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同步练习册六年级语文
2023-08-05 09:58:55湘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练习整理
2023-08-09 20:41:0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必备
2023-08-13 03:59:22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练习题总结归纳
2023-08-18 12:13:41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高中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范文10篇
2023-08-10 20:32:00建筑个人心得感想范文10篇
2023-08-15 02:47:13个人年终工作总结范文
2023-08-15 06:01:22班级班主任个人工作计划
2023-08-14 01:19:52
七上语文同步练习答案最新的
七年级语文同步练习册题及答案
1.下列词语中黑体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轻盈(yíng) 朦胧(méng) 伦敦(dūn) 旋律(xuán)
B.水藻(zh?o) 贮蓄(zhù) 均匀(yún) 抚摩(fǔ)
C.斑驳(bó) 镶嵌(xuāng) 着急(zhuó) 温润(wēn)
D.稀疏(sū) 澄清(chéng) 惊诧(chà) 玫瑰(guī)
2.下列黑体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响晴的天气 响晴:晴朗高爽
B.慈善的冬天 慈善:美好
C.设若单单是有阳光 设若:假如 D.煞是好看 煞:很
3.细读下面几句话,揣摩句中黑体的词,回答问题。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三带的北方,日光永远是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而有点叫人害怕。
①“响晴”中“响”的意思是( )
A.声音
B.发出声音
C.响亮
D.很,十分
②“毒”的意思是( )
A.毒辣
B.强烈
C.危害
D.凶狠
③“响亮”的意思是( )
A.十分明亮
B.声音洪大
C.有声响,有光亮
D.晴朗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名手画的吧。
④句中两处用了“卧”字,为什么?
4.选词填空。
备选答案:A.狭窄 B.狭隘
①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 )民族主义和( )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②这里山路( )崎岖,极难行走。
③他十分热爱自己的集体,只是有时显得眼界比较( )。
④长期生活在山沟里,他的见闻很( )。
5.分析体会下面句子的含义。
(1)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土,况且那些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2)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阅读课内文段,回答问题。
①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②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③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④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⑥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6.第②句的“顶”为什么用得好?
7.第④句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用文中的话解释“带水纹的花衣”:__________________怎样理解“叫你希望看见更美的山的肌肤”?
8.这段文字描写景物的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9.在文中找出具体体现这一顺序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10.划分层次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⑧④⑤/⑥
11.这段文字主要描绘( )
A.山上秀美的景色 B.冬天小雪的秀美 C.雪后山景的秀美
阅读下面选段,回答后面问题。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自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2.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大意。
答:
13.找出文中的三组对比
① 。
② 。
③ 。
14.指出三组对比在文中的作用。
答: 。
《济南的冬天》课后练习答案:
1.A
2.B
3.①D ②B ③A ④本文写济南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而安适地睡着,是个理想的境界。因而写济南的景物,就处处和这种境界相谐调,把山坡上的小村庄和房顶上的雪都说“卧”着,恰当地表达出一种安适而宁静的氛围。
4.①B B ②A ③A ④B
5.①把水写得脉脉含情,要用自己的身体助长“绿的精神”(蓬勃生机),容光焕发。垂柳像人一样有爱美的愿望。
②与老天商量的语气,是一种赞许的口吻,流露出对济南小山的爱怜之情。
6.答案:准确写出小雪落在矮松上的样子
7.比喻、拟人 这样,一道白,一道暗黄 希望看到更美的山色,表现出对春天的憧憬和希望
8.答案:B
9.答案: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10.答案:C
11.答案:C
12~14解析:作者在这篇文章中主要突出了济南冬天的“温晴”特点。选段中的问题也是围绕这点设计的。第12题,选段紧紧抓住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温晴的天气特点。第13题,在课文分析中已经讲过,这段四句话,三个对比:①北平刮风与济南没有风声作比。②伦敦雾天与济南响晴作比。③热带日光与济南温晴作比。第14题的设计是从全文角度考虑的,这里的三组对比引出对“济南是个宝地”的描绘。
初一语文同步练习答案
1, 答案:一、1、shèn,máo,yōng,bǐ,tì,hǎn,dǐng,qí,záo2、C3、①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回忆早年生活 《呐喊》、《彷徨》②碧绿;光滑;高大;紫红;长吟;伏;窜;缠络;臃肿。
4、①一个“可”字表达了儿童对下雪天的喜爱之情。②直抒胸臆,表达了作者对离开百草园时的无奈和恋恋不舍之情。
二、1、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 写的是:整个园景。 2、空间,低,高;高,低3、单是┈无限趣味。4、你人,比喻。5、要求言之有物,表达准确。6、排比、拟人 7、不好。因为加黑字表示推测,如果去掉,语气就变成非常肯定,不符合当时儿童的心态。
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1.lí pǔ zhǔ zhà 惰 涨 檐 簪 2 (1) 再三嘱咐 (2) 在一个地方来回走动,比喻犹豫不决 (3) 什么时候曾经 (4) 这里指起床
3. (1) 《城南旧事》,林海音 (2)爸爸种的夹竹桃花垂落了,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我已经长大了,插叙
4、(1) 开头“我”回忆去医院看爸爸时,爸爸曾说“没有爸爸,你更要自己管自己,并且管好弟弟和妹妹”暗示爸爸病重,将不久于人世;“今天早晨妈妈的眼睛为什么红肿着”暗示妈妈对爸爸病情的担心; “我好象怕赶不上什么似的”是爸爸去世的一种预感;最后写夹竹桃“垂下好几枝”暗示爸爸去世。 (2 )我迟到了那段“爸爸气急了,一把把我从床上拖起来??抄起鸡毛掸子倒转来拿,藤鞭在空中一抡,发出咻咻的声音”将爸爸打我的动作写得很细。有爸爸生气时打我的动作描写:拖、倒转来拿、抡;有打我时藤鞭“咻咻”的声音,写出爸爸的严厉。
5、起因:下雨天,我早晨醒来迟了不想去上学。经过:爸爸用鸡毛掸子打我,把我赶到学校,又为我送夹袄。结果:从此以后,我每天早晨很早到学校等校工开门。
6、语言描写 行动描写 神态描写 表现了爸爸的严厉慈爱
7、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即可,参考:①“我坐在放下雨蓬的洋车里,一边抽抽嗒嗒地哭,一边撩起裤脚来检查我的伤痕。那一条条鼓起来的鞭痕,是红的,而且还发着热”这句好,因为这一句的一些细节描写,把我被鞭打后的状态写得淋漓尽致,从中体现了爸爸的严厉、凶狠,也照应了后文爸爸为我送花袄和钱这几句话,体现爸爸对我既严厉又慈爱的特点;②爸爸气极了一段写得好,因为作者连用了几个动词“拖”、“看”、“抄”、“抡”把爸爸打我的情景写的具体生动,体现了爸爸的严厉。③“他用眼神告诉我,叫我向教室的窗外看去??”这几句写得好,“猛”字写出了“我”不确定是谁,急切地想知道窗外的是谁时的动作,末句的感叹号体现了我知道是爸爸后的惊讶心理??
8、参考:我觉得父亲的教育方法是对的,俗话说:“子不教,父之过。”因为这次,“我”做得很过分,居然只因下雨,又太晚醒来了这一点小事就懒在床上不起来,被父亲打也是应该的。有人说:“为什么不用讲道理的方法呢?”道理也是要讲的,并不是每次做错事都要打,而是要耐心教育,但是像不去上学这件事实在不应该,父亲是为孩子的做法着急,父亲打孩子是因为爱孩子,为了孩子长大成才,只有“狠心”的父亲,才能教出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
9、以后真是神了,我的统计学成绩竟然次次得 A! 因为“我”得到鼓励之后以为自己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我用心学习,成绩就好了。
10、从激励的重要作用方面去答题。
11、急切地、焦急地、不解地、吃惊地??瞪得出奇地大、闪着泪光??(注意与眼睛的搭配)
12、今天是你的幸运日!
13、对几何缺乏天分,就可能在统计学上拿A。不存在,这是老师为了鼓励我而故意编出来的一个说法,目的是树起我的信心,让我学好统计学。
14、心理学教授。因为他善于把握推测人们的心理,还善于用心理学的原理去开导别人。
15、(1)商品质量上乘,种类繁多。(2)祝愿顾客健康长寿。(3)在文体生活中寻找精神快乐。
《邓家先》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jià zǎi xiǎn xiào chóu zhì
2.
5. 泣 鲜 愧 毕 喻 孺 裹 瘁
6.回忆性 人生经历 伟大贡献
7. 这个成语出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说的是诸葛亮,关于他的故事还有“舌战群儒”“七擒孟获”等。
二、课内精读
课内语段一
8.邓稼先与奥本海默
9.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10.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邓稼先:最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11.说明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12.主要工作是研制成功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他的工作使中华民族完全摆脱了任人宰割的日子。
课内语段二
13.B
14.顶天立地 不怕牺牲 献身祖国。 豪壮 热情歌颂
15.作者用这首歌来歌颂邓稼先的那种献身精神,是对他为祖国国防屡建奇功的赞美,也是对他为中国民族完全摆脱任人宰割危机的命运的贡献的真实写照。
16. 这句话是说邓稼先在关键性的方案上签字,不是普通的签字,这签下去的是一个民族的尊严,是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名声和地位,邓稼先的手能不颤抖吗?这个问句包含了作者对邓稼先的钦佩和哀思。
17. 贯穿全文的线索是邓稼先的杰出贡献和高尚人格。 全文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的崇敬之情。 邓稼先是一个真诚坦白,从不骄人的人。邓稼先是一个具有奉献精神的人。邓稼先是一个为人忠诚纯正的人。邓稼先是一个具有超凡创造力的人。邓稼先是一个意
志坚强的人。邓稼先是一个果敢、坚定,具有领导才能的人。
三、课外拓展阅读
18.h? tī jīng bǐ
19.一位母亲带着小女儿到贫穷落后的农村体验没有水的感觉。
20.现实生活中父母大多给子女创造优越的生活条件,而这位母亲却带着女儿到贫穷的地方去体验生活,所以说她特别。
21.语言描写,天真、幼雅。
22.不漠视、不鄙夷不如我们生活条件的生命存在。 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同时自己也怀着一颗感激之心去生活。
23.教育父母要给孩子以磨炼。教育人们要尊重和帮助生活条件不如自己的人。要珍惜自己的生活。
Ⅴ.一.1.C 点拨:A项“锲”应读qia; B项“弥”应读mí,“校”应读jiào ; D项“赫”应读ha,“斗”应读dǒu
2.A 点拨:B项中“霄”应为“宵”;C项中“郝”应为“赫”;D项中 “ 迴 ” 应为迥,“即”应为既
3.B 点拨:“会”的意思为“集中”
4.D.点拨:注意辨析同义词的细微差别。
5.(1)比喻(2)比拟(3)比喻 (4)反复 点拨:比拟分拟人和拟物,“望闻问切”这种比拟说法,把我们的民族比成一个病人。
6.(1)记叙 (2)描写(3)描写 (4)议论 抒情 点拨:要充分体会本文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7.(1)√ (2)╳ (3)√ (4)√ (5)√ 点拨:本文的体裁不是人物传记,是一篇很精粹的散文。
二.1.文章是从作为学者和作为革命家两个方面来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把这两个方面综合起来看,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行的高标,是卓越的学者,大勇的革命烈士。 点拨:本题要求从整体来感知课文,把握文章要点。
2.是用两个句子完成过渡的。“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是对前一部分的全面概括,然后指出这只是闻先生的一个方面。“闻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句话领起了文章的后部分。这两个句子关联得十分紧密,“仅??还??”“一个方面??另外一个方面??”这都是起关联作用的词语,“学者的方面”“革命家的方面”这是呼应紧密
的提法。作者在两个部分之间,用了总承上文和总起下文的句子,在两句之间又注意彼此的关联,这样就使两个部分得过渡十分自然。
点拨:要深刻领会过渡句的运用及其作用。
3.这篇文章是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写的,精炼、生动、形象,有跳跃性,有气势、这是文章的语言风格,有它自己的特点与妙处。适当用一点文言词可使文章精炼,增加语言的味道。至于文章气势盛,好像大呼小叫,这用来写闻一多先生正合适。闻先生是一个刚性人物,富于阳刚之美。
三.1.承上启下(过渡) 说 做
2.宣传民主,反对独裁;起草政治传单,宣传革命道理;在李公仆追悼会上痛斥敌人;走在.队伍的最前列。
点拨:思考文章的立意与选材,即这部分文字根据中心选择了哪些事情。
3.1.(1)闻一多最初只在昆明的青年中宣传民主。
(2)表达了闻一多先生英勇无畏、誓与.拼死一战的决心。 点拨:要善于理解句子所表达的深层含义。
4. 不矛盾。前者指他做学问时不说、不自夸、勤奋踏实的精神。后者指他作为革命者方面的表现,宣传革命道理,当然要说。 点拨:后者的“说”,实际上就是“做”。因为当时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用口说,“说”与“做”是统一的。
5.“口的巨人”意味着闻一多先生为正义、民主、自由大声疾呼;“行的高标”意味着闻一多笃行务实 ,勇于牺牲。
四.1. . 特务们 革命人民
2. 排比 对国民党.的痛恨
3. 李公仆本人 像李公仆一样的革命者 革命力量必定越来越大
4.D.
5.C.
6.对革命人民战胜.、争取民主自由的胜利,充满了必胜的信心。
7.闻一多先生具有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他积极投身于民主运动,敢于为人民讲话,面对凶残的敌人无所畏惧,视死如归,体现出民主战士的大勇,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楷模。学习他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无私无畏的斗争精神。澎湃执著的爱国热情,言行一致的高尚人格。
点拨:要重视对比阅读、注重知识迁移,提高阅读及分析能力。
五.1.D. 点拨:D句中在这个位置停顿,用了逗号,就表示两个小分句是并列关系,从表达的意思上看,前一句说“欢迎“,后一句又说“不欢迎”,究竟是欢迎还是不欢迎?令人费解,表意不明确。
2.B 点拨:A 句属于搭配不当,“唱着”和“歌声”不能搭配在一起;C句属于成分残缺,应在“仿佛把我??”的前边加上主语“它”;D句属于分类不当,因为“广大班主任老师”也是“教育工作者“。认识、修改病句,考查的是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在近年来的中考题中,它占有一席之地,应当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六.1.这两个“说”是向人家宣告自己要干什么的意思。
2. 这里的“说”,则有吹嘘、自诩的意思,“没有说”是赞扬闻一多先生的实干精神和谦虚美德。
3.本句中的“说”,是对革命的宣传和动员,是对.的揭露和斥责,不仅是“言“,也是“行“。
点拨:一个“说”字,竟然表达这么多的意思。探究这种语言现象,是提高阅读和表达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七.1. 示例:担负的任务:搜集“名人读书的名言”,编辑《名人读书名言》,办“名人读书经验”墙报,讲“名人读书故事”,策划或主持读书报告会,报道同学们课外阅读情况等。 点拨:开放性题目,除上述6项外,其它符合题意的答案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