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浅谈王之涣的《凉州词》

2023-08-11 20:03:05 高考在线

浅谈王之涣的《凉州词》

  王之涣留下一首著名的七绝诗《凉州词》,也留下一个争论的话题。诗的第一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还是“黄沙直上白云间”?

  第一种看法是多数派,他们认为第一句应该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理由很简单:“黄河远上白云间”要比“黄沙直上白云间”美得多。他们认为:从形象上说,黄沙直上白云间的景色很不美,远没有“黄河远上白云间”那么壮观。他们还拿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句子作为陪衬,说李白的诗句是表现黄河的动态美,而“黄河远上白云间”是表现了黄河的静态美,不愧为千古奇句。

  第二种看法是少数派,他们认为,“黄沙直上白云间”才是诗的第一句。理由也很简单:黄沙直上才更真实更准确地表现了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思绪。

  学术之争从来不以人数的多少来判定是非对错。

  我认同少数派的观点,尤其赞同张碧波和邹尊兴编著的《新编唐诗三百首译释》里的论述。先转抄如下:

  “前两句以黄沙飞扬于天地之间,孤城座落与万仞高山之中,极力渲染西北边地、大戈壁上辽阔荒凉、萧索空旷的特色,借景物描写衬托征人戌守边塞凄凉忧怨的心情。遍地黄沙,直上白云,只此一句就将边地风光的典型特征概括出来,上天下地,囊括包举,笔力雄浑;而万里黄沙,千岩叠嶂中的一座孤城,上下相联,勾画出凉州荒寒萧索的气象。黄沙、孤城相对成文,相互贯穿,为出塞怨情烘托气氛。”

  看了这段论述,让人深深体会到“黄沙直上白云间”要比“黄河远上白云间”更准确、更贴切。

  王之涣的《凉州词》不是一首风景诗,也不是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是借景抒情,借的是悲壮苍凉之景,舒的是悲切的怨情。所以我们不能仅从一句诗美不美来取舍判定,要从全诗整体来看。一首诗应该有诗眼,王之涣这首诗的诗眼应该是:“怨”字。

  古人在谈到文学创作时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又说:“意似主人,辞如奴婢,主弱奴强,呼之不出,纵使呼来,也会以辞害意。”也就是说,意可以选择辞,辞不能篡改意。单看一句“黄河远上白云间”,确实比“黄沙直上白云间”美得多,壮观得多,但是这一句和下文没有任何关联。用大白话说,黄河上不上白云间,跟春风度不度玉门关,一点关系都没有。起句就跟下文没一点因果关系,那不就是一句废话吗?为了写景而写景,辞不为意服务,奴婢要让主子听自己的,岂不荒唐。像王之涣这样的诗人是不会做出如此蠢事。王之涣不是想用一句想象中黄河的壮美来歌颂玉门关的大好河山美好景象,而是借用眼前的`真实的黄沙蔽日、凉州荒寒空旷的景象,来说明春风不度的缘由,来抒发怨杨柳的心情。

  另外多数派拿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做陪衬,以此证明:“黄河远上白云间”也是千古佳句,是最能和全诗匹配的。其实这正好说明这句跟全诗一点都不匹配。众所周知,李白是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处处显示出积极的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色。“黄河之水天上来”就是一句浪漫主义色彩浓厚的诗句。

  如果说“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套用李白的这句诗,不可能!王之涣比李白大13岁,比李白早去世20年,李白写“黄河之水天上来”时,王之涣已经去世了。所以应该是《凉州词》写作在前,《将进酒》写作在后。如果说是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套用了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也不可能。因为李白是杰出的浪漫主义大诗人,而王之涣不是浪漫主义诗人。(从他仅留存下来的几首诗,看不出浪漫主义色彩)“黄河之水天上来”,只有李白的如橼巨笔才能写出来。所以应该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不是出自王之涣之手,是后人套用李白的诗句,又揉进《凉州词》。这句诗当然算不上千古佳句,只能说套用的不错而已。这么一句浪漫主义色彩的诗句,跟《凉州词》这首写实的诗,不搭界,用它作开头,纯粹是以辞害意。

  另外,张、邹二位的译诗也写得很好,通俗而顺畅。再转抄如下:

  “大戈壁滩的黄沙哟,漫漫茫茫直上云天。孤零零的凉州城哟,座落在这万仞山间。悲切哀怨的羌笛哟,为何把杨柳曲飞传。温暖和煦的春风哟,为何不飞度玉门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