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24节气冬至时节的七大习俗
2023-08-04 10:01:15苏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拼音教案
2023-08-12 13:27:10小学语文教学工作经验反思总结五篇
2023-08-14 02:43:16个人教学总结高中语文
2023-08-11 00:33:43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大学生社交礼仪范文
2023-08-01 23:53:07夫妻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模板五篇
2023-08-09 09:19:11父亲节赞扬父亲感恩祝福语大全
2023-08-02 15:47:36中国劳动节的来历和意义
2023-08-06 23:26:16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知识点与习题整理
初一语文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一、学习文言文,最应该下功夫的是文言字词、句式等方面的知识,只有积累了一定的文言知识,才可能顺利地阅读文言文。
1重视学习,学会自学
课前一定要借助注释自己逐字逐句去翻译,不要坐等老师来讲解。预习时注意找出疑难字句提交课堂讨论,向老师、同学请教。对重点字词要进行归类认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相当多的文言实词是一词多义、一词多用的,我们要善于记忆、比较、归纳、整理,把字词学"活"。
2遵循"字不离句"的原则去理解、体会
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其意义、用法总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显示出来的,积累文言字词不要死记硬背,而应结合"语境"去揣摩。
3要牢牢记住主要文言句式
主要文言句式有五种:判断句、疑问句、被动句、省略句和倒装句,每种又有几种不同形式,记住形式,便于识记和理解。
二、语文教材强调文言文的朗读、背诵,其意图是让学生通过多读多背来掌握文言知识,理解文意,培养语言感悟能力。诵读可分四步进行:
1注释,粗读课文
预习时完成粗读任务。粗读的首要任务是疏通文字,然后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从整体上初步地把握课文结构。结合注释,根据上下文读两三遍,再联系上下文,对课文内容应该能了解六七成了。粗读中要画出疑难词句,以备在课堂上提交讨论。
2质疑、解难,细读课文
通过课内细读,要能准确地正音、正形、断句,要解决粗读中遇到的疑难问题,要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要增进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3深入领会,精读课文
精读时要力求读出语气、语调和节奏。通过精读,更深入地感悟、理解作品,体会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特色。
4鉴赏评价,熟读课文
这一步主要靠课后同学们主动进行。要熟读成诵,要强化文言字词的学习效果,深化对课文内容、结构的理解。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初一上册语文文言文练习题
一、《〈论语〉十二章》
(一).理解填空
1、《论语》中认为能保持君子风格的一句__________________
2、 谈“学”与“思”辨证关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3、 唐太宗有一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中孔子的话 。
4、 在中学生夏令营会场开营仪式上,主持人说:“孔子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对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感到由衷的高兴欢迎大家来!”
5、孔子认为认识事物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
6、曾子以为治学的人应该重视品德修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中说向一切人学习,随时随地都要注意学习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
8、论述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借鉴别人的短处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9、曾子鼓励门人要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孔子认为可以终身奉行的一个字是__________________,并阐述为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1)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对文中两个“其”、两个“之”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也相同。
B.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也不同。
C.两个“其”含义相同,两个“之”含义不同。
D.两个“其”含义不同,两个“之”含义相同。
2.对文中四个带“ ”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人”指三个人 B.“焉”是语气助词,可不译。
C.“择”是选择之意。 D.“从”是跟从,意译为学习。
四.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解释文中加粗的词。
①中:________ ②不:________
③引:________ ④顾:________
2.给文中划线句添上省略的部分。
(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 )乃至。
3.陈元方不再理会“友人”的原因是因为“友人”“________”又“________”。
4.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陈太丘不守信用,约好跟朋友出行,结果不等友人来自己先走了。
B.陈元方小时候傲慢无礼,竟敢教训长辈,目中无人。
C.小元方能指出父亲的朋友“期日中”而“日中不至”是“无信”,“对子骂父”是“无礼”,可见他明白事理,落落大方。
D.“友人”之所以“下车引之”,是想哄陈元方带自己去找他的父亲。
5. 下列句中加粗词与“尊君在不”的“不”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诲女知之乎
B.学而不思则罔
C.路转溪头忽见
D.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6.辨别下列词语哪些属于敬词,哪些属于谦词?
①敝人 ②卑职 ③陛下 ④令尊 ⑤寡人 ⑥足下 ⑦令郎 ⑧老朽 ⑨麾下
敬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谦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友人已经感到惭愧,元方还是“入门不顾”,这样做过分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则故事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_(朝代)文学家。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
五、塞翁失马
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
1.本文选自__________________,此书为西汉淮南王__________________编著。
成语“__________________”出自于此。
2.联系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⑴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 )⑵马无故亡而入胡( )
⑶其马将胡骏马而归( ) ⑷此独以跛之故( )
3.翻译下面的句子:
⑴此何遽不为福乎?
⑵近塞之人,死者十九。
初一语文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一、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1.止有剩骨_________
2.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
一狼得骨止_________狼不敢前_________
止增笑尔_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_
3.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_
4.一狼洞其中_________
场主积薪其中_________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_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_屠自后断其股_________
5.缀行甚远缀:_______________
6.一狼仍从从:_______________
7.骨已尽矣尽:_______________
8.屠大窘窘:_______________
9.顾野有麦场顾:______________
10.场主积薪其中薪:_________________
11.苫蔽成丘苫:________蔽:__________
12.屠乃奔倚其下奔_______倚___________
13.弛担持刀驰_________持___________
14.少时,一狼径去少时_________径_________去_________
15.目似瞑,意暇甚瞑_________意_________
16.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_________隧_________
17.乃悟前狼假寐悟_________寐_________
18.盖以诱敌盖_________诱_________
19.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黠_________顷刻_________
20.屠惧,投以骨投以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狼不敢前,眈眈相向眈眈相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一狼洞其中洞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屠自后断其股断其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盖以诱敌以诱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翻译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复投之,前狼止而后狼又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