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阅读答案

《咏菊》阅读答案

2023-08-11 21:47:40 高考在线

《咏菊》阅读答案

《咏菊》阅读答案1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

  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

  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注】《咏菊》是《红楼梦》第三十八回林黛玉所作菊花诗。

  1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无赖”即无聊赖,“欹”通“倚”,诗人倚石默念,情难自已,诗心澎湃。

  B. 心头蕴秀,临霜对菊,下笔成诗,口齿噙香,对月吟咏,人、菊、诗皆香。

  C. 素,有色白之意,“素怨”即“秋怨”,与“秋心”互文。此联为全诗中心。

  D. 评章:吟咏。诗人认为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

  15. 黛玉借咏菊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

  答

  14. D

  15. (1)对菊花的喜爱与赞美之情;(2)对自身处境的感伤;(3)无人理解的孤独愁苦;(4)借菊花的高风亮节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

  析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D项,“诗人认为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错误,选项“只有……才”的说法过于绝对,“一从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意思是“自从陶潜写了咏菊以后秋菊的高尚品格一直被人称道”,但并非只有陶渊明“咏菊后,菊才有今日‘隐逸君子’之喻”。

  故选D。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这类题目,首先审清楚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黛玉借咏菊抒发了哪些情感?请结合全诗加以分析”,这是针对全篇设题,然后要看诗中写了菊的哪些特点,这些特点之中融入了林黛玉什么情感。颔联“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是说诗人胸有成竹,于是提起笔来,一泻千里,把赞美菊花的秀丽篇章写了出来,这还不够,还要对着天上的明月反复吟诵,这里表现出对菊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颈联:“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前一句“满纸自怜”表达对自我处境的怜惜,后一句说有谁能够理解我像素秋一样高洁的情怀呢?表达无人理解的愁苦,这是借颂扬菊花来抒发我愁怨的诗篇;尾联“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诗人以“千古高风”来形容菊花,千百年来菊花的不畏风霜、孤标自傲的高尚品格,一直为人们所仰慕,所传颂,直到今天,这其实是借菊花的高风亮节来表达自己的高洁志趣。

《咏菊》阅读答案2

  王孙莫把比蓬蒿,

  九日枝枝近鬓毛。

  露湿秋香满池岸,

  由来不羡瓦松①高。

  [注释]①瓦松:一种寄生在高大建筑物瓦檐处的植物,能开花吐叶,但“高不及尺,下才如寸”,没有什么用处。

  ⑴.这首诗用“露湿秋香满池岸”来描写菊花在秋天早晨开放的景象,给人以无穷的美感和趣味。请发挥想象,把该诗句所呈现的景象描绘出来。

  ⑵.结合全诗,对“由来不羡瓦松高”一句进行简要赏析。

  【答案】(1)沾满晨露的`丛丛秀菊湿润晶莹,含露绽放,散发出缕缕幽香,飘满了水池岸边。(想 象合理,描写形象,能再现诗句所描写的画面即可计分,否则酌情扣分)

  (2)示例l:诗人采用对比手法,将菊花与瓦松作比,突出表现了菊花虽生长在低洼之处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了人们的品质。

  示例2:诗人采用拟人的手法,将菊花人格化,用“不羡”更形象地表现出菊花不慕高位、不慕荣利的品质。

  【解析】这是一首咏物诗。作者咏菊,通篇不着一菊字,但句句均未离开菊,从菊的貌不惊人,写到人们爱菊,进而写菊花的高尚品格,点出他咏菊的主旨。这首咏菊诗是诗人托物言志的,用征手法写出了菊的高洁气质和高尚品格。

  译文: 公子王孙啊莫要把菊同蓬蒿相提并论, 重阳节人们采撷枝枝菊花插戴于鬓上。秋晨菊花饱含露水湿润晶莹,缕缕幽香飘满池岸, 菊花虽生长在沼泽低洼之地,却高洁、清幽,毫不吝惜地把它的芳香献给人们,从不羡慕虽踞高位却毫无用处的瓦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