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语文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人教版高二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2023-08-11 17:54:15 高考在线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教案

【课文解读】

爱因斯坦不仅是一个伟大的科学家,他同时也是一个对二十世纪文化与思想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的思想家。他对于社会文化诸多领域都有着远高于当时认识水平的见解,这些见解至今对我们都有很重要的启示。比如在本文中,他对于学校教育的意见应该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教育有着指导的意义。

据有关资料表明,爱因斯坦的学校生活并不是愉快的,大家都知道他那个著名的“小板凳的故事”以及他回忆的大学生活都是给他较为痛苦的记忆的,因此,在爱因斯坦看来,要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就必须对学校教育进行必要的改革。一直以来,人们都将学校简单地看作是一种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的工具,但是爱因斯坦认为学校应该做的工作是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

全文条理谨严,层层深入,很有说服力。

第1——3小节主要作用是强调自己愿意对能动的人类事物尤其是教育问题进行不断的反思与批评。这里所谓的“能动的人类事物”就是指社会文化等强调人类主观意志的活动,它区别于科学研究等主要用来揭示客观规律的工作。

在这一部分中,特别要关注第3小节,因为在这一小节,爱因斯坦不仅表达了自己关注教育的愿望,同时也强调了人类的一切主观活动都必须时时处于理性反思与批判的监督之下,只有这样,人类社会的发展才能够健康的发展。——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伟大的科学家的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第4——5小节作者指出了学校的意义与价值。其中第4小节指出了学校教育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第5小节则强调了学校的真正目标应该是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人。

第6——7小节则着重指出了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校应该怎样去做,作者认为主要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

第8——14小节就进一步探讨了学校教育的“动力”问题,爱因斯坦分三个方面阐述了这个动力系统。

首先是“天赋与好奇心”(第8、9小节),并且指出教师只有较少使用强制手段,才能赢得尊重。

第二是好胜心。(第10、11、12小节)在第10小节中作者不仅提出好胜心的重要性也指出了要防止为了引导学生的努力工作而使用那种会造成个人好胜心的简单化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要注意的是,作者对于好胜心的认识有一定的复杂性,一方面作者意识到好胜心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作者又意识到过于强调这一方面的负面效应。

所以作者认为真正重要的动机是“工作和工作结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些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第13、14小节)其中第14小节是对于如何培养这种动机的一些建议。

在第15——18小节中,作者又进一步指出要推动这样的动机的产生,教师以及学校应该怎样去做。在这一部分中,爱因斯坦对于教师与学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首先是一种先进的教育观,其次是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而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努力去培养具有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能力与意识的人。

最后一小节回应第一部分结束全文。

综观全文,我们可以看到,爱因斯坦表达了作为一个人文主义的科学家对于教育的殷切希望,教育不应该是培养一个个知识的容器,而应该培养充满了创造力与反思力的健康而快乐的活生生的人。

在对文章的理解的过程中,我们特别要注意爱因斯坦对于教育实施的动力的分析的过程中是有重点的,对于天赋与好奇心我们要保护,对于好胜心我们要引导,而他特别看重的则是工作和工作结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些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尤其是第三点是和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另外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对于“独立”的理解,可以仔细阅读全文的第5小节,爱因斯坦认为真正健康的社会,不是简单的用社会意志代替每个人的个人意志的社会,统一规格的社会是一个没有发展前途的社会。真正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有一个个具有独立精神并且具有社会责任与公益精神的人来构成的。所以,这里的独立不是简单的理解为个人主义,而是一种建筑在社会责任感基础上的积极承担个人在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的精神。

【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一:

阅读教学未必一定要体现一个完整的阅读过程,因为我们的语文课本是以文选为主的,所以教学会受到文章本身特点的制约,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学生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产生的反应也未必完全相同,所以因势利导,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比如之一篇文章,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把我层层递进的文章结构方式就会对他们的文章结构经验的积累有所帮助,但是,可能学生会对爱因斯坦对学校教育的批评更感兴趣,所以深入细致的理解文本会显得更有针对性。

【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关键的观点: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

2、能够用这样的观点分析目前学校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运用整体阅读的意识去细读文本

【教学过程要点】

1、学生完成课前自读作业:

本文运用了层层深入的结构方法,你能够发现这样的结构特点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式方法将这种结构特点比较直观的表现出来.

2、课堂讨论,学生汇报自读结果,并就文章结构取得一致意见

3、教师提出课堂讨论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你对于爱因斯坦的那一个观点最有兴趣?这个观点与“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人”的关系是什么?

4、集中研读文章的相关章节(第5小节、第10小节、第14小节)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心得谈一谈对“独立”的含义的理解。

(提示:要注意独立的含义,实在社会性的基础上的独立,而不是完全的个人主义,要注意爱因斯坦的相关表述。要关注“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这样的提法,这是一个学生应该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质。所以,“独立”也应该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起来的。第10小节中在谈好胜心的时候要关注爱因斯坦对于“好胜心”的负面影响的阐述。而第14小节中的“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也是体现了爱因斯坦对于“独立”的完整理解。)

5、根据对于爱因斯坦的教育观的理解,对本校的教育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要求:不仅要提出建议,而且要指出这样的建议与发展学生的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能力的关系。)

6、汇总相关建议,与学校有关方面进行一次交流。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教学设计之二

这一设计主要是针对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我们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要培养学生运用阅读所得,积极介入到实际生活之中。语文实践活动是在现实生活中综合运用习得经验,提高自己的语言以及相关的思维能力。这一教学设计不局限于一个班级的教学活动,可以考虑整个年级或者几个班级统一进行教学活动。另外也建议学校决策层积极参与这一教学活动,在一个学校之中,最关键的就是教学活动,作为决策者倾听学生的建议是一个很好的习惯。

【活动目的】

1、准确了解爱因斯坦的教育观

2、能够运用爱因斯坦的教育观对学校教育实际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重点】

文本阅读经验向实际运用迁移的能力

【活动过程】

1、仔细阅读文本,做好要点摘要。

(要思考两个方面的问题,一、罗列要点;二、阐述要点之间的逻辑关系)

2、调查与讨论:

要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能力,我们还需要具备哪些意识与能力,还需要作哪些方面的努力。

编制相应的调查表了解学生对目前学校教育的态度以及改进

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爱因斯坦教育观的要求,看一看被调查者的观点与建议有哪些值得研究

3、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学校教育的建议,开展两个活动

A、“我为学校发展献一计”演讲活动

B、与校领导见面恳谈会,积极参与学校发展决策。

4、将活动相关所有资料进行整理,在校园网上发布,成为学生参与学校建设发展的一个常规阵地。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原文阅读

在纪念的日子里,通常需要回顾一下过去,尤其是要怀念一下那些由于发展文化生活而得到特殊荣誉的人们。这种对于我们先辈的纪念仪式确实是不可少的,尤其是因为这种对过去最美好事物的纪念,必定会鼓励今天善良的人们去勇敢奋斗。但这种怀念应当由从小生长在这个国家并熟悉它的过去的人来做,而不应当把这种任务交给一个像吉卜赛人那样到处流浪并且从各式各样的国家里收集了他的经验的人。

这样,剩下来我能讲的就只能是超乎空间和时间条件的、但同教育事业的过去和将来都始终有关的一些问题。进行这一尝试时,我不能以权威自居,特别是因为各时代的有才智的善良的人们都已讨论过教育这一问题,并且无疑已清楚地反复讲明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在教育学领域中,我是个半外行,除了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以外,我的意见就没有别的基础。那么我究竟是凭着什么而有胆量来发表这些意见呢?如果这真是一个科学的问题,人们也许就因为这样一些考虑而不想讲话了。

但是对于能动的人类的事务而言,情况就不同了,在这里,单靠真理的知识是不够的;相反,如果要不失掉这种知识,就必须以不断的努力来使它经常更新。它像一座矗立在沙漠上的大理石像,随时都有被流沙掩埋的危险。为了使它永远照耀在阳光之下,必须不断地勤加拂拭和维护。我就愿意为这工作而努力。

学校向来是把传统的财富从一代传到一代的最重要机构。同过去相比,在今天就更是这样。由于现代经济生活的发展,家庭作为传统和教育的承担者,已经削弱了。因此比起以前来,人类社会的延续和健全要在更高程度上依靠学校。

有时,人们把学校简单地看作一种工具,靠它来把最大量的知识传授给成长中的一代。但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知识是死的,而学校却要为活人服务。它应当在青年人中发展那些有益于公共福利的品质和才能。但这并不意味着应当消灭个性,使个人变成仅仅是社会的工具,像一只蜜蜂或蚂蚁那样。因为由没有个人独创性和个人志愿的统一规格的人所组成的社会,将是一个没有发展可能的不幸的社会。相反,学校的目标应当是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这些人把为社会服务看作自己最高的人生问题。就我所能作判断的范围来说,英国学校制度最接近于这种理想的实现。

但是人们应当怎样来努力达到这种理想呢?是不是要用讲道理来实现这个目标呢?完全不是。言辞永远是空的,而且通向毁灭的道路总是和多谈理想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人格绝不是靠所听到的和所说出来的言语而是靠劳动和行动来形成的。

因此,最重要的教育方法总是鼓励学生去实际行动。初入学的儿童第一次学写字便是如此,大学毕业写博士论文也是如此,简单地默记一首诗,写一篇作文,解释和翻译一段课文,解一道数学题目,或在体育运动的实践中,也都是如此。

但在每项成绩背后都有一种推动力,它是成绩的基础,而反过来,计划的实现也使它增长和加强。这里有极大的差别,对学校的教育价值关系极大。同样工作的动力,可以是恐怖和强制,追求威信荣誉的好胜心,也可以是对于对象的诚挚兴趣,和追求真理与理解的愿望,因而也可以是每个健康儿童都具有的天赋和好奇心,只是这种好奇心很早就衰退了。同一工作的完成,对于学生教育影响可以有很大差别,这要看推动工作的主因究竟是对苦痛的恐惧,是自私的欲望,还是快乐和满足的追求。没有人会认为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态度对塑造学生的心理基础没有影响。

我以为对学校来说最坏的事,是主要靠恐吓、暴力和人为的权威这些办法来进行工作。这种做法伤害了学生的健康的感情、诚实的自信;它制造出的是顺从的人。这样的学校在德国和俄国成为常例;在瑞士,以及差不多在一切民主管理的国家也都如此。要使学校不受到这种一切祸害中最坏的祸害的侵袭,那是比较简单的。只允许教师使用尽可能少的强制手段,这样教师的德和才就将成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

第二项动机是好胜心,或者说得婉转些,是期望得到表扬和尊重,它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人的本性之中。没有这种精神刺激,人类合作就完全不可能;一个人希望得到他同类赞许的愿望,肯定是社会对他的最大约束力之一。但在这种复杂感情中,建设性同破坏性的力量密切地交织在一起。要求得到表扬和赞许的愿望,本来是一种健康的动机;但如果要求别人承认自己比同学、伙伴们更高明、更强有力或更有才智,那就容易产生极端自私的心理状态,而这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害。因此,学校和教师必须注意防止为了引导学生努力工作而使用那种会造成个人好胜心的简单化的方法。

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以及同它有关的选择理论,被很多人引证来作为鼓励竞争精神的根据。有些人还以这样的办法试图伪科学地证明个人之间的这种破坏性经济竞争的必然性。但这是错误的,因为人在生存竞争中的力量全在于他是一个过着社会生活的动物。正像一个蚁垤里蚂蚁之间的交战说不上什么是为生存竞争所必需的,人类社会中成员之间的情况也是这样。

因此,人们必须防止把习惯意义上的成功作为人生目标向青年人宣传。因为一个获得成功的人从他人那里所取得的,总是无可比拟地超过他对他们的贡献。然而看一个人的价值应当是从他的贡献来看,而不应当看他所能取得的多少。

在学校里和生活中,工作的最重要的动机是在工作和工作的结果中的乐趣,以及对这些结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启发并且加强青年人的这些心理力量,我看这该是学校的最重要的任务。只有这样的心理基础,才能引导出一种愉快的愿望,去追求人的最高财富——知识和艺术技能。

要启发这种创造性的心理才能,当然不像使用强力或者唤起个人好胜心那样容易,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更有价值。关键在发展于孩子们对游戏的天真爱好和获得他人赞许的天真愿望,引导他们为了社会的需要参与到重要的领域中去。这种教育的主要基础是这样一种愿望,即希望得到有效的活动能力和人们的谢意。如果学校从这样的观点出发胜利完成了任务,它就会受到成长中的一代的高度尊敬,学校规定的课业就会被他们当作礼物来领受。我知道有些儿童就对在学时间比对假期还要喜爱。

这样一种学校要求教师在他的本行成为一个艺术家。为了能在学校中养成这种精神,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对于这一点,正像没有什么方法可以使一个人永远健康一样,万应灵丹是不存在的。但是还有某些必要的条件是可以满足的。首先,教师应当在这样的学校成长起来。其次,在选择教材和教学方法上,应当给教师很大的自由。因为强制和外界压力无疑也会扼杀他在安排他的工作时所感到的乐趣。

如果你们一直在专心听我的想法,那么有件事或许你们会觉得奇怪。我详细讲到的是,我认为应当以什么精神教导青少年。但我既未讲到课程设置,也未讲到教学方法。譬如说究竟应当以语文为主,还是以科学的专业教育为主?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知识点

《独立工作和独立思考的人》是爱因斯坦1936年10月15日在纽约州立大学举行的“美国高等教育30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稿。这一年爱因斯坦57岁,已经是一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物理学家。早在1921年,他就因在理论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尤其是发现光电效应定律而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但爱因斯坦这一天的讲话主题与纯粹的物理学研究无关,他谈的是学校教育问题。尽管大学毕业后他曾因生存问题当过家庭教师,此后还分别在苏黎世大学、布拉格德意志大学、苏黎世工业大学、柏林大学等学校担任过教授,但他仍谦虚地申明:由于在教育学领域是个半外行,所以这次演讲是建立在个人经验和个人信念之上的。这就成为我们理解这篇讲稿的一把钥匙。

在开宗明义地亮出这一立场之前,爱因斯坦以惯常的方式显示了自己的特色。首先,幽默是他性格的一个重要特征。这里,爱因斯坦幽默地自嘲为“吉卜赛人”。他为什么要如此自嘲?因为他的一生犹如吉卜赛人一样“迁徙”过多个国家,并且每一次“迁徙”都具备一定的戏剧性。

这位出生于德国乌耳姆市的犹太人,于1894年因慕尼黑令人窒息的军国主义教育而离开该市到意大利米兰,并于当年放弃了德国国籍。1901年获瑞士国籍,这一国籍他一直没有放弃,这主要取因于他在这个国度感受到的民主氛围与呼吸到的自由空气。1913年他应邀返回德国,任柏林威廉皇帝物理研究所所长和柏林大学教授,并当选为普鲁士科学院院士。1933年因纳粹政权的迫害,他被迫移居美国,于1940年加入美国国籍,同时拥有两个国家的国籍。

在爱因斯坦辗转于多个国家的过程中,有一件事很值得一提。1895年,他在苏黎世工业大学工程学系的入学考试中落榜。原因是在慕尼黑7年的中学时光里,对死记硬背的教学法充满了厌恶的他,拙于应答需要反复记忆的语言、生物等科目。但幸运的是,该大学的海因里希·韦伯教授和阿尔宾·赫佐格校长都注意到了这个特殊的学生,前者破例同意他来听自己的物理课,后者鼓励他不要放弃希望。这对年轻的爱因斯坦来说,是空前绝后的、具有纪念性意义的鼓励。因为从小学到中学,他一直被学校认为是个很普通的学生。对物理学界来说,海因里希·韦伯教授和阿尔宾·赫佐格校长的“慧眼”为一颗新星的冉冉升起拉开了序幕。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1891至1895年里,这个“普通”的学生已在学校教学之外近乎狂热地自学了欧几里得几何、康德的哲学著作和微积分。爱因斯坦一生取得众多成果,与他自小就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息息相关。在这篇讲稿中,爱因斯坦提出的教师在教学中应承担的任务与应起的指导作用虽然简单,但实际上却是一个很高的要求。谁都知道“艺术家”和“教书匠”是两个相距甚远的概念,优秀的艺术家必然具有海因里希·韦伯教授和阿尔宾·赫佐格校长那样的伯乐的眼光。

其次,具有怀疑精神、不信奉权威也是爱因斯坦性格的重要特征,他在演讲一开始就说“我不能以权威自居”。他从不轻视传统和前人取得的成果,但他也强调不盲从权威。后来,爱因斯坦自己也成了权威,面对蜂拥而来的鲜花与掌声,他始终保持着清醒的认识。他自嘲这是“命运的嘲弄”,并戏谑地说“到底是我自己发疯了,还是其他人都成了牛犊?”“我很快就觉得自己像一块古老的教堂里的圣人遗骨。”在讲稿中,他旗帜鲜明地反对学校教育中的“人为权威”,这与他不盲从权威也不以权威自居的精神和行为是一脉相承的。

讲稿的主体部分观点突出、层次分明、脉络清晰:学校教育的重要性一教育的目标一实现这一目标所必须澄清的两项动机——学校应承担的重要任务与关键之处——对教师的要求一对人文与自然科学之争、技术性学校的教育精神的两大问题的回答。科学家的严密思维与逻辑,加之深谙讲演之道,爱因斯坦在这里显得如此的举重若轻。但是折服听众的并不止于此,更重要的是,爱因斯坦准确地抓住指导学校教育的核心精神,并将最终的目标定位为对理想的“人”的培养。

什么才是爱因斯坦所理解的理想的“人”?仅就讲稿而言,它包含着两个层面的内涵:第一,具备独立工作与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二,把为社会服务看做人生的最高目标。第一点主要解决个人的生活能力问题,第二点主要解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指归。爱因斯坦主张“人只有献身于社会,才能找出那实际上是短暂而有风险的生命的意义”,因为“个人之所以成为个人,以及他的生存之所以有意义,与其说是靠着他个人的力量,不如说是由于他是伟大人类社会的一个成员,从生到死,社会都支配着他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这与马克思“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主张是一致的。爱因斯坦也是以他一生的所思所行来实践并捍卫这样的人生信条。

在讲稿中,爱因斯坦对两个问题的澄清值得深入思考。第一,好胜心的建设性与破坏性的辩证关系。在激烈竞争的时代,好胜心意味着不服输,不服输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把握主动权。个人竞争如此,国与国之间的竞争更是如此。这也是达尔文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积极意义所在。在社会全面鼓励竞争的形势下,一爱因斯坦清醒地提出了学校教育应如何正确引导、培一养学生健康的竞争心理的问题,因为这是成长为理想一的“人”的根基。这样的教育信念,直到今天还具有启迪意义。在当今中国这个个性被高度张扬的独生子女时代,如何科学地引导成长中的个人主体意识、培养正一确的判断能力、提高外在竞争力和完善内在人格,都同一样是不可忽视的重大课题。

第二,关于技术性人才的培养问题。在爱因斯坦看来,学校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尤其技术性学校更不应只以传授专门知识、培养专业技能为唯一目的,其目标是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的一般能力与和谐人格。这一教育信念,爱因斯坦在不同的场合都谈到过。1931年他在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演讲时说:“你们只懂得应用科学本身是不够的。关心人本身,应当始终成为一切技术上奋斗的主要目标;关心怎样组织人的劳动和产品分配这样一些尚未解决的重大问题,用以保证我们科学思想的成果会造福于人类,而不致成为祸害。”

为什么爱因斯坦如此强调技术性人才培养中的“和谐人格”与服务于人类的思想?作为物理学界的泰斗,他深深知道科学成果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可祸害人类。如果后者成为现实,其结果将是灾难性的,人类唯一的一次使用核武器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爱因斯坦是原子能基本原理的发现者和制造原子弹的倡议者。1939年,他获悉铀核分裂和链式核反应被发现,又了解到德国正在积极进行原子能的研究,为了不让纳粹占先,他写信给美国总统罗斯福,建议美国着手原子弹的研究,所以美国人称爱因斯坦为“原子弹之父”。彼时的爱因斯坦对美国的民主制度很是赞赏,这也使他患上了政治幼稚病,对美国发挥自身的力量维护世界和平寄予了幻想。

了解爱因斯坦历史的人都知道他是个坚定的反战人士。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93个德国文化界名流在为战争辩护的宣言《告世界文明》上签名,爱因斯坦则在仅有4人签名的《告欧洲人书》上针锋相对地反战。1933年他之所以迁居美国,就是因为他坚决的反战举动激怒了纳粹集团,并以同样的原因与普鲁士科学院公开决裂。由此也可以想象,当美国在二战中用原子弹重创广岛和长崎时,爱因斯坦的震撼、矛盾和痛苦会有多么强烈。

演讲时,令爱因斯坦有切肤之痛的悲剧还未发生。但作为一名有正义感与责任感的科学家,他清醒地对科学成果的负面祸害保持着警惕。惟其如此,当二战结束后,他更不遗余力地呼吁全世界反对美国扩军备战,并对美国方面的打击采取横眉冷对的态度。二战结束了,硝烟散尽,当我们重新回味这段历史,并回想起爱因斯坦在这篇讲稿里对技术性人才培养问题所持的主张,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如何培养理想的“人”?爱因斯坦在1936年树立的目标,在今天看来,依然是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