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池北书库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3-08-06 02:47:01害群之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3-08-10 11:47:41忍者无敌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范本
2023-08-03 02:57:07隋书·卷七十四列传三十九酷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023-08-01 09:12:38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
2023-08-07 11:33:46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2023-08-16 16:22:01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2023-07-31 23:38:47池北书库记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3-08-06 02:47:01害群之马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
2023-08-10 11:47:41忍者无敌阅读训练题及答案范本
2023-08-03 02:57:07隋书·卷七十四列传三十九酷吏传阅读答案附翻译
2023-08-01 09:12:38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通用十五篇)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词语。
(1)过中不至( )
(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
(3)去后乃至( )
(4)元方入门不顾( )
2.翻译句子。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友人下车引之,想表达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元方为什么入门不顾?你认为他的做法合适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过了
(2)丢下
(3)才
(4)回头看
2.(1)(您)过了正午还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2)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拉住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进了自家的大门。(意对即可)
3.意识到自己错了,想博得元方的好感。
4.这是对友人不守信、说话不礼貌的行为表示抗议和蔑视。友人无信无礼,尤其对子骂父的行为更是太失礼了,这样做合适。(不合适。友人有改过的表示,可以接受他的歉意;对长辈要尊重。) (言之有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2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1)与友期行( ) (2)尊君在不 ( )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
【小题2】翻译句子:(4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小题3】“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小题4】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4分)
答案
【小题1】(4分)(1)约定 (2) 通“否”(3)丢下、舍弃 (4)拉
【小题2】(4分)①过了中午,朋友却没有到,陈太丘便不再等候友人而离开了。当他离去以后,他的朋友才来到。
②您与我父亲约定中午,到了中午您没到,就是不守信用
【小题3】(4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小题4】(4分)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小题1】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比如本题中的几个字词古今义都不同,要注意辨析。对课文注释中有明确注明的字词要加强记忆。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2】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中”“舍”“去”“期”“信”,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3】
试题分析:直接引用“友人惭”前一句即可,注意要按要求引用原句。
考点: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理解B。
【小题4】
试题分析:根据文中孩子的语言分析概括其性格特点,对其“入门不顾”的做法要一分为二的分析,即指出其合理性,又要说明其行为的不妥。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3
陈太丘与友期(8分)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相委而去 (2)入门不顾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小题3】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从 和 两点反驳。(2分)
【小题4】从故事主人公的言谈中,你觉得元方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案
【小题1】(1)委:丢下、舍弃(2)顾:回头看(每空1分)
【小题2】过了正午后(友人)仍没有到达,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以后(友人)才到。(补全省略1分,扣住重点字词去和乃,其他意思通顺即可。(1分)
【小题3】无信 无礼
【小题4】示例:表现了他的聪慧明理。(可从聪慧、有胆识、个性直率、懂礼识义等方面任选两点回答)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4
原文: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划线词的含义。
①与友期行 ②去后乃至 ③相委而去 ④下车引之
【小题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看,作者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方法来刻画人物?刻画了怎样的元方形象?
【小题3】.文章结尾处,面对父亲友人的无信无礼,“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的做法对吗?为什么?请谈谈你的见解。
答案:
【小题1】①约定;②才;③丢下;④拉
【小题1】语言(对话)描写 刻画了元方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
【小题1】(略)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5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参考答案:
1.A
2.C
3.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4.(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6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4分)
(1)去后乃至( )(2)尊君在不( )
(3)相委而去( )(4)下车引之 (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小题3:友人想拉元方的手表示歉意,但“元方入门不顾。”你认为元方这样做是否失礼,为什么?说出你的看法。(2分)
小题4:元方斥责“友人”无信,令你想起我们学过的《论语十则》中的哪句话?(1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才 (2) 通“否” (3) 丢弃,舍弃(4) 拉
小题2:你和我的父亲相约中午同行,过了中午您还没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孩子骂其父亲,就是无礼。
小题3:观点一:我认为元方“入门不顾”并不失礼。因为,父亲的友人没有按时赴约,失礼在先,又当着元方的面责骂元方的父亲,再次无礼。对这样的人就应该给他点颜色看看。
观点二:我觉得元方的做法有些不合适,因为友人在元方指出其无礼后,能很快认错,而且是在一个小孩面前认错,确实不容易,若能宽容一点,给人一个改过的机会,则更好。古人也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观点三:这个问题也可一分为二地看待,把上面两个意思合在一起表达。
小题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小题1:试题分析:“乃”,一词多义,才。“不”,通假字,通“否”。“委”,一词多义,丢弃,舍弃。“引”,动词,拉,牵。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时,要注意把“期”(约定)、“至”(到,来)、“信”(信用)、“礼”(礼貌)这些字词翻译准确。
小题3: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摆明自己的观点,接着再具体阐述理由。元方的做法,从礼节的角度来说是有点失礼,但从元方的角度来说,这样做更加可以让父亲的友人意识到他失信和对子骂父的做法很不对。
小题4:试题分析:“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这是元方对父亲的友人的斥责,说他不讲信用,不由得让我们想起了《论语》中“与朋友交而不信乎”的句子。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7
仔细阅读《陈太丘与友期》,回答下列问题。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用/划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的地方。
元 方 入 门 不 顾
2、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划线词。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
②尊君在不( )
③下车引之( )
④入门不顾(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本文可以看出陈太丘的友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元方的语言中可以看出元方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结尾写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元方/入门/不顾
2、①约定
②通否
③拉
④回头看
3、①过了中午还没有来。太丘就不再等候走了,离开后那朋友才来。
②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4、言而无信却又无礼的人,自己失信,却怪罪别人,是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意对即可)
5、是一个聪明懂道理的孩子,品格正直不阿。(意对即可)
6、略。(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8
课内文言文阅读(10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6.下列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B.元芳入门不顾 照顾周到 C. 与友期行 期日中 D. 待君久不至 日中不至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译: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
8.元方的“入门不顾”是否无礼?说说你的看法。(3分)
答案:
6.B
7.(1)和别人约定同行,却丢下我就离开了。
(2)过了中午还没有到,就是没有信用。
8.元芳对父亲友人的惭愧表现“入门不顾”,虽有不礼貌之嫌,但是对于一个只有七岁的孩子来说,我们还是不能求全责备。
或:客人已经认错,应该不要过多计较,把客人丢下自己走进家门的做法也是很没有礼貌的。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9
阅读下文,完成l7—20题。(12分)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7.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2分)
(1)日中不至__________ (2)去后乃至__________
(3)已去 __________ (4)则是无礼__________
1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 “友人惭”的原因是什么?(可用原文语句回答)(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通过读文可知元方是个怎样的孩子?你如何评价元方的“入门不顾”?(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7.(1)到(2)才(3)离开(4)那么,就(2分)
18.(1)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2)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4分)
19.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或:言而无信,待人无礼。
20.聪明、机智的孩子。评价略,言之有理即可。(3分)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0
文言文比较阅读(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课文《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亻及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亻及 问:“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亻及 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亻及 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亻及 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郭亻及 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
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0.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相委而去 杂然而前陈者 B.计日告之 传一乡秀才观之
C.遂止于野亭 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文段理解。(5分)
(1)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2)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答案:
10.A 11.C 12.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3.(1)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2)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1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的意思。(3分)
(1)待君久不至,已去( )
(2)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3)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2:翻译下列语句。(5分)
(1)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3分)
(2)友人惭,下车引之。(2分)
小题3:根据选段的内容,找出下列选项中说法有误的一项( )(2分)
A.本文选自《世说新语》,主要记述陈元方和来客的一段对话。
B.从陈元方与客人的对话中,可以看出他聪颖、机智、知书识礼的特点。
C.这则短文充分说明了“信”和“礼”的重要性。
D.本文除了运用对话描写外,还运用了细节描写,使人物的形象更加生动。
参考答案:
小题1:(1)离开 (2)玩耍 (3)回头 (1个1分)
小题2:(1)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关键字“期”“无信”各1分,意思通顺1分。3分)
(2)那个朋友感到惭愧,就下车来拉元方(关键字“惭”“引”各1分)。(2分)
小题3:B
小题1:试题分析:“去、顾”的意思都很固定,译为“离开” “回头(看)”,“戏”根据语境应译为“玩,玩耍”。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此句中的关键词有“孚”“ 期” “无信” “惭”“引”等。“ 期”, 约好。 “无信”,不讲信用。“惭”, 感到惭愧。“引”,拉。然后把各个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小题3:试题分析:“他聪颖、机智、知书识礼的特点”说法不全对,因为文中并没有写“知书”,属无中生有,应该为“懂礼识义”。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2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文中的意思。(4分)
①俄而雪骤( ) ②与友期行( )
③去后乃至( ) ④下车引之( )
小题2:“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2分)
古义: 今义: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4:“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你还能说出一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1)一会儿(2)约定 (3)才 (4)拉每题1分,共2分。
小题1: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共2分。
小题1:和别人约好一起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离开了。共2分”
小题1:后一句好,因为比喻不仅要形似,更要神似,要有意蕴。“柳絮”一喻好就好在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不仅限此答案,只要有道理即可)。燕山飞雪大如席。共3分。
略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3
《陈太丘与友期》练习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一、解释加点字。
⒈太丘舍去 舍: ⒉尊君在不 不: ⒊下车引之 引:
⒋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 ⒌去后乃至 乃: ⒍相委而去 委: 去:
二、翻译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待君久不至,已去。
三、写出下列句中省略的内容
过中不至:___________________ 去后乃至: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上文后,你明白了一些什么道理?
五、回答下列问题:
1、作者写元方责客“无信”“无礼”的用意何在?
2、文中塑造人物的主要手法是______描写。
六、古今异义词。
太丘舍去 奋不顾身
房舍整齐划一 元方入门不顾
三顾茅庐
七、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⑴友人惭,下车引之。 ⑵元方入门不顾。
八、《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
九、用一句话概括这两则故事的大意。
⑴《咏雪》:
⑵《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参考答案:
一、⒈放弃 ⒉同“否” ⒊拉 ⒋约定 ⒌才 ⒍舍弃、丢失;离开
二、真不是人哪!和别人约好一起走,把别人丢下就走了。
三、①那朋友;②太丘 那朋友
四、为人要言而有信,不讲信用自食苦果。
五、⒈写客人得知太丘已经离去,不反省自己的过失,反而怒责太丘,语言粗野,不堪入耳;元方则针锋相对,指出对方“无信”“无礼”,义正辞严,副得对方无言可答。
2.对比
六、①舍:放弃;②房屋 顾:①照顾;②回头看;③拜访
七、(1)惭愧。 (2)轻视。
八、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九、(1)无奕女咏雪的佳句博得谢太傅的赞赏。(2)元方将父亲的友人驳斥得理屈词穷。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昔吴起①出,遇故人而止之食。故人曰:诺,期返而食。起曰:待公而食。故人至暮不来,起不食待之。明日早,令人求故人。故人来,方与之食。起之不食以俟②者,恐其自食其言也。其为信若此,宜其能服三军欤③?欲服三军,非信不可也!
注:①吴起: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②俟:等待。③欤(yú):句末语气词。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1)尊君在不( )(2)诺,期返而食( )
2.选出下列句中加粗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歆辄难之前时之闻
B.将军百战死出郭相扶将
C.相委而去待君久不至,已去
D.择善而从从先人还家
3.根据语句意思,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期日/中
B.对/子骂父
C.下车/引之
D.故人至/暮不来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昔吴起出,遇故人而止之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fǒu;(2)shí
2.C
3.C
4.(1)正午已过(朋友)还没来,太丘不再等候,自己先走了,太丘走后那个朋友才来。
(2)有一回吴起出门,遇到老朋友,便留老朋友吃饭。
5.可以继续等待,友人到后向他讲道理;也可以留个纸条说明先走的原因等。(答案合理即可)
《陈太丘与友期》阅读答案15
文言文阅读。
(一)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二)七录
溥(张溥,明朝文学家)幼嗜学,所读书必手钞(通“抄),钞已朗诵一过,即焚之,又钞,如是者六七始已。右手握管处,指掌成茧。冬日手皲(jūn,皮肤因寒冷或干燥而破裂),日沃(浇)汤数次,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
1、下列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陈太丘与友期行(约定) 幼嗜学(喜欢,爱好)
B、门外戏(玩耍,嬉戏) 即焚之(烧)
C、相委而去(舍弃,丢下) 右手握管处(笔杆)
D、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后名读书之斋曰:“七录”(名称)
2、下列加粗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A、待君久不至,已去 死而后已
B、下车引之 人皆贺之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与朋友交而不信
D、如是者六七始已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翻译下列句子。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了第二则文言文后,你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
2、B
3、你中午不到,就是不守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意思对即可)
4、从勤出成果,天才出自勤奋,注重学习方法等方面答题。(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