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桃花源记原文评价

2023-08-02 12:43:02 高考在线

桃花源记原文评价

  导语:《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此文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下面是桃花源记原文评价,欢迎阅读!

  桃花源记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间隔 一作:隔绝)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记原文评价一

  桃花源记中的理想社会,没有战争、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民风淳朴、关系和睦、自劳自得、丰衣足食,是社会基层劳苦大众的理想社会生活状态。但这种生活状态太只能存在理想社会,永远无实现的可能。

  桃花源记原文评价二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陶渊明生活在一个战乱频繁、动荡不安的黑暗年代。能够生活在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人人平等、自由快乐的社会就是他的社会理想。

  作者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反映了人民希望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