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重读《滕王阁序》

2023-08-17 17:10:22 高考在线

重读《滕王阁序》

  导语:俊才王勃。“认识 ”这位山西的才子,是初中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惟有他那句千古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相信大家一定孰知吧?反正我记忆颇深,时退当年,只知王勃者,初唐四杰“王杨卢骆”之一。余啻于此,并无甚冗腴的记忆。

  我没有出过远门,自然也就未曾到过江西南昌,去领略赣江边上那气势恢弘的滕王阁了,我对滕王阁的点滴认识都来自于王勃笔下的一篇《滕王阁序》。王勃对自己的诠释很有特色,寥寥数语就把胸怀大志但始终忧郁帐懑的鲜活形象展现出来:“勃,三尺微命,一介书生。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大体是说我王勃三尺男儿却只有卑微的命运,只是一个贫贱的书生,已到了终军羁南越王而致之阙下的二十多岁年龄,却无法寻到请缨报国的机会,只想有一天能投笔从戎,象宗悫那样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我之所以如此地喜爱这篇文章,就是觉得王勃笔下抒怀言志的优美文辞似乎都在替我说话,而且字字珠玑中充满着一种永不苟且的桀骜,这也是我在平素的行为举止中尤为重视的品格。

  王勃是初唐时期一个有名的才子,据说他七岁就能写很好的文章,十四岁上“举幽素科,授朝散郎,为沛王府修撰”。王勃曾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其中又以王勃才气最高,成就最大,这些才气和成就也使得他饱经沧桑和忧患,甚至差一点被砍了头。早在年不满二十岁时,心高气傲的王勃因看不惯皇亲国戚整日沉溺于斗鸡取乐玩物丧志,写了一篇题为《檄英鸡王》的游戏文章,未想一下触怒唐高宗,被遣出了王府。往后他漫游蜀中,一度补任虢州参军,又因得罪同僚被革去职务,其父雍州司功参军王福畴也因此受牵连而被贬为交趾令。《滕王阁序》又称作《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是王勃往交趾省亲路过洪州,也就是现今的南昌时即席所作。相传滕王阁是唐高祖之子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修建的,因李元婴后被封为滕王而得名,王勃路过洪州,适逢当地官吏修葺滕王阁且于阁中大宴宾客,邀请他也“躬逢盛饯”,席间有人提出为修缮一新的滕王阁写篇骈文,使当时的空前盛况流传于世。文人雅士们相互谦让,谁都想等着看别人的好瞧,推来让去到了王勃跟前,竟被他当仁不让地应承下来,当众磨墨挥毫淋漓渲泻,把身后的秀才举子们气得个够。唱诺的趁机贴近高声宣读写出的每一个句子,挑“毛眼”的一个劲儿摇晃着脑袋嗤嗤窃笑,直到王勃笔下狂草出“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旖旎文采,才总算镇住了满座高朋,再无一人敢另眼小觑了。

  《滕王阁序》写得情景俱佳,声色并存,意境开阔,词采绚丽, 气势奔放,对仗工整,在骈体文中确实是难得之精品。文章以描绘滕王阁周围的地理、历史、人文环境为切入点,信手指点寥廓山川,顺势展开,出神入化,谴词用典既全面又贴切,有很好的阅读性和耐读性。文章仅用“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就将古城南昌在当时称作洪州都府,星空的分野属于翼轸两宿,地接衡、庐两山所在的衡州和江州,以三江为襟,以五湖为带,控制楚地而连接闽越的地理环境交待得一清二楚,语言表达能力已到了超凡脱俗的境界。而对人文的描述,虽以频闪的典故令人目不暇接,却尽在“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的涵盖之中,好在籍以“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来谦虚自己年幼蒙昧,竟有幸得予参加盛宴,趁此机会幽上一默,稳妥地收住笔锋,转而泼墨一般重笔描绘周遭秀丽如画的山光水色,突出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俱”,贤主、嘉宾“二难并”,极目眺望长空,尽情欢娱于闲暇时日的逸然兴致。

  王勃在文中以大量的笔墨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冷凉,同时表达了自己不甘失败锐意进取的远大志向:“嗟乎!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所赖君子安贫,达人知命。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大意是说:唉!生不逢时,命运多不顺畅!被汉文帝发现后得予重用的冯唐容易白发满头,汉武帝时的.名将李广却比部下更难得到封邑。西汉贾谊受屈被贬于长沙,并不是因为没有圣明的君主;使东汉高士梁鸿逃隐于海隅,难道说当时缺少一个昌明的时代?所依靠的是君子安于贫贱,通达的人知道怎样正确对待命运的安排。年老的人应该使自己更有气节,宁愿改变晚年求静的心境;穷困潦倒时理当显得格外坚强,才不致陨没自己高尚的志向。这段话经反复咀嚼品味下来,对走好一生尤其具有非凡的指导意义,不仅是王勃短暂一生的真实写照,也是历代文人墨客突不破的理想氛围。王勃把不加推辞便在大庭广众之前成就此文的理由说成是“杨意不逢,扶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也就是说假如司马相如不是得到蜀人杨得意举荐,平生只能抚凌云之赋而暗自叹惜;既然遇上了深谙琴韵的钟子期,即使象伯牙那样奏一曲流水又有什么惭愧呢?一下又为先前嗤之以鼻的文人雅士们找回了丢失的面子,可见王勃聪明之中暗含狡黠。

  史料记载关于王勃的传言谬误很多,怎样理解或揣测差别都不是很大,而我总是喜欢相信较为直观的那一部分。多数典籍都记述了王勃渡海省亲时不慎落船溺水,惊悸而死,时年二十八岁这一事实。对于王勃的英年早逝,可以得到很多种定论,毕竟他对古代五言律诗和七言歌行的改良功不可没,他的死是浩若烟海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一次看得见的重要损失。想要彻底读懂王勃的《滕王阁序》总是很难的,需要逐字逐句对照历史典故加以领会才行,但要彻底读懂王勃本人似乎更加艰难,这就需要历史地将自己摆回到当时的社会现实之中,循着他对“胜地不常,盛筵难再”的慨叹和惋惜,再度审慎地仔细贴近另一个微不足道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