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
2023-08-05 21:09:55那一瞬阅读答案四年级
2023-08-17 18:14:22扳着指头数到十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3-08-09 07:33:58约萨实得阅读答案附文言文翻译
2023-08-09 06:45:10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
2023-08-07 11:33:46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2023-08-16 16:22:01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2023-07-31 23:38:47自然山水文学审美意境论阅读答案
2023-08-05 21:09:55那一瞬阅读答案四年级
2023-08-17 18:14:22扳着指头数到十的阅读理解及答案
2023-08-09 07:33:58约萨实得阅读答案附文言文翻译
2023-08-09 06:45:10
长安九日诗阅读理解附答案
2023-08-11 03:46:28 高考在线
长安九日诗阅读理解附答案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
⑴.从诗的前两句来看,诗人当时处在一种怎样的境地?请用一个成语表述。
⑵.在第三、四句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的内容进行分析。(3分)
【答案】
⑴身不由己、无可奈何、形单影只
⑵含蓄地表达了思念家乡、牵挂亲人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怀念家乡的思想感情(1分)。诗的前两句写自己虽已随着雁离开了家乡,但心却在追逐家乡的云,表明自己的心还牵挂着家乡。诗的后两句写自己想到故乡家园中的菊花今天又开了几朵,表面是挂念家乡的菊花,实际上是借此表达对家乡的怀念之情(2分)
【解析】江总,南朝陈诗人。陈亡,入长安,仕于隋,后辞官南归,这首诗写于南归途中。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
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
赏析:
《长安九日诗》是南朝陈诗人江总的一首诗。该诗创作时间是陈国归隋后,创作地点是诗人回扬州路上的经过的山东微县微山亭。该诗歌抒发了江总的思乡念和亡国痛。
诗人在回扬州途中经山东微县微山亭所咏的这首重阳小诗,就在强烈的故乡之念中,流露出亡国的隐痛。流云南逝,大雁南归;后两句言所想之境:故乡篱菊,花事何如?但实景虚象,绝非随意拈来,而是精心择用。这样,故土之眷尽在这眼前、远处的景物之中;亡国之恨,则全蕴于景点构成的图画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