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人教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2023-08-01 22:11:42圆明园的毁灭名师教案
2023-08-05 03:38:43圆明园的毁灭公开课教案参考
2023-08-12 15:15:11课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2023-08-01 00:25:44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人教版圆明园的毁灭课堂实录
2023-08-01 22:11:42幸福教育的样子读后感范文(通用六篇)
2023-08-14 15:36:45教人幸福地生活读后感范文
2023-08-11 10:50:40幸福与痛苦的领悟读后感
2023-08-13 21:05:32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评课稿
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在这天高云淡、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五校联谊活动。今天我们大家汇聚在望二小,共同聆听了×老师给我们上的一节精彩的语文课—《圆明园的毁灭》。 这节课×老师以情感为主线贯穿课堂始终,使我们真切地体会到了什么是美得心醉,毁得心碎。这节课我觉得有以下几个亮点:
一、平淡的导入、蕴藏着情感波澜。
课的开始老师深情地向同学们说,请拿出你写字的右手,和老师一起写《圆明园的毁灭》。(边写边说)圆,圆满无缺的圆;明,光明普照的明;园,皇家园林的园。就这样,一座圆满无缺的皇家园林,一座光明普照的皇家园林,被英法联军这两两个强盗毁灭了。(板书:的毁灭。)请大家来读课题。再读课题。 此时,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神情都非常严肃。此刻,我们分明感到,老师和学生都有太多的话想说,(因为学生已经对课文作了预习)但是×老师没有说,学生也没有说。他们,把心里的话儿藏在自己的心里,藏在最深最深处。 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
二、对文本的整合、奠定正确的情感基调
× 老师让学生读课文,说说读懂了什么? 读了课文第一段,你明白了什么?课文一开始就用了几个“不可估量”?当学生回答(两个)以后。 教师在黑板上也板书了两个不可估量、不可估量。不知道各位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我当时就觉得很纳闷,为什么×老师板书要连写两个?这不是重复么?接着×老师又问:“当打开课文,一跳入你眼帘的就是两个不可估量,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生回答(悲痛、愤怒、伤心) 是啊,那就来读一读这个开头,把你的心情读出来。 生读后, 师又说:其实不可估量的还有你们的心情啊(又在黑板上板书一个不可估量,黑板上的板书有三个“不可估量” )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读了文章的最后一段,你又明白了什么? 生(略) 师;这篇文章,最后四个字,就是(板书:化为灰烬)。请大家说说,什么化为了灰烬? 生:…… 师;是啊,这……一切都化为灰烬,你又有什么感触呢?(连着板书两个化为灰烬)。(黑板上出现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不可估量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化为灰烬 ) 不知道各位老师在看到这板书的时候又有什么感觉?我真的被震惊了"从这板书当中我们体会到了×老师的用心良苦
接着老师话锋一转,触目惊心啊!这么了不起的圆明园,就这样被毁了然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谈谈除了开头和结尾,你读懂了什么?学生分别从建筑宏伟与文物珍贵的角度谈了圆明园举世闻名的原因。纵观这个整体感知的教学板块,我感到×老师对文本处理得比较奥妙。先谈第一段,接着谈最后一段,然后谈中间,牵引的痕迹比较浓。这正是发挥教师引领的妙笔。因为本文如果太放开来让学生谈,他们很可能陷于对圆明园美景的自我陶醉之中而忘了这辉煌背后的耻辱。而×老师这样做,正是把课文的情感基调进行总体的定位,在毁灭的前提下谈曾经的辉煌,其情感的基调先是由痛的同时追忆曾经的爱。这样一处理,整个课堂情感氛围就营造得比较成功,爱恨交加为接下来的学习埋下了伏笔。
三、精读文本,抒发曾经的自豪情感
×老师在让学生读课文第三段时,很巧妙地带着学生去追忆圆明园当初的辉煌,这样的设计妙在何处?第一,问题精妙。×老师先让一个孩子读第三段,其余孩子找找,作者写圆明园连着用了几个“有” 字?找到后让学生用一口气说七个接着王老师又问,要写尽圆明园,得需要几个有啊?学生说无数个有,然后×老师请学生在课文里找依据,说说为什么需要无数个有?学生从古人诗句等地方找出了七条理由。在此基础上,×老师让一个学生读课文,把同学们带进宏伟的圆明园中去。几个学生读得不是很到位,×老师配上课件声情并茂地读起了课文,漫步园内有了课件和老师的范读,学生马上很投入地读了起来。这段的教学以读为主,在读中学生感悟到了圆明园之大、之美,在读中学生也充分地体会到了自豪的情感。第二点是浓淡适宜。园中的很多景物都是仿照还有西洋景观。这四句话中介绍的景观有七处之多。如果逐处景观地讲解,不但费时较多,学生还会产生厌烦之意,因为有几处景观是他们看过的。因此王老师在处理这部分的时候就让学生自己去想象。而后面读漫步园内这几个句子则引导反复朗读,因此,学生不仅认识到了景观之美,还感受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创造才能。这种有学有教、有淡有浓的教学是值得提倡的。
四、拓展阅读,引发强烈的内心震撼
师:请大家再默读课文,关于圆明园,关于圆明园的毁灭你还想知道什么? 生:(提问,主要内容是对强盗的质疑,对清政府的质疑,关于圆明园的其他一些问题 师;×老师这里有一份关于圆明园的资料,这是我在网上下载并整理的,能解决大家的部分问题。 生(读课外材料) 以下为师生就一些让人震撼的数字进行对话交流。比如,圆明园生肖塑像的铜首,拍卖价将近一亿人民币。比如圆明园是世界上化时最长的园林年。等等。 在交流的过程中,好多学生神情激动。 这个板块,×老师也处理得甚为巧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源于文本而非节外生枝,基于需要而非生吞活剥。课外读物成为解决学生问题的有效载体,而贯穿课内与课外的是情感,是对圆明园的深沉的爱。
五、观看录象,宣泄喷涌而出的情感
师: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是这样一座的`圆明园,就这样被英法联军,这两个强盗无情地烧毁了 (播放火烧圆明园的录象片段,片终,大火不停在画面飞旋扑闪,并响起《江河水》这首比较伤感的二胡曲子,稍后,屏幕上打出一行字:这把火,烧毁了 师:请大家拿起笔来,写一写,这把火烧掉了什么?(学生在音乐声中写话。然后师生交流。学生写得很有激情也很精彩,无法一一记录。还是等哪个看过录象的有心人来补充吧。) 这个片段是本课教学的最亮点,也是整个教学的高潮。总之这节课为我们带来了精彩,使我们流连忘返。
但我本人查了许多资料,看了许多教案,觉得本文对圆明园当年辉煌景观的介绍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因为介绍的内容都已经消失,无法再现,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扎扎实实地理解语言文字,并展开想象,使学生对当年圆明园辉煌景观有个深入的了解。可以凭借插图,也可以通过收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使学生对圆明园有更多、更形象的了解。教师还可紧扣语言文字适当补充一些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老师虽然有做到了,但还不够深入,大部分学生学了以后,对圆明园这个皇家花园还不是那么深入了解,想象力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
另外课文第二部分介绍“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目的就是让学生对那些反动派的更加痛恨,是文章的重点内容,也是难点,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应该让学生找出文章中三个高度评价圆明园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的句子:“圆明园在北京西北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我国这一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就这样被化成了灰烬”。抓住关键词“举世闻名、博物馆、艺术馆、瑰宝、精华”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人们给圆明园这么高的评价?”在讨论中明确作者是从众星拱月的布局、风格各异的建筑、收藏珍贵文物这三个方面,来再现圆明园辉煌的过去的。这一点我觉得你让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是不是太少了一点,还不够大胆地放手。
总之,已成为废墟的圆明园依然屹立在那里,成为中华民族耻辱的象征,这一切的一切,怎能是一个“情”字了得!听了这节课我也为中国的过去悲哀,为中国现在的崛起而感自豪!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