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苏轼全文原著赏析
2023-08-01 02:22:44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2023-08-14 20:08:26最新桃花源记原文繁体字
2023-08-16 20:33:06临江仙·送钱穆父
2023-08-09 05:53:37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苏轼全文原著赏析
2023-08-01 02:22:44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2023-08-14 20:08:26水浒传前三回读后感
2023-08-12 00:59:49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读后感范文
2023-08-14 19:10:12
桃花源记教案范本
桃花源记教案范本
《桃花源记》虽以时间为顺序一一写来,但并不是平铺直叙,而是曲折回环,悬念迭起,虚虚实实,引人入胜。语言简洁凝练,通俗流畅。下面是其桃花源记教案范本,以供参考。
一、导入
谁来解释一下“世外桃源”的含义或举例说明其含义。
比喻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优美的世界;另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生活的地方。
注:根据学生的解释来揭示课文。
二、整体感知
1、教师朗读课文,注意订正字音。
缤纷()豁然开朗()平旷()俨然()
阡陌()垂髫()怡然自乐()诣()
2、结合注释初步翻译课文。(注:重点朗读课文和理解下列词语)。
缘、远近、异、复、鲜美、落英缤纷、之、初、极、其、豁然开朗、旷、属、阡陌、交通、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乃、具、要、咸、云、妻子、邑人、绝境、间隔、是、无论、延、去、不足、道、志、及、诣、遣、欣然、规、寻、问津
三、局部品味
1、导学生翻译第一自然段。
(注: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2、论本段文字的相关内容。
⑴本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
(提示:描写桃花源的外景。并要求学生找出桃花源外景的句子。)
⑵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
晋…武…缘…忘…忽…夹…中…芳…落…渔…复…欲…
⑶如此奇异幽雅的环境,假如你来到这里,你回有何感想?你又有何推断呢?
(提示:感想:①有山有水,人杰地灵。②心情舒畅、愉快、惬意。③自己完全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之中。有一种虽处山外,却身在世外之感。推断:①有人。②那么,这里的人的生活又如何呢?由此而引出第二段的学习。)
3、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
4、理清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中的地点转移,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本段文字:
景:土地…
林尽水源…山…口…
人:其中…
5、你能用一句诗句来概括渔人进入桃花源过程的感受吗?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6、讨论:如此之美的环境,在现实生活中能否找到吗?
通过讨论,板书如下:
(对比)
桃花源↓现实
┃ | ┃
只有父子之分有君臣之别,贵贱之分
只有和平劳动无兵火征战为私利而荼毒生灵、鱼肉百姓
自劳自食、和睦相处你争我夺、尔虞我诈
不能(作者希望的理想境界,是“乌托邦”式的幻想。)
7、桃花源中的人为什么要到这里居住呢?
(讨论后,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
(内容从略。)
8、请按“初识??所闻、所感??离开”分层次,并按下列板书引导学生背诵这段文字。
初识 ?? 见…乃…问…具…
↓
所见所感??村…咸…自…率…不…遂…问…乃…无…此…余…皆…
↓
离开 ??停…此中……道也
9、探讨:“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你认为桃花源的人为什么叹惋?
提示:
⑴可以用文中的话语回答。
⑵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怎样的时代?(魏?时期,战乱年代。所以桃花源中的人为外边世界的动乱、社会的黑暗,人民生活的痛苦而叹惋。)
⑶从这里我们可知:作者虚构的这个宁静安乐的环境、美好的风俗、淳朴的人情,是为了寄托作者的那种追求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社会的理想。
⑷我们还可以进一步的探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人生哲学和隐居田园而过着清贫生活的思想境界。(注:由“此中人”是那些淳朴百姓的化影,他们叹息我的生活不如乡村的美好生活。从而可以推断陶渊明隐居田园的原因。)
拓展阅读:《桃花源记》教材理解
一、文章的主旨
本文是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按时间先后顺序,把发现桃源、小住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的曲折离打的情节贯串起来,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食其力,自给自足,和平恬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是当时的黑暗社会的鲜明对照,是作者及广大劳动人民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它体现了人们的追求与想往,也反映出人们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抗。
二、结构层次
《桃花源记》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首句至“欲穷其林”,写武陵渔人捕鱼时偶然进入桃花源的曲折情景。作者以惊人的妙笔,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瓣,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作品一开始就以特有的魅力紧紧抓住了读者,使你非跟着渔人这个导游走下去不可。第二部分,从“林尽水源”至“不足为外人道也”,写渔人所见的桃源风光及农民古朴淳真、热情好客的生活情趣。作者借人民不满秦始皇暴政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刘裕弑君篡位暴行的不满,并由此产生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以大胆的幻想、饱满的浪漫主义情绪歌颂了理想乐土。这是“记”中的主体和核心。作者是通过形象的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来打动读者心灵的。第三部分,从“既出”至末句,写渔人离开桃源后,数人闻讯再访而不可得其路径的种种情景。以此作结,给读者留下了悬念,增加了作品幽微神秘的色彩。这结尾,也可能是暗示读者:这美好的境界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的。
三、词句知识
1.“然”字的用法
“然”,在古汉语中,附在描写声容情态的词语之后,作为构词的辅助成分,与现代汉语的“地”相当。作“……的样子”讲(有时可不翻译)。
“豁然开朗”中的“豁然”,是“开阔、敞亮的样子”的意思。
“屋舍俨然”中的“俨然”,是“整齐的样子”的意思(“俨然”在现代汉语中还有另一义为“十分象……的样子”,如“俨然一个正人君子”)。
“怡然自乐”中的“怡然”,是“悠闲、安详的样子”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