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中考化学之实验设计和探究怎么做

2023-08-14 13:23:44 高考在线

初中化学知识点:家庭小实验、趣味实验

常见的家庭小实验:

(1)向大米粥中加入碘酒

(2)蛋白质在加热的条件下失活

(3)检验碘食盐中是否含有单质碘

(4)用食醋除水垢

(5)鉴别食盐和纯碱

(6)检验自来水是否为硬水

(7)把一只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以获得少量炭黑

(8)品尝可区分厨房中的蔗糖和食盐

(9)用卷心菜制酸碱指示剂

(10)自制汽水

(11)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白酒和白醋

初中化学知识点:设计实验和科学探究

1.实验设计的原则:科学性,可行性,简约性,可重复性

2.科学探究的总体思路:提出问题—提出假说—提出实验程序—预测可能的结果—

进行实验—获得实验数据—分析解释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3.与氧气性质和制取相关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法:

一、氧气参加反应的对比实验设计方法

(1)探究氧气与其他物质反应条件的对比试验

①温度对比试验。用温度对比试验探究物质的着火点。如木炭和煤的着火点不同。

②浓度对比试验。用浓度对比试验探究可燃物能否与氧气发生反应或反应的现象不同。

(2)金属生锈条件的对比试验

与氧气接触铁不会生锈,与氧气、水同时接触铁才能生锈。铜与氧气、水和二氧化碳同时接触才能生锈。金属的生锈条件探究都是通过对比试验完成的。

二、反应生成氧气速率的对比试验设计方法

(1)催化剂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试验

①有无催化剂的对比试验。如氯酸钾制氧气加入和不加入二氧化锰的对比试验。

②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对比实验。如可设计对比试验探究MnO2,CuO,Fe2O3等对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的影响。

(2)浓度对制取氧气速率影响的对比实验。

如取不同浓度的对氧化氢溶液,加入同质量的MnO2观察H2O2分解速率。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必须使用控制变量法。每次对比实验只能研究一个变量,其他的变量应该控制在相同的状态。如设计对比实验研究MnO2和CuO哪种物质对H2O2分解速率影响大,那么容器中的过氧化氢浓度应相同。相反研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必须使用同种,同量的催化剂,温度,压强也应该相同。

化学学科科学探究的特点

(1)新课标改革的理念是倡导探究式学习,“科学探究”是化学课程中重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养成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科学探究就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知识的探究过程,在探究过程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在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中提升。“科学探究”是以问题为中心,南学生自己运用已有的知识选择恰当的手段,探究未知的现象、数据,并通过对获得的现象、数据的分析、归纳,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从而使学生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获得科学方法,提高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2)针对化学学科的特点,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对科学探究的认识:

①感受到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

②意识到提出问题和作出猜想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知道猜想必须用事实来验证;

③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实验、观察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④认识到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进行推理和判断;

⑤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解答实验探究题的方法技巧:

科学探究是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根据题目情景提供的信息,要求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要求考生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作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会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假设,以此考查学生的化学基础知识、综合实验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解答此类试题思维要有开放性,能探究性地提出问题.要敏锐地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和探究验证假设的方法,用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进行推理和判断;要注意对试题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数据的处理以及对探究问题的合理猜想和想象,不要生搬硬套,胡乱猜想,应在短时间内切准题目要害,找准突破口。

综合实验题答题的基本方法和原则思维过程:

原理一反应物一仪器装置一现象一结论一作用一意义一联想

①实验依据的性质和原理。

②反应物的状态及其替代物。

③装置的性能、使用方法、适用范围、注意事项、是否有替代装置。

④操作顺序、注意事项或操作错误产生的后果。

⑤现象描述要准确、全面、重点突出。

⑥直接得出结论或导出结论。

初中化学知识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和实验现象的分析

化学常见的实验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强光,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白烟同时生成一种白色物质。

(2)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3)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4)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物质。

(5)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现淡蓝色。

(6)在试管中用氢气还原氧化铜:黑色氧化铜变为红色物质,试管口有液滴生成。

(7)用木炭粉还原氧化铜粉末,使生成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黑色氧化铜变为有光泽的

金属颗粒,石灰水变浑浊。

(8)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的火焰,放出热量。

(9)向盛有少量碳酸钾固体的试管中滴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10)向含有Cl-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1)向含有SO42-的溶液中滴加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12)一带锈铁钉投入盛稀硫酸的试管中并加热:铁锈逐渐溶解,溶液呈浅黄色,并有气体生成。

(13)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蓝色絮状沉淀生成。

(14)在空气中点燃甲烷,并在火焰上放干冷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液滴产生。

不同化学实验现象:

1.物质燃烧实验都有三个明显的现象

(1)放出大量的热。

(2)生成了一种或几种不同于反应物(指物质的色、态、味)的产物。

(3)固体直接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光;气体或固、液体转变成气体再燃烧则发出一定颜色和强度的火焰(描述物质的燃烧现象:一光、二热、三生成)

例如:镁条燃烧的现象是:

①发出耀眼的白光;

②放出大量的热;

③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再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①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的火焰(硫受热先熔化,再汽化,最后才燃烧);

②放出大量的热;

③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2.加热固体物质的实验现象

主要包括物质的状态、颜色、质量变化及产物中是否有水和气体产生

例如:加热碳酸氢铵的现象:

(1)有一股刺激性的气味产生;

(2)试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3)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生成;

(4)试管内的白色固体逐渐消失。

3.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

主要包括反应物(液态)的物质和颜色变化及溶液中是否有沉淀(包括沉淀颜色)和气泡产生。

例如:在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实验现象是有蓝色沉淀产生。

化学实验现象的描述“五忌” :

化学实验现象是指用眼看、鼻闻,耳听、手感等方式能够感觉列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所表现出来的外部特征。在描述实验现象时应注意“无忌”。

1.忌把实验现象的先后顺序表述颠倒表述实验现象,要按照现象的先后顺序进行表述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不能表述成“剧烈燃烧,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放出热量,火星四射”,因为学生首先观察到的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最后才发现“生成一种黑色物质”。

2.忌把物质的名称当做实验现象物质的名称是根据实验现象、数据、经过综合分析判断得出的,通过外表现象是“看”不出来的。因此,在描述现象时,切不可把物质的名称当作实验现象。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但不能说生成氧化镁。

3.忌把实验结论当成现象实验结论需要通过分析实验现象才能总结出来。在物质的鉴别时要根据实验现象才能确定物质,而不能没有现象直接得出结论。如用澄清石灰水来鉴别氧气和二氧化碳时,不能直接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而应该说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现象)的物质是二氧化碳(结论),无明显变化的物质是氧气。

4.忌表述现象表面很多化学反应的现象十分复杂,有些现象易被忽视,导致在表述实验现象时顾此失彼,给实验分析、推断结论带来困难。

5.忌把“白色”与“无色”混淆白色是指物质对光的反射所产生的一种视觉现象,而无色则是光能全部透过物质所产生的现象。如纯水是无色液体,氧气是无色气体,碳酸钙沉淀是白色的等。

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近几年的各地实验题侧重考查对实验进行设计、分析和评价,其中设计型实验题更是热点。对验方案设计和评价的命题主要有:

①给出正确的实验方法,描述实验现象,归纳总结实验的结论。

②给出实验的目的,要求设计实验方案,达到实验的目的:

③给出实验方案,评价实验的合理性,实验现象或结论的正确性。

④改进实验方案。

⑤根据已知实验,设计对比实验对某问题进行探究。

⑥在探究实验中,对某一环节或某一步骤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