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2023-08-07 08:23:27 高考在线

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掌握、积累一部分文言常用词语,了解古今异义现象。

  2.使学生理解本文记叙的顺序、详略,体会本文优美、 精炼的语言。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古今异义词和省略句的用法。

  2.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3.加强诵读训练。

  教学难点:

  认识评价课文所描绘的理想境界。

  教学中应注重通过诵读来加深学生对文言字词、句子的理解。可先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再体会领悟其语言特色和思想内涵。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世外桃源”是同学们熟知的一个成语,它出自于晋代著名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桃花源是怎样一个地方呢?为什么说它在“世外”呢?如果同学们想知道这一切,就让我们一起从《桃花源记》这篇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作者简介

  陶渊明(365—427),又名潜,字元亮,东晋伟大诗人。生于东晋末朝,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官僚家庭。陶渊明少年时代深受儒家学说影响,博学能文,任性不羁,有着“大济苍生”的志向。当时社会动乱不安,他有志不得展。二十九岁出仕,但几次做官都不过担任祭酒、参军一类低微的职务,不仅济世的抱负得不到施展,而且还要屈身和一些官场人物周旋,他十分厌恶官场生活。四十一岁时,他出任彭泽县令,但上任只有八十几天,就因不愿“为五斗米折腰”而弃官归隐,从此过着躬耕自资”的田园生活。 忧愤、饥寒、劳累、赢疾一起折磨着他,六十三岁去世。后称靖节先生。

  陶渊明归隐田园之后,亲自参加了一些农业劳动,较多地接触了劳动人民;思想感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对他此后的创作起了积极的作用。陶源明的作品,大都是归隐后写的,反映了当时的田园生活,因而成为我国有名的“田园诗人”。

  《桃花源记》(原名《桃花源诗并记》,诗未收入教材)是作者57岁时所作,标志着作者思想发展的高度。作者因不满当时的社会现实,想象出了“桃花源”这样的理想社会,寄托了作者洁身自好、要求人人劳动、人人平等、丰衣足食、与世无争的希望。这既是作者在思想上对当时社会的一种否定,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农民的愿望。

  三、整体性阅读

  1、读准生字的字音。(投影显示)

  豁然开朗(huò ) 屋舍俨然(yǎn) 阡陌交通(qiānmò)

  黄发垂髫 (tiáo) 便要还家(yāo) 刘子骥( jì )

  诣太守(yì)

  2、朗读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认真听清老师的断句、节奏,标记生词。

  (2)学生放声自读课文。同学齐读课文。

  (3)读完后理出难解的字词句。

  3、指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串讲课文,解释重点的文言词语和句式。

  (1)理解“向”“穷”“去”“交”“通”“妻子”“绝境”“无论”等古今词义变化和文言文单音节词多的特点。

  (2)掌握五个表概括性质的范围副词:“悉”“并”“具”“咸”“皆”,并理解其微小差别。

  (3)了解形容词词尾“然”构成形容词后的作用。

  (4)复习并掌握副词“复”的用法,“之”作结构助词和代词的用法,如:“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闻之,欣然规往”。并学习“之”作句末助词的用法。

  (5)理解意动句“渔人甚异之”和省略句“林尽(于)水源”“此人一一为(之)具言所闻”的特点。

  4、文章以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从发现桃花源,到访问桃花源,再到离开桃花源,一线贯之层次分明,故事性强,情节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富有“传奇”色彩。可以通过以下问题来带动学生通读全文,了解大意。

  (l)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林的?

  (2)在桃林尽头渔人看到了什么?

  (3)渔人在桃花源作客时,和村中人作了哪些交谈?

  (4)渔人离开桃花源后做了些什么,结果如何?

  概括情节为:

  发现桃花源(第1段);进访桃花源(第2、3段):寻找桃花源(第4、5段)。

  5、在整体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复述文章内容。可以适当加上自己的想像。(结合课后练习一)

  四、突破性阅读

  1、齐读第1段,思考:第一自然段描写了怎样的景物?这样描写的意图是什么?渔人是怎样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这一段在全文起何作用?

  讨论明确:描写了一片美丽的桃花林。这段景物描写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来会出现“奇景”,为渔人进入桃花源作了气氛上的渲染,也为桃花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忘路之远近”说明渔人走了很远的路程,以致迷路忘返;“忽送”说明是在偶然的情况下发现了桃花林的,而桃花林之广之美,是渔人以前未曾所见,因此“渔人甚异之”。这一段突出了桃花林奇、美的特点,一开篇就渲染出一种神秘色彩,扣人心弦。为下文写渔人进访桃花源作了铺垫。

  2、请一位同学们朗读第2段,思考:渔人是怎样进入桃花源的?见到了怎样的景致?

  进入桃花源不容易:“林尽”——“一山”——“小口”——“入”——“极狭”——“复行”,这表明桃花源的隐蔽,与世隔绝,难于发现。渔人见到的景致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见到的人“悉如外人”“恰然自乐”,说明桃花源环境幽清,人们生活美满安宁,丰衣足食、安居乐业。作者用句整齐,音律和谐,生动地勾画出一幅祥和安宁的田园图画。与黑暗的现实社会形成了鲜明对比。现实社会生活中,战乱频繁,生灵涂炭,民不聊生;而桃花源却是一派优美、安宁的景象。作者明写桃花源,暗里却在讥讽现实,反映了作者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3、齐读1、2两段。

  五、布置作业:

  1.查字典,弄清下列成语的意思。

  落英缤纷 豁然开朗 恰然自乐 世外桃源 无人问津

  2.熟读并背诵课文。

  桃花源记

  陶渊明(东晋)

  进 景奇 桃花林:鲜美缤纷

  桃花源:平旷 俨然 良田 美池 桑竹

  人奇 悉如外人

  大惊 叹惋 语云

  出 踪奇 处处志之

  遂迷未果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抽查第一、二自然段的背诵情况。

  2.学生口头解释所查成语的意思,并造句。

  二、突破性阅读

  1、集体背诵1、2两段。

  2、请一位同学朗读第3段,思考:

  ①桃花源的人见到渔人有何反应?说明什么?

  “大惊”写出对陌生人到来的惊异,显示出桃花源与外界隔绝久远。这与下文“自云……无论魏晋”相呼应。“设酒杀鸡作食”,“咸来问讯”表现了桃花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纯朴。

  ②“皆叹惋”说明了什么?

  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应说的是秦末以来战乱的历史,桃源人听后,为世上的动乱、黑暗而叹惋,也为世上老百姓过着的痛苦生活而叹惋。

  ③本段结尾写道“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一句在情节发展上起什么作用?

  此语符合村中人的心理,因为他们不愿外面的人来干扰他们宁静、和平、幸福的生活。在情节发展上,则为下文无法找到桃花源理下了伏笔。

  4、默读课文最后两段,思考:

  ①作者为什么详细地写渔人在回来的'路上“处处志之”,又“诣太守”,高尚士刘子骥听了也“欣然规往”,而结果却或迷路,或病终,未能再找到桃花源?

  明确:这样写的目的是要给人一个真实的感受,好像真有其人、其事、其地。但与此同时,结果是不令人满意的,结局的安排是很巧妙的。这样一写,不仅增强了故事的曲折性,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而无、似真而幻的地方,也暗示桃花源是虚构的,是作者寄寓的理想圣地,可遇而不可求。而更主要的是可能激起读者的惋惜之情,从而更加向往这个安居乐业的桃花源世界。

  ② 最后两段与前又哪句话相呼应?

  与“不足为外人道也”一句相呼应。

  三、探究性阅读

  齐读全文,讨论总结以下内容。

  1.课文在情节的安排处理上有什么特点?请具体谈谈。

  情节的曲折、跌宕的表现在:①渔人迷路了,会怎样?②桃花林又大又美,是个神奇之地。③渔人“欲穷其林”,再往下走是什么地方?④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扑朔迷离,引人好奇:里边到底有什么?⑤桃花源的景致为何如此幽美,人们的生活为何这般自由幸福?③渔人辞去时,桃源人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有什么用意?①为什么人们再寻桃花源却屡屡无功而返?这些一连串的问题环环相扣、步步相生,使课文情节充满曲折离奇之感,读者也随之兴趣愈浓。(以上为理解要点。》

  2.怎样评价作者描写的“世外桃源”这一理想社会?(结合课后练习二)

  应联系作者所生活的社会时代背景来理解。陶渊明生活在东晋末年那样一个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的黑暗社会里,深感痛苦和不满。但是要想改变社会现状又根本不可能,于是他只好弃官归隐,洁身自爱,安贫乐道。作者用一个似假似真似虚似实的动人故事,虚构了一个世外桃源,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社会相对照,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物资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确实是当时乃至整个封建社会的人民的理想世界。这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是不可能实现的,因而它只是一种空想。《桃花源记》既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否定,也反映了作者消极避世的思想。作者也明知这只是一种空想,无非借此寄托自己超然高举之思,开头结尾的写法对此都有所暗示,桃源究竟在何处,没有具体点明,人们想再访也不可得。

  3、本文的详略安排有什么特色?

  明确要点:课文开头和结尾都写得简略,中间写得详细。这是由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决定的。本文的主要意图是通过桃花源中的生活情状来表现作者的社会理想,所以桃花源里面写的详,桃花源外面写的略;生活图景写的较详,一般过程较略;渔人进桃花源时写的详,出来时写的略;桃花源中人“自云”写的详,渔人的答话写的略。尤其是中间部分无论是写村落的概貌还是写人物的交谈,都有一些动人的细节,使人如临其地,如见其人。开头和结尾只跟故事的传奇性质有关,所以写得简略。全文仅用320字,就创造了一个有头有尾、有环境、有情节、有人物和有对话的动人故事,完美表达了作者的寓意。

  四、研究性阅读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穴中人语

  老人引杨氏入山之大穴。鸡犬陶冶,居民之大聚落也。至一家,老人谓曰:“此公欲来,能容否?”对曰:“老人肯相引至此,则必贤者矣。吾此间凡衣服、饮食、牛畜、丝矿、麻枲(xi,麻)之属,皆不私藏,与众共之,故可同处。子果来,如携金珠锦绣珍异等物,所享者惟薪米鱼肉,此殊不缺也。惟计口授地,以耕以蚕,不可取食于人耳。”杨谢而从之。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与老人同出。

  (南宋康与之《昨梦录》)

  1.下面句子中的“此”字,分别指代什么?

  此公欲来      指代(杨氏)

  老人肯相引至此   指代(大穴)

  此殊不缺也     指代(金珠锦绣珍异等物)

  2.下面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组是( )

  3.补出下列句子中的主语。

  (穴中人)又戒曰:“子来或迟,则封穴矣。”迫暮,(杨氏)与老人同出。

  4.对短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花源》中是渔人自己偶然发现了桃花源,而短文中杨氏是经老人引导才进入山之大穴。

  B.杨氏听了穴中人的话后,不愿意留在洞中,所以,临近傍晚又与老人一同出洞。

  C.穴中人告诉杨氏,穴中是按人口分给土地,然后自己来耕种养蚕,不能向别人求取食物。

  D.文中的穴中人与桃花源中的人一样,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怡然自得的生活。

  五、巩固性阅读

  1、完成课后练习四

  2、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完成练习三

  3、指导背诵。

  (1)集体朗读,加深理解。

  (2)结合文后小知识,指导学生练习背诵。

  4、随堂练习(投影显示)

  (1)陶渊明又名______,字_______,是_________(朝代)著名诗人,上学期我们学过他的诗《______》,首句是“种豆南山下”。

  (2)本文以________为线索,以________为顺序,写渔人_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桃花源,__________桃花源,渔人和其他人_________桃花源。

  (3)写渔人看到的桃花源人的生活环境和社会风尚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桃花源人害怕世人知道桃花源这个地方,扰乱。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生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两句可以用陆游的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来评点。(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解释加点的词。

  ①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 便舍船_______________

  ②寻向所志_______ __ ___ 寻病终______________

  ③处处志之______________ 寻向所志_______________

  ④悉如外人_______________

  ⑤并怡然自乐_______________

  ⑥诣太守_______________

  (7)指出下列词语的古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

  绝境: 古义:( )今义:( )

  无论: 古义:( )今义:( )

  (8)作者写渔人离开桃花源时“处处志之”、“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的目的是什么?(这样写,使人觉得桃花源是一个似有似无、似真而幻的所在,暗示桃花源并不存在。)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小短文。要求:①设想你是渔人,写你进入桃花源后的见闻,不与课文同。②40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