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语文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精选模拟卷(四)及答案

2023-08-08 06:53:43 高考在线

教师资格统考《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应试精选模拟卷(四)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教师形成专业成长意识、获得专业成长的最佳途径是(  )。

A.专业培训

B.参加优质课评比

C.校本教研

D.深化课改

2、课堂导人方式多种多样。教师先提出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形式多样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学习目标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情趣,这属于(  )。

A.问题导人

B.故事导入

C.实例导入

D.悬念导入

3、下列属于意志行动的是(  )。

A.吹口哨

B.背诵课文

C.摇头晃脑

D.膝跳反射

4、衡量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质量的标准是(  )。

A.教学计划

B.教学大纲

C.教科书

D.考试成绩

5、阳光中(  )能使皮肤中的一种物质转变成(  ),促使人体对钙的吸收,预防软骨病。

A.红外线;维生素A

B.红外线;维生素D

C.紫外线;维生素A

D.紫外线;维生素D

6、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7、我国中小学开设的语文、数学、外语等课程属于(  )。

A.综合课程

B.学科课程

C.活动课程

D.潜在课程

8、被称为课程论经典学术著作的是(  )。

A.《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B.《教育目标分类学》

C.《教育过程》

D.《教学与一般发展》

9、提出情绪辅导方法的心理学家是(  )。

A.桑代克

B.斯金纳

C.雅各布松

D.艾利斯

10、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

A.痕迹消退说

B.动机说

C.同化说

D.前摄抑制与后摄抑制

11、既想取得好成绩,又想去玩,这种冲突矛盾是(  )。

A.多重趋避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双趋冲突

12、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A.共同的奋斗目标

B.班主任的要求

C.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D.共同的活动

13、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三)班的班主任工作,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A.意志品质的培养

B.人际交往教育

C.积极的情感教育

D.良好性格的教育

14、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是(  )。

A.马斯洛

B.霍尔

C.杜威

D.华生

15、以个体认识论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的教育家是(  )。

A.孔子

B.昆体良

C.赫尔巴特

D.夸美纽斯

16、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体制中的领导影响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职权影响力;二是(  )。

A.年龄影响力

B.性别影响力

C.个性影响力

D.学术影响力

17、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

A.感知运算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18、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应该具有的三个特征是(  )。

A.强制性、基础性、科学性

B.强制性、普遍性、科学性

C.科学性、普遍性、基础性

D.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19、以实践作业为主的兴趣小组属于(  )。

A.体育小组

B.艺术小组

C.学科小组

D.技术小组

20、“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  ),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

A.一次

B.三次

C.四次

D.两次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的特殊形式,它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22、环境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但不起决定作用,为什么?

23、简述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常用方法。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小明的妈妈逢人便夸她儿子聪明,在班上的学习总是名列前茅。小明不仅成绩好,还经常在学校的文艺比赛中拿奖,可谓是多才多艺。不过美中不足的是,他与同学相处不好,同学关系特别紧张。小明因为自己学习好、有才艺,家境还比较富有,时常瞧不起班上的其他同学。在学习上,如果有同学向他请教,他会随口说:“这问题太简单了。”当看到别的同学穿着一般时,他会说:“这衣服太不好了,买件贵点儿的穿上吧。”他就是这样,给人感觉很骄傲,即使有时是自己做了错事,也绝不承认,还为自己辩解,有时为了获得一些荣誉甚至还弄虚作假。

问题:结合上述材料,谈谈如何矫正小学生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5、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

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整个课堂。

问题:作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怎么办?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共2小题,26、27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共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述材料,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16支足球队参加比赛,比赛以单场淘汰制(即每场比赛淘汰1支球队)进行,请问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才能产生一支冠军队?

解法1:按照比赛进程,第一轮16支球队进行8场比赛,淘汰8支球队;第二轮,首轮晋级的8支球队进行4场比赛,淘汰4支球队;第三轮,再次晋级的4支球队进行2场比赛,淘汰2支球队;第四轮,2支球队进行决赛,产生1支冠军队。所以,一共要进行15(8+4+2+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解法2:匈牙利数学家路莎·佩特曾说:“数学家往往不是对问题进行正面的攻击,而是不断地将它变形,甚至把它转化为已经得到解决的问题。”据此,由16支球队产生1支冠军队就要淘汰15支球队,每淘汰1支球队就要进行1场比赛。所以,一共要进行15(16—1)场比赛,才能产生1支冠军队。

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27、请为拼音“z、c、s”教学写一个教学设计片段。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

报考对象及条件

(一)报考对象

1.申请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有青海省户籍,或是青海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或是已在我省办理居住证(居住证须在有效期内,不含暂住证或暂住证明、居住证明等,下同)的外省户籍人员。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20〕1号)精神,自2020年起,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3.参加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藏语文学科考试的考生范围为:本省普通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三年级及以上本专科在校学生或在读研究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专科、研究生学历,且具有本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考生。

4.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采取自愿原则,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并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内地(大陆)居民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及相关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学生(本科三年级及以上,专科三年级,3+2毕业学年),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4.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港澳台居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需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开具;

6.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相应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

7.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考试所在地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8.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在内地(大陆)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就读省份相应师范生政策。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他借助迷箱实验得出了一系列的理论,首先,他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他认为应答性行为是先出现刺激后出现行为,是低级、被动的,操作性行为是先出现行为后出现强化,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狗进食实验就是应答性行为,而斯金纳的迷箱实验中老鼠的行为则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重点和核心考点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呈现愉快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受到表扬,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增加。负强化使撤销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老师撤销了对她迟到的惩罚,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发生频率增加。斯金纳将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比如,迟到罚站在门外。负惩罚是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上课看小说,下课不能出去玩,这就是负惩罚。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消退,指不给予任何强化,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学生上课做鬼脸,学生和老师都不予理睬,最终做鬼脸的行为减少。这些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复习备课时只要借助例子进行理解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注意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主体是谁,即在判断是强化或者惩罚时,先看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是强化,减少的是惩罚和消退。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其他考点还有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的动作强化低频的动作,比如,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看电视是高频动作,写作业是低频动作,写完作业后给予一个高频动作强化,相当于正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