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释义

2023-08-02 12:11:09 高考在线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释义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一、明宗旨

  将释此经,先简单谈谈此经的宗旨大义。此经既名为“般若经”,当然是说明般若教义的。般若的教义是什么?就是诸法实相。实相般若,观照般若,也就是世间、人生的真理实相。怎样才能体证这种真理实相?此经文简,只提原理,未广宣说。今依大经、广论略加说明。佛教认为,世间、人生无不是因缘和合而有。这因缘和合的道理就是缘起法则。换句话说,即一切事物无不由各种因素条件结合而有。因为形成每一事物的条件不同,就表现为各种性质不同的事物;各种因素或条件变化了,所形成的事物也就随之变化。所以,离开因素条件,就没有自生的孤立的永恒不变的事物的实体,事物没有这种独存不变的实体,就叫作“性空”。《摩诃般若·道树品》说:“诸法因缘和合生,法中无自性,若无自性,是名无法。”《常啼品》说:“诸缘合故有,诸缘离故灭。”《中观论》说:“众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即是此经所说的“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道理。由此可见,佛教说空,是根据事物缘起法则说明的,不是抹煞缘起事物的现实存在,而是说缘起的事物没有实在的体性名为空,并以此“空性”为诸法实相。怎样才能证悟这种真理实相呢?那就要有照见诸法性空的空慧。有了这种空慧,就可以通达证得诸法实相。证得诸法实相,便可了脱生死得大自在。诸佛菩萨是过来人,是得大解脱者;我们若能深心信解,依教修行,将来也同样能够了脱众苦,得大解脱。所以此经是以说明万有人生的真相,成就甚深无漏观照般若为宗旨的。

  二、解经题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是古印度梵语,译成汉文叫“慧”,也称“智慧”。这种智慧不是一般的世智辩聪,而是指能见诸法空相的清净智慧,具有特定的意义。为了表示与一般聪明智慧不同,翻译家大多保存梵音。历来讲三种般若:一、实相般若,实相是万有人生的真如实相,是空慧般若所缘的境,观照的对象,所以名实相般若。二、观照般若,是般若智慧的本身,因为能观察观照客观事物的真实体性,所以名为观照般若。三、文字般若,就是说明前两种般若的语言文字,即指佛说的般若经卷。这三种般若的关系,由学习文字般若,启发众生的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亲证实相般若。也可以说:由理解实相般若而发生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为教化众生演说文字般若。这三种般若,相互关联,缺一不可。般若的特点主要在能亲证诸法空性,即《心经》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和“诸法空相”。有了这种般若才能彻见法性、断除烦恼、证大菩提。这是菩萨趣向佛果的无漏智慧。

  “波罗蜜多”译为“到彼岸”,也简翻为“度”。什么是彼岸?就是常乐涅槃。大意是说:三界众生都在六道轮回里受无穷无尽的痛苦,此名生死苦海;要背离这种苦海就必需有般若智慧作指导,修行六度万行,才能达到佛地常乐涅槃,名为彼岸。“涅槃”译为“寂灭”、“解脱”,以出离生死苦海,达到涅槃彼岸,叫“波罗蜜多”。此语又译为“度”,其意思是一样的,犹如渡水,乘般若船,过生死海,到涅槃岸,故称为“度”。

  “经”之一字训法训常,诸佛的言教,前贤后圣莫之能改,故称为常;是佛弟子修行办道的轨范,故名为法。又“经”是路径的意思,是修行成道者必由之径,所以叫经。为什么叫“心经”?此经虽短,所谈的内容却是诸部般若的“中心”思想,是大“般若经”的“心要”,是故名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三、释经文

  今释此经,就文总分为两个部分,第一略说般若,第二广解般若。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这两句经文就是略说般若。

  “观自在菩萨”是一位大菩萨的名字,就是大多数人都知道的“观音菩萨”或称“观世音菩萨”。梵语“菩提萨埵”,简去“提”、“埵”二字,称为“菩萨”。意思是觉悟的人,有大道心的人。菩萨有很多,例如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弥勒菩萨等。观世音菩萨悲心最大,寻声救苦,普度一切众生,是一位有名的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行”是修行,作事和静坐思维都可说是修行。“深般若”是对浅而言,凡夫无明障覆,慧力微薄;声闻只证人空,不悟法空;初发心下位菩萨观力薄弱,都是浅小智慧,不能叫“深般若”,只有地上高位菩萨,久远以来常值诸佛,多劫修行,亲证我法二空,才能称为“深般若”。怎样修行呢?就是照见到“五蕴皆空”。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类事物。简单地说:“色”包括一切认识的对象;受、想、行、识是精神的、是心法。“蕴”是积聚的意思,这五类法聚集在一起而形成有情(主要指人类)世间,所以叫作“五蕴”。修习般若就是依据经教用思维观察的慧力(般若)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切实体会或亲证万事万物的自性本空。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就能不被诸多烦恼所缠扰,不为一切事物所累赘,从而达到度脱一切痛苦厄难的境界,所以叫“度一切苦厄”。“苦厄”指生死烦恼。

  释迦世尊在灵山会上说法,当时有位大弟子名叫舍利子,向观自在菩萨请问般若法门。这两句经文就是观音菩萨以亲身的悟境回答舍利子的问话。又有一种解释,所谓“观自在菩萨”,不是专指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固然能自在无碍地“照见五蕴皆空”;一切高位菩萨的功德智慧都无限量,观空、照有都是自在无碍的,都可以称为“观自在菩萨”。这些大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都能“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不限定专指哪一位菩萨。

  以下是广解般若,分为四段:第一约遣执修因门说明般若,第二从“以无所得故”下,就修成证果门以说般若,第三“故知般若”下赞叹般若殊胜功用,第四“故说般若”下以总持门密说般若。第一先约遣执修因门以明般若,又有二义:一明所观的诸法是空,二明能观的智解亦空。先就所执诸法明空。法门无量,今且就五门破众生的执着。五门是:一、五蕴,二、十二处,三、十八界,四、十二因缘,五、四谛。这五门皆破人法实有,说明人法皆空。今先就五蕴门明空。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佛的一位大弟子,智慧第一。为了说明般若的道理,观自在菩萨告诉他说:人们所见的有形的“色”与无所有的“空”,没有什么不同;无所有的“空”与有形的色,也没有什么不同。色就是空,空就是色,色空是不二的。经文的大意是这样,但不容易理解。色空不二,或者说空有不二的道理,是根据缘起性空的教义说明的。前面说过事物是由众缘生起的,所以没有自己独立实在的体性;没有独立实在的体性,就叫空;虽然自性是空,又不妨碍缘起的有。因此说:事物由缘生起,所以自性是空;因自性是空,才能由缘生起;缘起和性空是一件事物的两个方面。空和有是统一的,是无碍的,是不二的',所以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举一所房子为例,房屋是缘起的,所以房屋是没有实体的。房屋是由砖、瓦、木、石、人工等众缘(条件)和合而成的,离开这些条件就没有房屋的实体。这些条件形成房屋时,砖还是砖,瓦还是瓦,无论哪一种条件的本身都不就是房屋。所谓的房屋是假借这些条件而有的形相,这叫“依他起”的假有相,而没有房屋自己固有独立的实体。所以,虽说有房屋,但又无房屋的实体。没有实体,所说的房屋只能是假名,是空。这样,虽说是缘起有而体性是空,所以说“色即是空”;虽说体性是空,而众缘和合的房屋历然在目,不否定这种现实,所以说“空即是色”。五蕴中的色法既是如此,其余受、想、行、识四蕴也是这样。例如说: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行识三蕴都可这样说,所以经文说:“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能这样观察悟入就叫“照见五蕴皆空”,就叫“般若波罗蜜多”。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观自在菩萨又对舍利子说:这五蕴皆空的“空相”是不生不灭乃至不增不减的。这里要解释一下,宇宙间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的,同时又是迁流不息的,时刻都处在生灭变化之中,只有事物本有的空性——“空相”才是永恒不变的。这里的“空相”可引伸为“真空实相”,说明“空”是一切事物的真实相。有时也叫作“真如”、“法性”,也就是前面所说的实相般若。不生不灭等六不都是说明这种真理是永恒不变的。这种空理不像世间事物那样有始生终灭,故说不生不灭;不可被染污或涤净,故说不垢不净;谁也无法增加或减少它的份量,故说不增不减。释迦牟尼也只是觉悟发现这种真理,而不是创造这种真理。《摩诃般若·净佛国品》说:“有佛无佛,是诸法法相常住。”意思是说,有佛出世或无佛出世,诸法实相之理,都是永远如此、永恒存在的。

  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

  这是总结五蕴皆空。就五蕴明空,原有三意:一是说明五蕴皆空的道理,即“色不异空”等;二指出五蕴皆空的“空相”,即“是诸法空相”等;今是第三总结五蕴皆空,顺势类推以下诸法皆空。五蕴既皆空无实体,十二处、十八界等也是这样。经文说:“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是说在照见空性中不见五蕴等法差别假立之相,而不是否定缘起假名的五蕴之法。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前面说五蕴空,这是顺势类推十二处也空。这里眼、耳、鼻、舌、身、意,是众生的内六根;色、声、香、味、触、法,是外界的外六尘,合起来名为十二处。此十二处一一皆能为自识生长之所,故称为“处”,如说眼处、耳处,乃至法尘处。句初贯一“无”字,表明十二处都是空。

  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

  这是类推十八界空。十八界是六根、六尘和六识。详列应是无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这是六根界;色界、声界、香界、味界、触界、法界,这是六尘界;眼识界、耳识界、鼻识界、舌识界、身识界、意识界,这是六识界。经文只用九个字概括,举第一眼界和最后的意识界,这是翻译上的简略善巧。界有多义,见《大毗婆沙论》卷七一至七三,此处可不释,以免挂一漏万。

  以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通常称为三科。概括了世间诸法,但总不出色、心两种,因为开合不同,故成蕴、处、界三科。五蕴是合色为一,开心为四——受、想、行、识;十二处合心为一个半,即意处及法处一分,开色为十个半,即前五根和前五尘及法处一半;十八界是色心俱开。这三科法门之所以开合不同,是因为众生的根性不同,故说教不同。佛为迷心重者故说五蕴;为迷色重者说十二处;为迷色心俱重者说十八界。虽有三科,初学的人,随其根性修悟一种,其余皆通。今以般若真慧观察,此三科法皆无自性。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

  这是类推十二因缘空。十二因缘也叫十二缘起,又叫十二有支。有顺逆二门,顺观叫流转门,逆观名还灭门。现在先解释流转门。流转门说明众生轮回生死的情况。十二有支:一、无明,二、行,三、识,四、名色,五、六人,六、触,七、受,八、爱,九、取,十、有,十一、生,十二、老死。这十二支轮转不休,无始无终,是一切众生涉历二界、轮回六道的原因。“无明”是没有智慧之明,是一种颠倒心;由此痴暗颠倒心产生的行为叫“行”,“行”是造作义,即造作善恶业因;造业就要受报,受报就有投胎的染污业识,名为“识”;入胎初期,胎儿尚未成形,叫作“名色”;胎儿逐渐长成,有了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名为“六入”;十月期满,出生世间,与外界接触,名为“触”;渐长成童,领略周围环境,名为“受”;长大成人于所受境有所爱着,名为“爱”;爱莫能舍,设法谋取,名为“取”;取时不择手段,又造新业,名为“有”;既有了业,还得随业受生,名为“生”;既生之后,终归老死,是为“老死”。“老死”之前,又造新业,死后还要受生。如是生了死,死了生,生死轮转永无尽期。这叫十二因缘生死流转门。此十二支皆是前者为因,为后者作缘,如说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也就是“无明”给“行”作条件,“识”给“名色”作条件,乃至“生”给“老死”作条件,所以又叫十二缘起。此十二有支包含三世因果:“无明”、“行”二支是前世因;“识”、“名色”、“六入”、“触”、“受”五支是今世所受的果报;“爱”、“取”、“有”三支是今生所造的因;“生”、“老死”二支是来世的果。轮回三世的因果规律由此说明。

  再说十二有支的还灭门。根据佛教教义,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原因是无明烦恼,所以要修学般若,以断除烦恼和无明。若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名色灭,如是乃至生灭则老死灭。这就是修戒定慧、灭贪瞋痴、证还灭门的基本教义。今以般若观照一切皆空,空中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即是十二因缘流转、还灭二门皆空。

  无苦、集、灭、道。

  类推四谛空。苦、集、灭、道名为四谛。谛是真实的意思,共有四种故名四谛。“苦”即指三界六道生死苦果,此苦不虚故名苦谛;“集”是苦因,积集善恶业,此集真实能感苦乐果,故名集谛。苦、集二谛是世间因果。“灭”是灭除世间业因苦果所得到的寂静安乐,是修行人希求的目的,即超世的解脱,此是真实故称灭谛。“道”谓方法、道路,即八正道、三解脱门等,以修此道为因,能得解脱灭果,称为道谛。灭、道二谛是出世间因果。总四谛为世出世间两重因果,与十二因缘一样,都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初学佛者要首先学此,但不要执着成病。今以大乘正观观察,此四谛法也空无自性。故言无苦、集、灭、道。

  无智亦无得。

  以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四谛、十二因缘皆空,是所观的境空,今此一句明能观的智解亦空。所观的法空,能观的智空,内外能所皆空,此空亦空,最后归无所得,故云“无智亦无得”。这种无漏实智虽见诸法而不被诸法现象迷惑,能透过事物的假相而照见法性本空,这不仅能“度一切苦厄”,更积极的意义是能成就三乘圣果,得到超世(出世)的解脱,这就是般若的功用。

  以上第一段遣执修因门已完,下面约修成证果门说般若。又分为二:先说菩萨证涅槃,次明诸佛成菩提。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此明菩萨因依般若证得涅槃。“以无所得故”一句是承上起下,说明菩萨因修习无所得般若而得到“心无挂碍”。怎样依般若就能得到“心无挂碍”呢?以修无所得空观故,外不为诸相所碍,内不因有心存念,离念无住,能所双忘,物不能累,故能“心无挂碍”。又心无挂碍是自在解脱的意思,若能照见万法皆空,不为事物所累,就是自在解脱。若能得到自在解脱,自然也就没有三界生死的恐怖,故言“无挂碍故无有恐怖”。恒常处在般若正智之中,自然就没有不正确的观念,故言“远离颠倒梦想”。一切生死业障烦恼无明断尽无遗,就是“究竟涅槃”。“涅槃”翻为“圆寂”,德无不圆,惑无不尽,故名“圆寂”。又名“无为”、“解脱”、“寂灭”等。这是佛乘涅槃,是圆满自在解脱的境界,具有常、乐、我、净四德,不同于声闻偏空滞寂的涅槃。这是佛教徒追求的最终目的。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次明诸佛依般若成菩提。三世是过去、现在和未来。大乘佛教说:过去有佛出世,将来有佛出世,现在十方世界都有佛出世教化众生。三世诸佛所以得成佛道,皆因学修般若而得。《华严经》说:“法王唯一法,一切无畏人,一道出生死。”这一道在《华严经》叫“法界”,《法华经》叫“一乘”,《般若经》叫“法性”或叫“般若”。《智度论》云:“般若是一法,佛说种种名,随诸众生力,为之立异字。”一切诸佛菩萨无不依般若教法成就无上菩提。《金刚般若经》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皆从此经出。”所以般若称为佛母。阿耨多罗是梵语,汉文译作“无上”,三藐三菩提翻为“正等正觉”。简而言之,就是无上觉(佛)道,亦名一切智智或一切种智。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广解般若四段,以上两段已完,此是第三赞扬般若殊胜功用。经中用四种咒赞叹般若。“咒”原名“曼怛罗”,后译为“真言”,久持能灭罪生善,有不可思议功能,今用此比拟般若。般若能灭四魔,故名“是大神咒”;能除三障,故名“是大明咒”;能显发至理,故名“是无上咒”;佛为众圣中尊,名为无等,而般若能生诸佛,为诸佛母,故般若是“无等等咒”。这四句咒前二破恶,后二句生善。这是般若的殊胜大用,总摄一切功德。“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二句,是说明称赞般若的原因。意思是说,般若能消灭一切烦恼业报无明诸障,能成就菩提涅槃两种极果,真实不虚,希有难得,所以被称赞为“是大神咒、是大明咒”等。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是第四段重结前经,密说般若。以密咒的形式说般若,即是总持般若。咒是佛菩萨的真言密语,不是世间常词,故一向不翻,至心诵持,便能灭罪生福。今此般若心咒,为诸佛母,诵持即蒙十方诸佛护念,灭障生慧,增长善根,速成正觉。不必求其理解。

  *作者所释《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系唐玄奘译本。此经在玄奘前后还有多种译本:1.姚秦鸠摩罗什译,题《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大明咒经》;2.唐义净译,名《佛说般若波罗蜜多心经》;3.唐摩竭陀国三藏法月译,题《普遍智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4.唐罽宾三藏般若共利言译,5.唐智慧轮译,6.唐吐番国师法成译,7.唐梵对字译本,经题均与玄奘译本同;8.宋施护译,题《佛说圣佛母般若波罗蜜多经》。此外,久已失传的唐不空三藏和契丹慈贤所译《梵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二种,近年也在房山石经中发现。现存汉文同本异译的《心经》(包括用汉字翻音的三种梵本)共有十一种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