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最新大全

2023-08-10 12:45:32 高考在线

实际上,生物教学就是让学生认识自然世界动植物的生命活动奥秘和本质的过程。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最新有哪些你知道吗?一起来看看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最新,欢迎查阅!

中考生物的必考知识点

循环

1.人体物质运输:主要依靠循环系统来完成。

水: 蛋白质:7% 血浆 功能: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废物等 血液 (55%) 葡萄糖:0.1% (红色粘稠

无机盐:0.9%

液体成年人 男:5.0×1012个/升 红细胞

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 7%-8%)

血细胞 (含血红蛋白) 女:4.2×1012个/升

(45%) 白细胞:4.00×109~10.00×109个/升 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

血小板:100×109~300×109个/升 止血和凝血

注:三种血细胞成熟后,只有白细胞有细胞核。白细胞最大,红细胞最多,血小板最小。

2.血红蛋白:红细胞里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人的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特性:在氧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又容易与氧分离。

3.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贫血病人不能去缺氧的高原)

4.血清:血液凝固以后,血块周围出现少量黄色透明的液体。注:血清与血浆比,不含有纤维蛋白原。

5.炎症

:白细胞检出量高于正常值。白细胞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于炎症部位吞噬病菌。

6.血液功能:①运输氧;②运输养料;③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④吞噬病菌;⑤调节体温等。

7.输血: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受血者体内的过程。人类最常见血型为ABO型,有A型、B型、AB型和O型四种。人的血型终生不变,且可以遗传。(献血前大量饮水会稀释血液,影响血液质量)

8.献血(或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不会影响健康的原因:一般情况下,人体一次失血不超过血液总量的10%(大约400mL),对身体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因为丧失的血浆成分和血细胞在较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补充。一个健康的成年人一次献血200~400mL是不会影响健康的。

9.献血前对血液进行健康检查(或体检)的原因:

为了防止像艾滋病、乙肝等血液传染病通过献血、输血传播。

初中生物基础知识点

1、科学探究一般包括的环节: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2、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绝大多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自养);动物则从外界获取现成的营养(异养)。

2)生物能进行呼吸。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的废物。

动物排出废物的方式:出汗、呼出气体、排尿。

植物排出废物的方式: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应激性。例:斑马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含羞草对刺激的反应。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3、生物圈的范围: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4、生物圈为生物的生存提供的基本条件:营养物质、阳光、空气和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

5、影响生物的生存的环境因素

6、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7、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概念: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

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水、空气、温度等

8、食物链和食物网

9、列举不同的生态系统

中考生物必背知识点

1.显微镜的使用

(1)目镜和物镜具有一定的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和物镜组合能产生不同的放大倍数。

(2)移动玻片时,玻片移动的方向与视野中的物像移动方向相反。

(3)视野中的物像与标本中物体是倒立关系。如物像是p,实际物体是d。

(4)旋转粗准焦螺旋可使镜筒向上或向下作较大幅度的移动;旋转细准焦螺旋时,可将物像调节更清晰。

(5)观察标本时,应该先在低倍镜下观察,将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后,再转换到高倍镜下观察。

2.制作临时玻片标本(以洋葱外表皮为材料)

① 在擦拭干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若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应该滴加生理盐水)

② 用镊子撕取小块洋葱外表皮;

③ 将材料浸入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并展平;

④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在生物材料上;用吸水纸吸去多余的水分。

用于制作临时玻片标本的生物材料必须是 薄而透明的 。

3.探究实验的设计与分析

根据探究要求,合理提出探究的问题,作出假设,设计探究实验(实验组和对照组,设定某一个变量,其他实验条件相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学会进行“种子萌发的条件”、“光合作用”、“食品保存”方面的探究实验的设计。即温度、空气、水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种子自身条件对萌发的影响;光的有无、二氧化碳浓度高低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学会鉴定是否产生了淀粉;温度的高低、水分含量的多少、盐分对食品保存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