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文学

余秋雨《废墟》教案

2023-08-16 23:22:43 高考在线

余秋雨《废墟》教案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历史,理解历史悲剧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2、理解废墟对现实的指向,体会作者的忧患意识;3、懂得作者严谨的行文思路,思想结构;4、品味文章深刻而富有哲理的语言风格。5、学会欣赏散文。

  【教学重点】1、理清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作者的感情发展脉络。2、对废墟文化的正确认识。

  【教学难点】1、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价值的理解。2、对文中内涵丰富的语言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探究为主,教师适时点拨、引导和深化。

  【课时安排】二课时

  【课前准备】1、欣赏、朗读课文,为生字、生词正音。2、梳理文章思路,思考作者的行文脉络。3、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4、搜集文中所涉及的相关废墟图片并思考如何正确对待废墟。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了解作者,对废墟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认识。

  一、检查预习

  1、作者介绍:各小组分别介绍所搜集作者的相关资料,教师总结整理,出示课件。

  余秋雨(1946~ )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作家。浙江余姚人。从80年代初开始,陆续出版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等。90年代后开始“文化大散文”创作,视野开阔,知识丰富,具有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作品集有《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等。

  2、字词积累

  (1)瓦砾(lì):破碎的砖头瓦片。

  (2)诅(zǔ)咒:原指祈祷鬼神加祸于所恨的人,今指咒骂。

  (3)殒(yǔn)灭:死。

  (4)咆哮(páo xiào):(1)(猛兽)怒吼;(2)形容水流的奔腾轰鸣或人的暴怒喊叫。

  (5)蹒跚(pán shān):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也作“盘跚”。

  (6)昭(zhāo)示:明显地显示给人看。

  (7)皈(guī)依:原指佛教的入教仪式,后来泛指虔诚地信奉佛教或参加其他宗教组织。也作“归依”。

  (8)曦(xī):阳光(多指清晨)。

  (9)修缮(shàn):修补。

  (10)夙(sù)愿:一向怀着的愿望。

  (11)郁忿(fèn):在心里积聚不得发泄的愤怒。

  (12)怆(chuàng)然:悲伤的样子。

  (13)阻遏(è):阻止。

  (14)喧嚣(xiāo):吵闹;喧哗。

  (15)浩瀚(hàn):广大。

  (16)骸(hái):①骸骨;①借指身体。

  3、出示各组及教师搜集的有关废墟的图片。

  提问:搜集的有关废墟的图片是否与文中作者所提到的相同?

  学生思考、讨论。

  一、导入新课

  可见作者所指的废墟,并不是单纯的一片片瓦砾,那到底是什么呢?作者在《文化苦旅》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出示课件)“……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一种‘人文山水’。这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悠久魅力和它对我的长期熏染造成的,要摆脱也摆脱不了。每到一个地方,总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压罩住我的全身,使我无端地感动,无端地喟叹。……”而今,作者站在这废墟之前,又会产生怎样的喟叹呢?

  二、梳理课文

  学生阅读第一部分,思考、讨论:

  1、作者对废墟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我诅咒废墟,我又寄情废墟。

  2、这种感情是否矛盾?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明确:不矛盾,因为作者对废墟的感情是复杂的。“诅咒废墟”是因为人为的破坏和各种灾害使“昔日的光荣成了嘲弄”;使“我”的企盼、记忆被“吞没”;使幻想“殒灭”,留下的只是瓦砾、残柱、苦笑和阴影。能活在记忆中是美好的,但废墟不留面的打碎了人们的记忆。

  不过,作者同时也看到了废墟存在的合理性,“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我们只能在昨天的基础上挺进。所以作者所侧重的还是“寄情废墟”,因为废墟是岁月留下的痕迹,是历史的“真实”,是古代留下的`“脚印”,是营造更新的“起点”。这就是作者所指向的这一类废墟的真正内涵。(出示课件)

  学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讨论:

  1、既然作者对废墟寄有如此深情,那我们该如何对待废墟呢?

  学生在此会提出各种意见,不要急于反对或肯定某种说法,而是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寻找作者的态度。

  明确:(出示课件)还历史以真实,还生命以过程。――这就是人类的大明智。

  也就是说,作者认为,对废墟来说,要义在于保存。

  解释:废墟的美,在于它是自然的。“只要历史不阻断,时间不倒退,一切都会衰老。老就老了吧,安祥地交给世界一副慈祥美。假饰天真是最残酷的自我糟践。”而在现实中,我们缺少的是对废墟文化的感情,缺少的是对废墟悲剧的正视。丢弃废墟无疑是抹煞历史的真实。

  因此,我们要保存废墟。

  2、那我们该如何保存废墟呢?

  学生讨论、明确:(1)并非所有的废墟都值得留存。只有“会聚着当时当地的力量和精粹”,“有历史最强劲的韧带”,“散发着让人流连盘桓的磁力”的废墟才值得留存。否则,“它很快就会被人们淘汰。”

  (2)要对废墟进行修缮,要“小心翼翼地清理,不露痕迹地加固,全部劳作的终点,是使它更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废墟,一个人人都愿意凭吊的废墟。”

  出示课件,展示现代人们“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工作,点出“还历史以真实”,是我们保存废墟的根本。

  三、小结:废墟的产生,有历史、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它代表着过去,是历史的见证。因此,对待废墟,应当有选择地保存和修缮。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废墟具有的悲剧文化价值及现代文化的价值。2、揭示废墟丰富的文化内涵――正视废墟,在民族悲剧中奋起,迈向美好的未来。

  二、导入新课

  既然废墟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是历史的见证,那为什么还有人不同意保存废墟,而一定要丢弃废墟呢?在文章中,作者从民族文化心理方面加以分析。

  三、梳理课文:学生阅读第三部分,思考、讨论:

  ⒈“中国历来缺少废墟文化。”那什么是废墟文化?

  明确:废墟文化就是悲剧文化。当看到生活中如此美好的事物被毁灭时,出于各种原因,人们纷纷选择了回避或掩盖。老百姓或许是不忍看到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美好幻想被毁灭,选择了回避。而统治者是不愿看到如此美好的事物被自己亲手毁掉,所以选择了掩盖。

  但是,悲剧被粉饰之后,会换得喜剧的出现吗?不!只会有更大的悲剧出现。

  出示课件(圆明园废墟图片):在雨果的《致巴特雷上尉的信》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在地球上某个地方,曾经有一个世界奇迹,它的名字叫圆明园。……圆明园是梦幻艺术的代表。它荟集了一个人民的几乎是超人类的想像力所创作的全部成果。……圆明园不但是一个绝无仅有、举世无双的杰作,而且堪称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如果梦幻可以有典范的话。你可以去想像一个你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仙境般的建筑,那就是圆明园。

  可是1860年,“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掠,一个放火”,毁掉了这个“梦幻艺术之崇高典范”。这以后,中国的统治者又做了些什么?把这一段悲剧轻轻抹掉,继续争权夺势,继续醉生梦死,继续陶醉在地大物博的假象中。等待着中国的又是什么?是一九○○年的八国联军入侵,是圆明圆的再次被毁,是随之而来的近半个世纪的中国人民的水深火热的生活。

  所幸的是,中国人中也有人能正视悲剧,将假面撕开,让我们看到了真实。出示课件:《呐喊》自序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绝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我们也正应该如此,正视废墟,正视悲剧文化,超然地承认失败,我们才会在

  失败中奋起,我们中国人才会变得沉着、大气。中国才会真正的腾飞。

  学生讨论第四部分:

  ⒈为什么说“废墟的留存,是现代人文明的象征?”

  明确:如何对待废墟所代表的的历史,是一种文化价值的取向和文明程度的象征。文明程度越高,就越能容纳废墟,正视废墟所拥有的“历史文化”、“悲剧文化”和“现代文化价值”。

  ⒉“只有在现在的喧嚣中,废墟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废墟才能上升为寓言”的内涵。

  明确:现代化的社会经济发展,物质文明达到了一个相当的高度。但很多人类失去了精神的家园,成为无根之人。而废墟丰富而凝重的物质会使浮躁的现代人静心,废墟的前车之鉴令现代人反思,不要重蹈历史之覆辙。这样,废墟的意义在现代和将来就会就得以充分的提升了。

  二、小结

  一个健忘的民族是不会有出息和前途的,一个抛弃自己的历史,不知道从历史中吸取经验教训的国家是危险的,废墟就是民族和国家历史的无声写照,是记忆,更是财富,是走向未来的凭借和依归。而只有正视历史,我们才会真的在民族悲剧中奋起,才会迈向美好的未来。

  三、作业

  阅读《文化苦旅》,领略余秋雨大散文系列的一贯主题:总结古今中外文明兴衰荣辱的规律,探索中华文明伟大复兴之路。

  【板书设计】

  诅咒废墟,寄情废墟

  历 悲 现

  史 剧 代

  文 文 文

  化 化 化

  内 内 内

  涵 涵 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