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阅读答案

述庵文钞序阅读及答案参考

2023-08-09 09:55:24 高考在线

述庵文钞序阅读及答案参考

  述庵文钞序(姚鼐)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曰:义理也,考证也,文章也。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证之过者,至繁碎缴绕,而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害焉,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难得与?

  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也。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核,甚辨而不烦,极博而不芜,精到而意不至于竭尽。此善用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先生历官多从戎旅,驰驱梁、益,周览万里,助威国家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瓌①伟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

  鼐少于京师识先生,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是不可自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持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一以余此言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选自《惜抱轩诗文集》卷四)

  注:①瓌,通瑰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     端:端绪,头绪。

  B.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 过:过分,过了头。

  C.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 病:弊病。

  D.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 害:坏,不足。

  6、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用法与意义相同的是( )

  A、⑴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章者 ⑵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B、⑴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 ⑵宋何罪之有

  C、⑴发而读之  ⑵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D、⑴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 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7、下列断句准确的一项是( )

  A、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

  B、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

  C、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

  D、及先生仕/至正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曰《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陵

  8、作者为什么对青浦王兰泉先生的《述庵文钞》评价甚高?试归纳其原因。(4分)

  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其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3分)

  ⑵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3分)

  ⑶恐天下学者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3分)

  参考答案:

  5、D。害:妨害。

  6、A。A⑴⑵以:介词,由于,因为;B⑴之助词。的,⑵之结构助词,提宾标志;C⑴而连词,承接关系;⑵而连词,表修饰;D⑴于介词,跟,⑵于介词,从。

  7、B。

  8、他能将义理、考证、文章结合起来,却不因为自己过分喜欢的缘故妨害文章之美;他为官的经历奇伟特异,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每点2分)

  9、⑴他们的言辞杂乱,粗俗浅显,像语录体,没有文采。(俚近文各1分)

  ⑵原因在于对喜欢的东西喜欢得太过分,而在他应当选择的东西(事物)上面心智却变得愚钝糊涂了。(昧活用1分,于所当择也介词结构后置1分,句意1分)

  ⑶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读先生的文集,只会叹服他优美的文辞,或许不明白个中的原因。(第1分,所以1分,句意1分)

  附文言文译文:

  我曾经谈论过学问的事情,有三个方面,就是义理、考证、文章。这三个方面,如果好好地运用,就能够相辅相成;如果不好好运用,就可能会导致互相妨害。现今博学强识并且有良好的言行的人,其文章本来就高贵;孤陋寡闻并且学识浅薄的人,其文章本来就浅陋。但是世间有过于追求义理的人,他们的.言辞杂乱没有条理,粗俗浅显,像语录体,没有文采;有过于追求考证的人,他们的文章就会到了琐碎繁绕的地步,言语没完没了。自以为文章美到了极点,却反而因此成了弊病,为什么呢?原因在于对喜欢的东西喜欢得太过份,而在他应当选择的东西(事物)上面智性却变得愚钝糊涂了。天生有才能的人,他的文章虽美但不能没有偏重,所以能兼有三者长处的是最为宝贵的,然而兼具了众长之中也还是会有不足。(这样看来)难道充分运用上天给的才华,而且不因为才华而自我蒙蔽的人不是很难得的吗?

  青浦王兰泉先生,他的才能是上天赐予的,是三者兼具的人才。先生写的文章,具有唐宋名家高雅的韵味,飘逸的气度,且文章议论考证,言辞漂亮却不烦琐,内容广博却不繁杂,精细周到却不会把意思说尽。这是因为他善用上天给他的、能兼长的才能,却不因为自己过分喜欢的缘故妨害文章之美。先生当官长期随军征战,在梁州、益州等地奔走,历览万里之景,辅助国家成就安定边疆的杰出功业。于是他取用这些奇异的见闻,阐发成为奇伟、卓异的言辞写成古文,这是别人所不曾有的。世人因此说那是上天帮助而成就了先生文章,好像唯独先生和别人不一样。我却说这并非是先生与众不同之处,先生能用尽自己(三者兼之)能,并好好地承受上天给予他的禀赋,这才是他与别人不一样的地方。

  我年轻时在京城认识先生,当时先生才三十岁,我心里就很重视崇尚他的才能。到先生官至正卿,年老归来海上,自己修定文章名为《述庵文钞》,共四十卷,从金陵寄给我。打开来读,自认为能粗略地懂得先生深刻的用意。恐怕天下的读书人读先生的文集,只会口叹服他优美的文辞,或许不明白个中的原因,所以我不能隐藏自己愚陋的见识,不能不清整地(把这些见识)告诉天下人。至于先生的诗集和其他著述,体裁虽然不一定和古文相同,但一概用我这些话来探求,也都可以体会到其中极美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