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别丢了坎蒂德阅读理解答案
2023-08-17 18:09:48梅花魂课内阅读理解的答案
2023-08-05 13:18:16伊尹论阅读题含答案
2023-08-14 18:44:08中考语文理直不必气壮阅读答案
2023-08-13 14:44:29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
2023-08-07 11:33:46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2023-08-16 16:22:01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2023-07-31 23:38:47大暑祝福语64条
2023-08-08 23:26:15别丢了坎蒂德阅读理解答案
2023-08-17 18:09:48祝大暑快乐的祝福语26句
2023-08-14 06:40:55梅花魂课内阅读理解的答案
2023-08-05 13:18:16
相见欢阅读理解答案
2023-08-08 15:21:50 高考在线
相见欢阅读理解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5~6题。
相见欢
朱敦儒①
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②。
【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宋词人。本词写于词人因“靖康之难”南逃客居金陵之时。 ②扬州:当时为抗金前线。
5.上片中“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一句描绘了怎样的景象?在全词中有什么作用?(5分)
6.“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一句中“簪缨”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指什么?此句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5.景象:黄昏时分,万里大地都笼罩在苍茫的暮色中,滚滚长江水向东逝去,一派衰败的景象3分。作用:一是象征南宋的.国势日渐衰微;1分二是奠定全词苍凉感伤的情感基调。1分
6.借代;(1分)代指达官贵人(注:簪和缨,古时达官贵人的冠饰,用来把冠固在头上)。(1分)“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作者忆及中原沦陷,士族南逃往事,抒发了沉痛之情;(1分)抒发了对收复河山的渴望(1分)与一时又难以收复的无奈(或担忧)之情。(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