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谈中国诗高三上册语文优秀教案
2023-08-03 13:27:30信陵君窃符救赵人教版高三下册语文教案
2023-08-12 18:47:13重新创造的艺术天地高三上册语文教案
2023-08-11 11:37:18蝉高三下册语文教案设计
2023-08-14 18:50:06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教师学期学习心得体会通用范本
2023-08-12 22:15:56相关于五四青年节作文600字五篇
2023-08-13 05:45:20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措施及打算五篇
2023-08-17 10:23:35一年级班主任工作措施及打算五篇
2023-08-12 07:37:31
中庸之道高三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中庸之道》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而不同”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
2、理解孔子“中庸之道”思想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
教学步骤:
一、导入:
1、花儿因为小草的衬托而格外鲜艳,鸟儿因为天空的广阔而显得格外自由,夜晚的天空因为星光闪烁而光彩夺目。(摘自学生作文)
2、山的沉稳,水的灵动,才能在山水相依时展现出如诗般的永恒;花的艳丽,蝶的活泼,才能在蝶和花相拥时迸放出一瞬间的精彩;月的明,酒的幽,方能在那“举杯邀明月”中才能将那洒脱尽情挥洒。
这一切如此之美都是因为万物之间有 存在。(和谐)不仅是自然之间需要和谐,而且作为自然界主宰的人更是需要和谐。
二、释和谐
1、请同学们找出文中明确有关“和”的段落。
学生找出:第五段和第六段
2、请一个学生读第五则及其译文
【原文】1·12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点拨要注意的字词:斯:这。 由:遵循。 之:它,代词,指和谐的原则。节:节制。
3、思考:请同学们据此写下一段文字评论“和谐”。
明确:
需要理解两层含义:礼要达到的目的是和谐,“和为贵”之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不可为和谐而和谐,这种“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需要礼加以节制。(举例:孔子的那个时代礼崩乐坏,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如果大家只是为了表面上社会的和谐而纵容这种现象,那么结果可想而知。同样的,对于我们同学来说,比如,有个学生抄作业,其他学生为了一时的朋友情深,维持着这种不正常的和谐,而纵容他去抄,那么肯定是害了这个人。因为这种做法是不合礼的。)
4、请学生读第六则以及译文
13·23子曰:“君子和(1)而不同(2),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5、思考:区别“和”与“同”的意义。并联系建设和谐社会的实际谈谈这句话的启示。
明确:
和:对立中的统一。
同:无差别的同一。
君子可以与他周围的人保持和谐融洽的关系,但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必须经过自己大脑的独立思考,从来不愿人云亦云,盲目附和,他们通过交流,能够“求同存异”,达到和谐的效果;但小人则没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只求与别人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原则,但他却与别人不能保持融洽友好的关系。这是在处事为人方面。其实,在所有的问题上,往往都能体现出“和而不同”和“同而不和”的区别。“和而不同“显示出孔子思想的深刻哲理和高度智慧。(举例:拉链原理)
三、“因中致和” 的理论
春秋末期的晏子以烹调设喻:“和,如羹焉,水火酶酸盐梅,以烹鱼肉,婵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
“济其不及,以泄其过”乃是所以“和之”的关键。因为各种原料只有以一定的比例参加作用,才能做出可口的羹来,其中无论何种原料的过多或缺少都会导致羹味失和,故必须把每种原料都调节到最适中的比例上。这里尽管没有出现“中”字,而实际上在“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时,己经运用了“执两用中”的方法把“中”与“和”有机地联系起来了;“中”指每种原料本身的适度,“和”指各种原料之间的协调;只有每种原料都适得其“中”,才能使由各种原料组合而成的羹适得其“和”。因“中”而致“和”,就是“中”与“和”的辩证关系。
《礼记?中庸》有言:“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这里的“中”就是儒家非常推崇的一种温和的处世哲学——中庸之道。
1、阅读课文的第2-4则,谈谈什么是中庸之道?它的表现如何?(穿插重点字词点拨)
明确:
A、强调处事有“度” (通过分析第2则)
过犹不及的含义:事情办得过火,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好的。(学生举例:乘车、吃饭)
例子:从前有一个人,他非常守礼节,行着坐卧各方面无一漏失。有一天,他外出买东西,他按照往常一样谦恭地、慢慢地行走,没想到,天空乌云密布,倾盆大雨从天而落。
那个人本能地快步跑了起来,跑了约一里路左右,他忽然后悔起来说:“刚才我走路的姿态一定有些失态,还好被我及时发现,正所谓‘过则勿惮改’,我现在从头还来得及……”
于是,他冒着雨,回到刚才起跑的地方,以一贯的缓步姿态在大雨滂沱中行走,路人对他的行径则投以异样的眼光……
故事寓意:讲究礼仪是种美德,但凡事“过犹不及”,过分拘泥反而效果不彰,也会令人费解。由此可知,日常生活或工作中,不要过于墨守成规,被既定的经验障碍着,才不会让原本的一桩美事变调了!
“不及”是没有达到“中”,其根源在于太拘谨和保守;而“过”则是超过了“中”,其原因在于太放纵和激进。两者尽管趋向相反,但都违背事物的客观规律,因而都是偏离中道而走向极端的失中现象。
所以我们这里讲的中庸之道是有个“度”的,强调一个适度性。交往中过分的热情与冷漠都不好,管理中过分的民主或专制也不好。
凡事都有度,与人交往也应“亲密有度”,让对方拥有独立的空间。
思考:中庸之道就是折中主义吗?
[折中主义]把根本对立的立场、观点、理论等无原则地调和在一起。基本特点是或把矛盾的双方等同起来,不分主次;或把矛盾的双方调和起来不分是非,不要斗争。(《新华词典》
若从价值实质而论,“中”决不是“过”与“不及”两者之间在数量上无原则的对半折中,而是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理之宜的最佳点;
B、强调符合义的原则性(通过分析第3则)
与人交往要有度,这个度的依据是什么?(道义,符合道义的就去做,不符合道义的就不做。只要努力做到合情合理就够了,就是一个君子了。)
C、强调取两中用——温和的处事原则(通过分析第4则)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D、调了“权”的重要性(通权达变)(联系课后相关链接)
一切事物在按照常规不断变化发展的同时,还可能出现某些意想不到的反常情况。而中庸之道作为一种切合实际的思想方法,必须与之相适应。所以,当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中”这一基本原则时,还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而有所变通。这种应变的灵活性就叫做“权”。
(《孟子?尽心上》)所谓“举一而废百”的“执一”,实际上就是一种以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的方法:而只有“执中”并能行“权”的中庸之道才是合乎辩证观点的正确方法。故淳于类问孟子,当“嫂溺援之以手”与“男女授受不亲”的古礼发生矛盾时,将如何处理?孟子毫不犹豫地说:“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孟子?离娄上》)这个例子生动地论证了“权”与“中”的辩证关系,并着重强调了“权”的重要性。在特殊情况下,只有对礼加以变通,才合乎中道。
(秤杆秤砣原理)
2、现在,很多人把中庸之道理解为平庸和圆滑,或者说是一种好好先生的处事原则,你觉得这是否是孔子所说的中庸之道?
联系第八则
乡原即好好先生,是孔子深恶痛绝的人。如果说小人是刺向仁德的“明枪”,那么乡原就是射向仁德的暗箭。
真正的中庸是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人的气质德行作风都不偏于任何一方,对立面的双方应互相牵制,互相补充,这样才和中庸。
3、探究:在第八则中孔子批判了好好先生之流,但在第九则中孔子又批判了“称人之恶者”、“居下流而讪上者”、“勇而无礼者”、“果敢而窒者”、“徼以为知者”、“不孙以为勇者”、“讦以为直者”,这前后思想是否矛盾?
注意把握一个“度”。
4、孔子曾说过:“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知者贤者过也”(聪明的人容易过头,愚蠢的人往往不足……好人容易过头,不肖者容易不足。)
结合这段话,与文章第一段,说说“民鲜久矣”的原因。(可参考补充资料)
《中庸之道》同步练习
一、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来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句子 通假字 本字
⑴然则师愈与 ⑷乡原,德之贼也
⑵无适也,无莫也 ⑸恶徼以为知者
⑶必也狂狷乎 ⑹恶不孙以为勇者
二、写出下列各句的句式类型,并作口头翻译
句子 类型 句子 类型
⑴不如乡人之善者好之 ⑷恶不孙以为勇者
⑵乡愿,德之贼也 ⑸恶讦以为直者
⑶恶徼以为知者
《中庸之道》课堂实录
1、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3.21章:
师:孔子认为最好与“中行”(指言行合于中庸之道的人)进行交往,如果不得已而求其次,必须与“狂狷”之士进行交往。
狂,课本注解为“志向远大而不切实际”。孔子又说“狂者进取”,那么有谁能举出“狂者”的例子?
生1:天龙八部中有个梦求复国的慕容复,尽管振兴燕国,在他人看来尽是痴人说梦,他的追求终为黄粱一梦,但其执着狂热,可谓一个不折不扣的“狂者”。
生2:我认为世界名著塞万提斯的《堂诘柯德》,其主人公堂诘柯德也算得上是一位“狂者”。他作为一个穷乡绅,以恢复灭亡了的骑士制度为已任,效法古代骑士,单枪匹马周游天下,行侠仗义,想打尽天下之不平……透过他的顽强与执着,也让我们领略到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狂者”。
生3:孔子曾在陈,发出过“吾党之小子狂简”感慨,由此看来孔门之士大多为狂士,他们跟随孔子周游列国,知其不可而为之,却始终不改出道时的志向……
师:各位都举得很好。狂者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行事积极进取,但都过了头。
那么,狷者是怎样的人呢?有谁能根据对注释的理解,举出生活中的“狷者”呢?
生1:狷者,性情褊急而孤介自守。我认为,孔子时代的隐者,当属狷者无疑。他们因不愿和污浊的社会同流,又无力改变社会现状,采取了洁身自好的态度,避世独立,以善其身。如荷蓧丈人、接舆、长沮、桀溺者等是也。
生2:我认为不食周黍而死的伯夷与叔齐也是狷者。孤竹君的这两个儿子认为周占商地,而耻食周粟,在首阳山靠采集野果充饥,不惜饿死以成全气节,也可算是狷者中孤介自守的典范。
师:说得好。伯夷与叔齐曾拦住周武王伐纣之师,骂他趁父丧出师,为不孝;臣弑君,为不忠。随之逃往首阳山,不食周黍,而以“采薇”为生,甚至不食“周薇”绝食而死!确实是不折不扣的狷者!其实,狷者与狂者一样,也有很多,如不愿为官以水洗耳的许由也是其一,不再赘述。
那么,孔子为什么说“必也狂狷乎!”该作何理解?
生:我认为,与狂者交往,可使人积极进取,与狷者交往,可使人守节自洁。终归比与看似颇有德行的乡原先生交往,强上千百倍。
师:狂者在处世上可谓“过”,而狷者在处世上可谓“不及”,君子若在修道进德时,若能不狂、不狷,这样离中庸不远了。
板书:狂、狷[交往原则]
2、让学生参照课文详注,阅读1. 12章,13.32章:
师:在理解13.32章之前,我们先来区分一下君子与小人,两者有何之别呢?
生(异口同声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见第八课《周而不比》2.14章)
师:君子与小人为何有这样的区别?
生:因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同上),前者尚义,故能团结而不勾结;后者尚利,故为勾结却不团结。
师:在13.32章,孔子说“君子和谐而不等同,小人混同而不和谐”。那么,“和”与“同”有何区别呢?
生:我认为君子是以义相处的,君子之间没利害关系的冲突,在“淡如水”的交往中,故能和谐;而小人以利相处,只是短时的混同,一旦有利益冲突,便会反目,故不可和谐。
师:“和”与“同”的区别,其实可譬之以五色相调、五味相和,五声相成。“同”则单调,只是一色一味一声之间,不与他色他味他声相调和,如此,视之无趣、食之无味,听之无谱。“和”则谐调,就是五色五味五声相谐和,别具佳色佳味佳声,如此,视之有趣、食之有味、听之有谱。
《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和而不同”作为处世为人原则,尽显中庸本色。
我们再回过头来看1. 12章,也不难理解有子把“和为贵”视为“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和”足以显示出孔子中庸思想之高之大。
师:有子说:“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你是如何理解的?
生:有子认为,不能单纯地为追求“和”而“和”,“和”还必须受到“礼”的节制。如毛竹有节,虽是一气相通,却是上下有别。好比君臣、父子、夫妇至为亲密,然双方必须有别,有所节限,如此方能相与成“和”。
师:由此看来“言和,必和顺于心,当使人由之而皆安,既非情所不堪,亦非力所难勉,斯为可贵。”
板书:和而不同[中和原则]
二、讨论:结合《论语》找些例子,说说孔子在自己的言行中是怎样贯彻中庸之道的。
师:中庸不是无原则地调和,而是在一定的原则下寻求矛盾各方的协调与和谐。试结合已学课文的有关内容,来谈谈对孔子中庸思想的认识。
生1:我认为孔子对“文质的关系”(第六课12.8章)的看法,是符合中庸之道的。孔子认“质”与“文”两者不可偏废,“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过与不及”皆为不妥,只有“文质彬彬”,和谐搭配,才能成就君子。
生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第十一课11.22章),也是体现中庸思想的。孔子认为冉求做事退缩(“不及”),所以要促一促他,使他接近于“中行”;仲由勇气过人(“过”),所以要压一压他,也使他接近于“中行”。可见,孔子在教育学生时,依据中庸而“裁之”的。
生3:“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第八课4.26章),如何与国君相处、与朋友交往,孔子也用中庸的尺度加以引导。如果与国君相处过密,则蒙受羞辱的日子不远了;如果与朋友交往过密,则遭受疏远的日子也不远了。孔子认为交往不能太“过”,体现了他中庸的思想。
生4:孔子的中庸思想,还体现在“以直报怨”上(第八课14.34章)。君子用正直来报复仇怨,“不因怨加刻,亦不因怨而反有所加厚”;不挟个人恩怨,不“以怨报怨”,也不持虚伪之德,不“以德报怨”:“不过也不及”,以“适中”来处事。
生5:我认为孔子“忠恕之道”(第五课5.12章、6.30章),也是体现中庸之道的。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者,“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忠恕之道,实为“致(达到)中和”。
……
师(总结):大家对孔子中庸的认识,可谓初“得其门”,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需不断去体会、去运用。纵观孔子的一生,是践行中庸之道的一生,学生对他的评价是“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可见,孔子是一位据有中庸“至德”的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