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
2023-08-03 05:37:2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解析
2023-08-14 01:35:17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同步练习及诗歌鉴赏
2023-08-16 09:31:43鉴赏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023-08-10 07:34:26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意、注释、赏析
2023-08-03 05:37:26骆驼祥子读后感范文600字(通用9篇)
2023-08-09 03:57:11社团干部竞选演讲稿范文
2023-08-01 20:56:09大学生简历的自我介绍范文
2023-08-05 17:47:52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优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诗歌中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解释,理解诗句的内容。
2、理解诗歌分析的几种方法,学会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诗歌
3、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理解和感悟诗人豁达的胸襟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1、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意境。
2、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1. 掌握作者的写作技巧
2. 熟练运用“起承转合”法分析近体诗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
同学们,应该说每个人都经历过离别,人们在同自己的家人、朋友离别时,心情总是难过的,免不了要讲些祝福的话语,有的甚至做儿女态流下眼泪来。这当然时人之常情,毫不足怪的。但是,诗作为艺术,如果把这些都写进去的话,就会让人觉得似乎有些平庸,落入俗套了。那送别诗到底给人以怎样的意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送别诗-----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在学习这首诗之前,我想问大家一个问题:给我们一首诗,附有作者介绍,写作背景等相关内容,你会采取什么方法来分析?
对于诗歌的分析欣赏,其实孟子很早就提出了“知人论世”和“以意逆志”两种主要方法,同学们也经常用,只是不知道具体名称而已。所谓的知人论世,是指要想理解某诗人的诗,就必须先要了解该诗人的性格、思想、身世、经历,同时还要了解该诗人所处的.时代环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全面深刻的理解其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因为一个作家的作品,必然与其所处的时代有密切的联系。所谓“以意逆志”,就是要根据诗歌本身的内容“意”
去推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志”。但是这两种方法又太过于笼统,在具体的分析中,我们可能没有具体而全面的资料或者诗句晦涩,我们不甚理解,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呢?这节课,我就教大家一种更具体更切合近体诗自身特点的方法“起承转合”法(近体诗定义弄清楚:近体诗包括绝句(五言四句、七言四句)、律诗(五言八句、七言八句)、排律(十句以上)三种,以律诗的格律为基准。指唐代形成的格律诗体。在近体诗篇中句数、字数、平仄、押韵都有严格的限制。近体诗是唐代以后的主要诗体,代表诗人有: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起承转合”分别标志了每联的作用。
起:就是开头,首联。首联的作用在于破题,即交待题目当中的主要因素。
承:颔联,紧承上联所写的内容和方向,加以具体化的描述。
转:颈联,强调在内容上要改变描写方向。
合:尾联,回应题目,回应标题。
下面,我们就用“起承转合”法来分析这首诗。
二:作者介绍:
王勃,字子安,唐高宗时应举及第,年仅14岁,尚是一少年,但因才华外露,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27岁那年到交趾探望父亲,溺水而死,著有《王子安集》。
三:师生共同分析:
⑴题目: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作者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四川去任某县的县尉。
唐代的官制,一个县的行政长官成为“令”,县令以下设一名“丞”,处理文事;有一名“尉”,处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协助县令的官职。文人书简往来,或者在公文上,尊称县令为“明府”,县丞为“赞府”,县尉为“少府”。
蜀州,即蜀郡,成都地区从汉至隋均为蜀郡。唐初该郡为州,故王勃改称为蜀州。但当王勃做这首诗的时候,成都地区已改称为益州。所以王勃用的仍然是古地名。后来王勃死后武后垂拱二年,将益州分为三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就称为蜀州。
(五)、教学反思
我认为在本课教学中,优美的过渡语也起到了良好的熏陶作用,让我意识到良好的教学环节过渡同样是一节课成功的关键之所在。
当然,本节课教学也存在着许多不足,在引导学生体会诗人送别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感时铺垫做得不足,以致学生对两人离别的情感体会平面化了,并没有立体起来。长安和五津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地方,一个充满生机,一个满目荒凉;一个春意盎然,一个却黄沙满天;课堂中我虽然做了一些对资料的补充,但是仍然没有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一个鲜明的对比,学生不能体会出王勃和杜少府的离别其实是一种生离死别,王勃对友人的情感是留恋、牵挂、担忧、祝福的复杂情绪。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入情入境地体会诗人内心的情感,从而做到有感情地朗读,是我们大家共同探讨的热点话题,不知同行的您有何妙招吗?
教学是一门有缺憾的艺术,我希望在缺憾中一步步追寻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