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初三物理中考知识点整理大全
2023-08-02 17:25:53端午节门上还会挂什么
2023-08-06 05:45:46雨水时节民间习俗
2023-08-07 15:58:39语文高一的知识点必看
2023-08-04 07:40:37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最新建团百年祝贺句子110句
2023-08-15 04:00:14谷雨有哪些习俗简介
2023-08-04 06:20:59教师节快乐手抄报图片8张
2023-08-07 17:28:13份公考申论复习步骤分享
2023-08-17 03:13:22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上册重点课文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1
《小猴子下山》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学生打好扎实的语文基础。由此,本课设计力争突出随文识字策略,采用多种手段创建语言训练平台。借助本文内容,组织学生展开识字与阅读的语言训练,引导学生自主理清故事顺序,在有趣的故事情节的推动下,习得识字方法,丰富语言积累,感悟文章说明的道理,即:做事情要一心一意。从而实现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预习回馈,引入新课
1.板书课题,学习“猴”字。
提示:猴子是动物,所以“猴”字是反犬旁。注意右部是“候”少了一竖。
2.游戏中复习回顾。课件出示大量故事中曾出现或没有出现过的事物图片,让学生判断哪些图片中的事物是故事中有的。(游戏过程中,将故事中出现过的“玉米、西瓜、桃子、兔子、猴子”等图片贴到黑板上。)
3.指导读好这些名词。强调“桃子、兔子、猴子”等词中“子”是轻声。
设计意图:课堂伊始,运用多彩的图片让学生判断故事中出现的事物,在有趣的游戏中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这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同时可以很好地了解学情,为新课学习做好准备。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朗读全文。
(1)教师引言:小猴子下山,他先后走了哪些地方?(师画一座山,并板画路线。)指学生接读课文。
(2)师生听读课文,正音。
2.排列图片。
(1)引导学生将故事中相关事物的图片按小猴子下山的先后顺序放进这幅路线图里。(依次为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小兔子。)
(2)师生交流订正。
3.练说量词。
(1)排图片后,辅助贴图练说: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玉米地,再走到一()桃树下,接着走过一()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小兔子。
(2)量词训练。
①教学:块。
学生看图识字,引导引用数量词。“一块糖”“一块饼干”,这种东西一般有个平面,“一块黑板”“一块玻璃”。指导书写:一看,二写,三对照,明确左小右大;书写笔顺。
②教学:棵。一棵树,还有什么也说“一棵”?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苗”“一棵瓜秧”。指点: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用“一棵”。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初读课文后,运用排列图片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主要内容,降低概括的难度,再给句子填充量词,做到有针对性地学习生字,积累语言。
三、再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会认字”。
教师导学:知道了小猴子先到“玉米地”,接着来到“桃树下”,而后又来到“西瓜地”,最后追到“小树林边”。看看课文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认识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教师出示字卡,集体学习生字。
(1)结:多媒体出示图片,学习“结玉米”“领结”“中国结”“张灯结彩”等词语。
(2)学习“掰”。 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动作演示)
(3)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4)“捧”和“抱”: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张开双臂拥入怀中为“抱”。(对比做动作)
(5)扔:东西不要了,把它丢掉叫“扔”。(教学以上生字均以手的动作演示,以帮助理解字义。)
(6)扛、捧、扔都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提手旁。
(7)追:出示小猴子追兔子的图片,用“追”字说话。
(8)蹦:左右结构。编字歌:“山”下有个小“朋”友正在踢“足”球,就是“蹦”字。
2.指导会写的字。
(1)教师引学:观察写字表中的汉字,你最喜欢哪个字?说说这个字是怎么写的。
(2)根据学生汇报,相机学习。
①学习“瓜”。注意第三笔是竖提,第四笔是点,一起描一描,写一写。
②学习“常”。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学生描字,再写字。
③学习“空”。多音字,一声“天空”,四声“填空”;先书写部首“ ”,再书写整个字。
④学习“非”。把握两竖,一短一长;明确笔顺,口诀记忆“竖、三横、竖、三横”。
⑤学习“往”。扩词:来往、往东、往事、南来北往。
⑥学习“进”。最后写部首“辶”。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阅读教学的前提和重点,因此,本环节依据本文会认字和会写字,采取多种识字与写字的方法,如:结合图片法、动作演示法、口诀记忆法,调动学生感官与身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汉字,扫清阅读障碍。
四、熟读课文,巩固生字
1.字卡巩固生字。
(1)同桌游戏,互考字卡并组词。
(2)全班开火车游戏巩固生字。教师口令:火车火车哪里开?学生对口令:火车火车这里开!
2.多种形式熟读课文。
(1)小组推荐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师生评价,评选“最佳代表”,奖励小红旗。
(2)指一名学生到讲台前朗读展示。
设计意图: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在认识生字之后,为学生创建自主读文与巩固识字的平台,使学生在高涨的学习热情中得以培养自主的学习能力,树立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1.复习生字,出示小卡片:工、奉、乃。拼字游戏:给提手旁找朋友。
(1)先将提手旁分别与“工”“奉”“乃”组合,学生念字组词。
(2)请学生边表演动作边读字:“捧”“扛”“扔”。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小猴子下山经过的地方按顺序贴在黑板上,并说出小猴子先后去了哪些地方,最后得到了什么。)
玉米地——桃树下——西瓜地——树林边——一无所有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提手旁生字,同时从整体上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所见”,积累词语
1.自由读课文,找出 “又~又~”式词语。
(1)教师引学:这一路走来,不知小朋友们发现了没有,小猴子脸上的表情一直都
是——(非常高兴)。是啊,因为他看到的可都是好东西呢!小猴子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贴词卡)
(2)你也能用“又~又~”式的词语来说一说吗?(玉米又大又多、桃子又大又红、西瓜又大又圆。)
(3)进行说话训练。太阳____________、苹果____________;(提供主语)独立用“又~又~”式词语说话。
2.教师贴:又大又红、又大又圆、蹦蹦跳跳。练读词语。我们来读读这些词语,要让大家感觉到是好东西!
3.拓展运用。
这些好东西光是看看(板画:眼睛),就那么吸引小猴子了!要是小猴子尝一尝的话(板画:嘴巴),还会品尝到怎样的好味道?选一种说说:除了品尝到甜,吃起来还有怎样的感觉?(脆、鲜、嫩、糯、松、爽、软……)如果用鼻子闻一闻呢?还会觉得?(香)你能像故事中那样,用“又~又~”式词语把这些好味道连起来说一说吗?
如:又香又甜、又鲜又嫩、又松又脆、又甜又脆、又甜又糯。(提示要点:完全不可能同时存在的两个特点是不能用“又~又~”式词语来连接的。)
设计意图:低年级教学中,词语训练是重点也是难点,此环节旨在通过多种形式的词语训练,使学生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认识“又~又~”式词语,并能拓展组词,学会恰当应用,巧妙地突破了词语训练的难点。
三、围绕“所做”,体会动词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理解:掰、扛。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教师导学:哇,这一路上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还等什么呢!我们赶快一起出发吧!看,玉米地到了!(课件出示)咦,画上怎么没画小猴子呢!是这样的,课文中写小猴子来到玉米地这部分没有配插图,请小朋友们帮忙想想,这幅图上该画一只怎样的小猴子呢?还是先读读这部分故事是怎么写的吧!
2.你会画一只什么样的猴子?(提示:表情、动作。)随机学习:掰、扛。(指导书写:掰。)
3.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学习第二至四自然段,理解并积累“摘、捧、抱、扔、追”。
1.自由读,找一找小猴子的动作,并圈一圈。
教师导学:小猴子继续走啊走,来到桃树下,走过西瓜地,还看见了一只小兔子,在这些地方小猴子又是怎么做的呢?我们去读读写这部分的课文吧!拿起笔,边读边圈一圈像这样写小猴子动作的词语。
2.教师故意打乱顺序贴动词。
3.学生评价,并谈理解。
讨论要点:
(1)区别:捧、抱。(指两名学生表演“捧”和“抱”。)
(2)理解“摘”可以跟“桃子”“西瓜”搭配,但不能跟“玉米”搭配。
(3)扔:应该扔了三样东西。老师把这些动作都拿掉了。(正是所有的东西都被扔了,兔子又没追上,小猴子才会两手空空回家去。趁机将另一只垂头丧气的猴子贴图贴上去。)
4.指导朗读。
(1)“他看见玉米结得又大又多,非常高兴,就掰了一个,扛着往前走。”(示范:表现出很得意的样子)
(2)“他看见满树的桃子又大又红,非常高兴,就扔了玉米,去摘桃子。”你们有没有想到他会把玉米扔了?(指导:觉得猴子可笑的口气。)
(3)“他看见满地的西瓜又大又圆,非常高兴,就扔了桃子,去摘西瓜。”(读出觉得猴子更可笑的口气,语气加重。)
谁来试试,指名读。
(4)“他看见一只小兔子蹦蹦跳跳的,真可爱,就扔了西瓜,去追小兔子。”(觉得小猴子真不像话,用批评小猴子的语气读。)
(5)“小猴子只好空着手回家去。”(要读出小猴子灰溜溜的、失望的神情。)
(6)指名读、齐读、练习有表情地朗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通过联想和朗读,感悟小猴子见异思迁的特点。此环节积累了关于小猴子的动作的词语,同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加深了对小猴子性格特点的理解。
四、想象创造,续编故事
1.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猴妈妈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猴妈妈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⑤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他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
2.同桌复述;连贯复述;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故事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为故事续编一个结尾,并用自己的话完整复述故事,从而培养学生想象与创造的能力,启发学生从小猴子身上懂得做事要一心一意的道理。
五、布置作业,拓展复述
1.搜集其他提手旁的汉字,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根据故事先后顺序,把故事完整地复述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复述课文的内容,深化所学的故事情节,升华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2
《要下雨了》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和6个词语,认识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读好对话,特别是指导读好带有疑问语气、感叹语气的句子。
2、掌握生字的读音和字形,结合词语理解字义,结合句子理解生词的意思。
课前准备 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1、生字生词卡片、课件。
2、请学生了解能预测天气变化的自然现象。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指名读题目:
“要下雨了”是什么意思呢?
(就是要快下雨了。马上要下雨了。)
2、“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有什么不一样啊?
动动脑筋看。
3、《要下雨了》这篇课文可能会讲些什么?
(可能会讲一些快要下雨的事。可能会讲下雨之前有些什么情况。)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听课文录音,注意良好听读习惯的培养。
(我们先听听这个有趣的童话故事吧,坐端正,仔细看,认真听,看谁的耳朵灵)
听了录音你知道了些什么?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2、学生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生字多读几遍,标出共有几个自然段。
3、检查读书情况:
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谁勇敢的起来认这些生字朋友?
抽生认,正音,全班跟认,齐认。
我考考你们带有这些字的词语会认吗?出示:
“山坡、割草、很闷、伸腰、大声喊”等词语。
⑴ 指名读。
⑵ 开火车读。
⑶ 打乱顺序分组读。
⑷ 齐读。
4、记忆生字:
学生交流记字的方法。
三、再读课文,师生互议
1、学生自由读课文:
要求读正确、流利,想一想哪些地方不好读,可以作个小记号,过会提出来。
2、你觉得哪些句子不好读,提出来大家帮助你?
3、解决了有难度的句子,请你们四人小组一起大声的,自信的读一遍课文。
4、哪些同学想来展示你的朗读本领?抽几名同学来读。
四、指导书写“吗”“吧”等6个生字
1、出示带生字的句子,学生试读:
⑴ 我们一起玩吧!
⑵ 你写作业了吗?
⑶ 今天天气很好。要下雨了教学设计
小结:有了这些语气助词的帮助,我们才能把课文读得那么美。
2、句子里的“吧”“吗”“很”是本课的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巩固发音。
3、学生口头组词,理解字义。
4、全班交流,掌握结构。
(只有“虫”是独体字,另外5个字是左右结构)
5、教师范写,生描写,说笔顺。
6、展示学生写的字,评议。
第二课时
一、启发谈话,激趣揭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白兔吗?今天课堂上来了一只可爱的小白兔,你们想看看吗?
1、出示课件,内容:
小白兔挎着篮子往家跑。
咦,他怎么跑得那么着急呀?知道为什么吗?
(半信半疑)真的要下雨了吗?请接着看。
2、出示课件,内容:
在一阵轰隆隆的雷声后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惊奇)小白兔是怎么知道要下雨了呢?你们想知道吗?那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找答案吧!
齐读课题。
二、复习生字,整体感知
1、你们能帮小兔子找到萝卜吗?
(复习生字,把生字和拼音萝卜连起来)
2、小兔子在路上遇到了一些词语朋友,谁来读?
3、生字词语都认得很棒,小兔子最喜欢你们这样能干的孩子了,那么课文能读好吗。请同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可以一人一段接读,加动作读,分角色读,齐读,看看小白兔遇到了哪些好朋友,做上记号。
同学们汇报交流:
小白兔遇到了哪些好朋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
(教师板书: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
三、由扶到放,学习课文
1、指导学习一至三段:
⑴ 小白兔看到哪些现象?听到它们说了什么,它都干了什么?按照顺序,我们先学第一段,第一段有两句话,自由读这两句话,看都说了些什么?同桌在下面说一说
谁愿意给大家讲一讲?理解“天气很闷”。
(下雨前空气不流动,让人心烦)
生字“弯、直”,通过做动作理解词义。
(谁来做做弯腰的动作?直起身子的动作,大家做一做。)
⑵ 正在这时,小白兔看见了谁?小白兔怎么对小燕子说的?
(抽读)
⑶ 出示小白兔的话:
同学们,现在你们都是小白兔,小燕子从你们头上飞过,快喊!
(生喊)
小燕子飞得很低,小白兔很奇怪,大声喊要读高一点,再试试。看这句话后面是个问号,怎么读?
(生答要读出问的语气)
对,不光要读出大声喊的语气,还要读出奇怪、疑问的语气,比比看谁读得好,齐读。
⑷ 小白兔是这样问小燕子的,小燕子又是怎么回答的呢?老师找同学读第三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小燕子为什么飞得低。
引导学生看动画一:
听了小燕子的话,你们明白了什么?
(根据回答理解空气潮湿,小水珠沾在了虫子的翅膀上,小燕子低飞捉虫子。)
虫子的翅膀可比鸟的翅膀小多了,薄多了,就像透明的纱一样,沾上了小水珠,就像人背上了铅球一样沉重,自然就飞不高了。那小燕子飞不高是为了……
教师板书:
捉虫子。
这是小燕子在捉虫子时跟小白兔说的。(出示三句话)注意带“!”的句子要读出感叹的语气。一起来读一下。
下面,谁能用“因为……所以……”说一说这段内容。
⑸ 男女分角色读对话。
2、学习四至六段:
⑴ 听到燕子的话,小白兔是怎么想的?第四段有一句话读一下。
出示“是要下雨了吗?”请学生读。
注意,这句话后用了“?”怎样读?齐读。
再仔细观察一下,老师把“吗”去掉,“?”改为“。”读一读这两句话,意思一样吗?谁来讲一讲?第二句话是肯定的。第一句话,小白兔相信不相信小燕子的话?
(不)齐读。
⑵ 正在小白兔疑惑的时候,它来到池塘边遇见了谁?
看动画二,小鱼确确实实都游到了水面上来。下面,同桌一个当小鱼,一个当小白兔,练习一问一答。
⑶ 练习得很认真!老师检查一下同学们读的怎么样?谁来读小白兔的话?大家听他读的怎么样?
同学们,看这句话后面有“呀” 和“?”,注意怎样读,大家齐读。
指名读小鱼的话,注意“小白兔你快回家吧!”的“吧”,读出了小鱼对小白兔的关心。还有一个词,“闷得很”和前面的“天气很闷”意思一样吗?
⑷ 下面我们都来当小鱼,现在,比刚才还闷,不但空气闷,而且水里也闷,我们都到水面上透透气。(集体表演)现在有什么感受?
小鱼为什么游上水面?自己用“因为……所以……”的话说一说。
板书:
透透气。
⑸ 男生读小白兔的话,女生读小鱼的话,找一名同学读叙述的话。
3、学习七到九段:
⑴ 看见燕子低飞、小鱼游出水面,听了燕子和小鱼的话,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大家读读下面几段课文就知道了。
⑵ 哪句话告诉我们小白兔真的相信了?
齐读。
小白兔看到燕子低飞、鱼游出水面,又听了他们说的话,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这里的“连忙”可以换成什么词?
(立刻、马上、赶紧)
换成这些词读读。
⑶ 正当小白兔挎着篮子往家跑时,它看见了谁?
看动画三,路边有很多蚂蚁,书上怎么说的?(一大群),它们在干什么?小白兔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现在,你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蚂蚁吧!
说得多好啊,把看到的和听到的事情转诉给别人,就叫做“消息”。
齐读(消息)。
⑷ 听到小白兔的话,蚂蚁是怎么说的呢?齐读。这句话后面也是有“呢”和“!”怎样读?
读“是”的时候语气要重些,蚂蚁知道要下雨了,很肯定,齐读。
板书:
搬东西。
⑸ 小白兔听到蚂蚁的话怎么做的?老师当妈妈,你们读小白兔的话,看到了妈妈,快喊啦。
⑹ 正在小白兔喊的时候,怎么了?齐读第9自然段。看来,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4、创设情境,扮演角色:
让学生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总结全文,拓展思维
1、看黑板:
说一说小白兔怎么知道要下雨了?
2、除了课文讲的,还有哪些动物下雨前和平时有不同的现象?
(蛇过马路,晴蜓低飞)
练习分角色朗读全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3
《动物王国开大会》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乐趣。”这是低年级阅读的要求。因此,本课教学设计根据儿童的特点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自读自悟,力求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发现,以读促进理解。根据童话故事的特点,借助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以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读童话——品童话——演童话——讲童话中感悟语言的魅力,了解讲话的要领,明确发布通知时要说清时间、地点等要素。
课前准备:
1.(1)课文相关动物、事物图片。(教师)
(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教师)
2.制作本课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1.谈话:同学们,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好多朋友,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动物图片,看图片说动物。(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引问:这些朋友都是——动物。听说,动物王国要开大会,你们想参加吗?让我们一起学习这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引问:你们想知道什么?(预设:谁要开大会?在哪里开大会?什么时间开大会?)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利用多媒体出示动物的图片,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读课题让学生质疑,不仅能点燃思维的火花,还便于激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欲望。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明确要求,自主读文。
(1)第一遍读课文,要求:标出小节,圈出生字,画出新词。
(2)第二遍读课文,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②有困难的地方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3)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认字。(读拼音、问同桌、查字表、猜一猜等。)
2.检查反馈:
(1)生字:
教师引学:同学们读得好认真,现在生字宝宝要来考考大家有没有把它们的名字记住。(教师出示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教师相机正音。)
点拨:“注、舌、准”是翘舌音;“熊、遍、脸”是三拼音。
预设:
①学习“虎”字:出示“虎”字的字理演变图;用“虎”扩词。
②学习“熊”字:部件组合记忆生字;用“熊”组词、造句。
③学习“物”字:认识新部首“牛字旁”;说说记字好方法。
④运用已经学过的识字方法不拘形式地学习其他生字。教师相机点拨识字方法,并正音正字。
(2)新词:
导学:同学们可真了不起,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么多生字宝宝。你们看词语宝宝也急着出来要和你们交朋友呢。自己试试,看记住它们了吗?
多媒体出示带生字的词语: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①学生自由认读;②由学生当小老师领读;③抽读正音、齐读;④选择喜欢的词语说话。)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因此,此环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通过多种学习活动,学习生字词,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整体感知,梳理内容
1.教师引学:现在请你再读课文,看看是不是比刚才读得更正确、更流利。
2.指名分段接读课文,思考:文中出现了哪些动物?谁在发布通知?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
(1)画出文中出现的动物名字。(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2)同桌交流。(狗熊在发通知,请大家来开大会;一共发布了四次通知。)
(3)师生交流,教师相机拿着动物图片贴在黑板上。(老虎贴在最上面,狗熊贴在老虎下面,其他动物贴在狗熊下面,形成金字塔形状。)
3.教师引学:你能根据黑板上动物的名字,结合课文中的插图,简单说说故事的经过吗?(1)小组尝试说故事;(2)推选代表到黑板前汇报。
设计意图: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有助于他们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给学生提出阅读要求,让他们边读书边思考,结合板书和插图,教会学生读书,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四、指导写字,培养习惯
1.自主观察写字表中的生字,用笔描出每个字的主笔画,和同桌说说写每个字时分别要注意什么。
2. 师生共同书写“要、百、舌”。
(1)引问:这三个字的主笔画各是哪一笔?写时应注意什么?(预设:都是横,注意写得又平又长。)
(2)教师范写,学生观察后再书写对照。
3. 学生自主书写“连、还、点”。
(1)学写“辶”。(三笔组成,点、横折折撇、捺。注意第三笔是平捺。)
(2)自主书写“连”和“还”,注意笔顺和结构。写后与同桌交流,赏析。
(3)独立书写“点”字。注意四点底的第一笔是左点。
4.小组评出写字之星,看所写的字,也要看写字的姿势。
设计意图:书写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能力。写字教学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有意识地在低年级培养学生自主观察与书写的能力,塑造良好的写字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五、课堂延伸,引领学习
1.利用字卡巩固生字,和同学做认字活动游戏。
2.熟读课文,和你的伙伴分角色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课堂只是学生学习的场所之一,语文教学更应该是一种引领和延伸。通过多种渠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总体感知
复习生字,多媒体出示本课生词,学生开火车认读:动物、狗熊、老虎、一百遍、鬼脸、通知、注意、舌头、准时、第二天、大灰狼、梅花鹿。(将动物名称用红色突出。)
(1)找出这些词语中含有的动物名称,并尝试讲讲这个童话故事。
(2)学生活动:请你边贴词卡,边讲故事。(指一名学生把故事中的动物名称按照出场顺序贴在黑板上。)
老虎——狗熊——狐狸——大灰狼——梅花鹿
设计意图:检测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巩固所学的字词,同时从整体上理清故事情节,为深入学习奠定基础。
二、围绕插图,品读课文
1.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一,引问:图上画了什么?它们在说什么呢?学习第1~4自然段。
(1)教师引学:自由读课文第1~4自然段,请你用浪线画出狗熊说的话,用横线画出狐狸说的话。再和同桌分角色读一读。
(2)出示狗熊和狐狸说的话。(指导朗读,读出狗熊的憨厚和可爱,狐狸的语重心长。)
(3)教师引问:狗熊说的话有什么问题?狐狸说的有道理吗?(狗熊发布通知时没说时间,狐狸提醒了他。)
2.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二,引问:图上画了谁?猜一猜,狗熊这次能把通知说清楚吗?学习第5~10自然段。
(1)指名分角色朗读第5~10自然段,找出狗熊和大灰狼说的话。
(2)教师导学:和同桌交流一下,这次狗熊的通知说清楚没?动物大会能开成吗?大灰狼说的话对吗?(狗熊没说清楚具体时间,动物大会还是开不成,大灰狼说得有道理。)
(3)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你想对狗熊说些什么?
3.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三、四,教师引言:狗熊再次请示“森林之王”老虎,这次发布通知后又遇到了梅花鹿,小朋友们猜猜梅花鹿会对狗熊说些什么。学习第11~16自然段。
(1)同桌轮读第11~16自然段,思考这次的问题出在哪里。(这次狗熊没说清楚地点。)
(2)多媒体出示狗熊说的话,引问:你能帮助狗熊把通知说清楚吗?(学生自主帮助狗熊加上一个表示地点的词语,如:森林公园、森林广场、狗熊家门前等。)
4.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五,引问:你能用一句话说说图上画了什么吗?动物王国的大会开成了吗?学习第17~18自然段。
(1)齐读第17~18自然段,你找到狗熊这次发布的通知了吗?算上这一次,狗熊一共发布了几次通知?(四次。)
(2)多媒体对比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指学生读第四次通知,引问:这一次的通知狗熊说了哪些信息?教师相机板书:时间、地点、人物、事件。
设计意图:围绕插图将故事分为四个层次进行有序阅读,便于学生把握文章结构,理清脉络。重点针对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展开阅读与交流活动,使学生自主发现在转达通知时应注意的要点,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习得表达的方法。
三、围绕“通知”,训练语言
1.多媒体同时出示狗熊发布的四次通知和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话。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读出每种动物不同的语气。
2.出示学习卡,补充通知,集体展示。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4
《彩虹》
设计说明
本篇课文富有童真童趣,能够引发学生产生联想。教学中,教师应以朗读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读中感悟,合作交流,创造性地学习。紧紧围绕学习生字、积累语言展开语文学习活动。充分与文本对话,在潜移默化中感悟“我”的懂事。同时鼓励学生尝试仿写,使他们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1)课文相关图片。(2)重点句段教学辅助课件。
2.学生准备:制作本课字卡。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激趣。
课件出示:“雨过天晴挂天上,身材细弯像座桥,让我仔细数一数,七种颜色真漂亮。”孩子们,猜猜看,它是谁?(彩虹)
2.揭题:今天,我们认识的新朋友就是彩虹。(板书:彩虹)
3.(课件出示漂亮的彩虹)导学:大家想和彩虹交朋友吗?那就和它打个招呼吧!(学生齐读课题)
4.学习“虹”字。
(1)指生领读。
(2)引导学生多种方法识记“虹”字。
预设:
加一加:虫+工=虹
换一换:江—氵+虫=虹
5.导入:多么漂亮的彩虹啊!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分享《彩虹》的故事。
设计意图:有趣的谜语把学生带入情境,拉近了学生与彩虹的距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为新课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二、读文识字
1.朗读全文。
(1)导学:第一遍读课文,你会给自己提什么要求?
(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指导学生初读课文的方法:
①一边读一边圈画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②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
2.学生按学习要求自由读课文,自学生字词。教师巡视指导。
3.小组交流识字情况:你们和生字宝宝交上朋友了吗?和小组同学交流交流。
4.检查自学效果,指导学生自主识字。
(1)这些生字宝宝你们认识吗?谁来和它们打个招呼?(指名读,开火车读,教师相机指导正音:“照”是翘舌音;“座、洒”是平舌音;“座、浇、千”是三拼音节。)
(2)你记住这些生字宝宝的样子了吗?谁来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如:广+坐=座,合+手=拿,扌+ 是=提,扌+兆=挑,酒-一=洒。相机指导认识新偏旁“衤”。)
5.巩固识字:老师选一名学生读生字,其他学生在自己的字卡中找出生字,看谁找得又快又对。
6.指导学生读通课文。
(1)现在生字宝宝又回到课文里,看你们能不能认识它们,请大家合作,互相帮助,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指小组读课文,相机指导“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xìnɡ。
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此环节老师对生字的教学非常扎实,在读准字音、识记字形等方面花了很多时间,并且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读课文的方式巩固识记,从而让学生牢固地掌握本课生字。
三、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课文,引导学生思考“我”想怎么做,希望谁高兴呢?
2.学生自由交流。
预设:
生1:“我”想用浇花的水壶在彩虹上下雨,爸爸就不用再挑水浇田。“我”希望爸爸高兴。
生2:“我”想拿梳头用的镜子走到桥上,多一个月亮照着妈妈梳头。“我”希望妈妈高兴。
生3:“我”想把哥哥的秋千挂在彩虹上荡来荡去,花裙子变成彩云飘来飘去。“我”希望哥哥高兴。
…………
3.小结:文中的“我”充满童真童趣,想为爸爸减负担,想帮妈妈变漂亮,想让哥哥更开心,真是一个可爱的小姑娘。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初步感知了课文内容,同时也为精读做了铺垫。在此过程中也培养了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的能力。
四、书写生字
1.课件出示“着、那、到”,重点指导这三个字的书写。
(1)教师边范写边指导。重点指导“着”的第六笔是“丿”,下面是“目”;“那”的右耳刀是悬针竖,弯钩大;“到”的左下部是“”。
(2)学生在田字格中描红、临写。
(3)投影学生的字进行评议。
(4)学生仔细修改。
2.学生描红、书写其他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3.选择学生中写得好的字,投影出示。请该学生介绍一下他是怎么写这个字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书写生字中体会汉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律,使学生感受发现的喜悦,培养了写字兴趣,提高了书写能力。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导言: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和彩虹交上了朋友。请看屏幕:这些词语你会读吗?开火车读带有生字的词语,并选择一个喜欢的词语造句。
2.音乐开始,教师绘声绘色地描述,播放幻灯片。“浮云开合晚风轻,白鸟飞边落照明。一曲彩虹横界断,南山雷雨北山晴。”瞧,一场小雨过后,一个可爱的小女孩朝着彩虹笑盈盈地走来。
设计意图:组织学生朗读词语并造句,将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借助音乐渲染和老师富有感情的语句,使学生尽快进入情境中,为学习本课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精读感悟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导言: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有滋有味地读读课文,自由读第一自然段,看看你读懂了什么。
2.学生自学第一自然段。
3.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量词:座。
①看图出示:一座美丽的桥。指生读。
②你还知道“一座什么”?
(3)如果在你面前有这样一座美丽的桥,你最想上去干什么?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导学:多么美丽的桥啊!文中的“我”想做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用“____”画出描写“我”想怎么做的句子,用“ ”画出“我”为什么要这样做的句子。画完后,自己轻声读一读。画得快的同学可以多读几遍,之后我们一起来交流。
2.学生按要求自学第二自然段。
3.小组内交流。
4.汇报交流。
(1)指生读第二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初步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爸爸,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指导学生用“高兴”说话。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4)学法回顾。
导学: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刚才是怎么学习第二自然段的?
归纳:先带着问题读第二自然段,然后按要求勾画。画完后自己轻声读读,然后小组交流。请同学们按着这种学习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比一比谁学得认真。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1.学生按要求自学。
2.小组内交流。
3.汇报交流。
交流第三自然段。
(1)指生读第三自然段并汇报。
(2)其他学生补充。
(3)教师相机指导: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理解“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这句话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③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妈妈,你高兴吗?为什么?
④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交流第四自然段。
①指导学生读好第一句话和第二句话。(注意指导读好长句的断句,读好问句。)
②学习词语“荡来荡去”。
指生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
③理解“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个句子的意思。(指导学生感知反问句。)
④如果你是小女孩的哥哥,你高兴吗?为什么?
⑤多种形式指导朗读。
设计意图:课文第二至四自然段分别写了小女孩想帮助爸爸、妈妈和哥哥做什么和为什么这样做,构段形式相同。教学中重点指导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然后用相同方法学习第三、四自然段。以读促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
三、仿写练习
1.导言:多么可爱的小女孩啊!让我们有滋有味地再来读读这篇小文章吧!
2.导学:仔细读读课文的第二至四自然段,你发现了什么?能仿照其中一个自然段,说一说如果有这样一座桥在你面前时你想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
3.自己想一想,然后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4.汇报交流。
5.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好反问句。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因此,在学习完文章后,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尝试仿写,从而培养学生想象力与创造能力,启发学生从小女孩身上懂得要学会体贴他人,关心他人,做一个懂事的孩子。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搜集“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做一做这样的动作。
2.把课文读给爸爸妈妈听。
设计意图:让学生养成积累、阅读的好习惯;通过给家人读课文,内化所学,升华对内容的理解。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5
《端午粽》
设计说明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其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会用恰当的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因此,本文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等手段,让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从读入手,在读中感悟,在读中识字,在读中与生活实际相融合。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预习生字,做字卡。(学生)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多媒体课件播放视频,展示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活动。
(1)师生共同欣赏视频,感受端午节的节日气氛。
(2)导问:说一说在端午节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里,人们都会做什么。
预设1:我们家人会煮美味香甜的粽子吃。
预设2:我们家人会起早去山上采艾蒿叶、挂香囊。
预设3:还有一些地方举办端午节赛龙舟活动……
(3)教师追问:端午节,家家户户都有包粽子的习俗。孩子们,你们喜欢吃粽子吗?和大家说一说,你都吃过哪些味道的粽子?
预设:水果粽、豆沙粽、红枣粽、肉粽……
2.走入情境,揭示课题。
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粽子,想必同学们一定都很喜欢吃粽子,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端午粽》,来共同品味一下课文中的粽子是什么味道的。
设计意图:端午粽对孩子们来说并不陌生,上课伊始,创设浓厚的节日气氛,引导学生从实际的生活体验中出发,谈一谈自己对端午粽的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导入法,更能激发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词
1.自由朗读课文。
(1)教师提出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2)学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读,教师巡视学情,及时纠正字音。
2.学生认读生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圈画出本课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复拼读圈画的生字;认识新偏旁“立”“米”。
(3)同桌相互检查,当小老师纠正对方读得不准确的字音,并说说自己是怎么记忆这些生字的。
3. 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词。
(1)游戏环节:我是读词王。
(2)多媒体课件出示生词:端午节、粽子、总是、糯米、中间、十分、鲜肉、带回去、知道、据说、纪念。
(3)以小组为单位,抢读生词,读正确的小组得到词卡,并且领读,得到词卡最多的小组获胜。
(4)齐读课文,注意生词在课文中的读音。
设计意图: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喜欢的学习方式就是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本环节通过初读课文,感受课文大意,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通顺每一句话,增强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设计游戏环节,巧妙地将学生带到主动学习的氛围中,培养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
三、再读课文,练习书写
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2.指名学生逐段汇报朗读,把句子读通顺。
3.教师指导学生多种方法朗读。
(1)课件出示朗读要求。
①说一说课文共由几个自然段组成。
②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读给同桌听。
(2)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3)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长的句子画出停顿。
4.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叶。
(1)课件出示:箬竹叶的图片。
(2)学生观察图片,从颜色、形状上来描述箬竹叶的样子。
(3)多媒体课件出示生字——叶,看图学习生字。
(4)师生共同书写生字,比一比谁写得工整、漂亮。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真。
(1)观察生字结构,总结书写规律,学习书写。
(2)巧记生字:笔画中横最多,中间三横才封口。
6.研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1)教师提出问题:外婆包的粽子花样很多,结合课文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有哪些种类。
(2)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预设:外婆包的粽子有:红枣粽、红豆粽、鲜肉粽。
7.教师指导学生书写生字——豆。
(1)图文演示法,理解字义。
(2)书写方法:上横短,下横长,中间一口要扁些。
设计意图:本环节运用了多种方法阅读课文:自由朗读、创设问题情境朗读、合作读等。识字教学与阅读相结合,体会汉字在文中所表述的含义。
四、总结全文,布置作业
1.指导回顾:这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认识了哪些生字宝宝?
2.合作交流,向同桌展示自己写得最好的生字。
3.作业布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梳理课文内容,培养学生总结能力;作业布置,通过朗读感受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再现情境
1.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字词,这节课我们先来做一个小游戏:找动物。以小组为单位读词语,看看哪个小组读得准确。
(1)多媒体出示小动物的图片:熊猫、山羊、兔子……
(2)小组派代表选择喜欢的小动物,每个动物后面隐藏一个本课的词语,小组同学认读词语,获胜小组得到相应的小动物图片。
2.师生共同齐读课文。
设计意图:汉字的学习是反复而又长期的过程,用游戏的方式增加汉字与学生见面的机会,在复习中巩固、加深学生对新学字的印象。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识字的效率,又延续了上节课的教学情境,便于本节课教学活动的开展。
二、诵读课文,品味内容
1. 抓住重点语句,指导朗读。
(1)品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教师提出问题:结合第二自然段内容说一说。外婆包的粽子是什么样的。
(3)学生带着问题自由朗读课文。
(4)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预设: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5)词语填空读课文。
①课件出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粽子是用________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________糯米,中间有一颗________枣。
预设: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
②教师追问:为什么用“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而不用“青的”“白的”“红的”?
③课件出示两个句子,朗读比较有什么不同。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粽子是用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的枣。
④指导朗读:这样AAB式的重叠词更能体现出粽子的特点,各种颜色相间,色香味美。朗读时仿佛让人品尝到了香甜的味道。
⑤学生汇报朗读第二自然段。
2.品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课件出示:依据课文内容,说一说,端午节为什么会有吃粽子的习俗?
预设:①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②指名学生汇报诗人屈原的历史事迹。
③教师总结屈原的人物事迹,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三、指导观察,正确书写
1.创设情境,出示生字。
(1)老师今天带来了几个美味香甜的粽子,同学们想不想吃?
(2)课件出示:写有生字的粽子图片。
(3)导学:你们认识它们吗?我们来学写这几个生字,写得好的同学会得到香甜美味的粽子。
2.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生字——午。
(1)观察生字外形,注意书写时悬针竖不出头。
(2)学生描红书写,在本子上写两个。
(3)同桌之间展示,同桌互评。
3.教师指导学习生字——节。
(1)观察生字结构,教师在黑板上范写,学生练写。
(2)引导学生说一说了解了哪些中国传统节日。
预设:中秋节、重阳节、春节……
(3)通过对节日的阐述,给“节”字进行扩词训练。
4.指导学生书写生字——米。
(1)导学:我们“品尝”了香甜的糯米粽,一起来认识糯米的“米”字。
(2)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
(3)学生根据汉字“米”的字形演变过程,理解字义。
5.教师指导学习生字——分。
(1)反义词对对碰理解字义:“合”的反义词是“分”。
(2)书写要领:上面八字要延展,下面是“刀”不是“力”。
(3)师生讲评,展示学生作品,互相评价,激励进步。
四、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1.引导学生说一说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2.教师总结:每年端午节我们都会吃粽子,今天通过学习《端午粽》,我们不仅“品尝”了美味香甜的端午粽,还知道了端午节的由来。每当我们吃美味香甜的粽子时,不要忘记缅怀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设计意图:本环节教学是对本节课重点知识的回顾,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总结,使学生对端午粽有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对端午节这个民族节日有更深的了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