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语文

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及答案

2023-08-15 02:46:23 高考在线

教师资格统考《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模拟试卷二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

1.近代教育史上,是下列哪位教育家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 )。

A.夸美纽斯 B.杜威 C.赫尔巴特 D.洛克

2.“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体现了( )师生关系。

A.尊师爱生 B.民主平等 C.教学相长 D.心理相容

3.“学生之所以学习,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得到奖赏、赞扬和优异的成绩等报偿”,持这种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

A.归因理论 B.麦克里兰德的学习动机理论

C.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D.强化理论

4.教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应( )。

①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②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获得体验

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进行针对性教育

④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发展

⑤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 C.①③④⑤ D.①②③⑤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是( )。

A.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员 B.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公务雇员

C.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雇员 D.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6.教育问题是( )。

A.引人注目的教育现象

B.引人困惑的教育现象

C.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D.引人困惑、亟待研究解决的教育现象

7.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规定,下列关于我国教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到2020年,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

B.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C.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惠普性,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

D.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

8.“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 )学校教育的一个基本原则。

A.原始社会 B.奴隶社会

C.资本主义社会 D.*社会

9.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 )。

A.实现科学发展 B.建设小康社会

C.基本实现*现代化 D.构建*和谐社会

10.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的教育家是( )。

A.列宁 B.加里宁 C.苏霍姆林斯基 D.陶行知

11.1905年清政府设立( ),作为统辖全国教育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

A.教育部 B.学部 C.国子监 D.大学部

12.师生关系最基本的表现形式是( )。

A.伦理关系 B.教学关系 C.情感关系 D.道德关系

13.下列选项中,不是专家教师与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差异的一项是( )。

A.课堂规则的制订与执行 B.教材的呈现

C.课时计划的安排 D.课堂练习

14.隋唐以后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与教育更加紧密,对破除门阀等级制度起到积极作用,也使得( )更为合理。

A.政治制度 B.教育目的 C.学校管理 D.人才流动

15.《学记》中说“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因此应做到( )。

A.因材施教 B.循序渐进 C.长善救失 D.教学相长

16.贯彻“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应做到( )。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

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

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17.我国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 )。

A.培养人的智力

B.为其上一级学校输送拔尖人才

C.培养各种专门人才

D.为人的发展奠定德智体等各方面的基础

18.某同学在做阅读时,习惯带着问题去看材料,这种元认知策略是( )。

A.计划策略 B.注意策略 C.调节策略 D.监控策略

19.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 )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 B.罚跪 C.变相体罚 D.惩戒

20.“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这段话说明了( )。

A.人的一切知识都是从实践中获得的

B.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

C.认识有时是独立于实践之外的

D.实践在认识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21.首位认可游戏的教育价值并将其列入教学过程的是( )。

A.柏拉图 B.福禄培尔 C.蒙台梭利 D.维果茨基

二、辨析题(本大题共4题,每题8分,共32分)

22.课程标准是对学校课程的总体规划,它规定了学校应设置的学科、课程开始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学年、假期进行划分。

23.教育目的就是教育方针。

24.学生能轻松地演奏《春江花月夜》,这说明其演奏技能已达到定向阶段。

25.倒摄抑制是顺向负迁移。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26.简述对学生进行动作示范教学的基本要求。

27.简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28.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

29.简述意志行为的基本特征。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8分,共36分)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30.材料

小学一年纪教师张仪,为使刚入学的学生快速掌握加减发的运算,要求学生在计算例如“你有7个苹果,再给你2个苹果,你一共有几个苹果”这一类的应用题时,一定要写成7+2=9的形式(大数在先的形式),而不能写成2+7=9的形式。并在作业中把2+7=9的作业判为错误,要求学生重写,甚至在考试中也沿用这样的要求。因此失分或被罚重写的孩子们觉得很委屈,家长们也表示不理解,“结果是对的,为什么要判定为错误?”孩子连加法的交换律都会了,为什么一定要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才算对?甚至有的家长认为“这样的教学方法是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张仪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也不愿意解释。后来,有些家长找到校长,要求学校纠正张仪的教学模式,提高教师的素质。

问题

(1)请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知识评判教师张仪的教学行为。

(2)假如你是教师张仪,下一步你将采取哪些措施改工作?

31.材料:

上课伊始,教师问:同学们,咱们班最近参加了拔河比赛,你们说,拔河时从拉绳来看,赢方一端的拉力大,还是输方一端的拉力大?

学生们先是一愣,接着争先恐后地回答:赢方一端的拉力大!

教师:不对!拉绳上两端的拉力一样大!

学生:为什么?为什么?(同学们睁大眼睛惊奇地问道。)

教师:因为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相等,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这一定律。

(1)案例中,该教师的课堂导入运用了什么教学原则。

(2)试分析如何在教学中贯彻该教学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知识点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是心理学家斯金纳的理论,他借助迷箱实验得出了一系列的理论,首先,他区分了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他认为应答性行为是先出现刺激后出现行为,是低级、被动的,操作性行为是先出现行为后出现强化,是积极主动的行为,巴普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狗进食实验就是应答性行为,而斯金纳的迷箱实验中老鼠的行为则是操作性行为。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中的重点和核心考点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斯金纳根据实验结果,将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正强化是呈现愉快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受到表扬,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增加。负强化使撤销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比如,小红拾金不昧,老师撤销了对她迟到的惩罚,使拾金不昧的行为发生频率增加。斯金纳将惩罚也分为正惩罚和负惩罚。正惩罚是呈现厌恶刺激,使行为发生的频率减少,比如,迟到罚站在门外。负惩罚是撤销愉快刺激,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上课看小说,下课不能出去玩,这就是负惩罚。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中还有一个概念:消退,指不给予任何强化,减少行为发生的频率,比如,学生上课做鬼脸,学生和老师都不予理睬,最终做鬼脸的行为减少。这些就是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在复习备课时只要借助例子进行理解就能更好的应对考试,不过,要提醒考生的是要注意增加或减少的行为主体是谁,即在判断是强化或者惩罚时,先看行为发生的频率,增加是强化,减少的是惩罚和消退。

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在教师资格考试中的其他考点还有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是指用高频的动作强化低频的动作,比如,先写完作业才能看电视,看电视是高频动作,写作业是低频动作,写完作业后给予一个高频动作强化,相当于正强化。

教师资格笔试考试报名条件

报名条件

报考对象及条件

(一)报考对象

1.申请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的人员,应具有青海省户籍,或是青海省内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读学生,或是已在我省办理居住证(居住证须在有效期内,不含暂住证或暂住证明、居住证明等,下同)的外省户籍人员。

2.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台湾工作办公室秘书局、国务院港澳台事务办公室秘书行政司《关于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大陆)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有关问题的通知》(教师厅〔2020〕1号)精神,自2020年起,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

3.参加青海省中小学教师资格藏语文学科考试的考生范围为:本省普通高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专业三年级及以上本专科在校学生或在读研究生;具有普通高等学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藏语)本专科、研究生学历,且具有本省户籍或居住证的考生。

4.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类研究生和公费师范生免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教师函〔2020〕5号)精神,采取自愿原则,符合条件的教育类研究生、公费师范生可参加学校组织的教育教学能力考核并取得《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也可自行参加国家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申请认定相应的教师资格。

(二)内地(大陆)居民报考条件

1.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2.遵守宪法和法律,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3.符合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的体检标准;

4.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及相关要求。普通高等学校在校三年级(含三年级)以上学生(本科三年级及以上,专科三年级,3+2毕业学年),可凭学校出具的在籍学习证明报考;

被撤销教师资格的,5年内不得报名参加考试;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得报名参加考试。曾参加教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的,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的相关规定执行。

(三)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报名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应具备以下条件:

1.在内地(大陆)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港澳台居民,凡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自愿原则,可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2.港澳台居民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的有效证件为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

3.港澳台居民可申请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和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

4.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需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学历要求;

5.港澳台居民申请认定教师资格需提交的无犯罪记录证明由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有关部门开具;

6.港澳台居民申请教师资格,应达到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颁布的相应普通话水平等级标准;

7.港澳台居民持港澳居民居住证可在内地(大陆)居住所在地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和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港澳居民持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台湾居民持五年有效期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可在内地(大陆)申请参加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在考试所在地认定中小学教师资格;

8.申请中小学教师资格的其他条件、程序和提交材料与内地(大陆)申请人相同。在内地(大陆)就读师范专业的港澳台居民执行就读省份相应师范生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