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
2023-08-14 13:52:49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2023-08-10 02:31:29关于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2023-08-11 15:48:13桃花源记阅读练习
2023-08-15 17:43:11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陶渊明桃花源记教学
2023-08-14 13:52:49桃花源记的文言文阅读与答案
2023-08-10 02:31:29关于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
2023-08-11 15:48:13桃花源记阅读练习
2023-08-15 17:43:11
桃花源记涉及到的成语
【桃花源记涉及到的成语】
1、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2、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同。
3、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
4、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
5、豁然开朗:眼前一下子出现了开阔明亮的境界。
6、黄发垂髫:老人和小孩。
7、无人问津:形容事物已被人冷淡,无人过问。
8、鸡犬相闻:鸡叫声和狗叫声可以相互听到。
【拓展延伸】
陶渊明的诗歌今存120多首,有咏怀诗、田园诗和哲理诗,写得最多最好的是田园诗。他的诗文辞赋给人最突出的印象是真率自然,每一篇都是他的肺腑之情的自然流露,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他的田园诗风格平谈朴素,清新隽永。他“如孤鹤之展翔于晴空,朗月之静挂于夜天”,给当时云雾弥漫、令人窒息的晋宋文坛,注入了生机与活力。
诗人是怀着对黑暗腐败官场的极大憎恶回到乡村的,因此他往往把田园作为官场的对立物来描写。例如《归园田居》第一首中描写农村美景的是: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在诗人的笔下农村是那么恬美宁静,与喧嚣终日、凶险四伏的官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难怪诗人庆幸自己像鸟儿挣脱罗网一样“复得返自然”了。陶渊明反复地歌咏乡村生活的淳朴和民风的笃厚。在《归园田居》第二首中,他写自己与乡邻们共话桑麻,为庄稼的长势良好而喜悦,又为霜霰突袭而忧惧。诗曰“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雾至,零落同草莽”。第五首写他在日暮时从田野上归来,宰鸡漉酒,呼唤邻人共享。夜色浓重了,他们燃薪代烛,长夜谈笑,不觉东方既白。诗中洋溢着深厚的人情味与乡村生活的古朴情调。在古代诗歌史上,陶渊明还是把“以农为本”的人生哲理写入诗中的第一位诗人,更是以亲身躬耕的体验,设身处地、感同身受地反映田家的艰辛、困苦的唯一诗人。例如他在《归园田居》第三首中生动地表现自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情景。这是后来访学他写田园的诗人们不可企及的。
《桃花源记》是一篇记叙性散文,原是陶渊明《桃花源诗》前面的小序,后被看成是独立的篇章,成为千古流传的名篇。陶渊明在《桃花源记》(并诗)中,展现出一个同黑暗现实相对立的理想社会――桃花源。那里,“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赋税,没有战乱;那里“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人人劳动,家家富足,生活安定愉快,风气淳厚朴实。诗人创造出这个美好乐园,表达他对封建剥削制度的'严厉批判,对封建君权的大胆否定,反映了广大人民希望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和平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桃花源理想社会,比起英国人文主义者托马斯在《乌托邦》一书中所描绘的空想*图景,早了1100多年,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桃花源记》(并诗)艺术构思巧妙,作者借一个逐水泛舟的渔人的行踪,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自然地沟通起来。作品饶有诗情画意,意境瑰奇幽邃,又亲切自然,生活气息浓郁。读着这篇诗文,我们仿佛随着渔人的小舟荡漾在落英缤纷的桃花溪中,不知不觉进入梦幻世界。
陶渊明对后代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后来许多大诗人、大作家都从他的人品和诗品中汲取精神力量和艺术营养。历代“拟陶”、“和陶”相沿成风。苏轼新写了《和陶诗》120首之多。陶渊明的诗集在唐初即已传入日本,后又传至朝鲜。这两个国家都有不少诗人学者仿效、研究陶诗。到了近代,陶诗又传到欧洲,受到法国大诗人保尔瓦雷里和大文学家罗曼罗兰的高度赞扬。罗曼罗兰称陶诗是一个“奇迹”,其中有“和谐的沉思”。当他读陶诗时,好像“听见了亚尔班山(Monts Albains)上一座别墅里的泉水底庄严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