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及期末计划
2023-08-17 07:17:39精选新学期学习计划模板集合8篇
2023-08-02 00:57:02寒假锻炼计划表
2023-08-15 07:22:30暑假学习计划(通用十五篇)
2023-08-17 10:05:31西医综合考研:详细复习计划与策略
2023-08-06 07:06:57高三寒假的复习计划
2023-08-09 06:25:53二年级班主任计划
2023-08-01 00:34:09一年级北师大版数学上册复习计划及期末计划
2023-08-17 07:17:39精选新学期学习计划模板集合8篇
2023-08-02 00:57:02寒假锻炼计划表
2023-08-15 07:22:30员工宿舍安全承诺书
2023-08-06 12:11:49
安庆的发展计划
安庆的发展计划
规划层次
(1)市域,面积15398平方公里,包括安庆市区、桐城市、怀宁县、枞阳县、潜山县、望江县、太湖县、宿松县、岳西县。
(2)城市规划区,包括安庆市区和皖河农场(共辖大观、迎江、宜秀三个行政区),总面积为901平方公里。其中安庆市区821平方公里,皖河农场80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安庆市城市建设用地范围,总用地面积为180平方公里。
3城市发展目标与策略
(1)经济发展策略
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第三产业的发展,特别是生产性和消费性服务业的发展;实现第二产业结构升级,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出效益,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创造业,促进循环经济;保持第一产业的适度规模,发展精品农业。
(2)公共设施发展策略
统筹城乡发展,以城带乡,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缩小收入差距;积极应对人口流动,为外来人口居住、创业创造良好条件;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扶持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
(3)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挖掘和弘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自然山水景观,构建现代文化;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提高人口素质、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创建学习型社会;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
(4)生态环境保护策略
通过禁建区和限建区的划定,对不可再生资源进行保护。明确沿江各岸段的环境准入标准;强化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措施,依法实施排污许可证制度,完善排污申报登记和排污收费制度;提升应对重大环境突发事件能力;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和水质监控,建立饮用水安全
预警系统;加强酸雨控制力度,改善空气环境质量;强化噪声管理;综合治理固体废弃物。
(5)资源利用与保护策略
①制定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大力推进土地盘整与置换,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通过设定工业用地准入门槛提高土地使用效率。
②强化水资源与水环境的区域统一管理;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应用节水技术、工艺、设备和器具,提倡循环用水、一水多用和污水处理回用;充分利用雨水资源,鼓励使用“中水”;建立合理的价格形成和调整机制,实行阶梯式计量水价制度,拉大各级水量间的差价。 ③建立以电力的多元能源供应结构,积极开发可再生能源发电;建立多渠道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供应体系;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城市规模与城镇化水平
4.1 市域人口与城镇化水平
2015年安庆市域总人口656万人,城镇化水平40%—45%,城镇人口290万人;2020年安庆市域总人口675万人,城镇化水平53%—58%,城镇人口370万人;2030年安庆市域总人口710万人,镇化化水平65%—70%,城镇人口480万人。
4.2 中心城区规模
2015年安庆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规模115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15平方公里;2020年安庆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规模14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40平方公里;2030年安庆市中心城区总人口规模1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180平方公里。
5 市域城镇体系规划
5.1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
市域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结构从分散型向点轴集中网络型转化。在巩固和提高中心城市区域地位的基础上,加强市域城镇发展轴线上的城镇建设。市域城镇呈“一圈两带三轴”的空间结构。
①“一圈”:安庆大都市中心区与桐城——潜山城镇带组成中心城镇圈;
②“两带”:依托长江水运和未来的江北高速公路形成沿江城镇发展带;沿沪渝高速、合九铁路的山前平原发展带。
③“三轴”:在两条城镇主要发展带之间相互联系的三条主要发展轴,分别是安庆至怀宁、潜山、岳西的沿206国道和318国道的城镇发展轴,桐城至孔城、浮山、汤沟、枞阳(老洲)产业新城的沿228省道和220省道的城镇发展轴,太湖经徐桥、长岭至望江的沿211省道的城镇发展轴。
5.2 市域产业发展与布局
(1)立足安庆中心城区产业、依托皖江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做大作强中心产业集聚核,成为市域经济发展的“辐射源”,同时提升中心城区的区域性综合服务职能,积极向南岸拓展辐射范围。
(2)发展沿江临港产业发展带,积极承接长三角的'产业转移。大力发展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大型机械装备制造、建材、新材料、电力能源等产业以及物流业。
(3)根据皖江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在安庆市域内形成铜陵(枞阳)江北园区和安庆园区两个产业集中示范区。铜陵(枞阳)江北园区发挥铜、铅锌、非金属矿产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重点承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及深加工、非金属材料、机械、化工等产业。安庆园区重点承接发展发展石化、轻纺、汽车零部件及船用设备加工、文化旅游等产业,促进产业多元化,形成全国重要的石化和轻纺产业基地。
(4)沿沪渝高速形成制造业发展带,重点发展机械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制造、纺织服装和农产品加工及新型建材等产业;严格禁止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的蔓延,特别是西南部地区严格禁止污染型产业的发展。
(5)注重发挥农用地的生态功能,以基本农田的保护为基础,形成若干与大环境绿化融为一体的农业区,改善市域总体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观光农业和精品农业等,鼓励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逐步提高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
(6)依托安庆丰富的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和休闲旅游业,提高旅游在区域的竞争力,带动一产和三产的发展。
5.3 市域空间管制规划
依据安庆市地质条件和生态敏感要素,将市域的土地划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其中禁止建设区占市域总面积的20%,限制建设区占市域总面积的55%,适宜建设区占市域总面积的25%。
5.4 市域生态资源与环境保护
(1)大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到2030年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年平均浓度和可吸入颗粒物日平均浓度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到2030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优良的天数达350天。
(2)水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根据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安庆市水环境功能区划分,并执行相应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至2030年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0%。
(3)声环境质量保护目标
力争所有工业企业厂界噪声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2类区标准要求, 声环境达到《声环境治理标准》(GB3096-2008)2类区标准要求,建筑施工达到《建工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中的规定要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控制在67dB以下,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控制在56dB以下,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90%以上。
(4)固体废物污染控制目标
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处置工业固体废物。到2030年工业企业固体废物处置率100%,危险废物全部得到无害化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在95%。
6 规划区主要规划概况
6.1 规划区空间结构
规划区内的城乡空间由北部环山生态旅游发展带和南部沿江城镇发展带构成。
(1)依托大龙山森林公园和破罡湖风景旅游资源以及区域的历史人文资源、山区特色农产品资源,形成城市北部环山生态旅游发展带。
(2)南部沿江地区依托良好的港口岸线资源、交通条件和用地条件,形成沿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带。
6.2 规划区空间管制
为保护不可再生资源、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划定禁建区、限建区、适建区和已建区,作为城镇空间布局的前提。
(1)禁止建设区
规划区内的禁止建设区主要包括长江防洪堤以外的区域,破罡湖湿地保护区、菜子湖湿地保护区、石门湖皖河湿地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大龙山森林公园的主要景区,坡度大于25%的山地,采空区、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危害区,历史上重要的军事关隘集贤关,重要的市政走廊等,占市区总面积的47%。禁止建设地区作为生态培育、生态建设的首选地,原则上禁止任何城市建设行为。
(2)限制建设区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破罡湖湿地保护区、菜子湖湿地保护区、石门湖皖河湿地保护区的实验区,大龙山森林公园的一般景区,山前平原基本农田保护区,砂土液化、软土分布等工程地质较差区域,山区丘陵地区,机场净空区等占市区总面积的27%。
限制建设地区多数是自然条件较好的生态重点保护地或敏感区,将根据资源环境条件进一步划分控制等级,科学合理地引导开发建设行为,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尽可能避让。对于与限制建设地区重叠的城镇建设区,应提出具体建设限制要求,做出相应的生态影响评价和提出生态补偿措施。
(3)现状建成区
主要指现状基本建成区域,占规划区总面积的16%。该区域应重点考虑在现状基础上进行优化调整。
(4)适宜建设区
禁止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以外的区域为适宜建设区,占市区总面积的约16%。适宜建设地区是城市发展优先选择的地区,城市建设要根据资源环境条件,科学合理的确定开发模式、规模和强度。
7中心城区规划
7.1 城市发展方向
中心城区的城市用地发展方向选择“东进北扩、环山发展”的发展策略,在上版总规的基础上向北(白泽湖方向)和环山(杨桥、五横罗岭)发展,形成沿江、环山环湖的城市空间布局。逐渐形成 “一城两翼,两心七片、山水交融、环状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7.2 中心城区空间布局结构
(1) “主城区”加“外围组团”的布局
“主城区”是指在现状建成区的基础上,向东西两侧轴向延伸,形成的东至长枫港、西至安庆石化、南至长江、北至同白泽湖之间的现状高压走廊的集中建设区。“主城区”的“一
城”是指由合安高速以西的现状的老城区和高速路以东的东部新城区共同组成的中部生活片区;“两翼”分别是指位于东西两侧的新城东区和安庆石化工业区。
“外围组团”是指在集中建设区外围的北部新城、白泽湖组团、杨桥组团、五横罗岭组团。
(2)“两心七片”的城市结构
“两心”指的是老城城市级中心和新城城市级中心。老城城市级中心:位于安庆市老城区,是现状的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中心,规划主要承担旅游服务、文化产业、商业零售等功能;新城城市级中心:位于合安高速路东侧的城市新区,主要承担行政办公、大型商业零售、金融、
文化娱乐、医疗等综合服务功能。
“七片”是在一城两翼的基础上形成七个城市片区/组团为:龙山科教组团、城西工业组团、中部生活组团、白泽湖居住组团、东部工业组团、杨桥组团、新城北区休闲旅游组团。
7.3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
规划安庆市中心城区的城市建设用地180平方公里,其中一城两翼的中心大团(包括西部老城工业组团、中部城市生活组团和工部工业组团)共计125平方公里,白泽湖组团约20平方公里,北部新城组团约22平方公里,杨桥组团6平方公里,五横罗岭组团6平方公里。此外还预留旅游用地指标1平方公里。
7.4 绿地景观系统规划
在保持国家园林城市的基础上,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实现人均公共绿地12平方米的目标。 安庆未来的景观系统结构与绿地系统结构密切联系,由山体景观界面、水体景观界面构成的绿楔向中心城区渗透,将山水环境引入城市之中,使城市景观与自然生态景观相互交融,形成“三轴两区、多点多廊、自然渗透”的总体景观结构。
7.5 综合交通规划
安庆市中心城区2030年规划人口规模为185万人,预计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18万~555万人次/日,全市民用机动车保有量将达到73万辆。
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城市中心公共交通线路网密度规划不小于3.5公里/平方公里,市区2.5-3公里/平方公里左右。
结合城际铁路以及远期规划轨道交通,在客流集中的区域建设公共交通枢纽,中心城共规划5处对外交通枢纽,3处市级枢纽,6处组团级枢纽,总占地面积为31.6公顷。
7.6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1)供水工程规划
①水源规划:安庆中心城区及怀宁县城规划采用长江作为水源。取水总规模为172.7万立方米/日(含安庆中心城区及怀宁县城)。
②水厂规划:规划保留现有的二、三水厂,对第一水厂进行异地改造,新建第四水厂。 ③供水管网规划:为保证供水安全,城市自来水管道采用环状管网系统。规划建设4座加压站,向龙山科教组团、怀宁县城、新城北区休闲旅游组团、杨桥组团供水。
④水源保护及取水口规划:为保证生活饮用水水源安全,应严格执行《安徽省城镇生活饮用水水源环境保护条例》中在取水口一、二级保护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关禁止规定,并采取相关措施保证水厂取水口的水源安全。
(2)雨水工程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