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语文

虽有嘉肴初二下册语文教案

2023-08-16 08:11:45 高考在线

《虽有嘉肴》教案

教学目标:

1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

2.积累掌握一些文言词汇,疏通文意。

3.理解并体会本文论述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四书;大学 中庸 论语 孟子

五经:诗经 尚书 礼记 艺 春秋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

1.复习《礼记》相关知识。

“四书”为《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

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内容就出自“五经”中的《礼记?学记》

《礼记》又叫《小戴礼记》,是十三经之一,与《周礼》《仪礼》全称为三礼,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他的弟子对“经”的解说是“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的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气势磅礴、结构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精辟而深刻。

2.默读课文,画出不认识,不确定的字词。

读准字音

嘉肴(yáo) 弗食(fú)

自强(qiánɡ) 教学相长(zhǎng)

兑命(yuè) 学(xiào)学(xué)半

3.了解《礼记?学记》:

本文选自《礼记?学记》。题目是编者加的。《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的论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课文主要是谈关于“教学相长”的道理的。

4.朗读课文,并注意课文停顿及语气。

仿照示例,为课文划分朗读节奏。

示例: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出示课文停顿划分。

虽有嘉肴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单独提问学生朗读。

齐声朗读。

5.翻译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逐字翻译,划出不理解,存在问题的字句,和同桌前后左右讨论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询问老师。)

指有骨头的肉 指味美 最好的道理 好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类比论证:类比亲身学习的重要性。

所以 困惑 自我反思 自己鼓励自己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故曰:教学相长也。

道理论证:教与学的关系:教学相长

《尚书》中的一篇 表示猜测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教别人,占自己学习的一半

引用论证:进一步强调教学相长的关系。

试用自己的话翻译全文。

即使有鲜美的菜肴摆在那里,如果不吃,就不能知道它的味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最好的义理),如果不去学习,也不能知道它的美好可贵。所以深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知识的贫乏,教育别人之后才发现自己学识上的困惑。知道自己知识不够,然后才能自我反省,努力向学;知道有困惑,然后才能自我勉励,发愤图强。所以说:教与学相互发生作用,教育别人,也能增长自己的学问。《尚书?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学习的效果。”就是这个意思。

6.提问个别字句翻译,并提问特殊字词。

(1)通假字

《兑命》曰

(同“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yuè)

(2)古今异义

1) 虽有嘉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2) .不知其旨也

(古义:味美 今义:主旨)

3) .教然后知困

(古义:困惑 今义:穷苦,艰难)

4) .然后能自强也

(古义:竭力,尽力 今义:健壮的,有力的)

5) .教学相长也

(古义:促进,提高 今义:增长)

(3)一词多义

学 学学半(动词,教导)

学学半(动词,学习 )

其 不知其旨也(代词,它的 )

其此之谓乎(副词,表示推测)

是 是非君子之道 (近指代词,相当于“这”“此”)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是故”“是以”连用,相当于所以、因此等)

惟读书是务 ( 助词,用在句中,起到强调宾语的作用,不必译出)

(4)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

(“之谓”是文言文中一种比较固定的用法,是将宾语提前的倒装句,译为“说的是”。

7. 梳理文中结构

复习议论文基础知识:

(1)本文以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主。(议论文)

复习议论文相关知识:论点,论据(事实论证 道理论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 比喻论证 道理论证《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比较论证《类比论证 对比论证》)

本文论点:教学相长

论据:事实 道理

论证:比较论证(类比论证)

道理论证(道理论证 引用论证)

(2)梳理文中结构

类比论证——学习的重要性 (引论 学习态度:重视实践)

虽有嘉肴 道理论证——教学相长 (全面论述:教和学相辅相成) 引用论证——强调教学相长 (补充论述:强调教的重要作用,

提升)

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主旨归纳:

本文论述了教与学的关系问题,说明了教和学是相辅相成的,是互相促进的道理。

(3)艺术特色

1)运用类比手法

文章开头运用类比手法,以“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类比“即使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

2).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文中开头先讲学习的重要性,接着讲到教与学的关系,最后提出教学相长的结论,逻辑严密,有条有理。

8.通过学习本文你有什么收获:

要重视实践,有实践才会出真知。

(1)“教学相长”是文中表达的观点,在知道我们如何看待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效用等方面都有主要的借鉴意义。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中,才能发现自己的不足;只有在教授别人的时候,才能发现自己知识的短缺,也只有这样,才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提升。教学乡长告诉了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启发我们注意实践,吧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

9、熟读成诵(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10、拓展延伸(备用)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注:君:名词作动词,统治。念:想着。 典:主。)

译文: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总是把教育放在首要位置。《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如一地想着要以学习为主”。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啊!

11、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练习册相关内容。

《虽有嘉肴》过关检测练习

一、基础巩固

(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

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

9、教学相长也( )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三)填空。34分

1、《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

2、“四书”是指《 》《 》《 》《 》。

“五经”是指《 》《 》《 》《 》《 》。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

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

《虽有嘉肴》测试练习题

一、作品简介

本文节选自《 》,又名《 》,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 论著的选集,《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 的专著。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关系。该文中隐藏一个流传至今的成语是 。

二、课文字词句练习

1、用“/”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体会古汉语特有的韵律美。

(1)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请划三处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请划两处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嘉肴 ( )(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3.解释下列加点字词的意思。

虽有嘉肴( ) ② 弗食( ) ③不知其旨也( )

④不知其善也( ) ⑤然后能自强也( ) ⑥虽有至道( )

⑦教学相长( ) ⑧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⑨教然后知困( )

⑩然后能自反也( ) ⑾然后能自强( ) ⑿学学半( )

其此之谓乎( )

4.古今异义。

虽有佳肴 古义:( ) 今义:( )

弗食,不知其旨也 古义:( ) 今义:( )

教然后知困 古义 :( ) 今义:( )

学学半 古义:( ) 今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