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张爱玲倾城之恋优秀读后感(精选五篇)
2023-08-08 22:42:54有关作家张爱玲的童年故事
2023-08-10 16:09:37张九龄的感遇
2023-08-14 11:35:03张爱玲心经读后感(通用六篇)
2023-08-08 06:08:33醉翁亭记主旨句
2023-08-16 15:32:15醉翁亭记读后感(四篇)
2023-08-04 02:52:49醉翁亭记教案范文集合十篇
2023-08-18 06:32:35文学名著读后感(精选10篇)
2023-08-10 11:44:24呼兰河传高中生读后感
2023-08-08 09:52:50边城读后感700字范文
2023-08-10 04:46:35昆虫记之蝉读后感
2023-08-07 20:53:21
凝视张爱玲
凝视张爱玲
她是一个梦,一个属于旧上海纸醉金迷的梦。她是一个谜,一个一生漂泊,结局未知的谜。她是一座碑,一座可能永远让人无法逾越的碑。她笔下的人物,不是有病就是身体有病,有的甚至是、身体都病了,过着奢靡颓废的生活。而她用手中的笔一笔一划地刻画出了他们的嘴脸。是的,就是她,她是张爱玲。不知为什么,她的名字总是与三四十年代的背景联系起来,与那个中西文化互相撞击、租界繁杂的社会联系起来,与曾经那个畸形的旧中国联系起来。印象中的张爱玲是属于灰色的,有着高高翘起的嘴角与瘦削笔挺的鼻子。眼角眉梢掩不住的是一份傲气。
就是这样一个人,她的文字却一直让我着迷。“光一亮,在那凛冽的寒夜里,他的嘴上仿佛开了一朵橙色的花,花立时谢了,又是寒冷与黑暗……薇龙的一炉香,也就快烧完了。”“……只剩一圈齐整的小蓝牙齿,牙齿也渐渐隐去了,煤气所特有的幽幽甜味,逐渐加浓;同时,罗杰这一炉香却渐渐淡了下去,沉香屑烧完了,火熄了,灰冷了。”白描似的几句话却写得如此震人心魂,她把生命的陨落写得如此平淡,字里行间透出的却又是一种凄凉之美。她似乎有着看透世事的睿智与冷静。读完后,我知道我被彻底折服了。张爱玲曾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子,上面爬满了虱子。于是她的笔下的文字就如此般的冲撞着,矛盾着,永远充满讽刺意味。她用笔下人物的不幸,人物的悲惨经历对社会进行着无声的抗议。《倾城之恋》作为张爱玲唯一一部大团圆结局的作品让人读着委实不好受。白流苏离婚回了娘家,仅有的财产被兄弟盘去无了着落,家人这是又嫌起她只吃不做,想着要把她赶出家。即使后来她获得了让人羡慕的夫婿,那也是经过了一路的坚持,历经香港沦陷之苦才最终换回的幸福。而当流苏结婚后衣锦回乡,竟惹得家里的四奶奶决定离婚。“流苏离了婚再嫁竟有这样惊人的'成就,难怪旁人要学她榜样。”一桩美满姻缘却还参拌着如此境遇,与其说这是个喜剧不如说这是个巨大的讽刺,一个彻头彻尾的讽刺。《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说道是香港的沦落成就了白流苏,而实际上也正是上海的沦落成就了张爱玲,她用了她自己的方式解读着人生与社会,用当时人接受的方式写着自己的内心独白。于是二十三岁的张爱玲滑过天际,照亮了天空。正象她所说:“出名要趁早。”脑海中的张爱玲从桌前移开,慢慢蹲下,象白流苏般点起了蚊香,偏过头来狡洁一笑……
印象中最深刻的作品就是《金锁记》,因为它的手笔让人过目不忘.七巧在骂女儿急于出阁时,话语赤裸淋漓.“别瞧你们家轰轰烈烈的,公侯将相的,其实全不是那么回事!一代坏似一代,眼里哪里还有天地君亲……我娘家当初千不该万不该不该跟你家结亲,坑了我一世……”这短短的几席话,透过七巧的口,狠毒地咒骂了那些遗老家族生活,也从中看出了一个终生无爱,只图抓住金钱的旧时妇女的悲哀。曾读了张子静(张爱玲的弟弟)的序,才知道《金》竟有着人物原形,还竟是与他们[颇熟的一家人。张爱玲就是这样努力挖掘着身边的故事,挖掘着那些王府遗老的糜烂生活。她的小说曾提到这样一句话,把这种生活写得淋漓尽致:“象神仙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甚至她还写过舅舅的故事(《花凋》),用不羁的手笔把他们的丑陋慢慢铺开,展现在世人面前,因为她要抨击的是那个时代。她笔下毫不留情,不是是冷面还是客观。张爱玲听着人讲故事,嘴角露出冷冷的浅笑,笔下却不曾停下。
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她的故事总是悲凉,笔调总是阴冷,也许是父母离异留下的伤,是一生坎坷留下的痛,也许是当时的时代造就了这样的张爱玲。而这一切都在1995年随着一个生命的结束而不得而知。她静静的闭上了眼睛,脸上还是笑容,但这次好看了很多,因为这是她最后一次笑了。
一代才女张爱玲,贪婪地捕捉着生命的快乐,然而在她内心深处,始终是悲凉的影子。40年代旧上海早已风云变化。那个城市只停留在张爱玲喜悦与苍凉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