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文章
初中化学辅导学习方法
2023-08-15 12:31:35初三化学考点总结
2023-08-11 20:41:56学好初中化学的经验有哪些
2023-08-14 16:49:00初中化学的气体考点有哪些
2023-08-13 21:54:00达州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05 23:03:19广安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07 10:01:37宜宾中考录取率多少,各高中录戎数线统计
2023-08-18 05:38:08二年级上册数学5的乘法口诀教案模板
2023-08-12 08:46:00保护环境高二语文作文大全800字7篇
2023-08-11 23:32:09初中化学辅导学习方法
2023-08-15 12:31:35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模板
2023-08-09 13:15:15
中考化学辅导之错题本三篇
中考化学错题本:质量守恒定律
在对质量守恒定律应用时,常出现以下错误:对质量守恒定律中“参加反应的”意义理解不透,常把反应物当成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范围是化学反应,有些同学却用来解释一些物理变化;对可燃物燃烧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时,认为不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因此,在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时,一定要抓住概念中的关键词:“参加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不能片面强调某一点。
下列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正确的是()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质量一定和反应前煤的质量相等
B.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的质量大
C.100乘与100g酒精混合后,质量等于200g,这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1g氢气在9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了10水
正确答案D
中考化学错题本:空气相关内容
空气
4.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CO20.03%
5.环境污染知识:排放到空气中的气体污染物较多的是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大气污染物、酸雨——来自于含硫燃料的燃烧。
6.测定空气成份或除去气体里的氧气,要用易燃的磷,磷燃烧后生成固体,占体积小易分离。不可以用碳、硫代替磷。碳、硫跟氧气反应生成气体,难跟其他气体分离。
7.氧气的物理性质: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略大。液氧、固态氧淡蓝色。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8.氧气的用途:气焊、航天、潜水、登山、医疗、液氧炸药、炼铁、炼钢
9.氧气的化学性质:支持燃烧,有助燃性。可供呼吸用,是常用的氧化剂。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O2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生成CO2,现象: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硫在空气中燃烧,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SO2,硫在空气里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在氧气里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3)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2P2O5,现象:产生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白磷着火点低,易自燃,要放在水中密封保存,可隔绝空气,防止它自燃。
(4)镁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2Mg+O2===2MgO现象:发出刺眼的白光,放出热量,生成白色固体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3Fe+2O2===Fe3O4现象: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此实验必须先在集气瓶里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一层细砂,防止溅落的熔化物使瓶底炸裂
(6)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点惹缶痊鸣气)2H2+O2===2H2O现象:纯净的氢气在空气里安静地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不纯的氢气点燃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遇明火很可可以会发生爆炸!
(7)蜡烛在氧气里燃烧得更旺,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瓶壁内有水珠。向瓶内倒入澄清的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
(8)加热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Cu2(OH)2CO3===2CuO+H2O+CO2↑(现象:绿色粉末变黑色,管壁有水珠,生成的气体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中考化学错题本:水相关知识点
1.水、蒸馏水是纯净物、化合物和氧化物。矿泉水、海水、河水、糖水和盐水都属于混合物
2.污染水质的因素:工业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即“三废”)和生活污水的劝斥排放,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流。
3.电解水实验(水中加少量硫酸或NaOH,增强水的导电性)
①水通电(正极O2负极H2,体积比1:2)2H2O===2H2↑+O2↑
②证实物质里是否含水方法:白色的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色
③除去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通常放在最后除,如除去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先通过再通过。
④要验证混合气体中是否含有水蒸气,通常应先检验,如证实氢气中含有HCl、水蒸气、CO2,应先让混合气体通过(填仪器和其中的药品),观察到时,则说明含有;再通过,当观察到,则含有,接着通过,当观察到,则说明含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