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高考“思乡诗”的解题思路

2023-08-16 15:42:47 高考在线

高考“思乡诗”的解题思路

  引导语:在高考中,“思乡”类的诗歌鉴赏题出现频率较高。那么,这类题目解题思路是什么呢?从哪些方面入手?

  在高考中,有关思乡诗的题目在答题时应遵循如下思路:

  分析由意象而营造的意境,据意境特点得出思乡之情;或通过某个意象,用某种手法来表达思乡之情。

  一、了解思乡诗中的常见意象

  1.月亮

  月亮是诗人传情时常用的一种意象,在许多诗人笔下,它已成了思乡念亲的最主要载体。如李白《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诗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2.鸿雁

  鸿雁是候鸟,每年秋季南迁,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之情和羁旅伤感。如欧阳修《戏答元珍》“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隋人薛道衡在《人日思归》中用“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一句,直接道出“雁已北归,人仍未归”的思念与无奈。

  3.柳树

  古人常以折柳相赠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并流传下了《折杨柳》一曲。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中“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一句直接道出思乡之切。

  二、关注思乡诗意象之外的“主题词”

  1.诗句中出现了有关“思乡”的意象,但出现了“非思乡”主题的关键词,这种情况下,我们要结合一些提示主题的词语,来判断诗歌主题。例如杜牧《早雁》中的“仙掌月明孤影过,长门灯暗数声来。须知胡骑纷纷在,岂逐春风一一回”,此诗题目为“早雁”,诗句中虽然出现了“月”和“雁”这两个意象,但又有“胡骑”等关键词,由此可分析出,诗歌主题应该与战争有关,而并非单纯思乡。

  2.诗句中出现了有关“思乡”的意象,又出现与“思乡”主题有关的关键词,此时我们可以肯定地判断为“思乡”主题。例如张可久《清江引·秋怀》:“西风信来家万里,问我归期未?雁啼红叶天,人醉黄花地,芭蕉雨声秋梦里。”词中既出现了“雁”的意象,又有“家万里”“归期”等关键词,这样我们就可以断定,这是一首表现思乡之情的词。

  三、把握常考题型

  1.直接考查“思乡”意象的题型。

  例如:

  闻 雁

  韦应物

  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寒 塘

  赵嘏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问题】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抒发的什么情感?

  【参考答案】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直接考查“思乡”主题的题型。

  例如: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问题】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参考答案】“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3.考查艺术手法时涉及到“思乡”主题的题型。

  例如:

  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

  【元】魏 初

  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

  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何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圆夜煮茶。

  注:室人降日,妻子生日。

  【问题】“满林残照见归鸦”一句,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这里以鸦归巢与人不能归家对比,运用的是反衬手法。

  【典例展示】(2013年高考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寺夜起

  江 湜

  月升岩石巅,下照一溪烟。

  烟色如云白,流来野寺前。

  开门惜夜景,矫首看霜天。

  谁见无家客,山中独不眠。

  【问题】结合全诗分析诗人“不眠”的原因。

  【解析】此诗中出现“月”这个意象,又出现“无家客”这一关键词,由此我们可以断定为有“思乡”的情感。霜天月升,溪流潺潺,溪烟袅袅如云般洁白,自由流淌到野外的山寺前,诗人被这月夜美景吸引,起身欣赏,但举头望天,将一切美景收入眼中后却因想起自己背井离乡、羁旅漂泊的遭遇,不免产生思乡怀亲之愁,所以“不眠”。

  【参考答案】诗人不眠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喜爱山中夜景,前四句描写山中月夜美景,第五句“开门惜夜景”,一个“惜”字表达了诗人对山中夜景的喜爱之情;二是思家,最后两句中的“无家客”“独”表现出诗人的孤独和羁旅思家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