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有关传统节日元旦的来历
2023-08-08 14:41:07教师节的由来是什么
2023-08-12 06:18:48五篇以学为主的语文教学设计模板
2023-08-05 02:50:18初三第一学期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23-08-04 09:22:42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份公务员申论考试归纳概括题攻略
2023-08-02 03:14:50除夕最火的文案说说100句
2023-08-16 14:07:38有关传统节日元旦的来历
2023-08-08 14:41:07上课迟到的检讨书600字五篇
2023-08-02 11:59:18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
大暑节气的传统习俗活动
1、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每个凉亭里都有专人全天煮茶,保证供应。
2、晒伏姜
伏姜源自中国山西,河南等地,三伏天时人们会把生姜切片或者榨汁后与红糖搅拌在一起,装入容器中蒙上纱布,于太阳下晾晒。充分融合后食用,对老寒胃,伤风咳嗽等有奇效,并有温暖保健的功效。
3、烧伏香
烧伏香是说大暑这天要去庙里祈祷风调雨顺,求雨消暑。
4、斗蟋蟀
大暑节气时,乡村田野蟋蟀最多,中国有些地区的人们茶余饭后有以斗蟋蟀为乐的风俗。
5、送“大暑船”
送“大暑船”是浙江沿海地区,特别是台州好多渔村都有的民间传统习俗,其意义是把“五圣”送出海,送暑保平安民。送“大暑船”时,伴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文艺表演。
大暑节气的民俗也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一种是在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例如:鲁南地区“喝暑羊”、福建莆田吃荔枝、广东地区吃“仙草”、台湾地区吃凤梨。
大暑时节的饮食宜忌
忌吃的食物:
夏季心火当令,燥热的食物当然要戒吃,以免“火上加油”。此外,亦不宜多吃肥腻食物,以免造成消化不良。
宜吃的食物:
多吃水果及蔬菜:夏日炎热,人体皮肤毛孔疏松,容易出汗,我们适宜多吃水果及蔬菜,既可补充流失的水份,亦容易消化,不会加重脾胃的负担。
少量辛味食物:若不感燥热时,亦可适量吃些辛辣食物,令脾胃的功能活跃起来。
宜饮的汤水:
多喝一些消暑去湿的汤水,例如用冬瓜、葛根、莲叶、牛大力、冬瓜子、赤小豆、扁豆煲汤;亦可煲酸梅汤。在晒太阳后,芥菜汤能有效驱散暑热。
冷饮问题
夏天的冷饮特别受欢迎。虽然一杯冷凉的饮品能令我们心旷神怡,但不宜过量。炎炎夏日,我们的身体处于一种“阳外阴内”的情况,就是说外界气温高,皮肤表层血管扩张,血液流向体表,因而感到发热,即“阳外”;但相对而言,腹中的血液便呈不足,即“阴内”。此时若喝下大量冷饮,便会引致消化不良、腹痛泄泻、食欲欠佳。
下列人者特别不适宜冷饮:肠胃差或患有慢性胃炎、胃病、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的人;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病人(以免刺激喉咙,引致痕痒、加重病情);患冠心病及高血压病人(体内的大量冷液,会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此外,小孩的肠胃娇嫩脆弱,过冷的刺激可能会令他们腹痛、腹泻、咳嗽痰多、胃口欠佳。老人的肠胃功能衰退,亦不适宜喝过量冷饮。
水果方面
特别一提的是西瓜。西瓜又称为夏瓜,有解暑除烦、生津止汤、清热利尿的功效,是夏天的佳品。不过,体质虚寒的人,即容易头晕、四肢冰冷、面色苍白者,则不适宜进食过量,以免伤及阳气,令虚寒加倍。同样地,许多蔬菜瓜果的性质亦带寒,例如芥菜、生菜、芽菜,白菜等,虚寒人士亦不宜多吃。
大暑进补问题
许多人以为夏天出汗多,不宜进补。其实,中医学上有一理论:“冬病夏治”,认为罹患冬天容易发作的疾病,例如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毛病,在夏天病情稍为稳定时应扶正进补,以增加抗病能力,固本培元,不致在冬天再度病发。不过,应如何进补的问题较为复杂,须按病者当时的身体状况作出判断。
大暑节气后要热多少天
古书中说“大者,乃炎热之极也。”暑热程度从小到大,大暑之后便是立秋,正好符合了物极必反规律,可见大暑的炎热程度了。
大暑期间之所以这么炎热,首先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南京经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高温酷暑,降水较少。另外,通常入夏以来,地面上白天从太阳光中吸收的热量多于夜间散发的热量,热量不断积累,到大暑期间,所积累的热量达到了顶峰,所以大暑节气最为炎热。
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极端的高温天气。晴朗时,经常骄阳似火,酷热难耐;阴雨时,则闷得让人难以喘气。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大暑前后,热死泥鳅”“大暑到,暑气到”等谚语。
紧跟大暑节气后的是每年8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35°时的立秋节气。“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但是立秋之后还有秋老虎,此时也非常的热。
随着大暑的到来,7月23日三伏天的中伏也将接踵而至。今年的“中伏”有20天的时间。末伏为10天,再加上秋老虎,预计到八月底天气才开始转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