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宜将寸草报春晖阅读以及答案
2023-08-01 12:58:38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2023-08-08 07:23:16夏夜精选阅读题参考
2023-08-07 00:12:34让有些话穿耳而过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3-08-08 14:06:32出师表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比较阅读及答案参考
2023-08-07 11:33:46冬日香山阅读答案三篇
2023-08-16 16:22:01有事喊董三阅读题答案
2023-07-31 23:38:47宜将寸草报春晖阅读以及答案
2023-08-01 12:58:38三峡课内外对比阅读附答案
2023-08-08 07:23:16夏夜精选阅读题参考
2023-08-07 00:12:34让有些话穿耳而过阅读训练附答案
2023-08-08 14:06:32
告别阅读答案十五篇)
1.(1)游人的告别只是对原始长江三峡景点的告别,由此生出的只是怜惜、惆怅和失落。
(2)百万移民的告别则是故土难离的割舍之痛和舍弃家园的巨大牺牲。(意对即可)
2.(1)①以告别为中心 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2)①过渡 ②总领后文
3.又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于崇敬,再由感动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
①惆怅而失落 ②感动与崇敬 ③肯定与褒扬
4.(1)不矛盾。
(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
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飞絮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
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意对即可)
告别阅读答案8
告别语
铁凝
这是二楼闲置的一间客房,窗子朝北,窗外是邻居的前院。朱丽每次来舅舅家,都住这间。
前几次,朱丽没怎么留意这个房间。她常常一大早就出门购物,客房只是她睡觉和存放购物收获之处,每次离开时,壁橱里都堆着一些被她遗弃的装衣服的纸袋子。北京的舅舅对朱丽很疼爱,总是给她一些钱买东西。但在她眼里,舅舅是个趣味狭窄的人,舅舅的房子太大,舅舅的语汇太少。
朱丽留意起客房,是这次为逃婚而来舅舅家之后。携了这样的事情来投亲,朱丽沮丧又难为情,哪儿都不去,关了手机,也不见人,整天在客房躺着。
一日,喧闹的声音从窗外的院子传来,异常清晰。二楼的这间客房,似乎格外便于收集声音。从前她怎么没有发现?
像是主人出来送客,一些男人、女人的寒暄,还有主人对孩子的提醒: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之后是短促的安静,大人们都在等候这位小宝的再见,可是,迟迟没有听见孩子发出的告别之声。
一连许多天,邻居的院子总是很热闹。那句她已经熟悉了的提醒句源源不断飘进窗口: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或者小宝,和爷爷、奶奶说再见!然后照例是短暂的安静。她看见的小宝,要么听而不闻地摆弄一辆遥控越野吉普车,要么跑向草坪,爬上那只摇椅摇着自己
朱丽一边觉得这小宝不懂礼貌,一边感叹做个孩子也挺不容易,非得随着父母对那些他根本不认识的大人说再见。她由小宝想到自己,和自己那场没结成的婚。在婚礼上,朱丽突然看见特地打扮一新的母亲下眼眶似有淤血。她紧盯住母亲,在心里说服自己那不过是岁月累积起来的错觉,父亲和母亲早已离婚,怎会再殴打母亲呢?可她还是不顾一切地跑了,就像逃离一场她以为会到来的如母亲般的命运,连个再见也没对大家说,连个招呼也没跟与自己相恋多年、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新郎打。
每次想到这里,朱丽就赶紧打断思路,好像若不打断,她已知的各种谴责便立刻潮水般向她涌来。她对付不了这些,如同她不能担当一场婚礼。
初夏过去,暑天袭来。
一个下午,朱丽迷迷糊糊之中,窗外的声音再一次扠进房间。她又听见早已熟悉的提示:小宝,和叔叔、阿姨说再见!小宝,和露露说再见!
朱丽继续迷糊,兼听那必然到来的短促的安静。她果然听见了那短促的安静,之后是主人、客人寒暄着告别,杂以孩子们稚嫩的嘁嘁喳喳。接着她耳边突然响起一声清脆的童音:再见!那童音分明是小宝的。
这是个宝贵的时刻,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
再见!小宝说。
再见!另一个童音呼应着。
朱丽迅速从床上爬起来赶往窗口,像是怕错过什么,又以为是听错了什么。她看见门廊下站着小宝和家中大人,另外一对男女,正领着一个身穿印花连衣裙的小女孩往院子门口走。
这前所未有的再见之声原来是两个孩子之间的道别,与他人的引导无关。
再见!小宝放大了声音,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露露站住不走了,也有点扯着嗓子。
再见!小宝拖着长声跺起脚来,仿佛对再见这个词不依不饶。
再见!露露也拖起长声,像是要迈步跑向小宝。两人无休无止地再见起来,好似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小宝更激烈地踩着脚,弯下腰,拼尽全力高喊着再见,再见,他顽强地、势不可当地向露露表达着再见的意愿。到后来,憋红了小脸,捌着气,以至于那再见声变得哆哆嗦嗦,听上去就像是再哎哎哎哎见!再哎哎哎哎见!
这实在不像耍贫嘴,逗乐子,人来疯。
那像是欢欣和绝望情绪的一种混合,激烈而壮观。像冰河在春日太阳的照耀下突然融化,嘎啦啦地迸裂着自己,撕开着自己。叫人觉着,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当小宝和露露那么急赤白脸地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们的生命。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
她站在房间的穿衣镜前看自己,脸色苍白,缺少血色的嘴唇含混地嚅动了几下,仿佛在练习一个忘却已久的老词。她发现,自己对再见这个词从来都是漠然的,不管对一座房子,还是对一个亲人。一种对自己的陌生的疑惧陡然从心中升腾起来,她环顾这房间,伴着窗外那声声不断的再哎哎哎哎见,琢磨着,现在最该做的,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
(有刪改)
(l)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丽觉得舅舅趣味狭窄,所以,她对舅舅和他家的客房没有太深印象,也不曾
发现二楼的客房格外便于收集声音。
B.小宝告别露露时的热情与告别大人时的漠然构成对比,那此起彼伏的再见
声,是他们对不能相见的绝望的激烈表达。
C.犹如盲人睁眼,哑人发声一句生动地写出了小宝那一声再见的难得和宝
贵,也表现出朱丽听到这声音时的意外。
D.大人要小宝与他不认识的人说再见,小宝不愿合作,这说明世故的大人
和率性的孩子之间有很深矛盾。
E.小说中的客房,是故事发生的环境,对客房的描写不仅为下文情节的展
开作了铺垫,也使小说结构更加紧凑。
(2)朱丽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
(3)小说以是不是应该把关掉了那么多天的手机打开呢?结尾,请简要分析这样写
的作用。(6分)
(4)你是否赞同生活其实是从再见开始的这种说法?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理由。
(8分)
阅读答案:
11.(1)【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筛选有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答案解析】A项因果关系不当,对舅舅没有太深印象缺乏依据;B项不能相见的绝望理解不准确,文中的绝望应主要指小宝因露露要走,挽留不住而感到绝望;D项暴露了世故的大人和率性的孩子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理解错误。
【参考答案】(5分)E项3分,C项2分,B项1分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概括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对文本进行分层次阅读,并筛选信息。
【参考答案】(6分)
①以自我为中心(不懂事)。对房子、亲人都很少说再见,
凡事只顾及自身感受,不考虑他人;离开舅舅家时还将一些装衣服的纸袋子遗弃在壁橱里;爱乱花钱,每次到舅舅家后,都大量购物。
②消极逃避,不负责任。走不出父母失败的婚姻给自己带来的
阴影,害怕遭逢母亲般的命运,拒婚逃婚,关闭手机,对母亲、新郎、亲朋都是极不负责任的。
③能自我反省。为逃婚行为而心怀愧疚;能从小宝不愿与
客人告别到主动与客人告别的偶然变化中自我反省,琢磨着要打开手机。
④爱面子。逃婚来到舅舅家后,感到难为情,哪儿也不去。
⑤容易冲动,不冷静。婚礼上,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就不顾
一切地逃跑了。
(答出一点给2分,其中概括1分,分析1分;答出任意三点、
意思对即可)
(3)【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的是对小说叙事写法的分析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本题需要从人物形象、结构、主题三方面思考,对文本相
关信息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6分)
①含蓄地写出朱丽的醒悟,完成人物形象的转变,使人物形象
更加丰满。②与上文关了手机遥相呼应,并照应朱丽退后一步,让窗帘挡住自己,犹如挡住了某种冲动,使情节完整、合理。③结尾表明,朱丽在两个孩子的启发下,对于怎样对待他人、怎样与人交流有了新的认识,暗示了小说主题。④小说戛然而止,把朱丽将要做什么事,留给读者去想象和思考,言有尽而意无穷。
(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
(4)【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章综合阅读与探究的能力。
【答案解析】解答此题,要紧紧围绕小说全文内容、人物形象及主题思想作答。
观点明确2分,论据充分,言之有理,要点清晰,6分。
【参考答案】(8分)
观点一:同意。理由:①文中的小宝用再见告别时,生活才真正走进他的生命。小宝从对客人毫不在意、一心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到向客人打招呼、说再见,意味着一个孩子迈出了走向外部世界的步伐,真诚地向外部世界打开一扇心灵之窗。②朱丽通过对一个孩子成长变化的偶然发现,反省自己对再见一词的漠然,醒悟后有了打开手机的想法,要与外界联系,回到她真正的生活。一个从婚礼上逃出来的、不顾及亲人朋友的感受、只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女孩,看到了自己以外的世界,并决定积极面对。③能发自肺腑地对亲人、朋友,甚至房子说再见,其实是一个人在生活中对自身被忽略的情感世界的发现,也是尊重他人、关注外部世界的一种表现。
观点二:不同意。理由:①生活是从真诚的交流开始的。小宝的再见建立在与露露有共同语言、彼此间交流玩耍的基础上,所以露露离开时,小宝才会依依不舍,想要与对方再次相见,他们的生活开始于两人的真诚交流。②生活是从勇敢面对开始的。朱丽逃婚是惧怕自己的婚姻生活像母亲那样不幸,对婚姻的逃避其实是对未来生活的逃避,后来,小宝对待客人态度的转变影响了她,使她想要面对生活。③生活是从自我反省、自我觉醒开始的。朱丽的转变虽然受到了小宝行为的启发,但更重要的是她藏身客房时对自我行为的反省,对自己与他人关系的思考。
告别阅读答案9
余建斌“布鞋院士”,68岁的李小文1月10日离世,消息来得很突然。
尽管他留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一如他在去年因光脚穿布鞋授课而走红,成为网友口中“不起眼却身具盖世神功的扫地僧”,和大众眼中“有个性、有才华、有风骨”的科学家。
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最初的反差,是他朴素、不拘小节的打扮,与大众心目中的院士形象相去甚远;随着他被挖掘出更多极富个人魅力的生活细节,一个成就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同时却又极为淡泊名利、执着科研的科学家形象,与人们印象中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的科学圈形成了又一个反差。可以说,李小文个体的“出现”,实际上激荡起了社会群体潜意识的涟漪,乃至被认为有助于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
客观地讲,由于近年来学界出现的一些杂音,科学家的形象多少被打了折扣,长 大后做一名科学家也逐渐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出的梦想。尽管如此,普通公众还是会对真正的科学家肃然起敬,为难以理解的科学奥秘而着迷,对科学的向往和情结依然牢固。
一大批包括李小文在内的科学家,一直是承载这种理想标杆的坚实基础。刚刚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89岁的于敏院士,曾隐姓埋名三十载,“两弹一星”元勋的称号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的社会知名度,他觉得“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92岁获得国家最高科技奖的植物学家吴征镒说,“我感觉到学无止境,后来居上。”孙家栋院士则只给自己打了及格分……每一位做出大成就的科学家,从事的领域、个人的性格难说相似,但求真务实的态度往往相似。“布鞋院士”最吸引人的地方,自然不是科学家的朴素,而是科学家的专注。
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对李小文自己来说,他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只是爱“酒里乾坤,三杯两盏淡酒间与学生趣谈诗书武侠”,爱用“黄老邪”之名在博客上写写涂涂,在自己的科学天地与人小过几招。“布鞋院士”盛名之下, 仍是一个喜欢光脚穿布鞋的“技术宅男”。他遵从的,只是自己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李小文的一名博友说,李小文多少有些魏晋文人的风骨,而这种风 骨,就是现在学术界缺少的真性情,是学者本分的回归和做学问应有的那种心态。
李小文大学时期的校友戴绍基说,李小文的言行,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这种影响甚至比他在遥感领域作出的贡献更可贵。
就在几天前,1月7日,李小文以高票当选北京师范大学第六届“感动师大”新闻人物。由于他酷爱阅读金庸小说,颁奖词也颇具武侠风:“一点素心,三分侠气,伴你一蓑烟雨任平生。”当时他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但想必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①李小文 1947年3月2日生于四川自贡,中国科学院院士,专长于遥感基础理论研究,李小文-Strahler几何光学学派的创始人,硕士论文被列入国际光学工程协会“里程碑系列”,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也是973项目“地球表面时空多变要素的定量遥感理论及应用”的首席科学家。(摘自《新京报》)
②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认为钱的作用在本质上是“非线性和非单调性”的。对比较贫困的青年学生来说,很少一点钱,也许就能帮助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或是拯救一条生命,产生比较好的社会效益。
几年前,李小文拿出李嘉诚基金会奖励自己的钱,在母校成都电子科技大学设立了以其长女命名的“李谦”奖助学金。
对于这奖助学金,李小文解释“自己有口酒喝,就感觉进了‘非线性区’,没什么负担,就捐了”。(摘自《中国教育报》)
⑴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布鞋院士”早已是网络红人,可是他淡泊名利,以期重塑科学界的榜样和信心,于是立下遗愿,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
B. 有人用“纯粹”来形容和赞美李小文,但李小文的生活态度和工作态度更可能是习惯,是兴趣,是爱好,无关其他高大上的形容词。
C.于敏院士、植物学家吴征镒、孙家栋院士、李小文院士等一大批科学家,一直是真正科学家的理想标杆,普通公众对他们永远是肃然起敬。
D. 目前,科学圈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因此科学家的形象被打了折扣,成为一名科学家也不是小孩子们脱口而
出的梦想。
E.李小文曾以高票当选“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其颁奖词颇具武侠风,想必一生酷爱阅读金庸小说的他是乐意听到这样的评价的。
⑵为什么李小文要求丧事从简,不举行追悼会,但他离去的当晚,网络社交平台上,对他的怀念还是铺天盖地?请结合材料简述原因。(6分)
⑶李小文的“走红”,在于他身上折射出的巨大反差。这种反差有哪些具体的表现呢?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6分)
⑷作为一位成功的科学家,李小文是怎样表现出他的“一点素心,一颗初心”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8分)
参考答案
⑴答C给3分,答E给2分,答B给1分;答A、D不给分。
⑵①李小文要求丧事从简是老一辈科学家个人简朴、纯真品格魅力的体现。
②李小文的成就贡献巨大,在国内外遥感界享有盛誉,影响深远,受人敬仰。
③李小文留给网友的印象极深,去年因光脚穿布鞋授课而走红,成为网友口中“不起眼却身具新加坡盖世神功的扫地僧”,和大众眼中“有个性、有才华、有风骨”的科学家。
⑶①他朴素、不拘小节的打扮,与大众心目中的院士形象相去甚远,反差巨大。②一个成就了“20世纪80年代世界遥感的三大贡献之一”,却又极为淡泊名利、执着科研的科学家形象,与人们印象中被浮躁风气浸染、公信力有所消解的科学圈形成了又一个反差。
⑷①李小文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家,工作求真务实,体现了一名科学家的专注。②他虽有“院士”的盛名,生活中仍是一个喜欢光脚穿布鞋的“技术宅男”。③他具有做学者的本分和真生情,维护了传统知识分子的风骨,本色、随性。④他有自己的一套金钱观,尽管生活简朴,但仍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
告别阅读答案10
青春的告别典礼
群访罗大佑
叶蓉(主持人):刚才,你在后台也听到了,我们今天所有的嘉宾一起合唱了你在20世纪创作的一首老歌《野百合也有春天》,我想知道,那一瞬间,你在想些什么?
罗大佑(以下简称罗):很多往事然后是还有那些没有收到版税的老歌!(大笑,全场大笑)
戈攻(英语电视节目主持人):前几天,我和沈光远在聊天,谈到他老婆的时候,他很自豪地对我说:在台湾,人家都说我老婆黄韵玲是音乐教母。我相信,你也应该听到过人家称呼你是音乐教父,你怎么看待这个称呼?
罗:其实,我不太喜欢音乐教父这4个字,因为如果一个音乐人到了那个位置的话,万一,我在音乐上有些什么问题,我就没办法找人问,你是教父,你问谁啊?(全场笑声)累!
叶蓉:最近,你的新唱片《美丽岛》受到了媒体的广泛关注,而且,在宣传中反复提到了十年磨一剑的说法,我想问的是10首歌,真的要花掉你10年的时间吗?
罗:其实,我10年间,一共录了30首歌,这张唱片是我从这30首歌里面挑出来的16首,再则,我写歌的确是特别慢的,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我的《童年》,光歌词就写了5年。而且,我想说的是,《美丽岛》这张唱片对我来讲,真的是非常重要,要么就是晚节不保,要么就是保住晚节,保住晚节太重要了!(大笑,全场哄笑)
叶蓉:我在这儿要给你出示一样特别有意义的纪念品,这是一个资深媒体人星空卫视的黄平,他至今收藏着你20xx年上海演唱会的票根,你看!
黄平(资深媒体人):其实,我并没有收藏票根的习惯,只是很偶然地把它夹在一本书里面,当书签,而这本书始终也没有看完,所
罗:我跟你讲,其实你珍藏的是你的记忆,而不是罗大佑的演唱会。
黄:对!我至今记得我们那次去听大佑的演唱,其实没有很多伤感,没有太多的激动,反而是大家有一种欣喜,仿佛觉得自己去参加了一个青春的告别典礼!
吴朝阳(资深媒体人):时代不同了,和你当年走红的方式不同,今天活跃在舞台上的很多新生代歌星,可能他的音乐我没听过,但是他今天有什么绯闻,明天有什么隐私,我想,大家倒都知道了。我想问的是,大佑,你觉得,现在做音乐和当年你做音乐有什么不同?
罗:我想,音乐是人类心灵的一种产物,在莫扎特的时代,虽然没有录音机,但是音乐仍然被保留了下来。所以,我倒是不担心音乐怎么被资讯化,而是担心音乐被数位化,MP3的下载是比盗版CD更可怕的一件事情,它们的出现会让音乐彻底失去价值,因为至少盗版,你还需要用钱去买。
叶蓉:你身边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们,大佑每个月的开销不会超过1万元,而且,你还经常去买打折的衣服,有没有这回事?
罗:其实,我是客家人,应该是比较节俭的。我反对浪费,我觉得浪费财富是一种罪恶,有限度而且正确地去消费,才是一个健康的人生。天下最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通常都是不需要钱的。 (选自《新民晚报》,有删改)
19.这篇访谈涉及五个方面的内容,请简要概括。(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罗大佑说,其实,我不太喜欢音乐教父这4个字。音乐教父有什么含义?(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怎样理解文中画线句天下最贵的东西,最有价值的东西,通常都是不需要钱的?请举例加以阐释。(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记者提问须要具有针对性,且问题要有意义。如果你也在现场,你想问罗大佑什么问题?并简述你提出这个问题的想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9.(1)怎样看待音乐教父的称呼;(2)新唱片《美丽岛》的创作;(3)对20xx年上海演唱会的追忆;(4)对盗版音乐的看法;(5)对待生活的态度。
20.音乐教父,是人们对在音乐方面有巨大贡献并产生深远影响的男性音乐人的赞誉。
21.譬如,蓝天、爱情、空气、健康等,这些对我们来说,都是无价的,都不是用金钱能够衡量的。在世俗的社会,人们在追求名利、荣誉等身外之物时疲于奔命,殚精竭虑,而完全遗忘了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22.(1)现在你的歌迷存在着一个年龄断层的现象,你觉得是这样吗?(2)我最早听到的你的歌《闪亮的日子》,是刘文正唱的,还有《诺言》,我想知道这个在你音乐生涯中非常重要的合作者,他如今怎么样?(3)你有很多的角色和身份,一个歌手,一个音乐人,一个老板但是,你觉得你是一个好老板吗?(4)当时,你为了音乐要放弃医生的职业,好像还和父亲进行了一场革命?(简述想法时只要能自圆其说,言之成理即可)
告别阅读答案11
告别三峡
赵本夫
告别三峡,已经讲了几年。其间除去旅游部门炒作的成分,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客,多是怀着真诚惜别的心情去三峡的。长江浩浩荡荡,自由自在地奔腾了亿万年,第一次被人类强行改变它的面目。今年六月大坝蓄水后,上游六百多公里的长江,将变成一个狭长而巨大的水库,三峡将不再是昔日的三峡,长江也不再是过去的长江了。它将失去许多原始的形态和野性,变得温顺、驯服。建造三峡大坝是经过科学论证的,我们不怀疑它将在防洪、发电、航运等诸多方面发挥特殊的功用。但当这条亘古以来一直追求自由的大水终被锁住时,人们还是蓦然生出一种怜惜、怅然和失落。
去年十月底,我终于去了三峡。正是深秋时节,长江两岸的山峦有些冷峻之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我的确感受到了大江的气势。但老实说,三峡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美丽奇伟,山不够绿,水也不够清,浑黄的江水泥汤一样翻滚流淌。江面上往来船只很多,有客轮,那上头满载着告别三峡的游人;也有货船,装满各种各样的物资,船体吃水很深,看了让人揪心。江面繁忙而嘈杂,即使面对美景,也少了从容欣赏的情趣,只感到一种紧迫和忙乱。此时,距三峡明渠截流只有几天的时间了,届时将要断航,该运的急用的货物要赶快运出,天南海北赶来的游客要最后看一眼原始的三峡。那时,我和所有的游客一样,都显得多情而惆怅。但在后来的日子里,当我实地目睹了涪陵、万州、云阳、巫山等地移民拆迁的许多现场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和游人的多情惆怅是多么的空洞。
在整个三峡库区,有一百多万移民,其中有十二万人迁去外省定居,剩下的或远或近,也都要离开自己的家园。长江两岸,到处可见残墙断壁,瓦砾成堆,一座座县城,一个个乡镇和村落,全都成了废墟。百万移民为三峡工程建设所作出的巨大牺牲,他们舍弃祖辈生活的土地远离家乡的故事,搬走前夜一村人在露天场地上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的场面,临行前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的情景,一次次让我动容,让我顿生敬意。那时我才真切感到,他们才是告别三峡的主角。游人的告别只是一个概念一个情结一种诗情,而百万移民的告别才是实实在在撕心裂肺感天动地的。
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在远离长江的地方,我同样也看到了一座座崭新的城市和村镇,三峡移民已经开始新的生活,建设新的家园。其实,在今天的中国,移民已不应再被看成苦难的象征。中国所有的城市都在急速发展,正是因为新移民走了进来。而为数更多的遍布全国的打工族和流动人口,正像鸟儿寻找新的栖息之地,随时准备把家乡作故乡,把他乡作家乡。在人类历史上,移民总是伴随着苦难和生离死别,但同时也促进了经济文化的交流乃至人种的优化。移民从来就是一股活水。当年,如果没有欧洲移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利坚。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移民正成为当今中国具有活力和开拓精神的一个群体。(20xx.2.14)
1.梳理文章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文章在材料安排上有何特点?
(2)“告别不一定都是坏事”这句话在文中有何作用?
2.全文渗透着作者告别三峡的强烈情感,请具体说明其情感的变化。
3.文章第三段中写三峡移民告别时“相拥而泣”、临行前“磕头祭拜”,第四段又写“中国人固守家园,终老一生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这样写是否矛盾?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1)①以“告别”为中心②感性到理性(层层深入) (2)①过渡②总领后文
2.由惆怅而失落到感动与崇敬,再由感动与崇敬到肯定和褒扬。①惆怅而失落②感动与崇敬③肯定和褒扬
3.(1)不矛盾。(2)前者是从情感的角度着笔,后者是从思想观念的角度着笔。①“喝告别酒时相拥而泣……”向滔滔长江向已成废墟的故土磕头祭拜”表现的是与故人故土的难舍难分、依依惜别的故乡情怀。②“搬走”“临行”正说明了三峡移民顾全大局而奔赴他乡,并非固守家园而终老一生。移民们安土重迁的传统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并不影响他们对故土的深厚情感。
告别阅读答案12
①我老家的泥巴被称为黄胶泥,是很厉害的。雨水一浸霪,泥巴里所包含的胶黏性就散发出来,变成一种死缠烂打的纠缠性和构陷性力量。脚一踩下去,你刚觉得很松软,好嘛还没说出口,稀泥很快就自下而上漫上来,并包上来,先漫过鞋底,再漫过脚面,继而把整个脚都包住了。这时候,你的脚想自拔颇有些难度,可以说每走一步都需要和泥巴搏斗。或者说你每拔一次腿,都如同在费力地与泥巴拔一次河,拔呀,拔呀,直到把你折腾得筋疲力尽,被无尽的泥涂吸住腿为止。
②对老家泥巴的厉害,我有着太多的体会。在老家上学时,每逢阴天下雨,我就不穿鞋了,把一双布鞋提溜在手里,光脚蹅着泥巴去,再光脚蹅着泥巴回。为什么不穿鞋呢?因为浅口的布鞋在泥巴窝里根本穿不住,你一蹅泥巴,泥巴只放走你的脚,却把你的鞋留下了。再说了,母亲千针万线好不容易才能做出一双鞋,谁舍得把鞋在烂泥里糟蹋呢!光脚蹅泥巴,也有不好的地方,那就是容易滑倒,一不小心,就会滑得劈一个叉,或趴在泥水里,把自己弄成一头泥巴猪。另外,脚上和小腿上的泥巴糊子,到达目的地后须及时清洗掉,万不可让太阳晒干,或自己暖干。因为我们那里的泥巴很肥,肥得含有一些毒素,如果等它干在皮肤上的话,毒素渗进皮肤里,皮肤就会起泡,流黄水儿,那就糟糕了。
③那么,把路修一修不好吗?我们修不了天,总可以修一下地吧!修路当然可以,可地里除了土,就是泥,把地里的泥土挖出来铺 在路上,除了下雨后使路上的泥巴更深些,还能有什么好呢!您说可以用砖头铺路?这样说就是不了解情况了。拿我们村来说,若干年前,差不多每家的房子都是土坯垒墙,麦草苫顶,家里穷得连支鏊子的砖头都没有,哪有砖头往泥巴路上铺呢!虽说砖头是用黏土烧成的,但它毕竟经过了火烧火炼,其性质已经改变,变成短时间内沤不烂的东西。人们看到一块砖头头儿,都像捡元宝一样赶快捡起来,悄悄带回家。让他把“元宝”拿出来,垫在路上,他哪里舍得呢!
④这样说来,我们那里的人活该蹅泥巴吗?祖祖辈辈活该在泥巴窝里讨生活吗?机会来了,机会终于来了!今年清明节前夕,我回老家为母亲上坟烧纸时,听说我们那里要修路,不但村外要修路,水泥路还要修到村子里头。这里顺便说一句,我的当过县劳动模范的母亲去世已经十一年了,十一年间我每年至少回老家两次,清明节前回去扫墓,农历十月初一之后回去为母亲“送寒衣”。每次回老家之前,我都要先给大姐或二姐打个电话,询问一下天气情况。老家若是阴天下雨,我就不敢回去,要等到天放晴,路面硬一些了,我才确定回去的日期。要是修了路就好了,我再回老家就可以做到风雨无阻。
⑤20xx年12月4日,也就是农历马年十月十三,我再次回到老家时,见我们那里的路已经修好了。抚今追昔,我难免有些感慨,对村支书说,日后刘楼村要写村史的话,修路的事一定要写上一笔。据族谱记载,我们的村庄在明代中后期就有了,村庄大约已经有了四五百年的历史。几百年间,村庄被大水淹没过,被大火烧毁过,被土匪践踏过,虽历经磨难,总算还是存在着,没有消失。与此同时,风雨一来,泥泞遍地,一代又一代人,只能在泥泞中苦苦挣扎。可以肯定地说,哪一代人都有修路的愿望,做梦都希望能把泥涂变成坦途。然而,只有到了这个时代,只有到了今天,这个梦想才终于实现了。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老家修路是五百年一遇,也是五百年一修。
⑥我的乡亲们再也不用担心在阴雨天蹅泥巴了。不难想象,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越宽广,越漂亮!
(文章有删减)
13.作者围绕家乡的“路”行文。阅读 全文,梳理文章思路,填写下列内容(每空不能超过8个字)。(2分)
胶泥粘性大还有毒, ,回乡祭扫喜闻要修路, 。
14.你阅读这篇文章时对主题、写法或语言等有什么疑问吗?请提出一条,说明理由。(4分)
答:
15.从你的生活经历中选取一个事例,阐释“雨下得越大,我们的路就越洁净,越宽广,越漂亮”的内涵。(不少于100字)(5分)
13.答案示例:百姓穷无法修路(盼修路百姓穷难修);路修好泥涂变坦途
(提示:一空1分;内容基本符合要求即可,句式不强求一一对应)
14.提示:共4分。一条疑问1分;说明理由2分;条理清晰1分。
15.提示:共5分。生活经历1分;句子内涵1分;用生活经历阐释句子内涵2分;条理清晰1分。
告别阅读答案13
①楼房封顶了,还有三四个月,就可以乔迁新居,欣喜之余,生出一丝惆怅。
②是冬季,飞花碎玉烘托出年关将至的温暖和醉意,同样温暖的,是小屋里悄悄燃着的炉火。火燃得正好,是那种青烟散尽后的兴旺和宁静。炉膛醉红着脸,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屋的角角落落。热情,却不张扬,这是炉火的性格。这种性格营造出一个祥和平静的冬季许多年的冬季,我都是这样度过。
③有关炉火的记忆,源于对火盆的怀念。
④我出生林区。冬季,白雪皑皑,滴水成冰那才是真正的冬季,漫长但绝不寂寞。父亲是早年的大学生,鬼怪神灵,天文史地,他似乎无所不知。在我们屏住呼吸神往于古今的时候,母亲会拿着火箸,细细地拨开火盆里的热灰,埋几颗洋芋、几粒豌豆。不多时候,小屋内就飘出烧洋芋的清香,间或有豌豆爆裂的噗嗤声。火盆烧的是炭,地地道道的上好木炭。细心的母亲总会把截成一拃①来长的木炭横铺竖搭,在火盆中央垒起一把漂亮的火炬,燃烧的火炬,红得超凡脱俗,无比灿烂。这时,母亲便说:人心要实,火心要虚。
⑤父亲的古今讲完了,洋芋也烧熟了,焦黄软香、滚热烫手的一块,看着就叫人眼馋。轻轻一掰,热气腾腾送到嘴里,那种酥软蓬松,自然天成的美味,实非笔墨所能形容。多年以后,再尝烤箱中烘烤出的洋芋,却没了那年那月的可口舒坦。土生土长的东西,似乎天生就离不开一个土字。遥想当年,火盆不过是黄泥垒就,顽石砌成,所烧木炭,采自深山老林,燃烧后的灰烬,细白轻绵。而那洋芋,全赖肥土养育,天雨滋润,入口之后,自然齿颊生香,余味无穷。
⑥往事如烟,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儿子已蹒跚学步。光阴改变了许多的人和事,唯一不变的,是那团悄悄燃着的炉火。
⑦倚在床头织着毛衣,一岁的儿子睡得正香,丈夫外出尚未回家,我在等他。等待是最容易让人心绪不宁的,因了这炉火的辉映,我的心情并不阴郁。我知道,丈夫正披着一肩雪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们正当年轻,年轻的岁月,会有许多事情等着我们去做。即使是在冬夜,依然不能停下奔波的脚步。劳碌的,却是温馨的,仅仅只是因为,暖暖的小屋燃着一团暖暖的炉火。砂锅内,鸡汤煨得正浓,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矮矮的砂锅,敦实古朴,清香四溢中,它的每一寸纹理都透着温润。不时有溢出的汤顺着锅沿流下,滴在炉盖上,发出吱吱的响声。烟囱中徐徐流出的青烟,飘飘悠悠迷离了夜的眼
⑧风雪夜归人,倘若少了炉火的等待,是否还能那样从容?
⑨楼层一天天拔高,我知道,告别炉火的日子一天天临近。小屋里悄悄燃着的那团炉火即将消逝,这是我28岁人生中最后一个丰润的冬天了。从此,我将和许许多多的人一样,享用一种叫做暖气的东西。也许,它真的能使我的冬天在东西南北风中远离窘迫。然而,我始终固执地以为,那种温暖的外衣里裹着的是冷漠和距离,矜持中拒绝你的亲近。现代文明在带给人实惠的同时,扼杀了许多温情。
⑩有炉火的地方,才有生活。炉火相伴的日子,酵香浓郁,回味悠长。
【注释】拃(zhǎ):量词,表示张开的大拇指和中指(或小指)两端间的距离。
1.文末说炉火相伴的日子令作者回味悠长,这种回味体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
⑴炉膛醉红着脸,将一腔热情辐射到小屋的角角落落。(品味醉红着脸一腔热情的表达效果。)
⑵烟囱中徐徐流出的青烟,飘飘悠悠迷离了夜的眼(此句所在的段落主要写人,为何还要写夜晚烟囱中的青烟?)
3.文中多次出现悄悄燃着的炉火,其作用是什么?(2分)
4.作者乔迁新居,欣喜之余为何会生出一丝惆怅?请结合文意简要回答。(4分)
参考答案:
1.①少年时,围着火盆听古今,吃烤洋竽,令作者怀念;②成年后在炉火边,等待奔波在外的丈夫归来,令作者倍感温馨。(4分,各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2.①这些词语将炉膛拟人化,体现了炉火给人带来的温暖,表达了作者对炉火的喜爱。
②运用迷离夜的眼、流出的青烟等词,坚持不懈(不离不弃)地等待及在炉火陪伴下等待的从容。(4分,各2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3.①突出炉火热情却不张扬的特点;②成为贯穿全文的线索。(能扣住炉火特点,有分析也给分)(2分,各1分。意思基本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4.因为作者即将告别炉火相伴的日子,留恋炉火营造的温暖祥和平静的生活;感慨现代文明在带给人实惠的同时,扼杀了许多温情。(4分,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符合即可,有欠缺酌扣)
告别阅读答案14
①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20xx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3℃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从而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6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的跨国合作研究。
②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植物无法实现这种迁徙。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20xx年将消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因为气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少。
③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1/5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1700-2100个植物物种中,39%-48%的物种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
④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但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1/4的鸟类和11%-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到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⑤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1870种动植物物种,1/3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研究的300种植物中的1/3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的山龙眼类花卉。
⑥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克莱斯?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低估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1、仔细阅读全文,请你在第②段中找原文的语句回答第⑥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指的是什么?
2、阅读文章③-⑤段,完成下面的表格。
地区 研究物种 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
欧洲
墨西哥
3、请你说一说下面句中加线的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4、文章为什么详细地介绍气候变暖对欧洲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
5、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一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参考答案:
1、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20xx年将消失15%-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且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
2、地区 研究物种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 24种蝴蝶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
欧洲鸟类和植物 1/4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灭绝。
墨西哥1870种动植物物种1/3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
3、“一丝”在程度上加以限制,说明哪怕是极小的气候变化,也会迫使这些动植物迁移到很远的地区寻找适宜生存的环境,突出了气候对物种生存影响之大,语言准确严密。
4、因为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概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地区的动植物。这就足以引起人们对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的关注。
5、例如:气温升高导致部分地区干旱,造成河流湖泊面积减少。这就使我国一些动植物面临残酷的生存环境。比如青蛙,蟾蜍逐渐减少。所以,我们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
告别阅读答案15
科学家们以联合国估计的到350年,全球气温可能比现在升高0.5至3摄氏度的标准为依据,利用电脑模型计算气温升高对每一物种的影响,对欧洲、南非、澳大利亚、巴西、墨西哥和哥斯达黎加六个地区的1103个动植物物种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植物、哺乳动物、鸟类、爬行动物和昆虫等。这是迄今为止对此问题所进行的最大规模跨国合作研究。
全球气温升高迫使大部分陆地物种向两极和高山地区迁徙,但许多动植物无法实现这点。据保守估计,这六个地区的物种到350年将消失15%至37%,即平均有26%的物种将因为气温升高,无法寻找到适宜的栖息地而灭绝。像哥斯达黎加的小丑箭毒蛙、墨西哥的囊鼠和欧洲的灰喜鹊等珍稀物种很可能将从地球上消失,大部分物种的栖息地也将越来越少。
在澳大利亚接受研究的24种蝴蝶中,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而在南非主要生物保护区内,受保护的60%的生物物种有灭绝的危险。在占巴西总面积五分之一的巴西中西部热带草原地区,163种树木中将有70%以上的树种灭绝。其中很多植物是该地区特有的稀有品种。科学家们预计,在该地1700到400个植物物种中,39%到48%的物种将在未来50年内消失。
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该地区的动植物生存几率要大于世界其他大地区的动植物。即便如此,在气候变暖的影响下,欧洲地区四分之一的鸟类和11%到17%的植物也将在未来逐渐灭绝。生活在英国苏格兰地区的特有鸟类红交嘴雀,由于气候和环境的变迁;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特别是当气候变暖时,其他天敌鸟类的迁入将更加危及这种稀有鸟类的生存。
在墨西哥的研究表明,平原和干旱地区的动植物受气候变暖影响最大。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在该地区接受研究的 170种动植物,三分之一将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在许多庭院花卉的家乡——南非,研究的300种植物中的三分之一将要灭绝,包括该国著名的山龙眼类花卉。
负责此项研究的英国利兹大学的克莱斯·托马斯教授表示“当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时,他们都希望能最终得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但是,我真的希望我们没有得出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事实远比我们想像的要严重得多,我们得出的结论很可能低估了生物物种面临的残酷生存环境。
1、通读全文,说说第6段中“我们已经得出的这一结论”指的是什么?
2、阅读文章3至5段,完成下面的表格。(6分)
地区 研究物种 研究结果
澳大利亚
欧洲
墨西哥
3、请你说说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一旦气候有一丝的变化,这些动植物就需要迁移至很远的地区才能找到适宜生存的新环境
4、文章为什么详细地介绍气候变暖对欧洲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
5、全球气温升高对物种生存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请结合我国的具体实例,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全球气温升高将使地球上许多物种灭绝。
2、蝴蝶 有一半将在未来的岁月中永远消失。红嘴雀 在未来将很难存活下去。170种动植物 1/3在未来出现生存危机。
3、“一丝”说明变化之小,但即使是如此小的变化对动植物来说也是灾难性的。
4、因为欧洲是自然环境受全坏气候变化影响最小的地区。详细介绍这个地区物种生存的影响,更能显示出对其他地区的影响。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