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桃花源记中的文言知识
2023-08-15 01:07:22南乡子·集句
2023-08-08 20:10:44桃花源记课文讲稿
2023-08-10 08:54:34桃花源记 翻译
2023-08-01 07:33:32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桃花源记中的文言知识
2023-08-15 01:07:22南乡子·集句
2023-08-08 20:10:44谁是最可爱的人的读后感(通用六篇)
2023-08-03 09:28:46爱与责任师德演讲稿十五篇)
2023-08-08 09:17:41
《桃花源记》相关知识问答
2023-08-11 17:44:39 高考在线
1、 后人根据《桃花源记》的故事凝缩成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他的含义是什么?
答:世外桃源,借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2、 第一自然带有神秘色彩的景物描写有什么用?
答: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桃源美好作了铺垫。
3、 第三段文字哪两方面内容?
答:(1)村人“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的好客风尚。(2)写村人自叙秦时避乱来此经过。
4、 桃花源人为什么来到这个地方?
答:桃花源人的祖先为了躲避秦时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
5、 为什么桃源中人嘱咐渔人“不足为外人道也”?
答:桃源中人心存戒心,想保住这个“绝境”,避免战乱,不愿让外人知道。
6、 你是如何理解桃花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
答:躲避战乱,这里民风淳朴,不受压廹,自由快乐。
7、 渔人离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找桃花源的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
8、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最后写刘子骥要去找桃花源,目的何在?
答:使人觉得桃源可望而不可及,给桃源增添了奇异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