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王安石与苏东坡优秀散文

2023-08-15 07:39:29 高考在线

王安石与苏东坡优秀散文

  距今一千多年的北宋,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时代。在这个值得历史学家皓首穷经的阶段,先后孕育出了众多的大师巨匠。像欧阳修、包拯等等,引领着一个时代的风骚。时间如流水般,一去不返,千淘万漉,吹尽狂沙,在这众多的大人物队列里,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一组无法回避的人物。

  众所周知,王安石是抚州临川人,而苏东坡呢,蜀郡成都眉山人。王安石年长于苏东坡,前者比后者大16岁。王安石与苏东坡一样,二十出头,就高中进士,步入仕途,开始了波澜壮阔的一生。

  平步青云,步入仕途,既是二人一生的得意之处,但与此同时,为官后的种种沉浮,也陪伴了二人一生,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

  王安石写过一首题为《登飞来峰》的诗。诗如下:

  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自缘身在最高层”的王安石,登上应天塔,纵目远眺,豪情满怀,是的,对于一个做过参知政事的宰相级人物,这样的大手笔,事出必然,合情合理。而命运女神总是这样爱开玩笑,苏东坡也写过一首诗,可以认为是王诗的姊妹篇。苏诗名为《题西林壁》,诗如下: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一生仕宦,并未担任宋帝国的封疆大吏,也并未在朝廷中枢机构发挥一言九鼎的作用。尽管,仁宗皇帝曾兴奋的说,他为后世子孙储备了一个太平宰相。与众不同的是,苏东坡站得高看得远,他能够跳出自己所处的圈子,然后思考问题。所以,苏东坡的一生,虽沉浮不定,但他能够在别人的苟且里活出自己的潇洒,无愧“乐天才子”之美名。

  两首诗歌,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王诗壮志凌云、豪迈大气,纯属宰相手笔;苏诗冷眼旁观、自出机杼,尽显文人心性。

  王安石与苏东坡,同时也是一对欢喜冤家。二人这一辈子,交集不在少处,然而,冲撞也非一阵子。

  在文学方面,二人都位居“唐宋八大家”行列,都是宋代文坛的执牛耳者。王安石《伤仲永》带给国人的启示,至今富有教育意义,影响深远。而苏东坡同样不甘人后,两篇《赤壁赋》,受过中国古典文学熏陶的人一定不会陌生。或许,一定程度上,由于王安石的一生,政治色彩过于浓厚,反而冲淡了他的文名。而苏东坡则刚好与之相反。这也是我们今天大多数读者所能够感受到的,王安石更多以变法改革的形象,出现在历史的风口浪尖,大手一挥,春风又绿江南岸。而苏东坡呢,则学士风流,看不尽平沙落雁,竹杖芒鞋,一蓑烟雨任平生。

  王安石的一生,仕途起伏不定,如风中落叶,随风而逝,朝廷需要时,请出山,扫扫地面糊糊墙,扫完了,糊完了,你王安石也就完了。最终,罢相闲居,老死钟山,追赠太傅。明人冯梦龙在《警世通言·拗相公饮恨半山堂》一文中,将那种感觉描写到丝丝入扣,一字不差。这个自言“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大臣,最终得到这样一个尴尬的评价:上有急功近名之主,斯下有矫情立异之臣。

  都说人死之后盖棺定论,可是,又有几个人真的能盖棺定论呢?王安石不能,苏东坡同样也不能。不信,且看苏东坡一生。

  苏东坡自小,有一个优良的家庭教育环境,父苏老泉、母程氏、弟苏辙,又逢北宋太平无事年代,所以,他一生成就感很强。不管在哪里,都能倒腾出点东西来。不管是平步青云诗名日盛之际,还是被别人落井下石围追堵截之时,苏东坡活的都挺能想得开的,即使满身泥淖,也能成就洁白品质。

  苏东坡有点像晚唐玉溪生,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受青睐于旧党,最终,成为一只认真踏实却两头不受用的孤独的蝙蝠。只是,一路被贬,何曾见福?

  “乌台诗案”,是苏东坡这一生栽的最大一个跟头,差点让他身首异处。这结局,比王安石好不了哪里去!最终,徽宗皇帝大赦天下,苏东坡北还故土,在行程中,老病常州,一卧不起,自此,巨星陨落,天妒才人,后宋廷追封太傅。

  在王安石执政的年代,神宗皇帝在王安石这儿站稳队,天子与朝臣,站在了一条线上,结成了攻守同盟。因不合王安石的政见,在此期间,苏东坡的师友们,大都被迫离京外放。

  变法失败, 王安石彻底下野,死灰复燃毫无可能之际,苏轼的师友们回来了,带着对王安石集团铭心刻骨的仇恨,他们抱着团来了。本来苏东坡也应该封侯拜相,再建功勋。然而不改赤子之心本质的大男人,却“不识时务”的'替王安石说了三两句好话,从此之后,被本派人马边缘化,成为苏东坡仕途的真实写照。是的,在党同伐异的年代,谁让你同情的?同情,便是罪过。而谢罪的最好方式,便是:哪凉快,哪儿待着去。于是,苏东坡外放了。

  在政治上,王安石与苏东坡,是不折不扣的政敌,然而,两人私交甚好。他们,并没有因为迥异的政见而大搞人身攻击,这在多维角度单一价值判断的今天,都是难能可贵的。苏东坡落难,王安石出手相助,上书皇帝,称:安有圣世而杀才士乎?一语既出,一锤定音。王安石罢相,闲居金陵,苏东坡也没有泼脏水。人与人之间,在乎一个‘懂’字。懂,便是生命最为愉悦极为美好的生命本真状态。他们是口水战的敌人,但他们,更是掏心掏肺的朋友。

  人们常说: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尚且如此,居于其间的过客,其结果,可想而知。而王安石与苏东坡,就是流星一般的过客。

  安石死,新法败;东坡去, 北宋亡;两宋灭,华夏文明的人文精神,就此有了裂隙。毕竟,铁木真之流、朱元璋之辈,是’要与西风战一场’的,才不理会文人的强聒不舍,一个字——杀。杀戮之下,王安石与苏东坡们,还会有立锥之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