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新闻稿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精选五篇)

2023-08-01 08:13:22 高考在线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1

老师们,同学们:

  首先,我代表全校师生员工,祝贺20xx届研究生顺利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祝贺你们即将踏上新的人生旅途!

  看到数百位身着学位服的优秀毕业生代表,我脑海中自然浮现出同学们怀揣崇尚科学之心,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付出的点点滴滴。我仿佛看到研究生教学楼的悠悠课堂,仿佛看到硕博公寓的点点星光,仿佛看到你们苦读的身影和从事研究的执着。由此,我深深感受到北理工学子追求科学、崇尚科学的强大力量!

  每年这个季节,校园中到处都有三五成群身着学位服合影留念的毕业生,我也多次被邀请加入到同学们的行列之中。由此,我感受到同学们对于母校的依依不舍,更感受到同学们收获科学探索成果后的喜悦。在同学们青春有志、满怀豪情,即将踏上新征途之际,作为校长和学长,我要深深地祝福每一位毕业研究生,并借此机会送上我的期望和祝福,这就是“用崇尚科学之心做人、做事、做学问,点亮精彩人生!”

  一、以崇尚科学之心做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之人

  同学们绝大多数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人称80后。媒体对于80后有许多评论,热点往往集中或最后落脚到这代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观点或褒或贬。作为一名大学校长和研究生家长,我经常接触80后。今天面对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同学们,我要肯定地说:“你们身上展现了独具魅力的朝气,展现了崇尚科学的精神,展现了中华民族未来的希望。80后的青年人不仅是幸福的一代,还必将是成功的一代!”。你们在追求科学的日日夜夜中增长了知识,增添了强国富民的责任,增强了报效祖国的志向。可以说,追求科学之路使你们拥有崇尚科学之心,进而将塑造胸怀坦荡、光明磊落之人格。

  同学们应该引以为自豪的是,北理工的一代代杰出校友已经为我们树立了“欲做大事先做人”的榜样。在他们中,有李委员长,曾副主席,叶副主席等著名政治家;有我国第一艘核潜艇总设计师彭士禄院士等老一辈著名科学家和工程师,有我国第一部天基雷达总设计师吴一戎院士等杰出青年科技领军人才、企业家。他们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在不同工作岗位上成长为国家栋梁。

  刚才,我校杰出校友、北京大唐高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雪峰为我们展示了其精彩的人生。刘雪峰于1998年在我校光学工程专业获硕士学位。他怀揣着崇尚科学之心,长期致力于数据网络通讯和it终端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凭借着过人的勤奋和优秀的人品,他带领团队将大唐高鸿科技打造成为目前国内it终端产品流通领域的领军企业。当代企业家有一个共识——“要做企业先做人”,并将是否有崇高的人格作为选人用人的第一标准。在此,我请同学们以刘雪峰等杰出校友为榜样,怀崇尚科学之心,揣凌云壮志理想,通过历练,做到像前辈般精彩。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塑造品格,凝聚力量,以崇尚科学之心做胸怀坦荡、光明磊落的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取得骄人的成绩,成长为国家栋梁。

  二、以崇尚科学之心做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之事

  在追求科学的道路上,所有北理工人始终牢记徐特立老院长的教诲:实事求是,不自以为是。七十载岁月峥嵘,延安精神薪火相传。延安精神作为我校的办学特色之一,其精髓是北理工人追求科学的力量之源。希望同学们秉承延安精神的优良传统,以崇尚科学之心不断历练求真务实、脚踏实地之风气,严于律己,认真做事。

  在此,我要向同学们介绍20xx年首都十大教育新闻人物、我校软件学院院长丁刚毅教授。他1993年在我校获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在长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中,丁刚毅教授脚踏实地,认真做事。他率领团队成功组织建设了北京市重点交叉学科“数字表演与仿真技术”,成为国内该领域第一个省部级重点交叉学科。他带领团队发扬严谨求实的精神,克服无数困难,成功研制出“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全景智能仿真编排系统”、“首都国庆60周年群众游行和联欢晚会数字仿真系统”,为这两次具有世界影响的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主要技术支持,受到国家表彰。

  在北京理工大学,正是有了一大批“志存高远、脚踏实地”的教师和研究生,学校的科技工作水平不断提升。20xx年、20xx年,我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数量分别居全国高校第四位和第六位。今年,我校吴嗣亮教授等完成的某军用测量技术已通过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初评,成为全国进入公示阶段的三项顶级技术发明成果之一。在这些科技成果中,包含了许多研究生的贡献。在此,我要对同学们的辛勤工作和重要贡献表示深深的敬意和感谢。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塑造执着,培养坚毅,时刻提醒自己“再踏实一些,再认真一些,再严谨一些”,以崇尚科学之心做好脚踏实地之事。

  三、以崇尚科学之心做博大精深、严谨卓越之学问

  古人将成才归结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作为一所研究型大学毕业的研究生,今后无论从事何种职业,读书求学问都应当成为一种习惯,一种从自发到自觉的人生态度。追求真理的道路荆棘密布,但只要同学们有一颗崇尚科学之心,怀揣追求真理的信念,多读书、读好书,多思考,多研究,就会发现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大有学问可做。

  在此,我再向大家介绍一位我校的优秀中青年学者,他就是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和创新团队带头人、自动化学院院长付梦印教授。他于1992年在我校自动控制系获得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在长期的工作中,他以追求卓越作为自己科学研究的标准,长期致力于组合导航与智能导航技术的研究,主持了该领域的多项武器装备型号和军贸研究任务,为国家高新工程做出重要贡献,获得多项国家科技进步奖。最近,他又获得第八届光华工程科技奖,成为我校教师中获此殊荣的第一人。我相信,以付梦印教授为代表的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将感召和鼓舞年轻的北理工学子以崇尚科学之心在求知、求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同学们,希望你们在未来的道路上,拓宽做学问的外延,以崇尚科学之心做好本职工作的学问,这将是一份力量,是一份科学的力量,是一份伴随同学们一生的力量。

  同学们,明天你们即将启程。今后,母校将称你们为校友,母校将永远作为你们事业的坚强后盾。希望同学们能够关心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支持母校、宣传母校,为母校早日成为特色鲜明、理工为主的世界一流大学贡献力量。今年9月,母校将迎来七十华诞,届时欢迎同学们回家看看,与恩师共叙师生情谊,与母校同谱发展宏图。母校永远支持你们、欢迎你们、祝福你们!

  最后,衷心祝愿同学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在今后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大展宏图!谢谢大家!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2

老师们、同学们:

  今天,在座的4134名同学顺利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即将开始新的人生旅程。我代表学校,向获得博士、硕士学位的每一位同学表示衷心的祝贺!向悉心指导你们的导师,向辛勤养育你们的父母,向支持鼓励你们的亲友,致以诚挚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

  今天,是你们学生时代最后一次在学校的集体亮相。此时此刻,我看到了老师们的欣慰与不舍,看到了亲友们的自豪与喜悦,感到了你们对流苏拨动的期待。坐在这里,你们可能在回味过去几年的美好时光,忆起与导师、同学探讨学术时碰撞出的思想火花,在朝夕相处中结下的亦师亦友的情谊。在几年的研究生学习中,你们经历了选题报告前的苦苦求索,独立研究中的反复煎熬;经历了第一次做学术报告的忐忑不安,学位论文送审后的漫长等待;经历了求职时的迷茫彷徨,等待工作offer的紧张焦虑;你们在百年校庆中留下了精彩的瞬间,在集体婚礼上锁定了一生的幸福……当这些记忆的片断一一闪过,你们或许更会想起,当初的自己曾怀着理想而来。如今,未来之路已经开启,大家又有怎样的期许呢?

  最近,我与你们中的一些同学座谈,感受到你们都充满了青春的理想和激情。同学们有的将继续追求学术,有的要投身经济建设,有的将扎根西部和基层,还有的想自主创业。在告别校园步入社会之初,可能会有同学觉得自己身上带着清华的光环,顶着博士、硕士的帽子,有一种优越感。但是,我想告诉大家,清华从来就没有光环,清华只有求真务实、行胜于言的传统。我们尊敬和怀念的陈寅恪先生,当年受聘清华国学院时,没有文凭、没有著作等世俗的光环,却因学识广博而被尊为“教授的教授”、“全中国最博学的人”。“两弹一星”元勋王淦昌,为了新中国的原子弹事业,曾化名“王京”长达17年,像王先生这样的清华人“以身许国”所绽放的光芒,“比一千颗太阳还亮”。在座有一名硕士毕业生,当年以优异的高考成绩进入清华,6年后在江苏省选调生考试中取得第一名,今天之后就要赴基层工作。有人问他:“你以后到工作岗位上,以前的光环都会褪下,害怕被学校忘记吗?”他回答说:“每年这么多毕业生,如果母校都记住的话,内存也不够啊!对我来说,与其被清华记住,不如被人民记住。”我相信,你们也会和这位同学一样,褪掉光环,静下心来,靠创新、实干、担当,用知识、智慧、热情来造福社会、书写人生。

  从今天起,同学们无论干哪一行,也无论站在什么舞台上,我们都有着“清华人”这个共同的称谓。清华的声誉是前辈清华人用智慧和汗水铸就,是清华精神文化的长期积淀,而不是浮华虚无的光环。即便有所谓的光环,也不过是外在的形,是虚有的名。只有把清华精神融入血脉、化为行动,才能抛弃本不存在的清华光环,做一个实实在在、真真正正的清华人。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在面对困惑与迷茫的时候,在理想与现实冲突的时候,我们要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用责任和奉献证明自己的价值,在理想指引下坚定前行。

  正如最近xx学长语重心长的嘱咐:“在今后的工作中会遇到各种困难,不要只想着一路上鲜花铺路。当取得成绩的时候,不要骄傲自满,要谦虚谨慎;当遇到困难挫折的时候,要越挫越奋、自强不息。”清华人要赢得社会和他人的尊重,不在于你说什么,而在于你干什么;不在于你当什么,而在于你做出什么;更不在于你曾经拥有什么,而在于你付出了什么!希望大家走出校园以后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在社会这所大学中继续磨练成长,受得了委屈,经得起考验,耐得住寂寞,在顺境中把握机遇,在逆境中矢志不移,始终坚持原则,永远乐观向上。我相信,十年二十年之后,你们都将会有所担当,有所作为,为社会进步留下你们的印记,为清华声誉增添你们的光彩。

  同学们,家人对你们寄予厚望,母校对你们寄予厚望,祖国和人民更对你们寄予厚望。无论你们走到哪里,清华母校永远是你们坚强的后盾,永远支持你们、永远祝福你们!

  谢谢大家。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3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各位来宾: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20xx届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为135名同学授予博士学位,为4126名同学授予硕士学位。在这里,我谨代表学校领导和全校师生员工,向顺利完成学业的各位同学,表示热烈的祝贺!向为同学们的成才呕心沥血的研究生导师,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含辛茹苦供养同学们完成学业的家长和亲友,致以崇高的敬意!

  几年来,伴随着郑州大学各项事业的长足进步,我校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取得了跨越式发展。学位点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一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7个,二级学科博士点达到12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达到44个,二级硕士点达到254个。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在校各类研究生达到13000余人,你们在校期间共发表学术论文3200余篇,其中在SCI、EI及全国核心期刊上发表的有1600余篇,你们当中有47人次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174名同学被评为省级优秀毕业生。

  特别是在全国高校中较早实施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对研究生进行分类培养,学校还被批准为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免试推荐研究生比例由5%提高到10%。在国家公派留学生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仅在今年“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第一批次中,我校就派出了71人,其中在座的同学当中出国攻读博士学位的有60人,涉及美国、英国等10多个国家。几年来,学校的研究生培养规模迅速扩大,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学校正在由研究生教育大校向研究生教育强校迈进。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同学们既是见证者,又是参与者、受益者。学校前进的每一个足迹,都留下了你们拼搏进取的印记。在这里,我代表学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学们,今天的毕业典礼后,你们将告别母校,奔赴四面八方,或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或走上工作岗位,用学识和才智回报社会。在这依依惜别的时刻,作为校长和研究生院的院长,作为你们的老师和朋友,我想给同学们讲几句心里话:

  一是要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素有“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传统。在同学们完成学业的过程中,有太多的人,太多的事,需要我们铭记,需要我们感恩。要感恩父母,是他们给了我们生命;要感恩家人和朋友,是他们给了我们无私的支持和帮助;要感恩导师,是他们教给了我们知识和技能。还要感恩母校,给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我们更要感恩国家,使我们生逢盛世,给了我们安心求学的好时代。可以说,感恩是力量之源、爱心之根、勇气之本,也是一种态度、一种美德。一个人心怀感恩,才能上忠于国家,下孝于父母,家庭就能和睦、社会就会和谐。希望同学们常怀感恩之心,长存报恩之情,懂得感恩,学会感恩,用自己的所学所长反哺国家和社会,反哺家庭和母校,努力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成为一个知恩图报、品德高尚的人。

  二是要保积极乐观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心态,是一种精神动力,能使人心情开朗,心胸豁达,精力充沛,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充满热情和信心。最近我有机会分别到井冈山和延安参观学习,给我最深的感触之一,就是当年红军那种不畏艰险、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当年红军的生存环境可以说是极其的艰苦和恶劣,内部缺衣少穿,吃的是糙米饭、南瓜汤,住的是茅草房和窑洞,外部还遭受着强敌压境,每天都面临着流血牺牲的危险。就是在这么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下,红军正是靠着积极乐观的精神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坚持把革命的红旗扛下去,最终走向胜利。我想,在同学们今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也不可能总会是一帆风顺、一马平川,也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影响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处理不好,便会心灰意冷,失去热情和信心。这就需要同学们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地对待个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境遇,正确地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正确地对待遇到的不公、不平、不顺,甚至是不幸。要以开朗的心情,豁达的心胸,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实实在在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坚持做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三是要不断超越自我。

  老子曰:“自知曰明,自胜曰强。”人们总是在不断地审视自己、超越自我中得以进步和升华。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已经圆满完成了自己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拿到了令人羡慕的硕士、博士学位,实现了人生的一次跨越,为自己将来的发展,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站在了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但人生有尽,学海无涯,同学们正处在风华正茂的年龄,今后的路还很长,还会不断有新的高峰去登攀。希望同学们要坚守自己的理想,树立新的目标,拉高标杆,发扬“笃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郑大校风和“崇尚科学、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奉献社会”的学风,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练就过硬的生存本领,自强不息,永不自满,开拓创新,努力走在时代的前列,在新的岗位上、新的环境里、新的征程中,实现新的超越,努力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的中坚。

  同学们,大家也非常熟悉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每当每年的这个时候,面对着一批批的学子将要离开母校的时候,作为校长和兄长,心中总会有一种眷恋和不舍,总想给同学们多说一些嘱咐的话,但即便是有千言万语,也难以表达母校和老师的心情。在这里,我想起了大文豪泰戈尔的一句诗:“无论你走得有多远,你的心总和我连在一起;无论黄昏时树的影子有多长,它总是和树根连在一起”。请同学们记住,无论你们将来走得有多远,母校永远牵挂着你们;无论你们将来成就有多大,母校永远和你们连在一起!

  最后,祝同学们:鹏程万里,前程似锦!

  谢谢大家!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4

亲爱的20xx届毕业同学们,老师们,毕业生亲友们:

  首先,我代表学校向20xx届全体本科和硕士毕业生表示热烈的祝贺!

  在这个庄重的场合,请大家起立,以虔诚之心,向严修、张伯苓、杨石先等立校先贤,向周恩来、陈省身、郭永怀、刘东生等学长楷模,向为学校提供无私捐助的各界贤达和海内外合作者,向长期支持南开发展的全国人民和天津人民,致以由衷的崇高敬意!

  我还提议,请同学们向你们的父母、老师、同学以及所有关心和支持你们成长的人们,报以最热烈的掌声!

  今年,学校分别在八里台和津南两个校区举行毕业典礼,材料学院和金融学院的首届毕业生参加典礼,这体现出学校的新变化。然而,不论是新的校区布局,还是新的学科布局,都多有不完善的地方。在此,我代表所有在校师生向出校同学郑重承诺,我们一定秉公尽能,把南开发展得更好,让同学们更加为之自豪。

  同学们,你们即将接过的毕业和学位证书,承载着国家、社会和南开对你们更高的期待。为此,在这个毕业快乐的气氛中,我要向各位提出一个严肃的问题,请各位进行严肃地思考,这就是:怎样才能让我们的人生有价值?

  其实,这也是我本人毕业30年来不断思索的问题,有很多感悟愿与大家分享。这里我讲最重要的两点:

  第一,坚守诚信底线。

  诚信乃做人立身之基,人生的大厦垒得越高,诚信之基就越加重要。整整一百年前,张伯苓老校长对南开毕业生说,“诚之一字,为一切道德事业之本源,吾人前途进取应一以是为标准”,“既深知之,即力行之”。南开人做学问要诚、经商要诚、从政要诚、交朋友要诚、对待家人也要诚,唯有诚信,才可能赢得事业、赢得朋友、赢得幸福。失诚的反例,在南开虽不算多,但也有。就在你们同级同学中就有4人因严重作弊失诚受校纪处分,不能取得学位,令人深为痛心。

  真诚地希望他们痛改前非诚实做人,也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认真汲取教训,尤其是在法律、规矩、纪律面前,千万不要作弊取巧去攫取个人的私利。前不久,我看到同学们写的一幅楹联,“一人诚信一人立,天下诚信天下兴”,它不仅道出诚信与立身的关系,而且引出了个人诚信和社会诚信的关系。当下社会上失信的情形不少,我们切不可以此作为自己不诚的借口,而应以自身对诚信的坚守作为建设诚信社会的前提。

  第二,把牢为公方向。

  南开人是志向为公、担当天下的人,我们深知人生的价值是在其社会性的维度上衡量的,我们更知真正的自我价值只有在对社会贡献中才能实现。竭尽所能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南开人的“为公”的人生观。张伯苓老校长曾对1935届毕业生说,“诸生功课已毕业,此后应思如何为国为公,方不愧为南开学生”。那么,我们20xx届毕业生应该怎样思考为国为公呢?当代最大的公,就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就是推进社会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就是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而这一切,需要一代又一代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人们为之奋斗,你们应该努力成为其中的佼佼者。

  就在你们行将毕业的时候,我们的国家吹响了建设创新强国的进军号,这也是祖国对你们的召唤。让我们的国家在20xx年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xx年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xx年成为创新强国,这一时代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你们这一代的肩上。对你们来说,“知中国”就要知中国之创新需求,“服务中国”就要投身于创新实践,在创新中实现人生价值,用行动证明你们无愧于这个伟大的创新时代。然而,创新是充满风险和困难的。只有坚持为公,我们才能有不竭的创新动力。只有坚持为公,我们才能传承发扬80年前周恩来等南开人在万里长征中所表现的那种不怕任何艰难险阻的伟大精神,用创新驱动中华振兴。

  同学们,有位伟人讲过一段精辟阐述人生价值的话,“历史承认那些为共同目标劳动因而自己变得高尚的人是伟大人物;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这位伟人就是卡尔马克思。我以这段话作为毕业赠言,与大家共勉。

  校长在研究生毕业典礼上讲话稿5

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前几天,有位同学告诉我说,一个知名排行榜的统计数据显示,交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在全国各大高校中排名第一。我充满好奇地打开链接,原来是根据某宝统计,交大学生购买各类五金零部件总量稳居全国第一。我真为这些五金件感到高兴,因为它们在交大肯定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最大价值。我想,借助同学们的创意和创造,它们一定是变成了一件件,具有鲜活生命的科技作品,或者艺术品。我知道,许多今天堪称伟大的公司当年就是诞生于车库和宿舍。今天,你们在校园里亲手绘制的电路图、亲手组装的飞行器,注定将孕育明天的伟大创新!

  就在10天前,AlphaGo以4:1打败李世乭,世界舆论为之一震。然而,当大家津津乐道机器人最终能否战胜人类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思考。正如一位网友所言,“我们该敬畏的,不是智能机器人,而是机器人身后那个孜孜不倦追寻创新的谷歌公司,以及那个在追求创新的道路上无比坚决、一骑绝尘的国家”。回顾美国的发展历史,我们能够找到它取代欧洲,进而领跑全球大半个世纪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以“阿波罗计划”为标志的航天科技进步;70年代,以硅谷繁荣为标志的电子科技进步;80年代,以微软操作系统开发使用为标志的软件科技进步;90年代,以大批互联网公司兴起为标志的互联网科技进步,以及当前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标志的新兴科技进步,强有力地推动了美国经济社会的五次跨越式发展,让美国实现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长期保持创新垄断地位,引领全世界产业发展潮流。

  研究这五次重大科技进步的原因后可以发现,是一批美国一流大学在其中发挥了创新源泉的关键作用。比如,被称为“航天引擎”的加州理工学院推动了航天科技的快速发展,被视为“极客天堂”的麻省理工学院引领了电子科技的发展潮流,被当作“硅谷基石”的斯坦福大学奠定了软件科技发展的基础,被评为“最具创新力公立大学”的华盛顿大学等助推了互联网科技的跨越腾飞,现在,以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美国一流大学,正在促成新一轮高科技产业的蓬勃发展……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历史一再证明,大学是国家和社会创新发展的引擎和源泉!当前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型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创新驱动。

  作为一所有着梦想、责任和担当的百年学府,交通大学正在为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和创新潜质的学生创设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环境。师生们在宽松的学术氛围中健康成长,互相激发,源源不断地产出创新的灵感、思想和行动,持续催生原始创新,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发挥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

  张杰校长20xx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创新引领未来交大的许多老师正与学生们一起进行着原始创新研究。大家都知道,用“车轮”代替“腿”是人类最古老、最重要的发明之一;而用“腿”代替“车轮”则是人类在机械发明中的一次否定之否定式的.回归,一次更重要的飞跃!机动学院高峰教授的团队,正在构想“腿式月球车”,可以使得月球车就像拥有人类的腿一样轻松跨越障碍,克服月球表面复杂地形带来的勘探难题。高峰团队之所以能够挑战这一难题,正是由于他对自然规律的透彻领悟和对机械原理的深刻理解。在此基础之上,从机构拓扑创新的角度,高峰创造性地提出了并联机器人构型理论,可以表达最多的并联机器人构型——该理论被命名为“GF集”!20xx年,高峰教授被授予达芬奇奖。

  这是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36年间第一次将其最高奖项颁给了北美以外的获奖者!正如高峰教授所言,“创新就是要走别人没有走过的路。一般意义的创新是‘从有到有’的跟随式创新。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从无到有’”的原始创新!——这种创新才对人类发展最有意义!”大学是原始创新的重要发源地,引领着未来社会的发展走向。原始创新的影响是深刻的、恒久的,具有引领性,原始创新是让全人类都感到振奋和充满想象的创新!正是因为原始创新的无穷魅力,我们学校中一大批像高峰教授这样的老师,正醉心其中、孜孜以求——从交通大学毕业的你们,应该要传承这样的精神,为推动社会的进步不懈探索!

  交大的同学们也正在进行着思维范式的创新探索。如果有人说,未来的通信是免费的,未来的汽车不用购买,未来的能源也可以共享……听起来可能匪夷所思。但是,你们的一位学姐正在为这样的梦想而努力。她就是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陈韦予。早在20xx年,陈韦予和她的小伙伴们就以创新的激情,挖开了中国“共享经济”金矿的一角,开创了“凹凸租车”。不同于一般的汽车租赁,他们从大数据分析出发,敏锐地概括出不同客户群体的使用习惯和生活方式。她们超前预判未来人们的价值追求,尝试描绘这样一种“不持有式的生活”: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取用身边的闲置汽车。

  使用和占有的关系由此被重新定义,这就是“共享经济”的本质特征。共享经济带来的不仅仅是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更是人类思维方式的突破。千百年来,人类生存的基本规则都是基于对资源的占有和无限制地扩大再生产。这样的发展模式已经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产能过剩和环境恶化……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已经不堪重负!当共享经济真正来临时,人类将通过广泛的协作、资源的共享,获得更有效的发展和更便利的生活。传统意义上的“资源”将被重新认知,大数据将成为真正的“资源”。基于信息科技的高速发展,人类社会将转变为以数据为中心的驱动。

  人类认识自然、认识世界的方式也将突破传统的范式,更多颠覆式的创新将源于数据密集型的科学发现!思维范式的创新,为人类打开了另一扇门,它不仅开拓了人类的视野,更带领人们通向一个无限可能的世界!因此,从交通大学走出去的你们,学会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更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打破固有范式,在创新中改变世界,开创新的时代!

  张杰校长20xx研究生毕业典礼讲话:创新引领未来同学们,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大学。这是一个崇尚创新的时代,作为创新引擎的大学,不但要源源不断地诞生伟大的创新思想和成果;还要持续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灵魂的伟大人才,引领社会和人类的发展进程!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责任,古老而年轻的交通大学,正朝气蓬勃地追求着世界一流大学的梦想,用创新的活力,开拓崭新的未来。

  在你们进入交大就读研究生之时,被称为上帝粒子的希格斯玻色子刚被探明;而就在你们离开交大校园之际,爱因斯坦的伟大预言引力波被成功探测。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脑芯片、太空电梯、时间旅行……这些人类的梦想都将一一成为现实。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在实现人类梦想的道路上,你们绝不会满足于仅仅作为见证者,你们一定会成为创造者!思源致远,天地交通。交大赋予你们的创新基因一定会引领你们不断地突破人类想象和认知的极限!创新将引领你们的未来!

  再过几天,就是母校120岁的生日。对于一个人而言,120年的时间是漫长的,但对于一所大学而言,交大和你们一样正值青春!“你在悠然的晨光里春秋代序,我在百廿的校园里守望美丽……”你们留恋在母校度过的青春年华,所以把款款深情谱写成朗朗上口的动人歌曲;你们爱慕母校永远年轻的容颜,所以用照片镌刻穿过无声岁月的青涩脸庞。我相信,你们在母校的记忆将永葆青春,你们与交大的情缘将历久弥长!让我们一起出发吧,共同铸就交通大学下一个百年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