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教材备课教案新编五篇
2023-08-07 08:19:14小学语文六年级教学经验总结范文
2023-08-01 12:28:51初一的部分语文暑假作业答案
2023-08-17 20:32:47自己去吧小学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2023-08-15 11:32:41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感恩老师的教师节英语作文带翻译五篇
2023-08-12 17:54:16再见你好最新说说大全
2023-08-02 20:35:18公考行测类比推理题指南
2023-08-12 04:34:04委托收购协议书模板五篇
2023-08-07 00:58:21
中考语文知识点整理
中考语文知识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3;设问:引起读者注意和思考;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的注意和思考
反问:强调,加强语气等;
4、对比:强调了……突出了……
5、反复:强调了……加强语气
(三)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中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方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可以了。
(四)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如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地说明了……的情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五)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一致(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六)段意的归纳
1.记叙文:回答清楚(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什么人做什么事
格式:(时间+地点)+人+事。
2.说明文: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说明(介绍)+说明对象+说明内容(特点)
3.议论文:回答清楚议论的问题是什么,作者的观点怎样
格式:用什么论证方法证明了(论证了)+论点
中考语文复习重点成语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水被冻结成三尺的冰,不是一天的寒冷就可以造成的。比喻一种情况的形成是经
过长时间的积累、酝酿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入老虎的洞,不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亲临险境就不可能取得成功。也比喻不进行认真的
实践就不可能得到真知。
【吃一堑,长一智】
堑:壕沟,比喻挫折。
经受一次挫折,就会增长一分智慧。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尺比寸长,但用在比尺更长的地方则显得短;寸比尺短,但用在比寸更短的地方则显得长。比喻人或事物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也作“尺短寸长”或“寸长尺短”。
【初生牛犊不怕虎】
犊:小牛。刚出生的小牛不惧怕老虎。比喻青年人无所畏惧,敢闯敢拼。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ǐ
要知道报答,知恩报恩,受人一点恩惠,就要加倍报答。
【独木不成林】一棵树成不了森林。比喻个人力量有限,办不成大事。
【磨刀不误砍柴工】
磨刀花费时间,但不耽误砍柴。比喻事先充分做好准备,就能使工作加快。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师:借鉴。记取从前的经验教训,作为以后工作的借鉴。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q世上难办的事情,有心人是一定能办到的。指成事在人,只要专心一致,
就没有做不成的事情。
【书到用时方恨少】
方:才。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意思就是有些知识,需要用的时候用不上,因为当初没学好。教育我们应该牢固掌握知识,在必要的时候,就不会茫然失措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
走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算是一半。比喻做事愈接近成功愈要认真对待。
【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障: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玉不琢不成器】
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理。
【众人拾柴火焰高】
比喻人多力量大。
中考文言文知识点
判断句
1、用“者……也”表判断
“陈胜者,阳城人也。”(陈胜是阳城人)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廉颇是赵国的良将)
2、句末用“也”表判断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城北徐公是齐国的美丽的人)
“方柯,天才也。”(方柯是天才)
3、用“者”表判断
“方柯者,中国之人。”(方柯,是中国人)
4、用“为”表判断
“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不能说是设法生财)
5、用“乃”表判断
“是乃狼也。”(这是狼)
“电脑乃高科技用具。”(电脑是高科技用具)
文言文判断句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基本上不用判断词"是"来表示,而往往让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直接充当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其句式有如下几种表示法:
“......者,......也。”这是文言判断句最常见的形式。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有舒缓语气的作用,谓语后用“也”结句,对主语加以肯定的判断或解说。如:“陈涉者,阳城人也。”(《史记.了涉世家》)
“......,......也。”判断句中,有时“者”和“也”不一定同时出现,一般省略"者",只用“也”表判断。如:“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资治通鉴》)
“......者,......。”有的判断句,只在主语后用“者”表示提顿,这种情况不常见。如:“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者也。”在句末连用语气词“者也”,表示加强肯定语气,这时的“者”不表示提顿,只起称代作用。这种判断句,在文言文中也比较常见。如:“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无标志判断句。文言文中的判断句有的没有任何标志,直接由名词对名词作出判断。如:“刘备天下枭雄。”(《赤壁之战》)另外,在文言文中有时为了加强判断的语气,往往在动词谓语前加副词“乃、必、亦、即、诚、皆、则”等。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而有些判断句中的“是”也并非都不表示判断,“是”在先秦古汉语中少作判断词,在汉以后作判断词则多起来。还有,肯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副词和否定判断谓语前加的否定副词“非”,都不是判断词。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中常用以下几种形式表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