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初中八年级语文教案人教版推荐五篇
2023-08-11 04:24:43八年级语文优秀名师推荐教案五篇
2023-08-05 23:40:52八年级语文名师备课教案
2023-08-14 16:49:47语文理解性的教学设计范文
2023-08-11 17:49:06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英语教师教研工作总结范本五篇
2023-08-09 23:53:39房地产工作计划范本10篇
2023-08-07 08:05:28房地产工作计划范本10篇
2023-08-02 13:44:33高级财务会计实训心得体会五篇
2023-08-01 12:25:46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1
教学目标:
1、品味语句,理解重点词句的语境意义。
2、感受文中通过误解和冲突所体现出的兄弟间深厚的亲情。
3、学习鲁迅严于自省、知错就改的可贵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小兄弟痴迷风筝的童心,了解“我”对小兄弟施以精神虐杀的残暴以及“我”由此而产生的痛悔和无法把握的悲哀
教学难点:
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新课
放歌曲《三月三》,“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着我的思念和梦幻,走回到童年……”,引发学生对放风筝的美好感受的回忆。你们喜欢放风筝吗?能和大家谈谈放风筝时的感受吗?由鲁迅和他弟弟关于风筝的故事引入课文:强调鲁迅的心曾因为风筝的事而沉重过,设置疑问,引入课题
二、作者简介、背景简介
三、预习检查
读准下列字音
1.生字
丫杈chà 憔悴qiáocuì 模样mú 嫌恶xián wù 可鄙bǐ 什物shí
惊惶huáng 瑟缩sè 惩罚chéng 虐杀nüè 宽恕shù 苦心孤诣yì
堕duò 蜈蚣wúgōng 伶仃língdīng
2.形近字
嫌xián 嫌恶 怒nù 愤怒 堕duò堕落
赚zhuàn 赚钱 恕shù 宽恕 坠zhuì下坠
诀jué 诀别
决jué 决定
抉jué 抉择
四、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主朗读课文
1.朗读要求:①读准字音;②停顿恰当;③读出感情;④读出重音。
2.根据课文的内容,快速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课文是介绍风筝这种工艺品的吗?(不是)
②试着用一句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毁掉了弟弟的风筝,后来我知道自己错了,准备向弟弟道歉,而弟弟却不记得了。)
③风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线索)
(二)思考:寻找误解和冲突
1、弟弟喜欢放风筝吗?程度如何?从文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
从“惊呼、跳跃”即可看出小弟痴迷于风筝、热切向往放风筝
2、“我”为什么不允许小兄弟放风筝?(是没出息的孩子的玩艺)
3、“我”是如何毁坏风筝的?找出“我”毁坏风筝的动词,体会这些动词的作用
“伸手折断”、掷地、 “踏扁”、“傲然走出”可以看出“我”是粗暴专横的,活脱脱一副凶神恶煞的样子。
4、面对我的行为,弟弟是怎样的反应?
“惊惶,失了色瑟缩着”可以看出小弟是软弱的,胆小的
思考:自我反省 感受亲情
1、是什么原因让“我”闪电般苏醒过来了?
我不幸偶而看了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
2、对早年的过错,鲁迅先生弥补的方法有哪些?他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办法一:送他风筝,一同放风筝--“他和我一样,早已有胡子了”
办法二:“讨他的宽恕”--“他什么也不记得了”
结果:失败
3、“我”想讨弟弟的宽恕,但弟弟却什么也不记得了,为什么“我”不觉得宽松反而觉得沉重?、
作者是一位能够勇于反省、勇于自我谴责、勇于承担责任、家庭与社会责任感都极强的作家,不可能因为弟弟的忘却、无怨就会自我说谎,自我欺骗地认为自己无过了。
五、合作探究
1、看见风筝本是令人快乐的,但在第一自然段中,为什么说“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就感到惊异和悲哀”?
(1) 生交流
(2)师总结
2、文中所说的“精神虐杀的这一幕”具体指什么?为什么说不许弟弟放风筝是“对于精神的虐杀”?
(1)生分小组讨论
(2)师总结:“精神虐杀”是指“我”扼杀了弟弟喜欢风筝的天性。
“这一幕”是指我粗暴、蛮横的拆毁了弟弟的风筝。“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游戏实在出于儿童天性,游戏使儿童活泼、健康、聪明。因此不准游戏,无异于虐杀儿童天性。
3、为什么说“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为什么“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非常的寒威和冷气”除形容天气外,有没有别的含义?
(“我”要讨弟弟的宽恕,抚平他精神的创伤,而弟弟却全然忘却,毫无怨恨,精神被虐杀而不自知,“我”沉重的心情因无法补过而只能一直沉重下去,这是怎样的悲哀啊。而这种悲哀是意想不到的,所以说“无可把握的悲哀”,想摆脱也不可能了。 “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就是不要望见春天,不要望见风筝,这才能忘却,才能摆脱。我只感觉到“非常的寒威和冷气”,不仅指当时的天气,而且指心头的悲凉。)
六、总结:
1.本文饱含了作者的哪些感情?把全篇抒写感情的句子找出来朗读,体会作者感情。
悲哀、自责、后悔、同情。
2.从作者对待、处理风筝事件中,可以看出鲁迅哪些精神品质?
严于解剖自己 知错必改 勇于自责反省 为人严肃 善于思考
七、拓展延伸
“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鲁迅在当时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所犯的错误称为“精神虐杀”,可是现实生活中,爸爸妈妈和老师却不让我们上网玩游戏,难道他们也是在对我们进行“精神虐杀”吗?请大家针对这一事件谈谈对爸爸妈妈及老师这种做法的看法或对游戏的看法。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给予激励性评价。
附:板书设计
风筝_鲁迅
北京的冬天
由
景
入 题 少时虐杀弟弟的风筝梦(天性)
故乡的春天 风筝事件: 中年感到无限懊悔
衬 情 补过而不得(永远沉重的悲哀)
景
由
北京的冬天(照应开头)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2
一、引言。
同学们,你们爱穿新衣服吗?爱美是人的天性,我们本无可厚非,但一个人如果穿得太出格,不掌握分寸,出尽风头,必将适得其反,闹出笑话。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丹麦童话作家安徒生写的《皇帝的新装》。
二、读课文,思考:
1、课文围绕新装写了哪几件事?(见板书)
2、新装是什么样子的呢?
板书:
爱新装 做新装 试新装 展新装
显癖好 现手段 露愚心 揭真相
(皇帝) (骗子) (皇帝) (小孩)
三、分析讲解课文:
1、京城的两个骗子为什么能够欺骗皇帝而得逞?
(A、他们掌握了皇帝爱穿漂亮衣服的嗜好——显嗜好;
B、衣服的特性满足了皇帝穷奢极欲的心理,又迎合他自负多疑的个性——现手段。)
2、皇帝有爱穿漂亮衣服的嗜好,所以急于想知道衣料织得怎样了,又想起新衣的特性,“心理的确感到不大自然”。但他又相信自己“无需害怕”。你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吗?
(万一我看不见这衣料多难堪哪;这个国家我说了算,谁能把我怎么样。)
3、大臣、官员们看见新衣服了吗?皇帝看见新衣服了吗?在根本不存在的衣服面前,哪些人说了假话,他们为什么不敢说真话?
(老大臣、诚实的官员、骑士们说假话是为了保住他们的地位和职务;市民中的成年人说假话是怕别人说自己太愚蠢;皇帝说假话是为了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露愚心)
4、是谁说出了真话?为什么小孩子说出真话后,老百姓就马上传播开来?
(小孩子单纯,心里没有任何顾虑和杂念,所以敢说出真话;老百姓一看有人说了真话,“法不责众”,人多了也就不怕了——揭真相)
5、当人们都说皇帝没有穿衣服时,皇帝是怎样的神情?这说明了什么?
(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觉得是真的,他知道他的愚蠢已经暴露无遗在光天化日之下;他又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是为了把这次_大典举行完毕,以此来掩饰内心的恐慌。)
四、讨论:
你读了这篇童话故事,受到哪些启发教育?
1、说假话人大多有私心,头脑里有杂念;
2、昏庸无能的人常会任用阿谀逢迎,说假话的人;
3、骗子骗人总是投其所好,满足被骗人的私欲和虚荣心。
五、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用投影片或小黑板显示出来)
1、旁白:语气亲切、自然、语调平缓。
2、皇帝:微胖、富态、语气傲慢、神情自负。
3、骗子:油腔滑调、油头滑脑、阿谀逢迎。
4、老大臣:年迈、苍老、老于世故、语调迟缓、故作镇定。
5、诚实的官员:对皇帝毕恭毕敬、貌似诚实实则狡猾;故作恣态,语调低沉。
6、骑士们:庸庸碌碌、阿谀逢承、随声附和。
7、典礼官:计好皇帝、语调温柔。
8、百姓们:不敢说真话、心里却明白。
9、小孩子:无所顾忌、天真单纯、对大人说话不理解、高声叫了出来。
10、小孩子父亲:想借孩子的话指出真相,说话坦然,但声音较低。
六、小结,布置作业 。
本文通过一个昏庸无能又穷奢极欲的皇帝受骗出丑的故事,揭露和讽刺了以皇帝为代表的反动统治阶级的虚伪与愚蠢。同时告诉我们,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大家想一想,皇帝_完毕之后,将会是怎样的情形呢?
请大家续写本文。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3
一 、说教材
《斑羚飞渡》选自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课,本文描写了一群斑羚被逼上绝境,为了种族得以延续,老斑羚义无反顾的选择死亡,舍生取义的壮举。本文通过惊险动人的镜头描写,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能够开拓学生的视野。同时让学生体会到斑羚们在危机时刻的那种团结精神和协作能力。这既是对本单元关注动物世界的延伸,又启示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根据新课标教学理念,以培学生勤动手,勤思考,将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学习的体验放在首位,注重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广泛的兴趣和爱好,所以我确立教学目标是:
1.知识目标:了解本课的大概内容,能够复述斑羚飞渡时的主要情节。
2.能力目标:通过品味文中生动形象的语言,理会文中借景渲染的手法,提高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斑羚在危机关头的协作能力和自我牺牲的精神。培养团结协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品味文中优美生动的语言,领会动物之间的互助友爱、老斑羚们那种勇于自我牺牲的悲壮的美,启发学生领会文章的深刻主旨
难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学生在探究实践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激发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关爱自然的意识
三、说学法
初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理解能力和朗读、口头表达等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口头复述,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交流法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体验、主动去掌握运用知识。
四,说教法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是为了教,而是帮助学生学,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借助自己已有的知识在获得知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把课堂教学变成师生交流、合作、体验、创造、表现和享受美的过程;注重学生的发展,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鼓励学生创造,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基于此,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导入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法、对比法、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并运用:“引—激—拓”的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线,学生为主体,学生成为课堂主人”的教学原则,发展学生思维和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我将从以下方面来完成:
首先.以爱为话题,以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为线索,再谈到动物世界,以此导入课题。
这一环节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和启发式教学,很自然的为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气氛,启发了他们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接下来我将对作者进行简单的介绍,这一环节主要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学生对作者有所初步了解。
然后我将请同学对课文进行简要的复述,这一环节主要应用自主学习法,通过课前的自主预习,对课文内容熟悉,有利于课堂的教学进展。集中所有同学的精力,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
下一环节将对课文精彩画面进行分析与深度讲解,这一环节主要采用讨论法,让课堂气氛达到高潮,让每个人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感受那惊险而悲壮的一幕。
然后就是反思与探究。反思人类的行为和探索斑羚的精神,引起同学们对保护动物的欲望以及学习他们的精神........
再下一环节就是对课文进行总结,主要采用归纳总结法,呼吁同学们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自然,爱护自然,学习斑羚的那种团结,互助的精神。
最后一环节就是课后作业,以如果<我是..>为题写段话,主要采取练习法,主要谈谈学生对生命的感悟,对生命的理解,以及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4
一、话教材
1、课文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济南的冬天》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这一单元选取的四篇课文都是写自然景物的,分别描绘了旖旎的春光、多姿的冬景、茂盛的竹林和绿色的草原,呈现出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展现了丰富多彩、姿态各异的自然景观,抒发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细细品味这些作品,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人们对大自然的无限眷念和热爱。
《济南的冬天》这篇课文,充满诗情画意,作者笔下的那山、那水、那阳光、那白雪、那绿藻……无不给人美的享受。它以无穷的魅力吸引读者的心灵回归自然,为我们在教学中开展丰富的审美活动提供了充沛的资源,所以学习本文,首先得利用其审美价值,引领学生进入作者营造的美的意境,整体感知,获取美的享受和熏陶。
走进课文,包围你的是满含温情的亲切优美而生动的语言,老舍先生不愧是卓越的语言大师。一系列的比喻、拟人、抒情句是作品给我们的极好馈赠,这就为学生积累感悟语言、提高文化品位提供了很好的范例。所以教学本文,积累语言也是对学生极具体极实惠的丰收。
《济南的冬天》更为独特的文本价值在于: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浑然天成地运用了丰富的写景方法和技巧,实为同类作品中的典范。所以教学本文,学习写景的一些方法是对学生进行写作引导的资源。
二、说学情:
《济南的冬天》一文,所讲的内容是学生们并不熟知的区域——济南,初一年级的学生们还没系统学习地理知识,对济南的了解甚少。但他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通过与家乡冬天的比较,对济南的冬天一定会随作者去感受,与作者产生共鸣。再者,他们还有一个突出的优势就是活泼好动、争强好胜,并且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乐于探究,因此本篇文章学习起来,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
三、定目标:
1、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学生本身已经具有的生活经验、本单元编排的意图和本文的特点应抓住以下目标:
(1)知识和能力:
了解作者老舍及与课文相关内容;识记并理解文中的生字词。
(2)过程与方法:
学习作者写景的多种方法,并用之于指导自己的写作实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文,体会作者对济南、对祖国的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2、教学的重点难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告诉我们:“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据此,确定本文的教学重点及难点为:抓住景物的特征从多方面加以表现。
四、析教法:
目前,我国的教育正经历着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的深刻变革,教师要更新观念,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思想品质,思维能力的培养,把学习方法的指导贯穿于教学过程之中。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教学观,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
在引入本课教学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何老舍要写冬天、写济南的冬天呢?亚里士多德说:“思维自惊奇和疑问开始”。这样一启发,学生有了“惊奇”和“疑问”,自然地触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激活了思维。
2、以读促学
教学本文时,引导学生从读中获取信息,从读中探究作者写景的方法,从读中体会作者感情。这里所说的读是要真正地读进去,读法多样,默读与朗读、齐读与个别朗读等。默读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迅速归纳概括知识要点,朗读主要是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生动性,齐读是为了体现语言的节奏美,个别朗读主要是为了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3、示例迁移
叶老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本课中有两段写景最为生动,而且写法大同小异。教师只需重点指导学生学习一段,另一段则让学生用学习前一段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这样既是学以致用,又是一种习得。该课文学完之后,布置学生写一篇作文,也是这方面的道理。
五、定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式的设计,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体会到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给他们好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让他们学会学习。依据本课的实际内容,结合初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年龄特点、日常学习态度以及学校的教学条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诵读法
通过默读、自由读等多种方式,反复诵读课文,体会老舍清新朴实的语言风格,感受语言文字中蕴涵的语言美、语意美、语境美。摒弃课文分析的老套路,返璞归真,让语文教学回到“读”书的根本轨道上来,让学生充分体验作品的原汁原味,获取作者最初的思想和艺术特质感受,培养其思维的创造性。这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灵魂之所在。
2、设问法
学生一边读文章,老师一边设疑,让学生在读中思考、读中领悟。学生既自主学习,又合作探究。
3、比较法
教师提出两种情况让学生通过比较,从中总结出其中不同,从而明白其优劣,作出正确英明的选择。比如,让学生体会“济南的冬天”和“冬天的济南”之间的差别;体会把“这就是冬天的济南”另起一段与课文原来写法的不一样。
六、谈设计:
基于以上对教材、教法、学法的分析,同时考虑到,由于基础差异,智力差异,学习习惯差异的存在,再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并遵循“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的原则,我是从“启发导入→初读,整体把握→精读,学习方法→品读,体会感情→习作,学以致用”五个环节、两课时来组织教学的。下面我主要说第二课时的设计。
(一)启发导入
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什么样子的,请你用几个四字词语来概括(学生答后,教师再接下去说)。在祖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没有这么一个地方,那儿的冬天与众不同呢?让我们随着老舍先生一起到《冬天的济南》看看。
激趣是教学中不可小觑的一个环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大的困难他也愿意去克服,学起来自然主动积极,而且学习效果也好。激趣的方式灵活多样,讲故事、猜谜语、听歌曲、看挂图等不一而足,我采用的方法则是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在对比中萌生求知欲望。
(二)初读,整体把握
1、让学生朗读课文,并思考两个问题:
(1)课文写了济南的冬天什么特点?请用文章中的一个两字词语来概括。
(2)作者写了哪些景物来突出济南的冬天的特点?
待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后,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这一步骤,有两个理由:一是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印象;二是让学生把握文章总—分的结构。
(三)精读,学习方法
在初读,整体把握的基础上,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自己最喜欢、最欣赏的段落,并把它仔细读一读,想想为什么喜欢。由此自然过渡到对文章第三段的精读,教师指导引路,学生在读中思考总结,归纳出“抓特征、有层次、有映衬、有虚实、有动静”五种写景方法。然后再让学生小组合作用学习该段的方法对比学习第五段,看看第五段是否用了这些方法,有无新的写景方法。最后教师让学生质疑第五段,大家共同解决疑难,并明确该段新用的“有远近”的写景方法。
学习这两段,花费的时间相对长一些,因为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及难点,主要就是想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给学生一些方法,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用。
(四)品读,体会感情
在重点学习第三、五段后,让学生再回到整篇课文,默读课文一遍,想想:作者是怀着怎样的感情来写济南的冬天的?你是怎样感受出来的?课文开头和结尾各有一句话,满载作者这种感情,你知道各是哪一句吗?对文章的结尾一句,你觉得放在最后一段末尾妥当吗?你有什么建议?有人提议把题目《济南的冬天》改成《冬天的济南》,你觉得可以吗?
设计这些问题,一是让学生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二是让学生了解“情景交融”“首尾呼应”的写法;三是让学生要批判性地读书,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不唯书,不唯他。
这一环节,是一个从课文中走出来的过程,一个把文章由长读短的过程。
(五)习作,学以致用
让学生以《校园的早晨》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
布置写作,用意只有一个,就是让学生巩固在课文中学习到的众多写景方法,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会把景物写活、写生动。
七、示板书:(略)
七年级上语文优秀教案最新设计5
教材分析
《珍珠鸟》是新教材七年级下册中的一篇现代散文。文章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我”和珍珠鸟一家三口从相识、熟悉、亲近,到相依相伴的关系变化过程。
一开卷,向读者走来的便是一位爱鸟有情、养鸟有道的“我”,他为一对珍珠鸟营造了具有大自然气息的绿色环境,且细致入微地呵护着它们,双鸟轻松自在地生活着。雏鸟诞生于“人间”。这只小鸟不像其父辈,它没有面对陌生环境的惶恐,也眉宇久居笼中的萎顿。虽然“大鸟”在笼中对他“再三呼唤”,小珍珠鸟还是尽情地在主人家里呼吸着自由的气息,其形轻捷,其神欢快。作家以饱蘸感情的笔墨描绘了多么可爱的一只小生灵!特别是它与主人和谐而自然的关系尤感人至深。文章展露了这种关系的形成,它是极为有序的。对此,作家细致入微地描述了小鸟从“离我较远”到“一点点挨近”,到“淘气地陪伴我”。最后“居然落到我的肩上”的全过程。这里鸟已不是鸟,它有了人的性灵,我们见到的不再是调皮的小鸟在玩耍,我们见到的是稚子偎依在父母幸福、温馨的怀抱里。作者以“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结束全文,可说是水到渠成。
学习这篇散文,不仅可以引起学生感情上的共鸣,深入体验人与动物间的挚爱真情,还能让学生领略到散文的语言美,作者细腻的描绘和朴素的文采,恰似一颗滚圆的珍珠。
教学重点:人与动物之间充满爱和信赖的理想境界。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自学课文的能力,提高对课文的感悟能力。
学生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了不少散文,有了一定的诵读和初步感知能力。初一的学生散文学习的障碍主要在于含蓄的语言的理解,但初一学生又具有好胜心强、好想像的能力。因此,敢于探索、积极思维、合作交流的互动气氛容易形成。只要引导得当,学生对散文的兴趣完全可以培养起来。
设计理念
1、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结合学生实际,语文教学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全体,突出学生为主体,努力引导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问题的提出具有探究价值,并易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根据新教材散文教学的特点,突出让学生在朗读感悟中获得知识积累与高尚情感的熏陶感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学习文章描写细腻、诗意浓郁、哲理深刻的风格。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阅读有关资料,了解作者的基本情况。
2、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
3、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教学设计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请学生欣赏一组画面:百花盛开,百鸟争鸣。这是一个鸟语花香的世界,也是人类追求的美好的生态环境。人的存在,使鸟儿有了依托,鸟的存在,给人平添了多少情趣!鸟类是人类的朋友,它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色彩和情趣。其实,在有些作家的眼里鸟岂止是人类的朋友,简直就是疼爱有加的儿女。当代作家冯骥才就是一位这样的作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他的散文《珍珠鸟》。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归纳“我”为鸟儿做了哪些事?
(重新为它们加工鸟巢;按时添食加水;按捺自己的好奇心决不轻易打扰它们的生活。)
2、鸟儿对“我”有什么反应?
(由胆小――渐渐胆大――开始亲近我――完全相信我)
3、“我”从鸟儿的相处中得到了哪些感受?将相关的语句划下来。
(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三、感悟理解,合作探究
1、让学生分组商讨本组赏析的文段。给赏析的文段拟一个标题。
(1)《营造绿色的环境》
(2)《富有灵性的娇憨可爱的鸟儿》
(3)《人鸟相亲,情谊浓浓》
2、让学生提出值得探究的问题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讨论题《由“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想开去》
请大家再看一组画面,围绕论题展开讨论。
1、《惊弓之鸟》顽劣的弹弓,狰狞的枪口对着鸟的世界
2、《炮火纷飞》战争破坏人类文明的场景
要求:联系现实社会生活、人类处境等方面的具体情况,谈谈体会。
五、欣赏歌曲,激发情感
同学们,正当我们陶醉在人鸟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中时,突然,我们看到了我们不愿看到的画面。但是,它是事实,客观存在。是我们人类的残忍和贪婪使我们失去了鸟儿对我们的“信赖”,失去了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什么才能使“信赖”永驻人间呢?我认为是“爱”!让我们一起唱一首爱的颂歌,让爱之泉流淌在我们心田,流淌在万物之间吧!
六、课外练笔,反思问题
请模仿把感情融注到对客观事物状写之中的语言特点,进行写话练习。
附板书
珍珠鸟
冯骥才
“我” 珍珠鸟
爱--------------信赖
美好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