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论语六则初一上册语文教案
2023-08-10 09:58:35过零丁洋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2023-08-01 15:02:28水调歌头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2023-08-02 18:22:06水调歌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设计
2023-08-16 08:02:24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教师工作实用经验总结范本
2023-08-12 06:26:57宝葫芦的秘密读书心得高二话题作文800字7篇
2023-08-18 18:39:32中华家风演讲稿范文五篇
2023-08-08 21:10:13调度年终工作总结范文10篇
2023-08-08 05:17:12
过零丁洋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过零丁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生平及抗元故事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全诗
3:品味诗中感情充沛的语言
4:体会本诗主旨,学习作者高尚的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语言,把握主旨
教学难点:
诗句中蕴含的感情及巧妙的手法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
首联: 不屈不挠 无怨无悔
颔联: 借用比喻 忧国忧民
颈联: 借用双关 抒写感受
尾联: 慷慨正义 舍生取义
教学过程:
导语:翻开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许多鲜活的面孔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岳飞、屈原、戚继光、郑成功。。。。。。。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今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并学习他的《过零丁洋》。(板书课题)
一: 感知文本
1;老师范读全诗
2:学生结合注解,自由朗读诗歌
3: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并且标画出不懂的地方。
4:学生举手发问,老师释疑
5:补充文天祥抗元的故事
多媒体打出文天祥抗元的故事后,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分别说说故事对应哪些诗句,故事讲完,顺势引导背诵。
二:质疑探究
1:细读文本,结合文章大意,根据自己理解,完成下面的填空
我喜欢————————,因为它表现了―――――――――。
2:给大家留下5分钟时间思考。
3:举手发言,交流意见,做好评价,及时点拨、追问。
三:拓展延伸
学完文天祥的故事之后,你一定有所感悟,把它写下来,与同学交流。
《过零丁洋》赏析
这是一首永垂千古的述志。诗的开头,回顾身世。意在暗示自己是久经磨炼,无论什么艰难困苦都无所畏惧。接着追述战斗生涯:在荒凉冷落的战争环境里,我度过了四年。把个人命运和国家兴亡联系在一起了。三四句承上从国家和个人两个方面,继续抒写事态的发展和深沉的忧愤。这一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真实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诗人的遭遇。国家民族的灾难,个人坎坷的经历,万般痛苦煎熬着诗人的情怀,使其言辞倍增凄楚。五六句喟叹更深,以遭遇中的典型事件,再度展示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而颤栗的痛苦心灵。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这句千古传诵的名言,是诗人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谱写的一曲理想人生的赞歌。全诗格调沉郁悲壮,浩然正气贯长虹,确是一首动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爱国主义诗篇。
《过零丁洋》教学实录
一、以题切入,确定基调
师:我国的历代王朝中,南宋是极弱的一个王朝,先期被金入侵,后期被元灭亡。可是,在南宋历史上,出现了许多的民族英雄,同学们知道都有谁吗?
生:岳飞、文天祥、还有上个学期学到的辛弃疾也是吧!
师:他们善于诗文,也是响当当的英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同学们请看题目,谁知道题目的意思?
生:“过零丁洋”就是路过零丁洋。
师:仅仅是路过零丁洋吗?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
生(看注释):不是的,文天祥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师:对啊,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成了元军的俘虏,他会做何感想呢?
生:成为阶下囚,他心里一定很难过,很痛苦。
生:还有伤感与无奈。
师:《过零丁洋》就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同学们来朗读诗歌,结合刚才对题目的理解,请你们读完后说说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
生(读):朗读这首诗,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还有一种深深的悲凉。
师:哪些词语能体现出这种沉痛与悲凉呢?
生:辛苦、寥落、破碎、浮沉、惶恐、零丁等都可以看出诗人的苦痛。
师:试着用很沉痛的心情来读你们说到的这些词。(师领着读)同学们再来看一下,你们觉得整首诗都是这样的基调吗?
生:不是,诗的尾联应该读出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它与前三联不一样。
师:那该如何来读呢?你们来试试。
生(读)
师:来比照一下,在朗读的时候,前三联运用的语调与尾联一样吗?
生:不同。前三联的语调是低沉的下压的,尾联的语调应是高昂的上扬的。(再读)
师:同学们再来听一下范读,听的时候要注意思考,范读是否与我们刚才的理解相吻合?再来听听范读有无瑕疵的地方?
生(听完):范读与我们刚才的理解相吻合,只是听不出处理不好的地方。
师:你们觉得范读的语气语调处理得完美无缺了吗?再来听一听,注意换气处。
生:哦,“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中间过于紧促,应当将换气再迟缓一下。
师:“紧促”说的到位而妥帖,非常好!我们就要有这种勇于质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就一定能有自己的收获。
二、走进诗人,品读诗味
师:你们了解文天祥吗?谁来说说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他是一个正气凛然的人;他是一个爱国的人;他是一个敢于抵抗的人。
师:其实他最最本色的是怎样的人呢?同学们来学习诗的首联。首联里的哪两个词语能让我们了解到他的经历?
生:“辛苦”,说明他的经历很坎坷。“干戈”,是指兵器,这里指战争,由这个词可以看出带兵打仗的经历。
师(笑):“辛苦”确实能看出他经历坎坷与艰难,可是能看出他是做什么的吗?
生(恍然大悟):不是辛苦,应该是“一经”,“一经”是指儒家著作,说明文天祥是个饱读诗书的人。
师:所以嘛,他还是最最本色的读书人,他饱读诗书,参加科举,进而踏入仕途。可是他的仕途之路怎样呢?是不是如我们想象的那样从此富贵荣华呢?
生:他的仕途之路饱含着满腹的辛酸,哪有富贵之气啊!
师:你们刚才说到“干戈”指的是他带兵打仗,结局如何呢?
生:从“寥落”可以看出,他与元军苦战四年,并未能挽救南宋灭亡的命运。
师:是啊,所以诗句里透露着一种寒气袭人的清冷啊!我们由这两句还以看出什么呢?文天祥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生:他读书的目的是为了国家,也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
师:他心中有自己的荣辱得失吗?这叫什么?
生:他心中没有自己,装的是天下。这叫胸怀天下吧!
师:我们具体来了解胸怀天下的文天祥。(出示文天祥的生平经历)接下来我们学习颔联。(生读)
师:从字面上来看,颔联表达了怎样的意思?
生:破碎的山河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浮;自己的身世如同雨中的浮萍,时起时落。
师:运用了什么修辞?这样的表达有何效果?
生:用了比喻。将国家与个人比作柳絮与浮萍,国家没了,自己无依无靠,很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
师:这里的“风”“雨”是怎样的风雨啊?能否在“风”和 “雨”的前面加个词语,再来渲染一下氛围呢?
生:暴风骤雨;冷风冷雨;凄风苦雨。
师:比较而言,哪个词语更适合一些?
生:凄风苦雨。风雨的凄苦更加渲染出山河破碎的无限悲凉啊!
师:颈联曾被人们视为这首诗的千古奇对,你们能说说它奇在哪里吗?
生:对仗工整。
(众笑):哪首诗不讲究对仗啊?
师:再细细来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刚才你们说它对仗工整,“惶恐滩”对“零丁洋”,这两处是什么?
生:这是两处地名。
师:用词重复乃写作之大忌,你们想想,“惶恐”、“零丁”的意思一样吗?
生:不同,前一个指地名,后一个则是诗人的心境和感受。
师:那你们能说说这一联奇在什么地方吗?
生: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
师:虽然文天祥一生流离,苦不堪言,但他依然保持着大丈夫的情操,诗的尾联发出了怎样的呐喊?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与气魄? (齐读)
生:这两句诗是诗人精神的写照,他视死如归,大义凛然,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师:有人说要以成败论英雄,作为将领,文天祥并未能挽救危亡的朝廷,你觉得他还是英雄吗?
生:我们看重的,不是他的成败,而是他的精神与气节。他的气节证明着他就是英雄。
师:说得好!不以成败论英雄,英雄所为英雄,在于他的担当,在于他的精神,在于他的节操!所以,文天祥与他的诗歌始终光耀着千秋史册,他的精神让他永远不朽!
师:文天祥的精神让人惊叹,你们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事例吗?
生:邓世昌、屈原、岳飞等都是。
师:你们这是说的人还是事呢?在说明事例的时候,要将人与事结合起来。
生:邓世昌与致远舰共存亡;岳飞誓死抗金;屈原宁死不屈投江而亡。
三、运用比喻,进行仿写
师:这首诗所表达的是国家的危急存亡与个人的坎坷遭际,可是诗人将二者融合起来,幻化成诗句的时候,却经过了细心的锤炼与精巧的构思。比如首联当中用一经指代读书的经历,用干戈指代残酷的战争;颔联里用比喻言说浮沉的国家与个人的命运。我们也来试一试,用比喻来言说某种情感。
示例: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散,没有归依。
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_______________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雨中的浮萍,起起落落,孤苦无依。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天空的孤雁,独自盘旋,没有温暖。
生:国破家亡的伤痛如同打碎的玻璃,支离破碎,难以愈合。
师:让我们在《二泉映月》的伴奏中,齐读本诗,再次触摸文天祥的灵魂吧!
附言:昨日进行了公开教学,所讲内容为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特记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