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小学五年级语文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最新
2023-08-17 08:10:25高二下册人教语文教学计划范文
2023-08-18 19:32:31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语文14-18课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2023-08-02 01:26:27五年级上册语文阅读理解题目
2023-08-13 10:23:31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案范文
2023-08-11 06:00:18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范文
2023-08-17 19:27:40二年级苏教版语文教案参考范文
2023-08-06 09:40:54教师教育单位个人工作总结范本
2023-08-15 17:32:57稻草人读书心得体会范文十篇
2023-08-18 16:55:39经典演讲稿范文集锦五篇
2023-08-07 14:35:06年度工作回顾总结模板解析
2023-08-12 02:53:16
出师表北师大版初三下册语文教案
《出师表》教案
教学目标:
1.解题、背景、作者、表
2.指导阅读、分段
3.分析理解1、2段,理解字句,指导朗读背诵,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4.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初步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的爱国精神
教材分析
重点:目标2
难点:目标2
教具:
预习指导:
1.通读课文,熟悉大意
2.阅读课本上有关资料,了解“表”的有关常识及写作背景
3.搜集一些有关诸葛亮的简介及故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
诸葛亮是中国人民智慧的化身。“三顾茅庐”、“火烧赤璧”“六出祁山”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诸葛亮的文才韬略令人倾倒。他撰写的《出师表》是汉末以来的第一流杰作,文章质朴诚挚,志尽文畅。为后人所钦仰。陆游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文天祥说“或为出师,鬼神泣壮烈”。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篇杰作。(板书课题)
二、朗读课文(5)
1.教师范读课文(最好能背诵),读得要有抑扬顿挫,感情充沛,使学生产生激情。要求学生注意体会老师的读法,并画出生字词。
2.指导学生朗读(片断),要求富有感情。
三、检查预习:(3)
1.要求一生简介“表”的有关常识
2.一人简述本文的写作背景
3.一人简介诸葛亮
四、指导划分层次结构(8)
引导学生围绕“出师”二字来分段(问题1),提出以下几个问题供参考:第一,在国家危急的形势 下,作者出师前向后主提出哪几条治国建议?第二,作者采用什么方式向刘禅陈述他出师的理由的?第 三,在说明出师的理由之后,作为臣下,是否还要请求皇上批准他出师并表达这次出师的决心?
1.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独立思考,拟出初步答案
2.同组交流,取长补短(段意不要求统一)
3.抽样提问,师生共评(同时板书)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9)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五、理解分析第1、2自然段
1.学生结合注释自译课文1、2段(问题2、3),教师补充以下词语:
疲弊:指国家贫穷衰弱 秋:关键时刻 妄自菲薄:过分看轻自己 盖:原来
2.提问四人各对译课文1、2段,学生进行评价更正,教师肯定小结
3.思考问题:(1)为什么说当时是“危急存亡之秋”? (2)作者指出当时蜀国的形势如何?内外大臣如何表现?内外大臣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大臣如此,做国君的应如何做?作者提出的两条建议是什么?(问题4-9)
教师抽个别中下生提问,再请中下生补充,不行再请中上生小结
板书:开张圣听(广开言路)赏罚严明
4.指导分析“以”的连接用法
(1)教师复习“以”的介词用法---“用、把、拿、凭”等。
(2)分析“以”连词的用法
学生思考这两段中的“以”哪些表达目的,哪些表达结果。
教师提问,学生不同意见可补充
板书:以:表目的(用来)---以光先帝遗德,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表结果(以致)---以塞忠谏之路也
5.指导背诵:
(1)要求学生理清每一段内的意义层次,顺着因果和作者思路默想、记忆、背诵。
如:形势危急---大臣表现---两条建议
(2)学生试着自己背
(3)抽优生背
(4)全班齐背
6.老师总结:引导学生学生诸葛亮的爱国精神。
《出师表》书籍阅读
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托臣以讨贼也。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故知臣伐贼,才弱敌强也。然不伐贼,王业亦亡。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惟北征,宜先入南: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并日而食。——臣非不自惜也:顾王业不可偏安于蜀都,故冒危难以奉先帝之遗意。而议者谓为非计。今贼适疲于西,又务于东,兵法“乘劳”:此进趋之时也。谨陈其事如左:
高帝明并日月,谋臣渊深,然涉险被创,危然后安;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策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刘繇、王朗,各据州郡,论安言计,动引圣人,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使孙策坐大,遂并江东:此臣之未解二也。曹操智计,殊绝于人,其用兵也,仿怫孙、吴,然困于南阳,险于乌巢,危于祁连,逼于黎阳,几败北山,殆死潼关,然后伪定一时耳;况臣才弱,而欲以不危而定之:此臣之未解三也。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图之,委任夏侯而夏侯败亡,先帝每称操为能,犹有此失;况臣弩下,何能必胜: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汉中,中间期年耳,然丧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合、邓铜等,及驱长屯将七十余人,突将无前,丛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余人,此皆数十年之内,所纠合四方之精锐,非一州之所有;若复数年,则损三分之二也。——当何以图敌:此臣之未解五也。今民穷兵疲,而事不可息;事不可息,则住与行,劳费正等;而不及今图之,欲以一州之地,与贼持久:此臣之未解六也。
夫难平者,事也。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操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违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见。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
《出师表》总复习
(1)重点字词解释
《隆中对》
1、亮躬耕于陇亩 亲自 2、好为《梁父吟》 喜欢
3、身长八尺 身体 4、时人莫之许也 承认、同意
5、惟博陵崔州平 只有 6、谓为信然 说;确实这样
7、屯新野 驻扎 8、先主器之 器重
9、谓先主曰 对……说,告诉 10、此人可就见 接近、趋向
11、不可屈致 委屈(他),召(他上门)来。 12、宜枉驾顾之 屈尊;拜访
13、先主遂诣亮 于是;拜访 14、凡三往 总共
15、因屏人曰 于是;命人退避 16、汉室倾颓 崩溃、衰败
17、孤不度德量力 衡量;估计 18、欲信大义 “信”通“伸”,伸张
19、遂用猖獗 因此;失败 20、然志犹未已 仍、还;止
21、君谓计将安出 计策;怎样;产生 22、自董卓已来 “已”通“以”
23、非惟天时 只是 24、今操已拥百万之众 已经
25、此诚不可与争锋 的确 26、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 可以凭借;谋取
27、利尽南海 物资;全部取得 28、此殆天所以资将军 大概;资助、给予
29、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 兴旺 富裕;爱抚、爱惜 30、帝室之胄 后代
31、总揽英雄 广泛地罗致 32、外结好孙权 友好
33、命一上将将荆州 将领;率领 34、将军身率益州之众 亲自
35、百姓孰敢箪食壶浆 谁;用箪盛饭,用壶盛浆 36、以迎将军 来
37、诚如是 果真;这样 38、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一天天
39、岂有意乎 有(这种)打算 40、岂愿见之乎 是否(可)
41、每自比于管仲 常常 42、君与俱来 一起
43、抑亦人谋 而且 44、挟天子 挟持、控制
45、因之以成帝业 凭借、依靠 46、若跨有荆益 占据
47、愿君勿复言 希望;再 48、所以资将军 用来……的
《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