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初中历史之二战后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三篇

2023-08-11 12:46:13 高考在线

初中历史:西欧和日本经济的发展

一、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外因:(1)美国的援助

内因:(2)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3)采用最先进的科技成果

(4)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5)成立欧盟

2、战后西欧经济发展的表现:

(1)20世纪50年代初,各国工业生产已达到甚至超过战前水平;

(2)50—70 年代,西欧经济持续繁荣;(资本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

3、欧洲一体化的过程:

20世纪60年代,法国和联邦德国等西欧国家成立了“欧洲共同体”

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

2007年,欧盟已有27个成员国。

目前有27个成员国(2016年,英国脱离欧盟)

4、欧盟成立的影响:

(1)促进各成员国经济发展;

(2)提高欧盟的国际地位;

(3)促进经济全球化和世界政治多极化

5、欧盟性质:区域性政治经济组织

二、日本的崛起

1、日本崛起的原因:

外因: ①美国援助日本

内因: ②推行非军事化政策

③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发展教育和科技

④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等

2、现代日本崛起的表现:

(1)20世纪7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2)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

(3)1964年,日本东京成功地举办了奥运会。

(4)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拓展延伸

1、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与西欧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其中哪些经验值得中国借鉴?

共同点:

重视教育;善于引进先进科技;

美国的援助;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中国借鉴:

(1)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3)坚持改革开放;

(4)制定适合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2、看材料,分析欧洲走向一体化的原因

材料一: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美苏争霸的加剧,欧洲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和保证自己的安全,感到有必要加强合作。

材料二: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原因(目的):

(1)发展经济

(2)维护自身安全

(3)提高国际地位

3、欧盟成立、日本崛起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影响?

促进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世界政治的多极化

中考历史知识点之战后西欧和日本经济

一、欧洲的联合

1、二战后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①美国为了对付苏联,给予西欧国家大量的援助;②西欧国家发挥了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积极采用了最先进的科技成果;③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

2、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繁荣:20世纪50年代初(恢复到战前水平时间),

3、持续繁荣时间:50年代到70年代后期

4、欧洲的联合:20世纪60年代

①建立欧共体的原因:随着经济的发展,西欧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为了振兴经济,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提高国际地位,西欧国家建立了欧共体。

②欧洲共同体的成立时间:20世纪60年代(由法国、联邦德国成立)。作用:对成员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③欧盟建立:1993年欧洲共同体改名为欧洲联盟,简称为欧盟。作用: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使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格局上出现了"美国、西欧、日本三足鼎立"的局面;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④欧盟内部表现: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货币──欧元;欧盟成员国内部人员、资本和货物可以自由流通;不同国家的人可以在任何一个成员国工作、学习或居住;在外交和国家安全等方面步调力求一致。

二、日本的崛起:

1、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①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了社会改革,推行非军事化政策;②20世纪50年代,美国出于本国的战略需要,开始扶持日本;③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刺激了日本经济的繁荣;④日本制定了适当的经济政策,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

2、日本崛起:

①20世纪5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发展。

②到20世纪70年代,日本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③危机时期:1974到1975年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发展速度减缓。

④恢复和发展时期:80年代中期后,日本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3、日本谋求国际政治地位:1964年,日本东京举办了奥运会。七八十年代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欲望也开始膨胀,军费开支不断增加,引起亚洲邻国的关注和不安。

三、日本、西欧经济迅速发展的相同原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1)相同原因:美国的扶持或援助;积极引进先进科技成果,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制定了恰当的经济政策。(2)对中国的启示:要积极对外开放,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成就;要大力发展教育和科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一)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

经过二战,战败国德国、意大利、日本的经济完全被破坏;英、法等战胜国经济实力大大被削弱;苏联在战争中做出了巨大贡献,也付出了巨大代价;唯独美国经济在战争中不仅未受到破坏,反而大大地膨胀起来。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具有绝对优势,主要表现在:

(1)1948年在资本主义世界中,美国的工业生产总值占56.6%,出口贸易占32.5%,黄金储备占74.6%,是世界的资本输出国,纽约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

(2)美国拥有的经济规模和市场,的科学技术,大大高于其他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美国正是凭借自己的巨大经济实力和优势,采取种种措施,夺取了世界经济霸权。

其基本步骤有:

(1)建立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了有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两个附件,即《布雷顿森林协议》,确立了美元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的中心地位。

(2)缔结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美、英、法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从形式上看,它只是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准则的国际性多边协定,但一直起着国际经济组织的作用。它作为《布雷顿森林协议》的补充,为美国在经济领域谋取全球霸权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客观上也为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国际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

(3)实施“马歇尔计划”。1947年6月,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方案”(即“马歇尔计划”),加强了对西欧国家政治和经济的控制,把西欧纳入美国对苏联冷战的战略轨道。

(4)推行“第四点计划”。1949年,杜鲁门提出援助开发落后地区的“第四点计划”,实质是在给亚非拉地区不发达国家以技术援助和投资的幌子下,加强对外经济扩张,控制不发达国家的受援国。

(5)建立“经济安”和“军事安”。既增强了西方盟国的经济、军事安全感,又使西方盟国完全接受美国的领导地位。

(6)对*国家实行经济和技术封锁。1949年11月,美国操纵西方国家共同成立“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国家进行经济、技术封锁。1951年,美国通过《巴特尔法案》(通称《禁运法案》),迫使其他西方国家完全纳入美国的战略轨道。

(二)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

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①国际金融

体系在70年代初受到了巨大冲击,1971年12月、1973年3月美元两次宣布贬值,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②发展中国家石油斗争引发的能源危机,打乱了国际贸易旧有的价格体系。③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

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1.资本主义世界三大经济力量中心的确立。由于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到70年代末,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超过美国;到70年代初,日本一跃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美国独霸世界经济的局面为美、欧、日三大经济力量鼎足而立的格局所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最终崩溃,这标志着战后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的丧失。1975年召开的第一次西方首脑会议是三足鼎立形成的标志。美国从1985年开始由世界的债权国沦为的债务国,并长期出现对外贸易逆差,日本成为世界的债权国。

2.苏联经济实力增中有减。五六十年代苏联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60年代已成为实力雄厚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但从70年代开始,苏联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明显下降,在世界多极化过程中走向弱势。

3.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平衡发展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出现。大批发展中国家经济逐步发展,并加强了经济联合,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蓬勃发展,工业化水平逐渐接近发达国家,形成了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亚洲的新加坡、韩国、台湾、香港和拉丁美洲的巴西、墨西哥、委内瑞拉、阿根廷等。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是促进世界经济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的新生力量。

(三)80年代末以来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80年代,在世界经济不稳定、低速增长的大背景下,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普遍进行经济调

整和改革,促使世界经济格局进一步发生变化。80年代末以来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化加快发展。当前,世界经济正朝着北美自由贸易区、欧洲统一市场、亚太经济贸易区这三大地区集团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