石灰岩溶洞中涌出,其最大涌量达到24万立方米/日,出露标高可达26.49米。水清澈见底,水质清醇甘洌,含菌量极低,经化验,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是理想的天然饮用水,可以直接饮用。"趵突腾空"为明清时济南八景之首。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摄氏18度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 ,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 ,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泉的形成】

  济南以“泉城”而闻名,泉水之多可算是全国之最了。平均每秒就有4立方米的泉水涌出来。比较著名的泉就有四个:珍珠泉、黑虎泉、金线泉、趵突泉等,仅趵突泉每天就涌出7万立方米的泉水。

  为什么济南的泉水这么多呢?这主要与济南的地形结构有关系。它的南面是一片山区,是山东有名的千佛山;北面是平原,济南位于山区和平原的交界线上。

  这里的山区是由石灰岩组成的,而平原的泥土底下也隐藏着岩浆岩。山区的石灰岩大约是在4亿年前形成的,其质地比较纯,它以大约30 ℃的斜度由南向北倾斜。石灰岩本身不很紧密,有空隙、裂隙和洞穴,能储存和输送地下水。地下顺着石灰岩层的倾斜,大量地流向济南。成了济南泉水的水源。在平原下的岩浆岩,它的组织很紧密。所以地下水流到这里后碰到岩浆岩的阻挡就流不过去了。岩浆岩上又覆盖着一层不透水的粘土层,地下水就不能自由地流出地面。这些被拦阻的大量地下水凭着强大的压力,从地下的裂隙中涌上地面,就形成了这些著名的泉水,趵突泉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个。

  【周边揽胜】

  趵突泉周边的名胜古迹枚不胜数,尤以泺源堂、娥英祠、望鹤亭、观澜亭、尚志堂、李清照纪念堂、沧园、白雪楼、万竹园、李苦禅纪念馆、王雪涛纪念馆等景点最为人称道。历代文化名人诸如曾巩、苏轼、元好问、赵孟頫、张养浩、王守仁、王士祯、蒲松龄、何绍基、郭沫若等,均对趵突泉及其周边的名胜古迹有所题咏,使趵突泉的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成为海内著名的旅 游胜地。

  【观澜亭】

  在趵突泉西侧。原为北宋熙宁年间史学家刘诏(官至寺丞)庭院内的建筑物,名"槛泉亭"。明天顺五年(1641年),钦差内监韦、吴二人来济,乃于泉旁构亭(另说为巡抚胡缵宗建),名为"观澜",取《孟子。尽心上》"观水有术,必观其澜"之意。该亭原为四面长亭,半封闭式,形制考究,为历代文人称颂。宋代大文学家苏辙于熙宁六年(1073年)任齐洲掌书记,对济南名胜古迹咏吟甚多,其中咏《槛泉亭》一诗犹为著称。

散文的作文 篇6

  秋天是一个萧瑟的季节树叶在这个季节里变的枯黄,而后似癫狂一样随风飞舞那景象固然美丽,可当看到那光秃秃的树枝时,才感受到悲凉的气氛树叶没有对树枝留有眷恋。

  只是随风飘向远方,不只到哪里落回地面,腐烂秋天的雨最令人厌烦它没有夏雨的激情,也没有春雨的欢快,带给人们的只有沉闷而已天空一连几天都是黑灰色的,阳光被遮挡住,穿透不了那厚厚的云层雨水一直朝大地落下,不是暴雨也不是细雨绵绵道路的坑洼处积满了浑浊的雨水有些路上因为泥土与雨水完美的结合而变的泥泞不堪,被行人厌恶可雨一直从天空落下,似乎有一种永远不会天晴的感觉秋风,虽没有冬天的风那样砭骨,但还是会带给人一种冷的感觉每当清晨或夜晚在路上骑着自行车时。

  总会不只不觉的感受到秋风的冷,风吹在身体上没有春风的和煦而在此时心里会有种寂寞的感觉在内心深处徘徊虽无法看到风,但却能感觉到风的存在,那种冷清的感觉秋天,一个令人悲伤的季节,不知以后还会不会有人吟诵刘禹锡的秋词!

散文的作文 篇7

  过了十五年才算过完。郑重其事的年如约而至,又在喧闹声,鞭炮声中匆忙掠过。待安静下来,品一下年的味道,竟无法道出,自己都有点诧异了。是不是感觉有些迟钝了?要不然就是渐老的征兆?什么时候开始的,失却了对新年的祈盼和喜悦,取而代之的是感叹和伤感,甚至还夹杂着一丝恐惧。追问自己,年轻的心态到哪里去了?也许什么也无法遮掩住岁月的脚步,莫名的惆怅在某一时刻会从心底窜出来。嗅觉,味觉都会失灵。

  过年的人群中该是有我的吧,却似乎自己又是一个陪客,陪父母以敬孝;陪孩子以尽责,满脸的笑意,满心的欢喜都是给他们的吗?又似乎不全是,要不然怎么会心安理得的忙碌着,累着。或许只有在一个寂静的地方,一个可以听到自己心跳的的方,只一瞬间的神经触动,会觉得快乐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在一个不适合的时间,不适合的环境,品不出味道。

  每年过年,我总会随老公,孩子们回乡下陪公公婆婆过年。农村的春节总是伴随着各种繁文缛节和林林总总的讲究,中原民俗在这里不但继承而且已发扬光大了。自己不受约束的个性从心里不情愿顺从,特别是大年初一的大拜年,初一一大早,全村年龄不太大,辈分不算高的所有成年人(我和老公在此行列)会挨家挨户拜年,给长辈问安,给孩子添岁(出门时压岁钱是要备好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也是要讲的,全村三,四十户人家,等全部拜完,天已近黑。尽管每到一家都会有烟茶果子招待,也耐不住肚子还是咕咕叫了,脚也走的酸痛。踩着积雪,顶着寒风,心里有一千个不愿,嘴上是不会说了,已不似那些年孩子气了。会对自己默默说,一年就这么一次,忍着吧。有时候,容忍也是一种成熟,一种涵养,一种最无私的爱。

  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一种忍的感觉,这种感觉和年的氛围是不搭调的。其实也是有让人情感自然宣泄的时候,当村里90多岁的老太太很慈爱地望着我,叫出我名字的时候;当村里大嫂用粗糙的大手拉我上炕的时候。自己心里不是有一种温暖在流淌吗?为什么要用“忍”呢?感觉自己很可笑,告诉自己,既要学会享受一个人的安静,也应该融入那种热闹和喜悦。

  年的味道,已无法清晰地道出,或喜,或忧;或甜,或涩……或者是五味杂陈,自己已然不能分辨得很清,已不似儿时的单纯,不似年少时的清爽,静下心来仔细的品,各种滋味会一起涌上心头。

  年亦然是新年,味道已被时间发酵,只有自己才能品出最真实的味道吧!无法分享,收藏也好……

散文的作文 篇8

  嗨,你好吗

  在知道一切以前,我以为你一切都好

  我会经常想起你,每次走到家门口那个大大的斜坡

  我就会想起曾和你一起,骑着单车快速地下滑

  风吹起校服的衣摆,你和我的短发

  我喜欢对你说:你说,等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还会联系吗,还会记得彼此吗

  你的头发细碎,嫩黄,正配你白到透明的皮肤

  你笑着,和我一样有点尴尬:肯定会记得的吧,你这么傻,想忘记都难

  后来我们刚升入高中的时候,我对你说:我把你写进了最近的一次作文里,就写我们在那个大大的斜坡上的情景

  我们彼此的默契,写进作文里的就是朋友

  你是我的朋友,我也是你的

  现在想想,一生太短,我浪费了你太多的时光,不知道我们是不是,上辈子有什么故事,你总是让我在等

  而这辈子,轮到我了

  我永远会心怀愧疚,那天下雪了,你在我楼下等我,我一如既往的迟到,你抬头看我,头上身上都落满了雪花,却没有发火

  我的自行车坏掉了,你载着我穿过小区门口那个狭小的出口,我们差点摔倒,你以舞蹈家的柔韧性,伸出腿撑在墙上我们才躲过一劫,但是我们笑得很开心

  还有那么那么多个下午,放学后两个人坐在单车上,停在我家楼下,从黄昏聊到天色渐晚,天空像是蒙上了闪着细碎光芒的黑幕

  一生太短,一瞬又好长

  我已经没有机会再开口问你,但我想你肯定都记得

  我们不是闺蜜,但是曾经要好地走过了那几年

  我们是朋友,彼此欣赏

  那时候我是那么的自恋又自信,现在想想,可能是因为你鼓励又温暖的眼神和微笑,给了我安全感和归属

  你接纳了我那么多的缺点,我被你惯坏了

  你为什么总是在夸我,为什么要对我如此宽容?

  我跟你也学会了爱别人

  但我也觉得被爱是理所应当

  直到被现实打败,生不出改变的念头

  为什么我会那么懒,为什么你也不主动联系我

  但是你一直活在我的记忆里

  现在,你真的是活在我的记忆里了

  我不想忘记你

  一生好短,一瞬好长

  幸好啊,你的手曾落在我肩膀

  我想说,对不起,我确实为你写过一篇作文,但是却没有写到最后,这是不是意味了什么

  我知道你会原谅我,像之前无数次一样

  但是我还是想写下这一篇文章,更多的回忆和故事,都在心里,最珍贵的抽屉里保存着

  我已经不是以前的我啦,还没有那时候会写

  但是我仿佛看见

  有一个永恒不变的时空

  青涩的我们骑着单车,明媚的阳光模糊了眉眼,但笑声清晰

  那时候不知道归途在哪里,未来永远充满希望

  如果可以,我永远不想对你说

  谢谢你曾经出现在我的生命里

散文的作文 篇9

  苏轼一生对散文用力甚勤,咳唾成章,作品宏富,今存各体散文约四千余篇。体裁有赋铭、颂赞、论议、杂著、记叙、表状、书牌、碑传、笔记等多种,略可区分为议论文、记叙文、小品文、杂著几类。

  议论文是苏文中的一个突出部分,它包括奏议、进策、经解、杂说等,其中重要的是史论和政论。

  记叙文包括碑传文、山水记、亭台记等,在苏文中艺术价值最高,最富有独创性。碑传文善用生活素材和日常细节刻划个性,以突现奇人异才的高风特操,《方山子传》、《石氏书苑记》等可作代表。游记文长于在写景记游、烘染意境中,寄寓识见,融入诗情雅趣,《石钟山记》、《雩泉记》、前后《赤壁赋》等,是这方面的名篇。

  比之欧曾诸家,苏轼在散文艺术上有新的推进和开拓。

  其一,由长于议论到精于思辨。苏文也以议论见长,它的议论具有一种雄辩的气势和化隐为显的形象状述力,如苏轼的史论、政论,大多立意新警,善于翻空出奇,推倒旧案;在论证中,上下古今,援据赅博,雄辩滔滔,一往无前;而笔力纵横捭阖,腾挪变化,使文章具有一种滚滚不穷,浑浩流转的气势。东坡的议论,不同于某些政治家一味平正的开陈正见,他善于用形象化的手段,来阐述复杂的道理。

  其二,由重在传道义到重在写性灵。北宋古文运动从倡导尊韩崇道开始,初期古文家多主张宗经明道,至三苏强调了写胸达意。苏轼说:“作文先有意,则经史皆为我用。”(《清波杂志》)苏轼写人耿介旷达,敢笑敢骂,曾自谓“与人无亲疏,辄输写腑藏(《密州通判厅题名记》),故其文多写自我,见胸臆,显性灵。

  其三,由容与闲易到灵动活脱,舒卷自如。欧文“修达疏畅”、“容与闲易”,是平易自然风格的典范。东坡沿着欧文的路子迈入了工巧与天然浑化统一的新境界。

  苏轼散文不仅以议论见长,且贯于向思辩化的更高层次升华,不拘于明道议政,而尤长于写胸臆,见性灵,妙手生春,涉笔成趣;在手法和体制上,由单一化走向复合化,善于融众长于一炉,破旧格生新变,由此文风从自然平易一途,迈入了活脱灵动、仪态横生、出神入化、气韵天成的高境妙域。因此,我们说苏文集中体现北宋散文的特色,代表一代散文创作艺术的最高成就。

散文的作文 篇10

  上美术课时,大多留下一段时间给学生习作,这时的我,便在课桌间的行人道上来回穿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碰到没事时,有时也顺便找条凳子坐一坐,因为我这段日子身体不适,站久了体力有点支持不住。

  九十七班的讲台原来剩有学生坐过的两条小板凳,不知何时其中有一条成了“三脚猫”,剩下的一条放在讲台的“肚子里”,留给老师偶尔坐一坐。那天我刚在课桌的森林中巡视玩一圈,就感到力不从心,想找条凳子坐下来歇一歇,我老马识途似的来到老地方,谁知道凳子不翼而飞了。接着我扫视了一下教室的四角,仍不见踪影。奇怪,难道这凳子长了翅膀不成?没办法,坐的希望破灭了,我只好拖着沉重的步子再次去兜圈子。

  当我来到第一小组倒数第二个座位前时,我便看到了那个叫刘宗汉的同学课桌边多出了一张凳子。他把它放在靠窗的墙跟下,紧挨着墙壁。凳子上放满了一大叠书籍本子,顶上面还放有文具盒、水彩笔、弹弓之类的东西,还有一截小木棒。今天看来我觉得这些东西特别刺眼,想说什么却又找不到合适的词语。他的课桌的确太陈旧了,有点弱不禁风的样子,我将目光在这小家伙脸上划了一圈。他似乎明白了什么,略微低了低头,装着满不在乎的样子,不断用他的铁皮小刀在课桌的横木上刻画着沟槽。

  对这个刘宗汉,我并不陌生,每当上美术课的时候,他总是第一个举手,说要上厕所去方便,一次二次还没有引起我的注意,次数多了,我才知道他是故意逃课,后来每当他提出请求时,我就来个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这时他揉着肚子“哎呦哎呦”连声高叫,死皮赖脸,软磨硬泡,最后“投降”的往往是我。现在这家伙还露出了自私的一面,将公家的东西据为己有,居然还心安理得。他从我的目光中明明知道我是来找凳子的,却装着视而不见的样子,真是岂有此理!心里到底还有没有我这个老师?他那双小眼睛偷偷地溜了我一下,见我有点板着脸孔,但仍“临危不惧”,我行我素,一脸不屑一顾的神态,继续干着他的“事业”。

  星期三,又轮到我上美术课了,我在黑板上画着公鸡,突然“砰”的一声,紧接着便是哗啦啦书本撒地的声音。教室里一片哄笑,我车转身子,只见学生的目光齐刷刷地射向第一组的后面,又是那个刘宗汉!我气不打一处来,飞快地走过去,准备狠狠地克扣他一顿,以报上次“不恭之仇”。可他正埋着脑袋,手忙脚乱地在捡拾着书本,全没理会我的感情。我瞥了一眼他的课桌,确实是老掉牙不中用了,它承受不起那些书籍的重负,便摇摇已坠了,而不是故意为之,我将怒气暂时压住下来。

  课桌的底板松动了,被满盒子书本压垮了脊梁,只见刘宗汉把那条据为己有的凳子移到课桌的底部,再用一根小木棒,竖着放上去,想将课桌的地板撑起来,由于木棒太短,一时无法实现自己的想法。他四处张望着,目光里流露出一丝求助的信号,看到这一幕,我的心立刻软了下来,怒气也土崩瓦解了,而且动了恻隐之心,我见门外有一堆砖头,那时学校搞建筑剩下的,我跑到那儿拿来一块,替他竖放在板凳上,只差那么一点点,垫上一本不常用的破书,不高不矮,天衣无缝,刚刚顶住盒子的底部。算是解了这燃眉之急,了却了他的一桩心愿。末了我还叮嘱他说:“小心点,别碰到了,砸了脚。”这时的他望着我傻笑了一会,喉部在滚动着,嘴巴瘪了瘪,但终究没有说出声来。忙着将书本整理课桌内。下课后我找到班主任,请求帮助他把课桌修好。

  今天的美术课正在进行,二十分钟后我将图画画好了,信步朝教室的后面走去。“老师,给你凳子!”一个清脆的声音闯进我的耳朵,只见刘宗汉恭恭敬敬地用双手捧着那张凳子向我递过来。我点点头,冲他笑了笑,便有点理所当然地将凳子接过来,搬到讲台前一屁股坐下来。大约过了十来分钟,我不经意地朝刘宗汉那儿扫视了一遍,只见那个座位边空空如也。怎么,难道他又溜到厕所里去了?真是糊不上墙的稀牛屎,即使要去方便,也要向老师打个招呼,岂能这样溜之跑之,不是把老师当做摆设么。

  我心里嘀咕着站起来,快步朝后面走去,准备到他同桌那儿去问个子丑寅卯,谁知我走近一看,真是大眼瞪小眼,刘宗汉正坐在桌子下,背靠着墙根看到我走过来,早已把书合上了,望着我一脸怒气,他依然是一脸傻笑。我说:“你怎么能这样呢?”“老师,我没……没凳子。”“你不是有两条凳子吗?还有一条呢?”“昨天,宁静同学的凳子坏了,我给了他一条。今天,我见您的腿有点儿打颤,便……”我的脑袋“轰”的一声,似乎全懵了,后面他说的话也没听清了。

  我那点偏见,那点固执,此刻都烟消云散,化作了一种爱怜,多好的一个学生啊,是那么善解人意,我以前为什么总是以为他很顽劣呢。于是我请他站起来,才发现他的屁股下竟垫着那天我给他所拾的那块砖头,我连忙弯下腰将这块砖头重新拾起来,看了又看,此刻在我的眼中,它竟然不是一块普通的砖头了,而是一颗心啊,既渗透了一种爱意,又渗透了一种敬意。

  我很快地返回到讲台前,将那条小板凳拿在手中,慢慢地抚摸了一遍,感到它特别的厚重,又特别的温暖,这是我从教以来的最珍贵的礼物,让我真正明白了什么是爱,什么是回报。最后我将这条小板凳端端正正地放在刘宗汉同学的座位边,让它去奉献自己,垫高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