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023-08-05 20:38:18陶渊明的生平简介
2023-08-16 20:32:38陶渊明集序阅读答案
2023-08-08 05:35:57陶渊明饮酒诗其二其三
2023-08-13 18:42:22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陶渊明的归园田居
2023-08-05 20:38:18芬兰教育全球第一的秘密读后感范文
2023-08-14 14:45:24笑猫日记之球球老老鼠读后感
2023-08-04 01:56:14北京冬奥会演讲稿(精选十四篇))
2023-08-07 14:31:55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酒情结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诗酒情结
引导语:很多的古代诗人作诗离不开酒,东晋诗人陶渊明就是其中的一个,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关于他的诗酒情结。
酒是人类的天才创造。中国不愧为酒的国度,发明酒的历史也许是世界上最早的,在有史以前中国人就酿出了酒。考古学家曾经在双沟酒的产地,江苏淮阴洪泽湖畔的下草湾,发掘出了5万年前“醉猿”的化石。这些已经化为化石的猿,显现出了醉醺醺的姿态,因此被命名为“双沟醉猿”。人们大胆猜测,也许5万年前的古猿人已酿出了酒。双沟酒之所以成为中国名酒,这也许是重要渊源吧。如果说这种说法难免有今人的猜度,文人的想象,那么,考古发掘出的斝(音甲)、盉(音禾)等酒器,均属于龙山文化,这可是真凭实据。所以,考古学家认定,中国人在公元前22世纪就学会了用谷物酿酒。
酒这种神奇的饮料,一经问世就受到人们的狂热追捧。因为酒能助兴、酒能提神、酒能怡情、酒能浇愁、酒能壮胆、酒还能启迪文思,所以才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佳话,才有武松酒后打死猛虎的壮举。酒与文人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人就说过“文是饭,诗是酒,酒也是诗”。酒是打开人们天性的钥匙,诗人在半醉的状态下往往流露出无拘无束的灵魂,写下传诵古今的诗篇。李白的《将进酒》字字句句都含酒香。他奉诏为皇帝写的《清平调》也是在烂醉之下,用水泼醒后完成的。能豪饮又能写得一首好诗的,恐怕千古惟青莲居士一人矣!皮日休就说:“吾爱李太白,身是酒星魂。”古代诗人的名号与酒有关的还真不少。李白人称“酒仙”,蔡邕号称“酒龙”,谢灵运名为“酒虎”,欧阳修自号“醉翁”,白居易自命“酒户”,他曾不无夸耀地说:“此翁何处富,酒库不曾空。”杜甫曾作《酒中八仙歌》,写了贺知章、李白等人。他虽谦逊地没把自己写进去,但据郭老考证,杜甫也是地地道道的“酒鬼”。陆游对喝酒说得更是坦率:“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竟把饮酒与写诗相提并论。
文学史上还有一位喝酒、写诗、读书三不误的“超级酒仙”,那就是陶渊明。陶渊明喝酒既没有李白的豪爽,也没有欧阳修的潇洒,更没有白居易那储满好酒的酒库。他的一生对于酒总是处于一种渴求的状态,而且愈是渴望得到,愈是得不到满足。他在《饮酒》序中说:“偶有名酒,无夕不饮”。可见“名酒”并非常有,而一旦得到,必连夜喝干,决不会放到明天。他在《自挽歌辞》中说:“千秋万岁后,谁知荣与辱?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他回首一生,把贫富荣辱看得很淡,而留下的唯一遗憾竟是喝酒没有得到满足。他在《五柳先生传》中更说得坦率:“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他爱喝酒绝不同于魏晋名士饮酒,本性好喝而已,既不标榜,也不风流,反而因家境贫穷,窘相毕露:一叫就去,有酒就喝,一喝就醉,喝醉就走,从不计较别人的礼貌态度。也正因为他率性而旷达,不矫情,不做作,反而获得了亲友的理解和宽容。
陶渊明年青时也有“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的.大志和“大济苍生”的抱负,也曾做过几次小官。他最后一次出仕当了80天的彭泽令。然而,这次出仕竟也与他爱喝酒有关。他在《归去来兮辞》序中说:“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当时官府给官员一些公田,以供官吏养家之用,这一点正中陶渊明下怀。他去之后要将所有公田全部种成黍子,作为酿酒的原料,连吃饭的大事都忘了,还是他的夫人力争,才留出一半种粮食以供家用。然而,陶渊明毕竟是陶渊明,他上任不久就意识到这次出仕“皆口腹自役”,“深愧平生之志”,只干了80天,恐怕连种的黍子都没成熟便慨然辞官,“迷途”知返了。
陶渊明一生清苦,到晚年更加困窘。这情景恐怕和曹雪芹差不多。曹雪芹被抄家后,靠每月4两银子,每季度一担米的俸禄度日,过着“举家食粥酒常赊”的生活。后来他的爱子患天花丧命,在一个除夕之夜,他心情悲伤,又多饮了几杯酒,不幸身亡。他的续妻芳卿写了一首催人泪下的悼亡诗:
不怨糟糠怨杜康,乩诼玄羊重尅伤。
睹物思情理陈箧,停君待殓鬻嫁裳。
织锦意深睥苏女,续书才浅愧班娘。
谁识戏语终成谶,窀穸何处葬刘郎。
陶渊明和曹雪芹晚年生活虽然都很贫困,但两人的心态却迥然不同。曹雪芹从一个锦衣玉食的富家公子,沦落为“举家食粥”的落魄文人。他饮酒伴的是凄凉,品的是哀愁,怀念的是过去,留下的是忧伤。陶渊明则是庆幸自己从“樊笼”中解脱出来,生活虽然清苦,但坚持了自己的志趣和理想,有一种“复得归自然”的喜悦。他饮酒伴的是快乐,品的是恬静,除去的是苦涩,留下的是逍遥。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大量写饮酒的诗人。他写有《饮酒》诗二十首,在他留下的120多首诗和文章中,写到酒的要占一多半。连他虚构的理想世界“桃源仙境”也没忘了写喝酒。先写“见渔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接着又写“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可以说陶渊明在桃花源真是过足了酒瘾。后人评价陶渊明,说他诗中有酒,酒中有诗,他的诗文与他的饮酒生活同样有名气,为后世歌之颂之。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时,特意去拜访陶渊明的故居,写了《效陶潜体十六首》,其中写道:
先生去我久,纸墨有遗文。
篇篇劝我饮,此外无所云。
我从老大来,窃慕其为人。
其他不可及,且效醉昏昏。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陶渊明的一生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酒是他的生活需求,酒是他一生的留恋,酒还是激发他写作的灵感之源。我们并不认为陶渊明不饮酒就写不出好诗来,但他的许多诗文确是在他饮酒后写出的。他在《乞食》诗中说:“谈谐终日夕,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五柳先生传》之赞曰:“酣觞赋诗,以乐其志”。在《自祭文》中也有“捽兀穹庐,酣饮赋诗”的句子。这些都说明陶渊明饮了酒,似乎更能启发写诗行文的兴趣与能力,更能开启思维的闸门,也为他提供了更广阔的渲泄胸中块垒的天地,从而产生了诗韵与酒韵的共鸣。当然,我们也别被一个“醉”字所迷惑。看看他的诗文就可明白,陶渊明并非整日泡在酒里,沉湎在醉乡。王谣就曾说:“靖节饮酒是有节制的,绝不会有昏酣少醒的情形”。他自己和他的友人也从没留下过陶渊明醉酒失态的记载。他即使真的喝醉了,也不过说一句:“我欲睡眠君且去”而已。可见陶渊明的许多诗包括饮酒诗,不过是借“饮酒”以醉人的语态批判是非颠倒的社会,揭露世俗的庸俗污浊,反映仕途的黑暗险恶,表现诗人的牢骚不平,也显示了作者退出官场后怡然自得的陶醉心情。从当时极度黑暗的社会背景考虑,也不排除他借酒以避乱世而采取的一种明哲保身的手段。他在《饮酒》诗的末尾就写道:“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这哪里像喝醉酒的人说的话?苏轼就评论说:“‘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此未醉时说也,若已醉,何暇忧误哉?故读此诗者,不必作饮酒观,渊明先生之意量远矣!”
要说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还是要首推他的“田园诗”。由于他对社会、对人生的彻悟,由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再加上他出类拔萃的文学才能,写出了一批古今传诵的“田园诗”。这些诗表现了他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写出了他从事农业劳动的真切感受和与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以及对理想志趣的执着追求。他的《归田园居五首》是田园诗的精品乃至极品,可以说是陶渊明开启了田园诗人一派。然而,陶渊明的文学成就在当时乃至他去世后的几十年里,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肯定和承认。他的好友颜延之为他写的《陶征士诔》,对他的文学成就也几乎只字未提。直到梁朝,昭明太子萧统对陶渊明的诗文极其推崇,亲自为他编集、作序、作传。到了隋唐,对陶渊明的评价越来越高。初唐的田园诗人王绩写过一首《醉后》诗:“阮籍醒时少,陶潜醉日多,百年何足度,乘兴且长歌”。 李白更是仰慕陶渊明的人品和诗作。在《戏赠郑溧阳》诗中写道:
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
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
清风北窗下,自谓羲皇人。
何时到栗里,一见平生亲。
白居易也非常敬仰陶渊明,曾用“尘垢不污玉,灵凤不啄腥”的诗句颂扬陶渊明高尚的人格。
到了宋代,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确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辞》”。王安石说:“陶渊明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诗人以来,无此句者。然则陶渊明趋向不群,辞采精华,晋宋之间,一人而已。”苏轼在《与苏辙书》中说:“吾于诗人无甚好者,独好渊明之诗,渊明诗作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过也”。这评价实在是太高了。苏轼到晚年还说:“深愧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 辛弃疾在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中,也把陶渊明引为知己。在《念奴娇》词中说:“须信采菊东篱,高情千载,只有陶彭泽”。给予陶渊明千古一人的极高评价。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二集》中也说:“陶潜正因为并非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陶渊明的诗写得意境优美,含蓄隽永,别树一帜;他恋酒的故事也脍炙人口,千古传诵。酒铸诗魂,文如其人,他高尚的人品和他不朽的诗篇一样,因酒而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