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致命伤
2023-08-13 03:28:29王安石思念亲人的诗句
2023-08-11 22:01:26文言文王安石待客阅读答案
2023-08-09 03:46:13王安石的诗鉴赏
2023-08-16 23:09:53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根鸟读后感范文推荐
2023-08-02 23:11:54捅马蜂窝读后感400字
2023-08-14 14:05:16一年级的小蜜瓜读后感范文250字
2023-08-10 23:58:09王安石变法失败的致命伤
2023-08-13 03:28:29
王安石诗《登飞来峰》原文鉴赏
王安石诗《登飞来峰》原文鉴赏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仁宗皇 二年(1050年),王安石当时三十岁,年富力强,雄心勃勃。当时他已由鄞县县令改任舒州通判。此诗反映了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飞来峰】杭州西湖灵隐寺前灵鹫峰。传说东晋时印度高僧慧理以为它象天竺国的灵鹫山,并说“不知何时飞来”,故而得名。
【千寻】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
【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浮云】陆贾《新语·慎微》有“邪臣之蔽贤”句。
【王安石诗赏析】
王安石在诗、词、文方面都有成就,他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主张文学“有补于世”,同时也要“以雕绘语句为清新”。他的.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这首诗构思奇特,选择角度新颖,借景抒情,寄意深沉,可谓言简意赅,豪壮洒脱。“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意思是说,我登上了飞来峰上的高塔,听人说清晨鸡鸣时从这儿能看到太阳升起。“千寻”,极言塔高,古代以八尺为“寻”。这两句描写立足点之高,为接下来的议论抒情做好铺垫,作者不写亲眼看到的景物而写传闻之景,是为了突出构思中阐发哲理的重心。“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意思是说,不怕浮云层层遮蔽视野,是因为我登高望远、心胸开阔。“缘”,因为。这两句是借景抒情,阐发哲理。“浮云”,比喻当时的保守势力。“不畏”二字,道出了“身在最高层”的独特感受,表现了诗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坚强信念。
用诗歌阐述政治、学术见解,议论时事,评说历史,这是宋诗中较为普遍的现象。该诗在描写景物中,含有深刻的理趣。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细写山中之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山上“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心中的感受。全诗四句二十八字,包含的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寓抽象义理于具体事物之中,作者的政治思想抱负和对前途充满信心的神情状态,都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首诗阐发哲理的主要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哲理是从具体的情境中自然提炼出来的;其二,哲理是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加以表达的。简言之,即“哲理的诗化,诗化的哲理”。我们今天来读这首登高望远的七言绝句,仍觉意蕴深沉,豪气满怀。尤其是后两句诗,已成为那些不畏艰难险阻、对胜利充满乐观自信者的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