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关于小石潭记教案集合9篇
2023-08-06 09:58:05小石潭记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2023-08-15 05:30:25关于小石潭记教案集锦八篇
2023-08-04 22:04:41小石潭记导游词(集锦12篇)
2023-08-14 19:10:59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关于小石潭记教案集合9篇
2023-08-06 09:58:05小石潭记教案范文汇编八篇
2023-08-15 05:30:25关于小石潭记教案集锦八篇
2023-08-04 22:04:41小石潭记导游词(集锦12篇)
2023-08-14 19:10:59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公开课教案
教学内容: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词。
2、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句子里的关键词语,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
3、根据词意,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重点: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词的意思。借助图画,展开想象,品味词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根据上阕词意,自学下阙词意。体会词的意境美。
教学方法:
凭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课件,通过自学,小组合作和师生互动、讨论,达到理解课文内容。
课前准备:电脑课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1、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通过老师写课题,你发现了什么?你对它有什么了解?
学生交代: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目。
2、讨论题意。
(1)你从课题上读懂了什么?(夜,点明时间;行,点明动作;黄沙,点明地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夜间行进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3、简介作者。
辛弃疾,是我国南宋卓越的爱国词人,出生时家乡已被金人占据,一生坚决主张收复中原,统一中国。
本词写于他遭贬闲居江西上饶之时,作者对黄杀岭较熟悉。
(设计意图:既复习了旧知识,又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学习诗词首先要做到读准字音。板书:知音
看课件,听老师朗读,你发现了什么?
见:读xiàn ,同“现”。
读对节奏,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2、要求轻声朗读课文,要求读懂字音读通句子。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
(2)练读。
(3)指名读。
(4)师生评议。
4、齐读。
(设计意图:识字后排除学习困难。)
(三)再读课文,理解上阕词的意思。
字音读准了,我们还要明白词意。板书:明意
1、默读词的'上阕,想想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上阕词的意思。
3、交流上阕词的意思。
(1)指名读第一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出示动画,理解“别枝”的意思;
出示课件作选择题:
“别枝”现在有三种解释,①离开枝头。②斜枝、树枝;
③另外一枝。在本词中选哪一种?
(2)指名读第二句,并说说这句的意思。
(3)齐读三、四句。
讨论: A. 是什么送来一阵阵稻花香?
B. 是谁听取蛙声一片?
C. 是谁在说丰年?
把词句补充完整。
指名说说三、四句的意思。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突破本课理解上的难点。)
(四) 体会上阕词的意境。
明白了词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需要我们进一步领悟词的意境。板书:入境
老师伴乐朗读,学生闭眼想象:皎洁的月光,带着稻花香的清风,微微吹拂在脸上,乌鹊被惊醒,拍动着翅膀离开了枝头,蝉儿不停的鸣叫着,农民在稻田边谈论着丰收的景象,青蛙在不停的唱着歌……
提问: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板书:看 听 闻 想)
这些景物美吗?有这么多的美景陪伴着作者夜行,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学生配乐朗读。
(五)指导朗读。
带着喜悦之情读一读吧!
1、自由有感情地朗读上阕词,用心体会景物的美丽。
2、指名读,齐读并评议。
(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朗读,读出韵味,进一步感悟作者复杂的感情。)
(六)我们通过学习上阙,已经学会了学习诗词的方法,下面我们就用我们刚刚学到的方法自己学习下阙吧!
1、学生自学。
2、汇报学习成果:
(1)说词的大意。
(2)知道读出节奏。强调: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3)体会感情:在山野中夜行遇雨,仓皇之间,你什么心情?(着急)后来又发生什么事情了呢?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理解“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夜行遇雨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这种经历也是一种难得的人生乐趣呀!
(4)带着这种感情读一读吧!
(七)拓展:
1、苏轼和辛弃疾同是豪放派词人,也写过两首《西江月》,(出示课件)这是其中的一首,读一读吧!
2、你读出了什么?给你了什么感觉?
3、师小结:是呀!好一个愁字了得!作者不同,境遇不同,心情不同,所作词作当然不同,所以我们再读诗词时,一定要了解词人,悟出词情。
(八) 作业
你能不能把这首词,变成一首现代美文?自己动笔写一写吧!
(设计意图:体现语文的工具性,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
拓展阅读:作者简介
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中国南宋豪放派词人,人称词中之龙,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追赠少师,谥忠敏。现存词600多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著名词作《水调歌头(带湖吾甚爱)》、《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满江红(家住江南)》、《沁园春(杯汝来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等,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现存词600多首,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 68岁。《宋史·辛弃疾传》 弃疾尝同朱熹游武夷山,赋《九曲棹歌》,熹书“克己复礼”、“夙兴夜寐”,题其二斋室。熹殁,伪学禁方严,门生故旧至无送葬者。弃疾为文往哭之曰:“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辛弃疾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绍定六年,赠光禄大夫。咸淳间,史馆校勘谢枋得过弃疾墓旁僧舍,有疾声大呼于堂上,若呜其不平,自昏暮至三鼓不绝声。枋得秉烛作文,旦且祭之,文成而声始息。德祐初,枋得请于朝,加赠少师,谥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