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语文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及答案

2023-08-07 19:00:24 高考在线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语文》模拟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1.阅读下列教学论文(节选),按照要求回答问题。

一直以来,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在很多教师的头脑中根深蒂固,一些教师不愿改进,以维护所谓的“师道”;又因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法操作简单,利用范围广,便于管理,所以很多教师采用;一些教师想变却又不敢变,怕学生捣乱,影响课堂纪律,怕学生思维活跃,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还有一些教师认为多提问学生便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法,未从根本上认识到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这些想法都阻碍了教学方法的改进,学生的思维没有被充分应用,学生只被动地接收教师的灌输,致使学习的积极性、合作性、主动性、创造性等未被合理地调动起来,更谈不上激活与发展,从而影响教学成绩,更谈不上素质教育。所以,要从根本上转变长期以来教学法过程中教师为主体,学生围着教师转的观念,真正引导学生主动学,让学生成为教学中真正的主体,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对上述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文教学要时刻牢记教师的主体与指导地位。

B.语文教学要创设教学情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C.在课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质疑。

D.教师要切实理解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

11.【答案】A。解析: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组织者。故本题选择A选项。

12.在校本课程“名著阅读”的主题活动中,老师提到莎士比亚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戏剧,其中一篇讲述的是一个人文主义的知识分子的典型,在为父报仇过程中开始犹豫不决后来果断处事的故事。这篇戏剧是( )。

A.《麦克白》 B.《李尔王》 C.《哈姆雷特》 D.《无事生非》

12.【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外国名著情节的识记。《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讲述的是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就读时突然接到父亲的死讯,回国奔丧时接连遇到了叔父克劳迪斯即位和叔父与母亲乔特鲁德在父亲葬礼后一个月匆忙结婚的一连串事变,最后从他父亲的鬼魂那里得知事情的真相,替父报仇的故事。故本题选择C选项。

13.在讲解关汉卿《窦娥冤》时,一位学生介绍关汉卿为“元曲四大家之一”,下列人物不属于“元曲四大家”的是( )。

A.白朴 B.郑光祖 C.马致远 D.冯梦龙

13.【答案】D。解析:“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故本题选择D项。

14.老师在课堂上设定一个主题,将学生分成小组,由学生小组进行系统研究,老师在这个过程中给予指导。根据课程的设置,这节课属于( )。

A.地方课程 B.活动课程 C.选修课程 D.研究性课程

14.【答案】D。解析:本题课用排除法得出答案。A项,地方课程是相对校本课程和国家课程说的,主要是主体的差别,和题干表述无关,可排除;B项,是根据课程的内容属性,将课程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其中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与题干不符,可排除;C项,选修课程是相对必修课程说的,是按照课程实施要求分的,所以也可以排除。故本题答案选D。

15.在必修二的梳理与探究中提到成语的学习,教师出示一道练习题,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次为期三个月的集中整治渣土车违法行为的攻坚战,目标任务明确,成绩可圈可点,群众满意度较高,这就为继续开展整治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B.艺术培训是提高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艺术培训市场鱼龙混杂,培训质量良莠不齐,培训师资滥竽充数,让家长和学生无所适从。

C.近期举办的“守法、维权”案例图片展,展示了社区居民“小事讲风格、大事讲法律”的维权实践,活动旨在引导人们走出片面强调息事宁人的维权误区。

D.在课堂上,为什么有的教师教学贫乏无味,有的教师却能左右逢源呢?原因之一就在于,作为教师你有一杯水,还是有一桶水,抑或有一条源源不断的溪流。

15.【答案】B。解析:A项,可圈可点:原指文章中有精妙的句子,值得欣赏,值得赞美。现使用范围扩大,可形容或称赞一切出色、精彩的事物;B项,良莠不齐:指好人坏人都有。使用对象是“人”而不能是“培训质量”;C项,息事宁人:原指不生事,不骚扰百姓。后指调节纠纷,使事情平息下来,使人们平安相处;D项,左右逢源取得意思是做事非常顺利,得心应手。故本题答案选B。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中教师观的备考指导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发展教育,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先导性的作用。所以教育必须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在考试中此条内涵更多是以单选题的形式出题。例如题干中提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体现的是素质教育的哪条内涵?或者这样问:“为什么要先发展教育,教育为什么要先行?”考查的都是此知识点。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素质教育倡导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强调在教育中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而不是只注重一部分人,更不是只注重少数人的发展。我们强调的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教育,而不是挑选适合教育的儿童。”因此:

(1)素质教育要求普遍提高教育质量,逐步缩小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经济发达地区学校与经济落后地区学校的差别,使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儿童都享受平等的教育;

(2)素质教育要求全体适龄儿童都入学接受现代学校教育,防止因各种原因造成的学生流失,更反对以学生智力、成绩、行为不良为借口强 迫学生退学,以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

(3)素质教育要求普遍提高学生素质,为每一个学生都成为合格的、现代的公民奠定基础。

因此,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也是全面发展与因材施教相统一的教育。在材料中教师总是有这样的表现:按成绩给学生排座——好同学坐前面,后进生坐后面或者在日常工作总教师忽视后进生,只关注班级中的优秀学生等此类表现,都说明材料中的教师没有公平对待所有学生,有失平等,违背了素质教育的此项内涵。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现代化大生产需要全面发展的新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的有机结合,来实现学生的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要求教师在教育学生时要注意各个方面的均衡发展,而不是只重视培养一个方面。例如在材料题中总是出现教师占用学生的体育课、美术课等课程的时间去补习三大主科的知识的现象,这样的做法就是违背了全面发展的内涵。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人与人之间在基本素质大体相同的基础上,每个人由于先天禀赋、环境影响、接受教育的内化过程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存在多样的个性,我们把人的个性看作是人性在个体上的反映,是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在重视人的全面发展以外,也应当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两者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关系。

素质教育是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教育。它在承认人与人在个性上存在差异的基础上,从差异出发,以人的个性发展为目标,实质上是一种个性发展的教育。所以在日常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关于每一位学生的不同,例如他们不同的想法、做法,对于学生的差异能够积极关注,做到因材施教。

5.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创新能力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新一代人才,是素质教育的时代特征。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教育对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

(1)创新能力不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

(2)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相辅相承;

(3)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现代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根本区别所在。

教师资格考试解读

一、考试类别和方式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是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建立统一的考试标准,地方各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全国统一考试,属于水平性测试,考生达到基本的水平要求即可获得通过。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中等职业学校文化课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者参加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各科目采取纸笔考试。笔试各科成绩合格者(每科达到70分),方可参加面试。

二、报考条件及对象

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制度;无犯罪记录,且具备《教师法》规定的相应学历条件,并应符合本省确定并公布的学历要求。应届在校生报考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提供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

通过教师资格考试,使具备教师职业基本素养、道德、教育教学能力以及对教学事业充满热情的人员获得教师资格。

三、考试标准及考试科目

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制定并颁布全国的统一的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初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考试标准。统一的考试标准规定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基本要求,是确定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的依据。

1.幼儿园笔试科目:综合素质、保教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2.小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3.初、高级中学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4.中职文化课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面试科目:教育教学实践能力

5.中职专业课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由试点省份自行组织;面试科目:试点省自行组织

6.中职实习指导教师笔试科目:综合素质、教育知识与能力、科目三由试点省份自行组织;面试科目:试点省自行组织

四、命题原则及题型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命题依据考试标准和考试大纲,主要从教师职业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心理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命题。题型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其中,客观题指的是选择题;主观题包括简答题、论述题、解答题、材料分析题、课例点评题、诊断题、辨析题、教学设计题、活动设计题。

五、考试时间及方式

教师资格考试每年考试日期由教育部公布,需及时关注中国教育考试网官网查看每次具体日期。如无特殊情况,上半年教师资格—1月初笔试报名、3月初笔试考试、4月中面试报名、5月下旬;下半年教师资格—9月初笔试报名、11月初笔试考试、12月中旬面试报名、下一年的1月初面试考试。考生可在报名期间登录教育部考试中心网站,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项目主页,按照栏目指引进行网上报名。

省级教育考试机构负责考生网上报名、缴费,审查和确认考生信息。笔试各科目均采用纸笔方式。笔试各科考试时间均为120分钟。面试采用结构化面试、情景模拟等方法,通过备课、试讲、答辩等方式进行。使用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研制的面试测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