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余光中《乡愁》课文教学案

2023-08-01 12:36:43 高考在线

余光中《乡愁》课文教学案

  余光中在《乡愁》中,继承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富有新意的乡愁情绪,这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的极其钟爱是分不开的。

  【课标要求】

  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在语言运用、结构特点等方面的特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这几篇诗歌的思想内涵,从而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受到教育。

  【学习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学习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1、加强诵读体会意境和情感

  2、讨论诗歌主题与技巧

  【学习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过程方法]

  [难点]

  1、学会朗诵,正确把握节奏,重音

  2、理解形象化所表现的具体含义

  [学习过程]

  1、情感导入,听《乡愁》曲

  2、听朗诵示范,体会诗歌情感

  【自主学习】

  一、知识链接:

  1作者介绍:余光中:中国台湾诗人。福建永春人。先后在金陵大学(现南京大学)和厦门大学外文系学习。历任《蓝星》、《现代文学》等杂志的主编,著有长诗《天狼星》、诗集《蓝色的羽毛》、《天国夜市》等。此外尚有散文集、评论集多种。

  2、表现乡愁的诗句:

  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2、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5、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6、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7、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8、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9、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10、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读课文,概括段意:

  第一小节:幼年求学,母子分离,借书信以慰别情;

  第二小节:成年后,告别新婚妻子,离乡背井,天各一方;

  第三小节:生离死别,母子不得相见;

  第四小节:同胞难得相聚,国家不能统一。

  2你认为这首写得怎么样?请写出简短的评论?

  以时间为顺序(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而现在),以感情为线索,以大体相同的诗句和格式,反复咏叹,使情感逐层加深,由思乡、思亲升华达到思念祖国。诗歌的结构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既有各小节的均衡、匀称,又有小节内长短句的变化,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诗歌有回环往复,一唱一叹的旋律。在同一位置上,有重复,即我在这头......,有叠词:小小、窄窄、矮矮、浅浅;有变换的量词:枚、张、方、湾。作者采用这些艺术手段加强了此诗的音韵之美。

  总之,本诗以朴素、简明、隽永的语言,高超的艺术技巧,表达了台湾人民盼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望,抒发了作者浓郁的乡思之情。

  《乡愁》是一篇怀念祖国、渴望回归大陆的爱国诗章,它以民谣的歌调深沉而忧郁地倾诉了诗人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短诗巧妙地运用了民歌中部分隔离反复的`形式,叙述抒情主人公人生主要历程中的几段乡愁,最后一节轻轻一点:

  "而现在......"

  诗人善于使用传统民歌的层递层进、互衬对比的手法。前三节诗逐层描绘了他幼年、成年、成年之后的三段生活经历,母子分离的乡愁,情侣难见的乡愁,皆由生活拮据造成。生离死别的乡愁,是由生命规律使然。三段乡愁写个人,却为写中华民族乡愁打好铺垫。最后一节,抒写的国愁才是全诗的主旨之所在。它唱出了几千万台湾同胞的赤子之心。

  短诗在语言、节奏韵律的运用上也有独到之处。以"小小"、"窄窄"等分别形容邮票、船票,用得明了、形象、新鲜,加重了乡愁的浓重意味。总而言之,《乡愁》整首诗含蓄蕴藉,余韵绵绵,满纸是思念大陆的亲情,落叶归根的宿愿,已成为人们传诵的佳作。

  3、结合本文说物象与意象的区别?

  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意象的笔法。诗中主要设置了四个象征性的意象:

  一是"小小的邮票",它象征着作者少年时代乡愁的骨肉之情。母亲牵挂儿子,儿子想念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