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 >中考

中考家长该做的事情和不该做的事是什么

2023-08-02 06:22:55 高考在线

影响初三孩子成绩的十大坏习惯

一.学习无计划

学习上不明白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总是让老师和家长在后面推着屁股。

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学年有学年的总目标,学期有学期的规划,每周有每周的计划,每日有每日的任务。

二.学习不定时

学习时间不固定,每天必要的学习时间无法保证,学习时完全凭情绪,情绪好的时候可以学到深夜,情绪不好的时候,就什么都干不了。

知识是日积月累起来的,人不可能在极短时间内把大量的学习内容输入到大脑里去,饥一顿饱一顿,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事倍功半。?

三.学习不定量

每天该完成的学习任务没有完成,喜欢搞集中复习、临考突击,每天该记忆的内容他欠帐,该做完的作业他欠帐,该复习的东西他还欠帐。

要想较好地掌握知识,必须完成每日的知识积累,没有量的积累,便不会有质的飞跃。集中复习、临考突击学到的知识,不但数量少,而且质量差,经不起严格的检验。

四.学习马马虎虎

上课时忘带课本和学习用具,抄写中明明是“’b”可他抄下来就变成了“d”,作业经常能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但字迹潦草错误率高,考试时草稿纸上明明做对了可就是忘记誊写到试卷中。

马虎在孩子中间似乎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如果家长不加注意、不予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必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五.学习时一心二用

上课时经常精神溜号,甚至做一些与学习毫不相干的事;自习课时常沉迷于空想,或者东翻西看,浪费时间;做作业或复习时,常做一些小动作,一边听歌一边写文章、算题,哪里说话哪搭茬儿。

专心致志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一般人不可能同时高质量地做好两项或两项以上的事情,所谓“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

六.不懂的东西也不问

过于害羞,虽然学习上有许多没有搞懂的问题,但也不敢问老师;太爱面子,喜欢打肿脸充胖子,不懂也装懂,不会的东西从来也不向别人请教;学习心里没数,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地方懂,哪些地方不懂,似乎什么都懂一点,但又没有完全掌握。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知识的过程,圣人都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况且还在求学中的学生。家长要提醒和鼓励孩子不仅要不耻下问,而且还要不羞与上问。

七.有错也不改

作业本发到手里,虽然上面有许多老师的订正,可很少往心里去;测验题和考试卷基本都是只看看分数便扔到一边,从不认真分析原因、检查和修改错误。

学习是一个积累知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补漏洞的过程。一门课程,你的知识漏洞越少,说明你学得越好,考试时的成绩也会越高,那些考试时出错的地方往往是你的知识漏洞最大的地方。家长可以帮孩子整理一个“错题集”,每次作业、测验和考试之后,让孩子将其中做错的题目都记录下来,这些很可能就是孩子的知识漏洞,家长要督促孩子经常看看这些题目,时间长了漏洞就会补上。

八.课前不预习

即使老师有要求,也很少预习第二天要学的内容,上课只带了一双耳朵,连最简单的东西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要求,孩子在上课前没有预习,听课时对老师所讲内容的理解和把握会大打折扣。

九.上课注意力不集中

课堂上思想开小差、易分神、小动作多、坐不住、爱说话,快到下课时就听更不进去了,心思早已在课后的娱乐之中。

课堂45分钟对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老师是孩子学习的指路人,如果课堂学习的重点、难点孩子搞不明白,课下他花几倍的时间都不一定能补上。

十.不复习就做作业

做作业前不看书,不看参考资料,不先消化和理解所学的内容,作业拿过来就做,做完了万事大吉。

作业是每个学生必须要独立完成的任务,它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正确地理解、熟练地记忆所学的生词、语法、定义、定理和公式等,是要让学生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如果孩子不求甚解地完成了作业,根本就起不到这些作用。

家有考生:家长不要制造“紧张”气氛感染孩子

备考父母比孩子还紧张

小明是电视迷,以往放学回到家,便坐到客厅的沙发上,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屏幕。有时甚至一手拿筷子,一手拿遥控器,把住动画片,不让家里其他成员掌握遥控器。可现在临近中考了,小明回到家依然一屁股扎在客厅的沙发上不动地儿。小明漫不经心,可小明妈却是急得火烧眉毛了,看着儿子毫不在意的样子,真是又急又气。于是,对小明说:“进入倒计时了。”“知道了。”见儿子依然不紧不慢地应着,心里着急,却一点劲也使不上。

在小明爸看来,家里有个考生,日常的生活习惯也都随之改变了,任何事情都是围绕着孩子的迎接中考而做的。小明爸告诉,在他的朋友圈中,每到周末有朋友相聚的习惯,一般都是轮流做东,一整天都在谁家吃吃玩玩,兴致浓时,甚至吆五喝六闹到半夜。今年来,这些习惯统统废除了,主要还是怕影响到孩子的读书和休息。“我的朋友们也理解,轮到我家做东时,总有人抢着说,别去他家了,人家孩子要中考了,别误了孩子考试。”不仅如此,任何事他们还都得表现得十分轻松,生怕影响到孩子。小明爸风趣地说,哪家夫妻不因为琐事吵嘴,现在的吵嘴都不叫吵嘴了,是捏着喉咙在说话,有一人忘记了时下的非常时刻,声音大了点儿,另一人立即指指隔壁房间睡着的儿子,得,双方罢战。

不久前,家里的下水管道坏了,找来维修工修理,敲敲打打,等到小明放学回来还没弄好,赶紧打发师傅走了,等明儿再来修。小明见状,笑着说:“有这么夸张吗?”“这哪夸张了,还不是为了保证你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休息环境嘛?这不,都已经到了最后冲剌阶段了。”小明爸接过儿子的话说。不料,小明却说:“没紧张也让你们搞紧张了,你们难道希望我紧张吗?”其实小明哪知道,半夜听到他咳嗽,他老妈都一个晚上睡不着觉,起来好几次,可就是不敢敲门问他。小明爸说,孩子哪一天要是脸色不太对,他妈总要跟他讨论大半天,到底是小考考砸了还是别的什么事?这些,还都不能告诉儿子呢!

小明爸一脸无奈地说,想想也是,都快中考了,本来孩子就有压力,再给他制造一个紧张的氛围让他紧张一下,那不是人为的再给孩子压力吗?再说了,成绩好不好,底子都是平时打下的,临阵磨枪,恐怕也没有什么大用处了,倒不如以一种轻松的心态去面对,由着孩子吧,不但是给孩子创造个宽松环境,做家长的自己也该轻松一点。

由此可见,过度关心孩子的升学考试,实际上会导致不良效果。一些考生,复习开始时心绪自我调整得不错,但经不起家长“紧张”气氛的感染,不知不觉地紧张、焦虑起来;有的则因家长“无微不至”的关怀,对自己升学考试的后果不佳产生恐惧心态,认为那样自己是有罪于父母的人。值得一提的是,“过度关切”的表现者多为母亲。女同志爱唠叨,据说是自然法则,但家有考生,还得管管自己的嘴。至于家里的考生,一方面应认识家长的“过度”表现,也是出于爱。你这样想,心理的反感度会降低;同时还可以告诉你的父母:他们的做法让你不舒服,影响了你的复习,是否请他们相信你自己一定会尽力复习,争取。这样,父母也会比较放心。

家长热线:初三家长请将爱藏一半

从一些学校了解到,进入初三后,不少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变得更加无微不至,有的甚至引起了孩子的反感。有关专家建议,家长对孩子的关心要适可而止,要学会“关心”孩子。

家长朱先生日前咨询本栏目,孩子上初三后,家里专门把主卧室腾出来给孩子住,吃的喝的都买最好的,每天晚上,孩子学习到几点,家长就陪到几点,有时学晚了,还要给孩子弄上一顿精致的夜宵。可孩子不但不领情,还很反感。

初三生的学习生活很紧张,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多了也很正常,但家长的“过度关心”常常会引起孩子反感。北京第二医院心理医生邓军表示,家长要学会关心孩子。邓军分析,关心过度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家长的压力造成的,很多家长的压力甚至比孩子还大。事实上,过度关心对孩子并没有益处,反而会增加孩子的压力,帮了倒忙。

还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过多,也是造成孩子反感的原因。不少家长和孩子说话一张口就是“这次考了多少分”、“期末考试你能提高多少”,这样的话最容易引起孩子反感。邓军建议,对于平时学习就很自觉的孩子,家长没必要过问孩子的学习,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就可以了,学习的事情还是多让老师来考虑。对于平时表现不太自觉的孩子,家长替