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2023-08-09 10:42:50鹧鸪天辛弃疾
2023-08-13 22:40:09鹧鸪天送人辛弃疾赏析的内容
2023-08-05 21:38:39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古诗介绍
2023-08-04 20:44:23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赏析
2023-08-09 10:42:50彼得·潘读后感
2023-08-03 22:34:43关于夏洛的网读后感范文(精选10篇)
2023-08-15 02:16:55人类群星闪耀时读后感(通用二十五篇)
2023-08-17 12:29:57
辛弃疾:爱酒又戒酒
辛弃疾:爱酒又戒酒
导语:在中国的文学史上,辛弃疾是非常有影响力的人物,而辛弃疾除了作诗之外,也非常的喜欢喝酒。
自古以来,文人爱酒、醉酒的故事很多。晋代文豪刘伶嗜酒如命、纵酒无度。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用酒为归隐后的田园生活增色。诗仙李白,斗酒可成诗百篇。北魏名人李元忠,数九寒冬冻得齿寒身颤之际,还把褥子拿去换酒喝。三国时孙济,曾以身穿之棉袍抵酒债仍不罢饮。唐代诗人贺知章以身佩之金龟来换酒,与李白狂饮。曹雪芹即使“举家食粥”,也时常赊酒度日。女诗人李清照“沉醉不知归路”,直至找不到回家的路。
辛弃疾也爱酒,其《西江月·遣兴》可为一证: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
这首词描写醉态、狂态,写得生动真切,栩栩如生。“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这两句是“醉话”,但“醉话”不等于胡言乱语。“松边醉倒”,具体写醉酒的神态。这不是微醺,而是大醉。他醉眼迷蒙,把松树看成了人,问他:“我醉得怎样?”他恍惚还觉得松树活动起来,要来扶他,他推手拒绝了。这些句子不仅写出维妙维肖的醉态,也写出了作者倔强的性格。
后来,辛弃疾因嗜酒而生疾,连笔都拿不稳,在谪居惠州时,痔疾复发,诸医束手无策而百药无效。辛弃疾自知病根在酗酒过度,遂自戒其酒而痔不药自愈。此后仍滴酒不沾并书“从今东坡室,不立杜康祀”,以表示戒酒之决心。
晚年闲居的辛弃疾,深知酒之害,曾一反其“激昂排宕,不可一世”的基调,写了一首止酒词《沁园春》。
小序云:“将止酒,戒酒杯勿使近。”词中指斥酒杯对于嗜酒的知己少恩。词作这样写道:
杯汝来前,老子今朝,点检形骸。甚长年抱喝,咽如焦釜,于今喜睡,气似奔雷。汝说刘伶,古今达者,醉后何妨死便埋。浑如此,叹汝于知己,真少恩哉。更凭歌舞为媒。算合作平居鸩毒猜。况怨无大小,生于所爱,物无美恶,过则为实。与汝成言,勿留亟退,吾力犹能肆汝杯。杯再醉,道麾之即去,招则须来。
词的大意为:把酒杯叫到跟前,与之对座。郑重其事地与它交谈,我今天深刻地反省,发现自己的身体已被你伤害。这么多年来,我病态般地贪酒,喉咙被烧得像锅底,幸而因病得福不再想喝酒,而只想酣睡。再不要像嗜酒如命的刘伶吩咐的那样,醉又何妨,死即可就地埋葬。
我曾把你当作知心朋友,笙歌曼舞应酬请你来助兴合作,不料高兴中常常烂醉如泥。真够缺德呀!你这样亲敬于我,我也把你当作知己。但你劝我喝酒实际上是给我灌饮毒药,况今日怒恨也罢,想从前情有所爱。你虽有美丑善恶,终不能过爱成灾。所以,我现在恨你,请你快快离开,不然就对你不客气了。
酒杯聆听这番肺腑之言,连声谢拜,并有礼貌地说:“既然你赶我走,自当知趣无奈,不过,你什么时候需要我,一定随叫随到,做到招之则来。”辛弃疾知酒为害,填此词责己劝人,其用心可谓良苦也。
辛弃疾介绍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汉族,南宋著名词人、豪放派代表人物,在文学上,他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代表作品有《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清平乐·村居》等。辛弃疾现存词600余首。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的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豪放派词人。
关于更名一事,辛弃疾在抗击金人的战斗过程中,将原字“坦夫”改为“幼安”,旨在效仿西汉大将霍去病之事,也能奋勇杀敌,带领将士打败异族侵略。
他出生时北方就已沦陷于金人之手。他的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任职,却一直希望有机会能够“投衅而起,以纾君父所不共戴天之愤”,并常常带着辛弃疾“登高望远,指画山河”(出自《美芹十论》),同时,辛弃疾也不断亲眼目睹汉人在金人统治下所受的屈辱与痛苦。这一切使他在青少年时代就立下了恢复中原、报国雪耻的志向。而另一方面,正由于辛弃疾是在金人统治下的北方长大的`,他也较少受到使人一味循规蹈矩的传统文化教育,如“四书五经”。在他身上,有一种燕赵奇士的侠义之气。辛弃疾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出生前13年,山东一带即已为金兵侵占,二十一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率两千民众参加北方抗金义军,次年奉表归南宋。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曾进奏《美芹十论》,分析敌我形势,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又上宰相《九议》,进一步阐发《美芹十论》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纳和实施。在各地上任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伟大志向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其独特的词作风格被称为“稼轩体”。晚年被起用知绍兴府兼浙江安抚使、知镇江府。在镇江任上,他特别重视伐金的准备工作,但为权相韩侂胄所忌,落职。一生抱负未得伸展,1207年10月3日,终因忧愤而卒。据说他临终时还大呼“杀贼!杀贼!”(《康熙济南府志·人物志》)。后赠少师,谥号忠敏。
作为南宋词坛一代大家,其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今人辑有《辛稼轩诗文钞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